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離岸風電開發 海大攜手沃旭能源與東方風能推動漁民轉型培育乙級船員

第2屆「乙級船員航海科養成訓練專班」開訓典禮6月23日於海大舉辦。(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隨著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蓬勃發展,對海事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殷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積極攜手產業界共同培育高素質的離岸工程人力。近期,在全球離岸風電領導企業沃旭能源的全額贊助與倡議下,由東方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執行單位,委託海洋大學以產學合作模式開設「乙級船員航海科養成訓練專班」,展現學界與產業攜手推動地方創生與能源轉型的積極作為。第2屆訓練班開訓典禮於6月23日舉辦,期望透過海大完善的教學資源與豐富的海事訓練經驗,協助彰化地區居民與漁民轉型,強化有志投入離岸風場作業之青年的專業技能,為臺灣海事工程領域注入新血。 沃旭能源是唯一具備離岸風場全生命週期實務經驗的企業,從開發、建置、運維至除役皆具備豐富實績。沃旭能源耕耘臺灣近10年,持續深化在地發展。自2018年獲配1.82 GW大彰化離岸風場併網容量以來,其中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已於去年完工併網營運,沃旭也加緊綠能建置腳步,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920 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建置,使在臺灣總建置與運維的離岸風場裝置容量達到近2 GW。除助力臺灣能源轉型,沃旭也透過大規模風場帶動在地供應鏈與人才培育,為地方創造長期價值。 此次沃旭合作夥伴東方風能為臺灣本土專業海事工程公司,專精於船舶租賃、風場建設、長期運維與海纜工程等領域,深耕離岸風電市場。公司現擁有從27米至130米各類船舶共17艘,為國內規模最大。2023年底更取得中華電信台澎金馬四號通信海纜工程案,顯示其技術與工程實力。沃旭能源強調,離岸風場建置與海事工程的重要關鍵在於專業技術,此次與東方風能及海洋大學的合作,也彰顯其在海事人才培訓與產業發展上的長期投入與承諾。 本次訓練班共招募20名學員,規劃392小時之完整訓練課程,內容符合交通部航港局對乙級船員航海科及助理級航行當值之訓練規範。學員完成訓練後,將可取得乙級船員資格,並核發保全職責證書與保全意識證書。完成實習後,學員亦可換發救生艇筏及救難艇操縱證書,以及助理級航行當值證書。 該專班於112年首次開辦,成功培育18名學員,其中2位為漁民第二代。今年再次辦理,錄取的20名學員中,漁民及漁民子弟占11位,人數顯著增加、成長近5倍,顯示漁村青年對於產業轉型的高度關注與積極投入。突顯漁民群體對風電產業合作與共榮發展的期待,也展現他們願意迎向新型態海事工作的行動力與決心,為實現企業ESG承諾與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值得一提的是,112年的結訓學員中,已有11位投入海事相關工作,顯示此計畫在職涯媒合與技能轉換上的成效卓著,為在地就業與綠能發展提供成功範例。 此次專班亦是海洋大學針對風電產業作業需求量身打造的乙級船員專業訓練課程,代表海大在船員訓練領域的重要拓展與創新。特別與財團法人中華航業人員訓練中心合作規劃課程內容,基本安全訓練與助理級航行當值的培訓課程於該訓練中心進行,確保學員在專業安全上具備國際水準的基礎素養。此外,術科操作課程由具備豐富實務經驗的資深船長親自授課,學科則由海洋大學專任教師擔綱,兼顧理論與應用的學習深度。 為強化學員的操船技能與臨場反應能力,訓練班導入操船模擬機進行實作演練,學員可在模擬真實海象與操舵環境中進行舵令練習與操船操作,身歷其境地體驗船舶於海上航行的實際狀況。透過系統化、實務導向的訓練安排,學員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專業技能與航行安全意識,也為臺灣離岸風場作業注入更多適任且具實務能力的乙級船員,為國內綠能發展與離岸風場作業的品質盡一分心力。

