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關加入國土保育團隊 強化跨機關邊境聯防

(臺中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表示,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於該關六樓禮堂舉辦之「破案有功攜手未來-跨機關結盟暨邊境廢棄物輸出入聯防記者會」,攜手中部地區11個政府機關,共同構築跨機關邊境聯防新模式臺中國土保育團隊。 臺中關說明,該關職司中部地區邊境查緝,為因應日益嚴峻的全球環境問題,並共同打擊非法廢棄物的輸出入行為,受邀加入臺中國土保育團隊,該團隊包含中部地區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及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等11個政府機關。 臺中關進一步說明,該關最近3年在執行邊境查核非法廢棄物的不法輸出入上,查獲違規進口案件累計9件,共15個貨櫃,違規出口案件69件,計184個貨櫃,充分展現該關執行邊境查緝及守護國土的決心,受到臺中地方檢察署主持的臺中國土保育團隊重視,特別邀請該關加入團隊,並出席此次聯防記者會。該關關務長張淑娟在記者會中表示,違法廢棄物若流入他國,是對國際形象的傷害,若流入國內,是對土地與人民健康的威脅,臺中海關很感謝能夠和包括檢、警、環、調等臺中國土保育團隊攜手合作,能夠與夥伴機關共同將零散的線索串聯起來,通力合作阻止非法廢棄物流竄,共同把守國門,守護國土。 臺中關最後呼籲廣大民眾共同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若發現任何可疑的廢棄物非法輸出入國境,應立即向相關單位舉報,攜手守護臺灣的綠色家園。

Read More

鴻海/和碩等大廠投資77.5億元 高雄亞灣崛起為台灣AI重鎮

鴻海打造城市級生成式AI服務平台「CityGPT」示意圖。(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ICT產業長期以北部為發展重鎮,為落實賴總統「均衡台灣」政策,經濟部積極推動亞灣2.0方案,帶動ICT產業落腳高雄亞灣設立AI研發訓練中心。去(113)年成功吸引鴻海、和碩、友達、晉泰等ICT大廠落地,預計3年內以大帶小偕同91家生態系夥伴在地研發,促成在地投資達77.5億元,帶動智慧科技海外輸出產值35.2億元,另亦促成產業投入培訓6,125位AI相關科技人才,創造新增就業機會298人。整體不僅帶動AI產業落地,更為地方產業升級轉型奠定人才、技術與商業實證等三大基礎,實現南北產業結構逐步均衡發展。 鴻海過往以硬體代工生產為主,近期欲發展軟體加值AI應用創造市場出海口。為此,鴻海3年內投資60億元於高雄亞灣設立AI算力中心與軟體研發中心,與NVIDIA及高師大合作培訓360位AI人才,並與高市府合作打造城市級生成式AI服務平台「CityGPT」,運用高市與客運業者電動公車路線,結合AI Agent服務可跨系統匯整城市影像、感測器與異常資訊,透過CityGPT結合SOP協助提供執行建議,提升排除異常事件、大型活動人潮等決策速度至少60%,目前已與墨西哥Sonora州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預計3年內海外輸出墨西哥及東南亞等國,並創造產值達9億元。 和碩為擴大在台研發量能,預計3年內投資7億元在亞灣成立在台第二研發中心,與高雄科技大學合作培訓400位AI相關人才,瞄準南部傳產導入AI需求市場,研發5G、自動化相關科技應用。與當得科技合作針對金屬元件光學檢測痛點(立體反光,瑕疵檢出率低),運用生成式AI大量生成瑕疵圖面,回饋成為自動光學檢測(AOI)訓練素材,提高AOI訓練速度80%,瑕疵檢出率提高至99%。另在5G專網解決方案拓銷方面,今年4月也攜手印尼電信商Telkomsel於巴淡島落成5G智慧工廠,預計海外輸出商機可達10.4億元。 友達以維繫面板技術優勢為核心,延伸發展軟硬整合智慧應用解決方案,進攻新南向市場,以高雄亞灣作為輸出海外市場的研發維運服務中心據點,未來將透過集團內訓、邀請業界專家(如輝達、港務公司、喬泰、智崴等)講座分享,及與南部在地大專院校合作專班,培訓365位AI人才。其中在智慧醫療應用方面,將針對中醫診療依賴經驗、人工紀錄難數位化的痛點,攜手馬光中醫研發AI舌象特徵還原與脈波參考,輔助醫師即時儲存資料,減少主觀誤差並加速診斷,每位病患平均看診時間縮短25%,解決方案將持續輸出越南、泰國、日本等地,帶動海外產值9億元。 晉泰以高雄鴻明碼頭作為示範場域,攜手國際大廠思科(Cisco),預計2年投資5億元於亞灣設立「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目標將高雄港打造成AIOT智慧港示範基地,透過數位孿生技術實現港務營運智慧化,包含能耗使用最佳化、資安防護與應用AI視覺辨識提升整體港區運作的流暢性及安全性。同時將培育5,000名AIoT人才、協助1,500人取得Cisco專業證照,並引進思科海外資源拓展國際視野,打造高雄成為亞太智慧產業與資安樞紐,並將智慧科技解決方案輸出到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帶動海外輸出產值達6億元。 在國際級ICT業者引領下,高雄亞灣具備AI算力基礎能量,逐步發展為台灣AI產業的核心引擎,成為推動「人工智慧之島」願景的重要支點。未來,經濟部將持續運用政策工具引導AI企業進駐,深化技術驗證與跨域應用,塑造高雄亞灣成為AI新重鎮,強化我國在全球AI戰略中的關鍵地位。

