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港今年國內線客運量創新馬祖航線充滿商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發布數據,轄下基隆港今(113)年度國內線客輪運量截至本(12)月16日止已達13.2萬人次創歷史紀錄,展望馬祖航線未來充滿商機。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基隆港的地理位置優越,作為臺灣北部的主要港口之一,具有良好的交通網絡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針對馬祖外島與臺灣本島間客、貨運補作業及觀光、醫療、工作和教育等轉運作業等方面,建置包含500個座椅,針對國內線有配置叫號機、取票/購票機五台、販賣機兩台,另有設置哺乳室、育嬰室、祈禱室、置物櫃、手機充電站、親子遊憩區及無障礙廁所、免費WIFI上網環境等設施之國內線候船大廳,提供「臺馬之星」和「新臺馬輪」兩艘客貨渡輪旅運服務的全方位支持。 馬祖憑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魅力,如藍眼淚和軍事歷史遺跡,向來吸引大量遊客前往,而穩定的海上運輸為遊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對於促進馬祖觀光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經由基隆港旅運中心將本島大量旅客聚集,轉交兩艘渡輪運輸,並享受船上提供包括餐飲、娛樂設施和舒適艙室的服務,讓旅客在約8至10小時的航程體驗更加愉快,同時也為馬祖軍民提供了一條安全、舒適的返鄉之路。此外,「臺馬之星」和「新臺馬輪」兩艘渡輪裝載著兩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郵件等重要物資,透過基隆港作為流通轉運樞紐,有效地維持當地經濟運作,維繫本島與馬祖兩地經濟的命脈。 基隆港的馬祖航線除受天候海象影響之日期外,幾乎天天有航班,基隆港西岸旅運中心為旅客提供貼心舒適的旅運場站空間。此外,基隆港務分公司也正啟動西岸旅客中心一樓部份空間的招商工作,預計明(114)年第一季公告,未來將能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隨著疫情減緩與旅遊觀光熱潮逐漸回歸,為基隆、馬祖兩地創造更大商機。 附表及圖為「臺馬之星」和「新臺馬輪」近三年(111~113年)旅運人次及航班艘次統計及靠泊基隆港西二碼頭。(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海關舉辦真仿品辨識講習 強化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為加強執行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措施,於高雄關舉辦「113年海關真仿品辨識講習」,以強化海關查緝人員專業知能及提升關員對於真仿品的辨識能力。 高雄關表示,本次講習邀請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及商標權代理人,分別講授所屬品牌產品之真仿品辨識技巧,包括UNDER ARMOUR、HUMAN MADE & heart Logo、TIFFANY & CO.、THERMAGE鳳凰電波、JBL、三麗鷗、APPLE、BEATS、 MCM、DYSON、Johnson&Johnson、Cartier、NIKE、HDMI、CIALIS犀利士、SD-3C、POLO RALPH LAUREN、Louis Vuitton、Hermes、HENNESSY、ARDBEG、GLENMORANGIE、任天堂、GUCCI、YSL、Balenciaga、BV、SKECHERS、STARBUCKS、雀巢、粉紅豹、007、HARRIS、LINCOLN ELECTRIC、LVMH集團、adidas、PUMA、Peppa Pig、PJ MASKS、HASBRO、MONOPOLY、MY LITTLE PONY、 PLAY-DOH、TRANSFORMERS、NERF、L'OREAL GROUP等品牌,商品類別相當多元,充分展現權利人與海關共同打擊不法及捍衛智慧財產權決心,以期強化海關關員執行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措施之執行能力,有效提升仿冒品之查緝績效。 高雄關呼籲,一般民眾應避免購買仿冒及盜版品,進、出口人報運進出口貨物,應注意合法使用專利權、商標權或著作權,避免有違法或侵權行為,以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保障權利人及消費者利益 ,並維護公平貿易秩序及提升我國際形象。

