ClassNK核發三日商聯合開發大型液氨運輸船AiP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原則認可(AiP)證書給商船三井(MOL)、名村造船(Namura Shipbuilding Co., Ltd.)以及三菱造船(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聯合開發出的大型氨動力液氨運輸船原則認可(AiP)證書。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為實現低碳運輸大量氨能而設計出的船型,此AiP即代表該船在法規與安全層面中展現出的可行性。 由於氨氣燃燒時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預期未來將更廣泛使用氣能作為潔淨能源,例如作為發電廠的燃料,對氨能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此運輸船特色在於其貨艙容量勝過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及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並使用氨為燃料以實現低碳運輸。此外,此船不僅符合日本主要發電廠的進港限制,就裝卸過程中與發電廠及氨能供應終端站的連接方面,也維持與現有VLGC一致的規格。 日本海事協會根據其「替代燃料船舶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lternative Fuel)之「第C章-使用氨作為燃料之船舶安全相關規範」(Part C 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mmonia as Fuel, Edition 3.0.2)以及「國際載運散裝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的規定來審查船舶的設計概念,並透過HAZID技術來檢驗風險評估,特別是針對氨能毒性的安全相關問題。在確認設計詳實遵守規定要求後,該協會即核發此AiP。 該協會強調將持續透過安全性評估與其他服務,為脫碳相關的先進倡議貢獻己力,附圖為大型氨動力液氨運輸船 ( MOL提供)

Read More

海大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簽署MOU 攜手培育服務專業人才

海洋大學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舉辦「遊輪服務人員培訓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海大校長許泰文(左)及協會理事長曾俊鵬(右)代表簽約。(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加強推動臺灣遊輪產業發展,提升遊輪服務人員專業素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於3月19日舉辦「遊輪服務人員培訓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海大校長許泰文及協會理事長曾俊鵬代表簽約。雙方將整合學術資源與產業實務,攜手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遊輪服務專業人才,為臺灣遊輪產業注入新動能。 臺灣在郵輪市場具有先天地理位置的優勢,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遊輪樞紐,2024年來臺郵輪約418艘次,帶來90.5萬人次、逾200億元產值,2025年更預計突破為618艘次,突顯出臺灣遊輪產業人才培育重要性。本次簽約後,海洋大學海事發展與訓練中心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將聯手,為有志上遊輪擔任服務人員的學生或社會人士合作開設訓練課程,如「船員基本訓練」、「船上保全意識」及「遊輪服務人員英文面試技巧」等,強化學員在遊輪工作的核心職能,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許泰文表示:「郵輪在海洋觀光產業是最令人嚮往的,在一個航程中能夠探索許多不同的小島或是國家。此次海洋大學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攜手合作,對於台灣郵輪產也具有特殊意義,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職涯發展機會,也能為臺灣遊輪產業培育優質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曾俊鵬則指出:「臺灣遊輪產業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投入,協會能提供很多工作機會,此次合作將為產業注入新血,並深化產學之間的緊密連結,共同推動臺灣成為亞太地區遊輪產業的重要基地。」 簽約儀式後並安排專題演講與交流座談,邀請臺灣第一位國際郵輪駕駛-商船系校友吳哲宇學長返校演講,共同探討臺灣遊輪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人才培育策略。本次合作不僅象徵產學合作的新里程碑,更為臺灣遊輪產業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ad More