Read More

NK鷹見賢司: 海事產業處於邁向去碳與數位化轉捩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上週(7/25)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2025台灣技術研討會」台北場,該協會台灣總經理鷹見賢司針對主題談到,整個海事產業正處於邁向「去碳化」與「數位化」的歷史轉捩點,對航運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時代。 鷹見賢司指出,ClassNK 深知這場轉型的重要性,在這變革的時代,該協會將以更高的技術專業與靈活的應變能力回應客戶的期待。該協會在研討會中準備了五場簡報聚焦於最新資訊,期望能為業界提供實質幫助。 近年來,日本海事協會為提供航運界有關航運、造船、特別是檢驗與船舶管理方面的專門知識,已在台灣舉辦多場研討會,上週分別在本(七)月24日在高雄漢來大飯店、25日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2025台灣技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內容涵蓋國際海事組織(IMO)等近期重要法規及發展相關議題,並由該協會台灣總經理鷹見賢司主持開幕式,率同主要議題講師群解析國際海事趨勢與法規進展會中提出簡報。(見圖,李錫銘攝)

Read More

東方超捷亞洲生技大展展示COOLPANDA冷鏈服務與節能實績 打造智慧永續醫藥物流解方

東方超捷集團參與2025亞洲生技大展,董事長蔡登俊(右四)率隊與物流部副協理林利和(左)等公司團隊,向參觀者進行解說,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榮譽理事長秦玉玲(左三),也親自到展場參觀。(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東方超捷國際物流(OFS)展位M1035 , 不僅展出具突破性的低溫被動式保冷技術,更首次整合其COOL PANDA專人專責冷鏈服務與節能屋系統的實際減碳成果,向產業界展現從「溫控技術」到「永續配送」的完整醫藥冷鏈解決方案。 COOL PANDA物流服務為OFS旗下專為醫藥、疫苗與高價值生物製劑設計的專責送貨系統,強調「一人一責」、「送達定位」,由訓練認證的專業人員負責從保冷箱出倉至醫院、研究中心或醫檢所收件處的全流程配送。此模式不僅提升末端交付精確度,更有效降低藥品在「最後一哩」失溫風險。 在展會現場,東方超捷亦公開其「節能屋」儲運倉庫在兩岸之間的減碳實績。該新創捷能倉庫設置結合高效恆溫儲存技術搭配其無電源保冷箱長效控溫技術,OFS已成功協助多家藥廠與醫療機構完成跨境生物檢體,幹細胞配送、動物及人體組織出口與青光眼藥品空海聯運案,實現節能與藥效雙保障。 「冷鏈物流的意義不只是控溫,更是確保藥品能如實地依照治療需求、在對的時間、送到對的病人手中。」東方超捷GLG醫藥物流團隊指出,COOLPANDA與低碳長效冷鏈保溫箱的整合,正是對高敏藥品『責任運送』精神的落實。 在醫藥供應鏈永續轉型的當下, 此項創新不僅回應GDP與PIC/S GMP法規對於高敏藥品儲運的技術門檻,也逐步打開永續醫藥物流的發展想像。對於供應鏈管理人員與QA專業人員而言,這無疑提供了一種更穩定、更透明的冷鏈解方。