Read More

港埠協會辦理港都映像青春不老 具體行動關懷高齡族群

在百年建築高雄港港史館前,穿著白色婚紗的阿嬤是最美的風景。(臺灣港埠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了讓高齡長輩回味青春年華,體驗不同世代生活與藝術之美,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高雄港務公司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辦理「港都映像‧青春不老」活動,邀請旗津地區巷弄站長輩們穿上婚紗,在充滿人文的歷史建物高雄港港史館與蓬萊商港區水花園留下美麗的婚紗照。 活動由高雄市中山工商美容科學生熱心為長輩們提供新娘彩妝與造型服務,讓長輩們在鏡頭前展現最美的自己。青年學子仔細地為阿嬤們畫上眼影、腮紅、妝髮造型,每道手續都很認真,透過實際參與將所學實踐於生活中,為關懷社區長輩貢獻一份心力,同時在和長輩的互動過程中也學習到他們的生活智慧及發現歲月靜好的恬淡。 臺灣港埠協會理事長李賢義表示,「婚紗不只是服裝,它是一種記憶與情感的象徵。希望每一位參與的長輩,都能在這次活動中藉由藝術與自然的融合,感受生活的美好,且提升高齡者的社會參與率。」。臺灣港埠協會與高雄市立旗津醫院攜手服務旗津地區巷弄站長輩們,積極以具體行動關懷高齡族群,推動高齡友善社會。活動不僅為長輩們創造溫馨的回憶,也拉近世代之間的距離,展現多元融合的社會價值。 高雄港獨特景緻及歷史感十足的百年建築,融入了畫作展品,為拍攝現場增添了文化與藝術的氛圍。長輩們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在攝影師的閃光燈下,仰首弄姿,展現自身的美麗與價值,為生活打開更多想像。參加活動的魏阿嬤喜露眉梢說:「年輕結婚的時候,沒有穿婚紗也沒有婚紗照,今天一圓婚紗夢,感到很幸福!」;攝影師也說:「長輩們臉上的笑容,讓人覺得很親切,充滿了自信與祥和感。」,長輩們在拍攝中感受樂趣及藝術之美,促進健康活力老化,在洋溢著溫馨與感動中,長輩們的笑容成為最動人的畫面!

Read More

海員新星2.0成果發布三年培育近百名青年學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為持續推動台灣航運產業發展及培育新一代海事人才,「海員新星2.0成果發布會」昨(17)日舉行,總結過去三年的計畫成果培育近百名青年學子,產官學社攜手點亮航運新未來】 本次發布會由交通部航港局主辦,獲得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裕民航運、中鋼運通、光明海運及世邦航運等七家航運公司的大力支持,海事校院代表及博幼基金會亦共襄盛舉,成為產官學社合作的成功典範。會中播放了多位參與計畫學員的分享影片,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示計畫如何協助這些年輕人改變人生軌跡。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會中表示,海員新星培育計畫是台灣航運業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提供年輕學子學業與就業支持,更讓來自偏鄉與弱勢的青年找到人生方向。他特別感謝各界的鼎力支持,讓計畫得以順利推行並帶來廣泛影響。 航港局指出,「海員新星2.0計畫」今(113)年進一步升級,除延續學習補助及一條龍教育就業輔導外,還特別針對國內線航商需求,積極培育年輕船員因應日益增長的離島旅遊需求。航港局期望透過這些努力,不僅為產業注入新血,也持續支持偏鄉與弱勢青年,實現公平教育與就業機會。航港局將持續深耕計畫,與航運公司及教育單位攜手,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航運產業,打造更蓬勃的台灣航運業,齊心協力讓「海員新星培育計畫」成為台灣航運成功的基石。 附圖為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與國內離島航商簽署MoU代表及成果發布會合影。(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基隆港西岸南北櫃場MY車道導入OCR系統自動控管貨櫃出站 便利快速安全又環保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基隆港西岸南、北櫃場,卸船貨櫃進儲內陸貨櫃集散站或至他管制區(通稱MY櫃)專用車道,自113年11月4日起全面導入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下稱OCR)技術,辨識車道出站的貨櫃標誌號碼及車號,取代由海關關員人工核對出站,不僅正確、快速且環保,創造公私雙贏效益。 基隆關說明,過去拖車司機於MY車道應先停妥車輛,取出貨櫃(物)運送單,再開啟駕駛座車窗讀取條碼,等待門哨監管海關人員目視貨櫃標誌號碼相符,始開啟柵欄放行出站。因基隆潮濕多雨,偶有紙本運送單濕損讀取困難,致司機須冒雨走到門哨窗口辦理後續手續,造成出站車道雍塞。有鑑於此,該關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於112年7月22日起於南櫃場實施OCR系統控管MY櫃出站,輔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學習方式辨識貨櫃標誌號碼辨識率近100%。今將南櫃場經驗成功複製於交通更繁忙的北櫃場車道,貨櫃車出站免停等,每車次平均可節省35秒作業時間,且因減少因車輛剎車、停等及啟動所生不必要的油耗與廢氣排放,亦更為快速且環保。 基隆關補充說明,貨櫃出站導入自動化技術後,海關人力將更得以專注於須採人工方式檢查或風險較高的貨櫃查核。該關提醒個案如遇海關核定應人工檢查貨櫃、轉口貨櫃、空貨櫃及特殊型式貨櫃,應注意其並不適用以OCR識別貨櫃號碼方式出站,應遵循貨櫃(物)運送單標註,或理貨人員指揮至北櫃場辦理出站前檢查。