Read More

白司瀾出任達飛大中華區總經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集團宣佈大中華區高層人事,由白司瀾(Esra BORA)出任達飛中國總經理,將全面負責達飛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業務發展與策略佈局。(見圖) 消息指出,達飛中國原總經理方愛琳(Adeline Franger Chouraqui),就任達飛美國首席執行長,白司瀾將全面負責達飛在大中華區。白司瀾擁有超過廿年的國際航運與物流行業經驗,在歐洲和亞洲多個市場任職,自2018年加入達飛集團以來先後領導土耳其、法國和英國團隊,推動這些地區業務取得顯著增長。在執掌達飛大中華區前,白司瀾任達飛越南總經理。 達飛表示,此次任命彰顯達飛踐行多元、平等及女性賦能的堅定承諾。白司瀾表示深感榮幸能夠擔任達飛中國總經理重要職務。中國是達飛在全球範圍內極具活力和策略意義的市場之一,期待與中國團隊、客戶以及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攜手共進,齊心協力加速業務增長,積極驅動創新變革,為全球物流行業的轉型與發展貢獻力量。

Read More

臺北關舉辦今年度第1次保稅業者座談會暨法令宣導

(臺北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精進保稅業務品質,並與保稅業者維持良好互動,舉辦本年度第1次保稅業者座談會暨法令宣導,會中除宣導相關規定外,並邀請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ESG大趨勢及該公司導入ESG的歷程。 該關關務長黃漢銘致詞時表示,海關隨著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陸續推動保稅申辦業務的電子化措施,例如報廢清冊電子化,未來更將推動短溢裝報告、盤存清冊及結算報告電子化,期望能簡化行政流程並達成環保減紙及節省業者成本之目的。 本次座談會約有130名保稅業者熱烈參與,會中除加強宣導違規轉運事項及廉政平台外,並針對各項保稅業務進行宣導,包括「物流中心貨物重整與簡單加工管理」、「保稅業務與便捷措施宣導」及「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通關實務」等,希望藉由主題式宣導內容及Q&A解決業者問題,同時強化保稅業務人員專業度。 該關表示,透過定期舉辦座談會方式與業者進行雙向溝通,瞭解業者實務需求,近年來更持續優化保稅智慧服務平臺線上申辦作業,期能以更優質的申辦管道協助業者管理保稅貨物,提升作業效率,達成與業者共創雙贏的施政目標。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藝術扎根苗栗 超過兩千學生受益

張榮發基金會贊助苗栗縣28所小學推動「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經費,執行長鍾德美(中著綠背心)6月23日前往海寶國小參加感謝儀式,並與各校校長一同合影。(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推廣音樂教育,張榮發基金會轄下之長榮交響樂團,自今年五月起,啟動全台灣城鄉巡演。首站即在國際級指揮大師梵志登率領下與知名鋼琴家周善祥,合作於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舉辦「時代狂想」音樂會,獲得苗栗鄉親熱情支持。除了帶來國際級音樂饗宴,張榮發基金會也投入逾新台幣200萬元,協助苗栗縣28所國小推動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強化校園藝術欣賞與創作體驗教學。 張榮發基金會鍾德美執行長23日在苗栗縣教育處邀請下,前往後龍鎮海寶國小參與「龍飛鳳舞」課程,鍾德美不僅坐在教室裡與學生一同探究臺灣民俗、節慶文化,更親身參與舞龍表演,體驗穿龍祈福活動,從中感受表演藝術的樂趣。此外,本次計畫也包含陶藝、書法、版畫、生態繪圖、皮雕、舞蹈、烏克麗麗、原民合唱、戲劇等,不僅豐富學校的藝文課程類型,也提升學生的美學視野,預計超出兩千名師生受益。 鍾德美表示:「過去我們常說五育是德、智、體、群、美,美學教育卻總被擺在最後,加上近年來學生連課餘時間都被3C占滿。期盼本計畫能喚醒潛藏在孩子心中對藝術的熱情,盡情揮灑無窮的創造力,也唯有親身體驗,才能實際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讓美學在他們的心中萌芽。」 參與計畫的28所學校中,超過三分之一為偏遠學校,因地理位置不便,教師雖有教學熱忱,但礙於專業素養不足,難以發展完善的藝術教育。為此,苗栗縣縣長鍾東錦也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贊助經費、共同推動苗栗縣藝術教育,協助學校引進藝術專業師資,鼓勵教師結合在地文化特色及校本課程,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與體驗活動,造福苗栗師生,實踐文化平權、藝術共榮及深耕美「栗」的藝術教育目標。