Read More

TILSCA與比利時AWEX簽署合作MOU 台歐物流鏈結邁向新里程

前排左起依序為左一比利時台北辦事處(AWEX)周宏平商務代表、交通部航港局葉協隆局長、比利時台北辦事處 (AWEX) Philippe Lachapelle國際創新總監、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劉詩宗理事長、交通部航政司韓振華司長、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葉建明創會理事長。(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TILSCA)24日晚間在台北天成大飯店隆重舉行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本次大會不僅為協會年度最重要的盛事之一,回顧過去一年的重大成果,並展望未來工作藍圖,更迎來一項重要里程碑-與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投資署(AWEX)正式簽署雙邊合作備忘錄(MOU),象徵台歐物流合作邁入嶄新階段。 本次活動以「深化台歐物流鏈結,共創供應鏈新篇章」為主題。MOU 簽署儀式由 TILSCA 劉詩宗理事長與 AWEX 國際創新總監 Philippe Lachapelle 代表雙方簽署,承諾將在多個面向展開緊密合作,包含物流創新、智慧運輸、供應鏈永續、人才交流等領域。雙方合作旨在建立穩定的交流管道,促進雙邊企業互利共榮。具體合作項目涵蓋市場資訊共享、人才培訓與發展、商業媒合,以及持續性溝通機制。 TILSCA 劉詩宗理事長表示:「TILSCA 長期致力於打造國際物流對話平台。本次簽署是台灣與比利時在產業政策、技術交流、綠色運輸等領域深化合作的起點。期望未來與 AWEX 攜手推動會員企業邁向國際市場,特別是在歐洲市場的拓展上奠定穩固基礎。」 AWEX 國際創新總監 Philippe Lachapelle 先生亦指出:「台灣在亞太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瓦隆大區則是歐洲物流與創新重鎮。雙方結盟將加速企業對接,推動具前瞻性的合作專案。對與 TILSCA 的長期合作充滿信心。」 此次大會集結產官學界與國際夥伴,展現 TILSCA 推動國際交流的高度能量。MOU 簽署儀式特別安排於會員大會議程中段,突顯協會在會員國際化與政策整合推動上的積極角色。 TILSCA 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本土物流專業教育,尤其著重於危險品教育的落實,協助產業建立安全至上的觀念。同時,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積極擴展與歐洲及其他區域產業組織的策略合作,協助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掌握關鍵契機。

Read More

台船舉辦科丁聯盟公益計畫電腦捐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上週(7/25)於台船公司大禮堂舉辦科丁聯盟公益計畫電腦捐贈儀式。(見圖,台船提供) 台船表示,本次活動經高雄市議員黃柏霖牽線,邀請台船公司與民間團體科丁聯盟協會合作,透過收集企業汰換後尚可使用電腦,經整備再生後捐贈予非洲偏鄉地區。台船公司為響應此公益活動特捐贈可用電腦40台及螢幕40組,除了推廣科技教育外交,也盡一份企業對社會的責任與關懷。 本次電腦捐贈對非洲偏鄉地區的孩童學習及教育資源有極大幫助,台船公司期能拋磚引玉,讓社會更多企業及單位投入資源活化、永續再利用之公益活動,為台灣與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推動節能環保及資源循環再利用之目標,實現永續發展理想。