Read More

潛艦國造已見具體成績 台船:別讓專業無以為繼

台船公司十七日發布新聞稿誠請朝野立委支持潛艦國造及後續艦量產計畫。(台船公司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台船公司十七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棒球代表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的感動與沸騰,相信國人記憶猶新,但其實剛開始組訓時是被看衰、不被看好的!國造潛艦團隊不也正是如此,在被質疑、批判的氛圍中負重前行。造船業界即便大家服務不同公司行號,但期待海鯤號及後續艦經費可以全數獲得支持通過,讓精進造船技術在台灣扎根,是造船業界工匠職人的共同期盼。 於此,造船公會全體會員誠請國會放下對立與歧見,並邀請朝野立委成為潛艦國造Team TAIWAN團隊最強的應援,以合作代替對抗、用監督代替杯葛,共同架構台灣潛艦戰力與本土後勤產業鏈,避免重蹈當年「IDF戰機因專案中斷導致人才流失與技術斷層」,失去自主國防升級的機會。 台船表示,各國首次建造潛艦,都會面臨各種困難,導致建造期程遠遠較水面船艦期程長。回首台灣從2017年迄今,潛艦國造已逾七年,部分核心裝備技術受他國政府管制,所獲得的輸出許可即將過期,倘若再重新談判,輸出國的政治情勢成了不可控變數,足以左右甚至無法掌控裝備取得時間。故延後潛艦量產艦計畫,對於購置生產製造期程長的核心裝備甚為不利,勢將導致裝備採購成本大幅攀升。且其中部分裝備於投產後尚須經過潛艦水下環規測試,因此從合約下訂到交付將歷時數年不等,也對於維持國內外投入台灣潛艦的各項製程人力甚為艱難,最終導致技術中斷、人才流失等無以為繼窘境。 環顧台海周邊情勢,能夠制衡敵國航母艦隊群,首選即是潛艦。借鏡鄰近國家潛艦發展的經驗,包括:南韓、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與澳洲等國,皆發展潛艦,並視其為核心國防戰略武器儎台,也因此造成國際上更不容易短期間可取得潛艦核心裝備,需依合約排隊等待生產。 此外,潛艦有別於水面艦,特別注重全壽期內每間隔數年的大修維護;國內若保有持續建造能量,才可確保潛艦安全檢修,亦能大幅降低後勤成本。因此,上述國家除了越南與新加坡受限國內工業而外購潛艦,各主要鄰國皆已自製潛艦,逐步建立國內的潛艦建造、維修與升級的技術能量。 台船強調,此時今日台灣在這關鍵時刻,距離建立潛艦自製量能僅剩一步之遙,跬步千里、始於足下,再次誠請支持潛艦國造及後續艦量產計畫,預算得以獲得支持通過。

Read More

海員總工會船運低碳化之公正轉型研習營 探討船運業淨零排放挑戰與機會

開幕式後的團體照(圖:中華海員總工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協助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於113年12月13日於該會杭南訓練中心舉辦「船運低碳化之公正轉型研習營」共同探討船運業淨零排放與公正轉型的挑戰與機會。商業發展研究院由程麗弘主任致開幕詞,海員總工會章烈忠理事長致歡迎詞,共計有來自航運公司、引水協會、中華海運研究協會、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港勤中心及該會顧問等25名參加。 本次會中特別邀請三位專家分別是航港局船舶組劉嘉洪組長分享「2050淨零碳排海運因應策略」、財團法人驗船中心研究處/吳昌政副處長分享「國際海事組織的溫室氣體淨零策略與機會」及挪威商立恩威驗證(股)台灣分公司(DNV)吳文仁/技術服務經理分享「船員面對減碳及數位化的挑戰」。下午採分組討論議題有二項,第一項「船運低碳轉型與船員等利害關係人的影響」、第二項「如何確保低碳轉型過程中的公正轉型」。 會中各位參與者踴躍發言,提供專業建議摘要如下:1、 航運業相關:海運業對於減碳的費用是由誰買單、如何面對歐洲航商的競爭、新型船舶管理的經驗、實務操作的挑戰。2、 海事教育方面:與實務脫節問題的嚴重性、師資與培訓、船員轉型的銜接等。3、 船員:船員的責任及適應性的困境、訓練與證照需求、政府與船東的角色、技術與經驗的傳承、公司管理的重要性及船員福利與官學合作,船員的保障,強調「人」是航運業的核心。4、 對政府的期待: 法治規範與科技進步的協調、碳稅與國內政策發展的公平性、低碳轉型的困境與國際落差、航港局在政策推動中所肩負的責任。 5、 亦有學者對低碳轉型提出疑慮,政府在附加費與薪酬調整上缺乏配套措施,呼籲政府應給予更多支持。也強調其他利害關係人包括碼頭工人、消費者等在轉型過程中「受其害而未蒙其利」,呼籲政府正視轉型中「不正義」的部分。 6、該會在會前建議邀請的官方代表,包括國發會、勞動部、交通部等相關部會,惟本次未能派員出席旁聽,實屬憾事。若能有相關部會參與,將更能促進跨部門交流,為議題討論增添更多視角與深度。7、 海運業的從業人員很多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船員,承擔著極為艱辛的工作,長時間在海上作業,面對多重挑戰。期盼政府能更均衡地分配資源,加強對海運業及船員的支持,彰顯其對產業與國家發展的關鍵價值。以上建議,該會將提供給商業研究院,由他們彙整後提供政府,作成未來政策發展的重要議案。