星宇航空海外高爾夫球巡迴賽第五站 挑戰日本仙台極致球旅6月15日熱血啟航

正賽將於今年JLPGA日本女子高爾夫巡迴賽的知名球場仙台Classic高爾夫球俱樂部舉行。(星宇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星宇航空廣受好評的海外高爾夫巡迴賽再度登場,第五站選定日本仙台,將於2025年6月15日正式啟程!這場五天四夜的高球之旅,不僅讓球友們征戰東北三大頂級球場,更結合豪華住宿、美食饗宴與豐富獎項,行程每人TWD 88,800起,曾參加過星宇高球巡迴賽或聯誼賽的球友可享TWD 2,000折扣,新球友於4月20日前報名則可獲得TWD 1,000折扣,邀請更多熱愛高球的旅客共襄盛舉。 本次比賽將在三大頂級球場舉行,正賽選在今年JLPGA日本女子高爾夫巡迴賽的知名球場仙台Classic高爾夫球俱樂部,以森林般的景觀與精心維護的果嶺著稱,為選手提供極具挑戰性的場地。除此之外,球友們還將造訪東北唯一的Grand PGM球場利府高爾夫俱樂部,更是近年宮城電視盃職業女子公開賽場地,在優美景色中挑戰自我。最後來到日本東北規模最大的松島地產鄉村俱樂部,這座36洞球場以多變地形與茂密松林交錯的景觀聞名,為球友們帶來多變且刺激的高球體驗。賽事結束後將搭乘遊船,從海上眺望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海岸,欣賞浮島錯落的絕美景緻,為這場頂級高球盛事畫下完美句點。 除了高球競技,承辦單位—雄獅旅行社更精心籌辦行程,讓球友們盡享旅遊樂趣。全程入住奢華的仙台威斯汀飯店,房內可俯瞰仙台市街與藏王連峰美景,42平方公尺的寬敞房型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距離商店街僅需步行,在比賽之餘能輕鬆探索當地的美食與購物樂趣。活動期間,將於Cross B Plus精釀啤酒餐廳舉辦歡迎之夜,以東北特色料理搭配精釀啤酒,揭開賽事序幕。頒獎晚宴則安排於青龍莊,這座融合大自然與現代和風設計的宅邸,營造靜謐悠然的奢華氛圍,搭配精緻會席料理。 日本仙台巡迴賽將於6月15日至6月19日進行,特別準備了一系列誘人的獎項,包括「一桿進洞」得主將獲得不限航點頭等艙來回機票,冠軍可獲得全球不限航點商務艙來回機票,亞軍則將抱回亞洲不限航點豪華經濟艙來回機票,季軍亦可獲得J.Lindeberg全方位輕量腳架袋。此外,還有COSMILE獎勵哩程30,000哩、J.Lindeberg萬元提貨券等好禮,讓每位參賽者都有機會滿載而歸,更多行程詳情與報名資訊,請至活動網站(https://event.liontravel.com/zh-tw/liongolf/starluxcup)查詢。

Read More

CSSC大連造船/NYK簽署甲板運輸船建造合約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船集團(CSSC)大連造船與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 Line)全資子公司NBP(NYK Bulk & Projects Carriers Ltd.)日前正式簽署33000載重噸甲板運輸船建造合約,此次簽約的甲板運輸船專為大型模組化設備運輸量身定制,入級日本驗船協會(NK),懸掛巴拿馬旗。(見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不僅是大連造船今(2025)年首個重磅訂單,更是其與日本重量級船東的首次新造船合作。 此次簽約的甲板運輸船專為大型模組化設備運輸量身定制,入級日本船級社(NK),懸掛巴拿馬旗。其寬甲板設計與高載重能力可滿足海上風電設備、石化模組等超大型貨物的運輸需求,顯著提升全球特種物流效率。該船型由中船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主導研發,大連造船負責生產設計與建造,計畫於2027年交付,將助力NBP船隊更新反覆運算,實現綠色升級。 大連造船方面表示,日本市場素來以技術門檻高、標準嚴苛著稱,NBP作為日本唯一經營重型起重船和甲板運輸船的航運公司,在模組運輸、專案物流以及散貨物流等領域享有盛譽,此次合作是大連造船進軍東亞高端船舶市場的重要橋樑,也為中日產業鏈深度融合按下快速鍵。