Read More

陽明海運舉辦認識海洋生態暨守護星球紀錄片觀影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推動環境永續教育,上週(6/21)舉辦認識海洋生態暨「守護我們的星球」紀錄片觀影。 陽明海運長期深耕環境保護意識,持續辦理寓教於樂之志工活動及課程講座,並於本(六)月21日舉辦生態紀錄片「守護我們的星球」觀影活動,邀集陽明海運同仁及親友共襄盛舉,亦特別邀請基隆家扶中心學童一同觀賞,期盼透過影像傳遞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喚起人們對與地球共生依存最深切的關懷。 陽明海運指出,近年來積極推動環境永續與海洋保育,已連續三年辦理多場淨灘與移除外來種志工活動、及珊瑚復育等海洋生態教育課程,持續深化同仁的永續觀念。本(2025)年度陽明海運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舉辦三場次水生動物環境教育活動,邀請同仁攜親友共200人一同參與,鼓勵親子共學,提升對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關注。活動內容涵蓋多樣水生動物及其繁殖與棲息環境之認識,並安排至海大水生動物實驗中心自由探索淡水與海水魚類的生態特色,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之重要性;活動亦結合食魚文化推廣,帶來鎖管與鯛魚的解剖實作體驗,透過專業講解與互動教學,引導學員理解食物鏈的生態關係及永續發展的觀念,深化海洋環境保護行動意識。 深度認識海洋生態,陽明海運一併號召同仁共賞生態紀錄片「守護我們的星球」。該紀錄片以壯闊的自然影像與深刻的人文視角,記錄地球正面臨的嚴峻挑戰,深入極地揭示棲地劇變、冰川退縮、物種瀕危與生態失衡等氣候變遷的衝擊,並強調:「唯一能改變地球命運的物種,是人類自己。」,呈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與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陽明海運支持環境永續理念切合;同時為推廣環境永續觸角,也邀請基隆家扶中心的學童一起參與,藉由觀影體驗,深入感受環境議題的真實與迫切,進而意識到每個人都能為地球帶來正向改變。 陽明海運承諾維護生物多樣性與響應聯合國SDG14「永續海洋與保育」目標,紮根永續意識,也攜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動珊瑚海復育計畫,展現對生物多樣性與海洋保育的實質承諾,未來,陽明海運也將持續推動環境永續,透過具體作為傳遞對地球生態的關懷,共創與地球、海洋共生共榮的美好未來。 附圖為陽明海運推動環境永續教育 認識海洋生態暨「守護我們的星球」紀錄片觀影。(陽明海運提供)

Read More

桃園機場飛安宣導起跑 解謎任務學飛安抽不限航點來回機票

機場公司自6月16日起至8月31日舉辦《飛向雲端守護平安》實境解謎遊戲,活動設於第二航廈出發大廳服務台後方,歡迎民眾掃描現場QR Code加入官方 LINE 帳號展開任務,輕鬆學習飛安知識。(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暑假出國旅遊旺季即將到來,為提升旅客飛航安全意識,機場公司自6月16日起至8月31日舉辦《飛向雲端守護平安》實境解謎遊戲,透過「行李安全規定」、「飛航禁限區說明」及「機場周邊強光使用規範」三大主題情境題目,將飛安知識透過互動遊戲傳遞給旅客,邀請民眾一同動腦過關,建立正確飛安觀念安心出國,還有機會抽中不限航點來回機票。 機場公司表示,桃園機場2025年1至5月客運量為1,957萬人次,已達2019年同期之96.5%,在國際航空旅運持續熱絡趨勢下,更凸顯飛航安全的重要性,違反飛安規定不僅造成潛在風險,將面臨罰鍰,也常是影響通關效率的原因之一,例如防風打火機及手持式風扇為常見安檢危險(安)物品,依《民用航空法》第43條規定,違者可處2萬至10萬元罰鍰;於機場周邊施放無人機,最高可處150萬元罰鍰。機場公司呼籲,遵守飛安規定不僅維護飛航安全,更有助於加快旅客通關速度,升級旅行體驗。 本次活動設於第二航廈出發大廳服務台後方,參與者掃描現場QR Code並加入官方 LINE 帳號,即可展開任務,與遊戲關主「桃醬」挑戰「行李安全規定」、「飛航禁限區說明」及「機場周邊強光使用規範」三大主線任務關卡,完成可獲數位抽獎券。除主線任務外,另規劃有集章活動,於第一、第二航廈領取實體明信片,完成集章於LINE輸入卡片指令碼,可再獲一張抽獎券。機場公司亦於管制區內A1、B1、C6及D5候機室設置專屬關卡,供通過安檢的旅客挑戰,完成後可再獲得一張專屬抽獎券,參與限定抽獎。無法親臨機場的民眾,也可加入官方Line帳號參與線上關卡,完成任務同樣可獲抽獎券,歡迎踴躍參加。 桃園機場《飛向雲端守護平安》活動自即日起至8月31日全天候開放,主要活動皆設於管制區外,歡迎所有到訪桃園機場的民眾共同參與,加入官方 LINE 帳號即刻啟動挑戰,輕鬆學習飛安知識,為暑假旅程增添更多樂趣與意義!