Read More

船長公會理監事會提醒船長注意避颱防颱 確保船舶人員貨物安全

船長公會十二月十五日召開第二十四屆第七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胡延章主持。(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船長公會十二月十五日召開第二十四屆第七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胡延章主持,胡理事長在致詞時指出,今年來氣候變遷,加上反聖嬰現象,造成極端氣候,像先前山陀兒颱風路徑變異大,對台灣造成相當大的損害,在此提醒在海上服務的船長們,務必特別注意避颱、防颱,確保船舶人員貨物安全。 胡理事長也預告,十二月三十一日公會南部會員,與高雄市航海協會在高雄寒軒大飯店舉辦聯誼餐會,已通知南部會員踴躍參加。另外,明年一月十一日聯誼餐會臘八節活動,將在真福記餐廳舉行。 船長公會會務表現績優,榮獲內政部頒發工商自由職業團體甲等獎獎狀一紙,而先前所做公會章程相關條文修正一案,已於十一月十八日獲內政部來文同意備查。十一月二十六日福順輪沈沒打撈案,胡理事長本人至高雄開會。 本次會中通過國際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加入該會團體會會員,及明年第二十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將於七月五日於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Read More

大陸首張碳中和船票在廈金航線踐行碳減排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首張“碳中和船票”在廈金航線,在共建"綠動廈門灣"活動中,廈門海事局向中遠海運(廈門)公司頒發廈金航線碳中和證書,此係大陸首張兩岸海上航線碳中和證書。(見圖) 中遠海運旗下新五緣輪同步發佈首張"碳中和船票",廈金航線旅客可購買"碳中和船票"踐行"碳減排"。 新五緣輪現營運於廈門與金門之間的客運直航航線,為雙體鋁合金豪華高速客船,是中遠海運投入兩岸客運的代表性船舶。廈門中遠海運旨在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優化、碳匯交易等手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航線運營的全過程,促進廈金航線船舶零碳排放。 據稱,近年來廈門中遠海運踐行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理念,在船舶節能減排和脫碳技術應用、打造綠色客運體系上深入開展創新實踐,穩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此次首張碳中和船票落地廈金航線,將對兩岸航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廈門中遠海運將以此為契機,挖掘綠色發展動能,完善服務“兩岸融合+'雙碳'合作"的新機制,為兩岸交流貢獻智慧和力量。

Read More

引水協會會員大會:持續關注引水法修法等相關議題

引水協會於兄弟飯店召開第二十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侯中南(左)主持,右為監事莊學偉。(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引水協會十二月十五日於兄弟飯店召開第二十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侯中南主持,侯理事長在致詞時表示,感謝各位會員撥冗參加大會,及大家在這一年來對引水協會的支持與協助,讓協會會務順利推展進行。同時也要感謝聯辦方信雄主任的辛勞付出,協助現任引水人在各方面的關懷與照顧。現已進入冬季,東北季風增強,請各位現任引水人多注意安全,以達人安,航安,港安。目前協會也持續關注有關引水法修法及其他相關議題的進行,期盼一切都能順利完成。在此先跟大家預先拜個早年,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並祝會務順利。 會中提案討論通過會員吳雄船長提議,在引水協會內成立小型圖書館,建議已退休的引水人能否將自己不要,或佔家裡空間的寶貴書籍,與經驗心得筆記放置在引水協會內,供有意願從事引水工作的後進們研讀,以達繼往開來的效果。 另外,本次會中也邀請前理事長丁漢利針對引水業務前瞻報告進行專題演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