Read More

全國報關公會建議快遞業者比照美國歐盟及中國設立專法管理

左為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林桓,右為全國報關公會執行長林添財。(全國報關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報關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開理監事會,全國報關公會建議,希望針對快遞業者比照美國、歐盟及中國 設立專法管理。 全國報關公會是委託東吳大學法學院邊境管理法制研究中心,針對整合型跨境物流中快遞業管理專法可行性研究與我國進出口貨物查驗準則相關規定研析,主持人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也是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秘書長林桓,他於整合型跨境物流中快遞業管理專法可行性研究中提到,快遞業於通關管理制度中存在檢討的必要,快遞相關行政救濟案件量居高不下,「快遞業者」之資格規定過於寬鬆,快遞貨物適用低價免稅規定之流弊,包括:我國快遞業法規政策改革方向建議為適用低價免稅優惠,進口快遞貨物低報價格之情形甚為普遍,在低價免稅報單數量極其龐大之情況下,被海關查獲之機率甚低,所導致之進口稅收損失不容小覷。 另除關稅外,因低價免稅規定之適用範圍,亦及於海關代徵之營業稅,顯示於國內販售相同貨物之廠商,如透過傳統貿易管道進口,即需繳納營業稅,但如經由快遞管道分批進口,並低報每批進口貨物完稅價格,只要未經查獲,即可免繳營業稅,影響賦稅之公平性。 林桓針對我國快遞業法規政策改革方向提出建議,制度化快遞業管理:一、 明定快遞業之定義,至少包含:1. 適用前提不限定商業模式,如美國定義之「以任何模式或在不同模式間」。2. 業者對於快遞服務須採行「緊密整合之管控 措施」。3. 為有別於非快遞業者,運送方式須透過特殊而快速之商業服務運送貨物。且應包括提供大眾戶對戶、可信賴且及時遞送服務。二、課予快遞業之義務,對於職業門檻,應至少包括以下義務要求:1. 經營快遞業務之業者,應向海關申請登記,登記時須提交專供快遞貨物辦理通關場所藍圖(場所得為自用或與其他業者共用)。2. 經營快遞業者須為《公司法》上具有一定資本額之公司。3. 快遞業者須為經海關認定之國際運輸業者,並應向海關提供包括貨物進口、報關、移運及管理等作業之擔保。4. 承諾繳納稅款、按時繳納快速通關處理費。5. 應負有完整如實申報、依海關要求提交證明文件,依法卸載、保管、處理貨物等義務。6. 業者公司內部應建置良好管理制度及完備之作業規範。 另外,他建議改革低價免稅制度,因低價免稅制度涉及進口稅則訂定之背景,各國差異較大,本研究針對國際相關趨勢,建議密切追蹤美歐發展趨勢:1. 密切追蹤美國商務部部長通知總統關稅稽徵系統已建置完成後,對於中國電商平台貨物進口管理情形。2. 持續關注歐盟與會員國改革低價免稅制度之進展,包括1年內歐盟將提出的成果報告。

Read More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菁鑽聯盟 共創溫暖公益合作計畫心篇章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菁鑽聯盟共同啟動「愛的旅程 無限菁彩」公益合作計畫。(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期關注社會弱勢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19日宣布與台灣頂級飯店聯盟-菁鑽聯盟攜手合作,共同啟動「愛的旅程 無限菁彩」公益合作計畫。雙方將結合彼此資源,透過一系列公益活動,深入台灣各地的社福單位,為弱勢族群提供最直接的幫助和關懷。 本次公益合作的啟動記者會,特別選在菁鑽聯盟成員-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隆重舉行。現場不僅充滿熱鬧溫馨的氣氛,主辦單位更邀請了由身心障礙者組成,廣受歡迎的「天公仔囝樂團」和充滿活力的「夢想者聯盟」帶來精彩表演。他們的演出不僅展現了社福單位的努力成果,更藉此機會提高社會大眾對弱勢族群的關注。 菁鑽聯盟是由12家知名五星級商務及休閒飯店,包含長榮桂冠酒店(基隆/台北/台中)、長榮文苑酒店(嘉義)、台糖長榮酒店(台南)、宜蘭麗翔酒店連鎖(礁溪館)、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台東娜路灣大酒店、苗栗泰安觀止溫泉會館、雲林劍湖山渡假大飯店、台南趣淘漫旅、高雄鈞怡大飯店,以及格上租車公司組成,提供住宿、交通等多元服務,服務網絡遍及全台。 這次在張榮發慈善基金會的牽線下,菁鑽聯盟將每月輪流選定一家成員飯店,與基金會共同前往該飯店所在區域的社福單位進行公益關懷活動,把溫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除了實地關懷,菁鑽聯盟也將透過銷售住宿券的方式來做公益。每售出一張住宿券,就會提撥10%金額作為公益基金,並經由基金會的推薦,捐助給全台8家亟需資源的中小型社福單位。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吳景明董事長(後排右三)及活動代言人張齡予主播(後排左一)與社福團體合影。(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提供)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表示,基金會一直秉持創辦人張榮發先生「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的精神,致力於社會公益服務。這次能與菁鑽聯盟合作,相信能讓資源更有效率地送到有需要的地方,照顧更多弱勢族群。 菁鑽聯盟秘書長蘇筱斐,同時也是長榮文苑酒店(嘉義)總經理,他特別提到,2025年為「菁鑽聯盟公益年」,非常高興能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一同攜手做公益。希望透過這次合作,能為中小型社福單位帶來實質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支持,並鼓勵社會大眾加入公益行列。 社團法人雲林縣小天使發展協會長期以來致力於身心障礙者的早期療育、生活重建,以及家庭支持服務。對於這次能成為受贈單位之一,協會主任洪慧馨表示,非常感謝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和菁鑽聯盟的關懷與支持。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小型社福團體來說,資源的挹注不僅能帶來正向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這份溫暖的力量也將會轉化成為繼續前進的動力,陪伴更多身心障礙的孩子勇敢地走下去。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與菁鑽聯盟的合作,不僅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更為社會注入一股暖流。雙方也誠摯邀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相信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為弱勢族群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長榮海運/韓華海洋簽訂六艘2.4萬 TEU超大型貨櫃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韓華海洋消息,該公司與長榮海運簽訂六艘2.4萬 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貨櫃船訂單(見圖),合約總價2.3286兆韓元(約16億美元)。 消息指出,本次訂購船舶船長400米,船寬61.5米,將採用韓華海洋最新的環保技術,包括配備LNG雙燃料發動機、軸式發動機(SGM)和空氣潤滑系統(ALS),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船舶效率。 公告稱,這是一筆相當於韓華海洋去年總銷售額(7.4083兆韓元)31.4%的大規模訂單,合同期限為三年,計畫至2028年三月止陸續交船。 據瞭解,此係韓華海洋與長榮的首次合作,象徵著韓華海洋在全球市場獲得新客戶。 Alphaliner數據指出,長榮海運在全球班輪公司以227艘、179.79萬TEU運能排名第七,佔全球市場比重5.7%,其中自有船147艘、運能118.73萬TEU,租賃船80艘、運能61.06萬TEU,新造船訂單達56艘、運能超過八十萬TEU。