Read More

全國報關公會會員大會各地報關公會齊聚出席踴躍

全國報關公會會員大會,由主辦單位台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右上)主持,各地報關公會齊聚,出席踴躍。 (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報關公會全國聯合會六月二十日於天成大飯店國際廳舉行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本次由主辦單位台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主持,各地報關公會齊聚,出席踴躍。會中包括基隆關關務長張世棟,及台中關關務長陳木生等多位貴賓出席與會致詞。陳坤龍理事長致詞時表示,川普關稅政策一直變動,業者做生意,最怕就是不確定性。川普關稅政策就是不確定性,大家要自立自強。 基隆關關務長張世棟在會中提到,對自5月7日起輸美國產品應檢附「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感謝報關業者的配合申報。台中關關務長陳木生表示,報關業者是海關重要的貿易夥伴關係,是生命共同體。川普關稅政策,大部份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台灣業者體質都很優良,經過長久的磨練,應該沒問題可以度過難關。 會中東吳大學法學院兼任副教授也是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秘書長林桓,針對整合型跨境物流中快遞業管理專法可行性研究,及我國進出口貨物查驗準則相關規定研析,提出及進行專題報告。

Read More

臺中關舉辦今年度第1次業者聯合座談會 宣導通關政策措施

(臺中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關舉辦114年度第1次報關業、運輸業、貨棧業及貨櫃集散站業聯合座談會,會議由該關副關務長陳玉景主持,邀請報關業、運輸業、貨棧業及貨櫃集散站業等各界代表參加,包括臺中市報關公會賴谷榮常務監事、蔡銘湟常務理事、臺中市船務代理公會林文章理事、林忠億理事及臺中市報關服務職業工會陳永建理事長及相關業者,出席非常踴躍,該關各業務單位主管均偕同列席,即時解答各業者所提議題,加強與業者近距離雙向溝通及交換意見,深獲業界肯定。 臺中關於會中除宣導「保護智慧財產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廉政倫理規範」外,另外也就「輸出事業廢棄物應先申請輸出許可文件」、「報關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行政檢查計畫」、「無紙化通關作業」及「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規定不得在海運快遞貨物專區辦理通關貨物」等重要通關政策及措施進行宣導說明。 該關特別感謝業者積極配合海關推動之各項政策,期望藉由座談會與業者面對面溝通,進一步瞭解各業者需求,作為精進服務之參考,以提供更優質便捷通關環境。