Read More

立榮航空再添19架 ATR 新機 2032年前完成機隊更新深化區域航網

立榮航空林志忠董事長(右三)與ATR執行長Nathalie Tarnaud Laude(左三)共同簽署19架ATR 72-600新機採購合約,邀請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右二)及ATR資深副總裁暨商務長Alexis Vidal(左二)共同見證。(立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立榮航空25日於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隆重舉行「立榮航空ATR新機採購簽約記者會」,由立榮航空林志忠董事長與法國Avions de Transport Regional(以下簡稱ATR)飛機製造公司執行長Nathalie Tarnaud Laude共同簽署19架ATR 72-600全新客機的採購合約,並邀請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及ATR飛機製造公司資深副總裁暨商務長Alexis Vidal共同見證,民航局何淑萍局長等貴賓亦蒞臨現場,充分展現主管機關對離島與東部交通發展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本次交易金額達4.37億美元,額外保留3架航機採購選擇權,為立榮航空國內線經營布局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立榮航空林志忠董事長表示:「立榮航空在國內航線的市占率近6成,除了商務及觀光旅客外,更是離島鄉親回家探親及就醫的重要運輸工具。立榮航空為台灣首度引進ATR航機的航空公司,自2012年迄今已累積13年豐富的營運經驗,為了維持機隊年輕化與航機的高派遣率,進一步提升整體營運效益及市場競爭力,新機預計自2027年開始交付,2032年將全數引進完畢。隨著機隊陸續汰舊換新,2029年ATR機隊將會達19架,比現今機隊多出5架,可增加航班並優化時刻,回應鄉親有高密度班機的期望,未來若遇天候不良或各縣市有大型活動時,也可提高機隊靈活調度,以因應旅客運輸需求」。 ATR執行長Nathalie Tarnaud Laude表示:「立榮航空為其所服務的社區帶來了實質的影響,為民眾們提供了航班、可靠性及便利性。很高興能延續策略夥伴關係,支持立榮航空的擴張計劃。立榮航空對於ATR的信任,是本公司飛機在塑造高效和永續的區域航空網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最佳證明。這份新訂單有力地肯定了我們的使命:打造能讓社區連結更緊密的飛機」。 此次採購的ATR72-600客機,是目前全球最暢銷的渦輪螺旋槳客機,累積交付超過1,900架,服務於200家航空公司、1,300個機場及2,095條航線。ATR機型擁有低維修成本和高運營效率,符合國內線集客量與頻密度的特性。新機配備PW127XT新型發動機,相較前一代提升高達3%的燃油效率,並可降低多達20%維修成本,展現出卓越的節能減碳與營運效益;在客艙設計方面,ATR72-600升級全新空調淨化系統與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設計,為旅客帶來更舒適的飛行體驗;座位數改採72人座配置,除了維持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每班機可增加3%的服務能量。 為迎向嶄新的里程碑,立榮航空特別推出「賀!簽新機·購票好時機」國旅限定優惠,自2025年7月29日起限時19天,機票最低1,419元起,邀請旅客一起來探索台灣各航點蘊藏的獨特魅力,更多資訊請上立榮航空官網或App查詢。 立榮航空是國內線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擁有16條國內航線,每週飛航超過700個班次,是離島與東部交通最重要的空中橋樑,以多項業界首創的服務成為國內航線的領導品牌,十度榮獲交通部民航局頒發的金翔獎「國內線定期航線組」第一名的肯定,未來立榮航空將繼續秉持「安全」與「服務」的核心價值,精進飛航品質,致力為旅客打造更舒適、便捷且值得信賴的飛行體驗。