Read More

航港1號榮獲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特色船舶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被稱為離岸風場守護神的「航港1號」榮獲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特色船舶獎」。(見圖,航港局提供) 交通部航港局智慧航安獲得肯定,我國首艘智慧航安監控船「航港1號」近日於「2025 年度船舶獎及遊艇獎選拔」榮獲「特色船舶獎」,「航港1號」配置多項尖端科技,大幅提升海事案件處置效率,支援離岸風電建設與開發。 交通部航港局委託航港1號中信造船廠承造,智慧航安升級,即時蒐集現場資訊以提升海難應變效率,巡弋彰化風場航道確保航路標識正常運作,航港局表示,這座獎盃不只屬於「航港1號」,更代表我國智慧航安效能前進一大步。 根據說明,中信造船承造之航港 1 號是台灣首艘專為智慧航安監控而設計建造的船隻,象徵著國內智慧船舶技術的全面升級,為交通部航港局量身打造,這艘船以其創新的技術設計與多功能性,成為台灣海事管理與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柱。從 111 年 八 月開工建造、112 年十月完成下水,去(113) 年 三 月正式交付,見證了台灣造船業在智慧化領域的又一次飛躍。 航港 1 號主要規格:總噸位 273 噸,全長40 公尺,模寬7.8 公尺,模深4.2 公尺,設計吃水2.0 公尺,續航力1300 浬以上,船級 CR 驗船中心。 這艘船搭載了一套 360 度環景高倍率攝影系統,能全天候錄影並實時監控船舶周邊環境,提高了違規行為的辨識能力。船上的 AR 擴增實境導航整合電子海圖、AIS 和雷達數據,為駕駛提供直觀精準的導航資訊。值得一提的是,航港 1 號在夜間監控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其夜視偵蒐系統能在低光環境下實現高效監視,對於搜救任務和夜間作業至關重要。此外,搭載的雷達污油偵測系統可快速檢測 兩海浬範圍內的油污污染,對於環境保護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船上還設置了專用無人機甲板,支援垂直起降功能,可執行遠距巡視及監測任務,進一步提升了應急響應的靈活性。內部設計充分考量性別友善需求,設有專為女性船員設計的臥鋪空間與衛浴設施,為工作環境帶來更多包容性與舒適感。