Read More

呂錦山:全球經貿地區化發展航運產業應提早因應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華航運學會上週(6/20)召開會員大會,由理事長呂錦山主持、秘書長林上閔提出會務報告,呂錦山開幕式中針對近期世界航運動態指出,隨著全球供應鏈經貿結構的改變,預測東協在2025年有4%的成長,全球經貿有可能會朝向地區化發展,航運相關產業應提早有因應的策略,以提升競爭優勢,避免受到衝擊。(見圖,李錫銘攝) 呂錦山以中華航運學會創會沿革開場,經歷代理事長秉持著以發展航運事業、研究航海技術、普及航運知識與提倡海洋建設為宗旨,使學會的運作能夠順利的推展,也特別感謝會務人員的辛勞。在會務活動方面,包括王洸獎學金的發放、舉辦航運物流交流坊、協辦研討會、參與航海節及友會相關活動,以及招募新會員等。 回顧過去一年來,海運市場所面臨的環境,充滿著很多的挑戰與不確定性,除了國際海事組織及歐盟對於環保法規及船舶減碳的要求之外,地緣政治仍持續影響著全球經貿與航運的市場,包括紅海戰爭與川普對等關稅對於各國經貿與海運的影響,美國貿易代表署(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也宣示自2025.10.14起向中國船營運人及船東以及使用中國造船的非中國營運人徵收靠港費用。特別近日來以色列與伊朗戰爭,短期內有可能會造成油價上漲、航運成本與保險費用上升、消費者信心不足及商業活動減緩。 他引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2025)年四月份報告的預測,2025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2024年的3.3%下降至2025年的2.8%,減少0.5%。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從2024年的2.8%下滑至2025年的1.8%,減少了1%。同樣的預測中國大陸會從2024年的5%下滑至2025年的4%;預測歐盟會從2024年的0.9%小幅下滑至2025年的0.8%;預測台灣則會從2024年的4.3%下滑至2025年的2.9%。隨著全球供應鏈經貿結構的改變,預測東協在2025年有4%的成長,全球經貿有可能會朝向地區化的發展,航運相關產業應提早有因應的策略,以提升競爭優勢,避免受到衝擊。

Read More

航海節研討蔡豐明解析智慧前瞻數位航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華航運學會為慶祝第71屆航海節舉辦研討會,上週(6/20)特別邀請到陽明海運公司蔡豐明董事長以時下最夯的﹁智慧前瞻、數位航運﹂為主題蒞會專題演講,為今年系列航海節活動熱身。 中華航運學會理事長呂錦山會中親頒感謝狀予蔡豐明,感謝蔡董以其產學經驗分享航運業界。(見圖,李錫銘攝) 蔡豐明由疫情期間及接任陽明海運董事長導引演講主題,邏輯化探討智慧航運政策及航運公司運用AI資訊整合強化競爭力。 他發現經歷了幾年疫情,這個堪稱天災的疫情卻也帶來轉機,很多航運公司變得非常有底氣,世界前五大貨櫃航商連能達到高峰,所以陽明也絕對不能落人之後,按其中長期發展策略規劃,希望未來運能可以達到120萬至130萬TEU規模,其中台灣三大航商長榮一直是標桿,萬海也非常的積極,造船也給予向上的力量,同業間競爭也合作,這不是排名的問題而是競爭力。蔡豐明認為如何從資料變資訊,從資訊變成重要的決策依據非常重要,過去在做研究的時候常會說資料取得不易,那現在做研究是資料太多,怎麼樣用更有效率的工具來做分析?過去的很多的資料未數位化,數位化之後是如何數位優化到數位轉型,包括政府現在很多政策都是提倡所謂的智慧航運,把智慧航運真正做到位落實提升盈利的效率和效益。 蔡豐明分別就數位轉型企業生存關鍵、數位化工具應用與政策支持推動數位化,航運產業升級方案18項推動策略、航運業數位化方向、智慧化航運及低碳技術研發、智慧環保船舶(設計及動態管理) 進行解析,其中航運產業升級方案涵蓋綠色轉型、智慧創新、人才培育、建立產業生態系。航運業數位化方向: -航運操作自動化與智慧化:透過物聯網(IoT)和船舶監控系統安裝物聯網設備以監控船舶狀況,進毆燃料消耗、天氣變化、避碰導航支援,及早發現問題並作出調整,。 -數據分析與預測技術利用大數據和AI進行航道市場預測、優化航線計劃、貨運需求分析,從而調整船隊部署、投資智慧貨櫃(Smart Containers)進行貨物追蹤提升效率。 -智慧港口與碼頭自動化升級:碼頭操作的自動化,透過物聯網(IoT)技術進行貨櫃裝卸和物流運輸,減少人為誤差並提高作業效率。 -客戶服務平台與數位化交易(區塊鏈技術應用,建立數位化客戶平台(含e-B/L),讓客戶能夠自助預訂、查詢運輸狀態,並實現線上多元付款和合約管理。 -數位安全與風險管理加強網絡安全和風險防控、保護敏感數據免受網絡攻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