Read More

海委會海洋文化領航計畫盛大啟航 復振航海文化力

全場大合照。(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 為推動我國海洋文化知識建構與航海智慧傳承,於高雄展覽館304會議室舉辦「海洋文化領航補助計畫培訓研習及交流工作坊」,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以及歷年補助團隊、藝文界代表及學術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展現推動海洋文化的豐碩成果,並搭建橫跨學術、藝術與社會的對話平臺。這場聚會,不僅是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更是點燃臺灣海洋文化之光的重要時刻。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致詞表示,臺日海洋文化交流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的努力下,展現豐碩成果。奧正史所長積極促進雙方在海洋文化領域的合作連結,推動多項具體合作,其中今(114)年「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吸引來自十餘國的青年團隊報名參加,日方共有3支隊伍入選決選名單,展現奧所長推動臺日交流的努力成果及日本青年對海洋議題的重視。 113年海洋委員會提出「復振航海文化力」四年期中長程計畫向行政院爭取預算並獲核定,明確從制度面建立推廣架構。首年即獲得2,400萬元經費,第2年更提升至4,800萬元,明年持續編列經費4,800萬元推動。今天的培訓交流工作坊展現第一階段豐碩成果,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期待未來更多夥伴加入,共同參與推動。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強調,臺灣的孩子們從小就要知道臺灣的海洋文化,本計畫從「薪傳」、「船藝」、「藝海」三大補助主軸,成功建構與海洋之間的連結思維。民間有許多海洋文化元素,政府應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海洋間的對話,讓各領域努力、響應與參與,無論是在學校、地方政府、民間社團,或者是個人工作室,讓這個計畫能夠更豐富、更具體,充滿社會各個角落,讓成果更顯著。 管碧玲主任委員表示,海洋文化是海洋委員會的核心使命。當文化再次為海洋點燈,臺灣不只是航向科技前沿,更將以深厚文化力穩健航行於星辰與浪濤之間,未來海洋委員會將持續深化海洋藝文發展,建構臺灣海洋文化主體平臺,讓海洋文化走入社會,走進人心。最後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加入海洋文化知識建構、造舟與航海技藝傳承及藝文創新的行列,攜手織就一幅永續海洋的美麗文化新傳說。

Read More

技術司專館亮相BIO Asia 2025 三箭齊發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BIO Asia–Taiwan 2025經濟部技術司專館開幕儀式。(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24日於BIO Asia–Taiwan 2025亞洲生技大會邀集工研院、食品所與生技中心三大法人,共同打造技術成果專館並舉行開幕儀式。專館展出12項創新成果,涵蓋保健、預防、治療等領域,展現我國生醫科技研發實力,為大健康產業注入創新動能。其中以為銀髮族著想、兼具營養與口感的「植物性蛋白飲品精準調配與設備整合技術」、可延長疫苗效力的「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以及降低副作用、提升療效的「新型抗發炎藥物FPR1拮抗劑」等三項亮點技術最為吸睛,展現我國在關鍵生醫技術的研發成果與應用潛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致詞指出,本屆亞洲生技展適逢國際政經局勢動盪,藥品作為攸關民生與公共安全的關鍵戰略物資,所受影響程度尤為顯著。臺灣在研發實力、法規環境與製程技術等面向具備優勢,是國際藥廠可信賴的合作夥伴。為深化接軌、擴大合作,我國應整合上下游資源、強化技術密度與全球競爭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扮演產業後盾,鏈結法人、整合資源,從研發到資金挹注,提供多元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此次專館的展出,即為法人團隊長期投入的成果,並以「三段五級預防」為主軸,串連「精準醫療」與「安寧照護」的應用成果,展現技術司與法人在落實健康臺灣政策上的積極作為。 在經濟部技術司專館今年展出的12項創新技術中,除上述三項亮點外,也將也展示了運用AI技術或與AI相關的研發成果,例如工研院的「腫瘤外泌體富集檢測技術」與「外泌體分離純化與分析檢測服務」,以及食品所的「營養飲品智動調製」,體現我國AI生醫的研發實力;在治療藥物研發進展方面,工研院展出「巨噬細胞嵌合抗原受體核酸藥物組成用於癌症治療」及「挽救乾式黃斑部病變視力之眼藥水開發」,而生技中心推出「強化型自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CAR-T免疫細胞治療」、「市場首見NTSR1靶向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為癌症與眼科疾病帶來全新治療契機。此外,食品所結合其專業技術開發的「植物動脂肪替代技術」和「微生物在食品質地與風味修飾技術」,順應動物替代趨勢,重新定義植物肉的口感與品質,為植物基產業注入創新動能。 歡迎對經濟部技術司專館興趣之業者及民眾,於7月24到27日前往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蒞臨技術司專館參觀,展位號碼為N303A,一起親身體驗臺灣生醫技術的創新成果。

Read More

北市船代會理監事會通過兩家公司入會案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召開第20屆第3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林子傑主持。(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7月24日召開第20屆第3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林子傑主持,會中討論通過東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UNI-WAGON MARINE CO., LTD.)、高輔進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HIGHLY ADVANCE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申請加入該會。 東聯航運公司負責人洪清潭領有船務北字許可證、高輔進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錦賢領有船務北字許可證,經該會依法邀請入會。查該兩公司所送入會申請表格齊全,同意各以一級會員入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