Read More

海豐同和輪交付SITC十艘1023TEU支線船全數交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大鮮造船為海豐國際(SITC)建造的1023TEU貨櫃船“海豐同和(SITC Tonghe)”輪舉行交付儀式,SITC十艘1023TEU支線船全數交清。 SITC總裁紀文光與大鮮造船株式會社社長Kwon Min Chull代表雙方簽署交船文件。(見圖) 海豐同和(SITC Tonghe)輪係SITC系列十艘1023TEU級支線貨櫃船的最後一艘,海豐國際在2021年五月宣佈於大鮮造船訂造該批訂單,每艘船造價1920萬美元,總價1.92億美元。 該型貨櫃船是由大鮮造船自主研發的環保型船舶,具有船舶載箱量最大化、單船日燃油消耗量減少12%以上等特點,同時能達到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 phase0階段能耗基線標準的40%以上,滿足預定於2030年生效的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新規要求。

Read More

海大開發出智慧船舶虛擬實境模擬技術 協助航運產業培訓與操控

海洋大學參與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圖為與泰國外賓合影。(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積極投入海洋碳匯、生態復育、永續能源及智慧海洋等領域,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對社會有益的創新技術。此次,海大以「智慧永續‧藍色創新」為主題,參與3月18日至2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的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展示相關研究成果,誠摯邀請各界蒞臨4樓S211海洋大學攤位,共同探索永續海洋的未來。 在智慧海洋領域,海大運輸系高聖龍特聘教授團隊開發出智慧船舶虛擬實境模擬技術,協助航運產業培訓與模擬操控。運輸系李信德助理教授則開發出可以協助海洋環境的測量與水文調查的智慧化海洋測繪載具。養殖系徐德華助理教授研發「綜合多營養水產養殖箱網系統」,同時提供野生生物棲地,兼具棲地保護和資源復育。此外,海洋中心張睿昇研究員亦展示大型藻類的保種與養殖技術。 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進程中,海洋碳匯被視為關鍵解方之一。由海大養殖系冉繁華特聘教授暨副校長帶領的團隊,以水產養殖及海洋生態復育為主軸,不僅發展人工溼地碳匯方法學,配合各種水產生物的養殖方式及進程,監測與量化溫室氣體在養殖系統的通透量及含碳有機物質的累積,建構養殖漁業碳匯體系。團隊並建立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再利用技術,跨領域整合海洋生態、人工智慧、水產養殖、海洋環境、生物技術、生醫、海洋教育及生物固碳等多個領域技術,共同推進海洋永續發展,其中有多項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 環態所周文臣特聘教授團隊則針對貢寮、基隆望海巷及王功等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進行水生植物碳儲量調查,並建構水生植物碳儲量測量方法學,以量化保育區的海洋碳匯能力。此外,生科系黃志清特聘教授提出「大型藻類碳化:新穎碳封存的方法」,以低溫碳化技術延長大型藻類的碳封存效能,提高海洋碳儲存與捕獲效率,同時從碳化材料中提取活性成分,進一步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 現場也展示海大與企業產學合作的成果,如新加坡商綠澄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開發的能源監控技術,能即時掌握用電安全及耗能分析,將能源效率最佳化,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未來可整合運用於漁電共生與風力發電案場。海大產學合作企業華侖生技公司也展出碳捕捉利用核心技術,使用微藻固化大量的二氧化碳,並將藻粉製成各式飼料與漁民契作養殖水產生物,以生物封存方式減緩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的速度,同時生產對人類有用的糧食。 在海洋能源與離岸風電領域,河工系翁文凱教授設計的「固定式點吸收波浪發電系統」,能提升發電效率並適應不同海況。機械系周昭昌教授自行開發利用光學方法檢測全釩液流電池荷電狀態的系統,以達成液流電池的最佳與經濟運作。此外,張國安榮譽講座教授設計適用於臺灣離岸風場的15MW浮式風機平台,具備高度經濟效益。 海大亦展示多項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莊季高特聘教授設計河海岸廢棄物檢測與即時監測系統,以自主式無人機巡檢與辨識河海岸的廢棄物,進行環境監測。與陽明交通大學合聘的海工系謝君偉教授展示具抗干擾能力之高空多物件偵測、追蹤與定位系統。此外,機械系溫博浚教授運用無人機影像偵測技術監測風電機組,檢測設備缺陷,並開設無人機專業空拍飛手暨考照實戰班,培育專業人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多項永續海洋創新成果,為淨零排放提出許多具體解決方案。誠摯邀請業界專家與民眾於3月18日至21日蒞臨2050淨零城市展4樓S211海洋大學攤位,共同探索永續未來的無限可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