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接待英國在臺辦事處/太空總署等一行 期共同強化海洋永續管理

英國在台辦事處鄧代表與太空總署訪團拜會海委會。(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鄧元翰及英國太空總署訪團至海洋委員會進行拜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親自出席歡迎。管碧玲指出,臺灣在海洋保育監測及海上安全戰略需發展全方位策略,未來期待推進與國際間的多元實質合作,朝向海洋永續發展。 管碧玲主委表示,臺灣目前正處於全面發展海域意識整合的關鍵時期,英國在太空領域的豐富經驗與創新技術將為臺灣的海洋科技發展帶來寶貴的經驗。也盼透過雙方交流與合作,將先進技術應用於提升海洋監測、海域管理及海上安全,進而促進臺灣在海洋科技領域的發展。 此次訪問,雙方就衛星應用於海事領域與提升海域意識、海洋保育、灰色地帶行動的監測等相關議題進行交流,英國也分享了英國太空生態系,與英國太空總署協作,英商在衛星通訊、 海事、 觀測、系統整合的實力。海巡署與國家海洋研究院亦全程參與,共同探討如何藉由先進的衛星技術,提升臺灣海域感知能力,強化海洋永續管理與安全保護。 管碧玲對英國代表團的來訪表達誠摯的感謝,並表示此次交流不僅加深了雙方的理解與友誼,更為海洋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海洋委員會將持續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促進海洋科技的進步與應用,為臺灣的海洋產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Read More

愛達郵輪攜手上海移動打造愛達花城號海上數智文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愛達郵輪(Adora Cruises)攜手﹁上海移動﹂打造“愛達·花城號”海上數智文旅新體驗。(附圖取自愛達郵輪) 愛達郵輪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公司(上海移動)簽署策略合作協定,宣佈雙方將基於5G通信技術進行合作,為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提供創新數位化及智慧化網路通信服務,將其打造為全球領先的智慧郵輪,旨在為賓客帶來更加便捷的海上通信體驗。 通過此次合作,愛達郵輪與上海移動將攜手實現通訊技術在郵輪應用上的新突破。屆時,愛達·花城號將搭載全球領先技術,驗證以 700MHz 5G 為首的基礎通信、數位傳輸、物聯網、直播等功能,並在郵輪衛星通信方面實現更高效靈活的傳輸服務,為郵輪海上通信打造示範標杆。此外,雙方還將充分發揮科創與產業結合的優勢,聯合打造新技術研發與應用在郵輪領域的創新示範專案,推動產學研的穩步前行,共同助力構建郵輪的生態系統。未來,雙方還將通過數智化技術,強化大資料運用,為賓客打造個性化服務,進一步優化郵輪上網體驗。 愛達郵輪表示,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的數智技術將提供更多元的文旅體驗,創造更多應用場景。繼與上海電信率先部署愛達·魔都號5G網路運營服務後,非常榮幸能與上海移動達成策略合作,為愛達·花城號的建設注入科技新動力,共同推動海上文旅產業的數智化轉型。未來也將繼續探索,力求將最前沿的科技融入郵輪服務和體驗之中,以滿足更多賓客在郵輪旅行中對網路服務多樣化、高品質的需求,打造出更秀美、更科技、更中國的高端郵輪度假體驗。 上海移動表示希望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通信服務和數位化體驗,此次與愛達郵輪的合作將是探索5G與智慧科技應用的新起點,將充分發揮數智領域優勢,攜手愛達郵輪開拓郵輪行業的科技創新之路,助力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郵輪旗艦品牌。 目前,愛達郵輪旗下營運的兩艘大型郵輪-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和“藝術之船”愛達·地中海號,總計已服務近40萬國內外賓客。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也已進入總裝搭載的加速期,計畫於2026年底完成交付並在廣州南沙開啟國際航線。

Read More

高雄關辦理今年第11次私貨及逾期貨標售 歡迎各界踴躍投標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將於113年12月12日下午2時,在該關關本部5樓教室辦理113年第11次充公私貨及逾期貨物通信標售,對象不限廠商或個人,歡迎踴躍投標。 本次標售貨物為鐵礦、平紋梭織布、收銀台(材質:合板)、基礎建材-飾面板、實木茶几、家具櫃、羊毛地毯、地板貼(木紋)(材質:PVC)、瓦片(UNGLAZED)、平瓦(UNGLAZED)、精品(鞋、包、衣及配件)、緊固件(自攻螺絲M8X50)、混凝土磚、大理石餐桌(僅桌板)、衛生紙、工業用零附件、襪子、COUPLER CORE、雙人床架、沙發床及床墊,相關公告內容及規定,請至該關網站(網址:https://web.customs.gov.tw/kaohsiung/)「資訊公開標售公告」瀏覽。 該關提醒有意標購民眾請備妥身分證件及私章,於12月6日及9日至11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30分至該關私貨倉庫、各貨櫃場、第一郵聯海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萬海海運快遞貨物專區看貨(TEL:07-8122648、07-8122641、07-8213685#113、07-8111026#103)。另為配合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加強國際商港管制區進、出人員及車輛管制與管理,有意看貨民眾請先電洽該關(TEL:07-5628334、07-5628339)協助登錄相關資料後,自行線上申請當次人員車輛通行證,俾憑進入商港管制區。 投標者請備妥以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為受款人之臺銀本票、銀行本行支票或銀行保付支票且應為即期之票據;押標金總額未逾新臺幣5,000元者,得繳納現金,於今年12月9日至11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至該關關本部3樓法務緝案組(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3號,王小姐電話:07-5628334;許小姐電話:07-5628339)辦理押標手續。 (高雄關提供)

Read More

陽明海運二度獲體育推手獎與運動企業認證標章

(陽明海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業績攀高,推展運動風氣亦不遺餘力獲肯定,該公司二度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銅質獎與「運動企業認證」標章。 陽明海運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3-健康與福祉,透過多樣化的企業內部員工身心照護活動,打造健康職場環境,並響應推廣運動產業政策,贊助國內重要運動賽事與培育年輕優秀運動選手,今年二度榮獲「運動企業認證」標章,並再度獲頒「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銅質獎肯定。 陽明海運推動員工健康運動風氣,辦理多元體育保健活動,包括體適能競賽、健康講座、年度健行活動及多元化運動社團,鼓勵員工強化體能及健康。近年來亦舉辦多項球類聯誼賽事,為員工及官產學各界運動愛好者提供互動平台,達成健康且正向的跨領域交流,透過多種管道的運動推廣,陽明海運二度榮獲「運動企業認證」,突顯公司活力且積極的企業文化。 除此之外,陽明海運亦將推動體育發展理念延伸至贊助國內外重要賽事,如高雄羽球大師賽、台北羽球公開賽等,並持續進行優秀體育選手贊助,以定期定額資助方式,支持優秀且具潛力之體育選手專注於運動職涯。「陽明海運體育選手贊助計畫」迄今贊助人數已達66人次,並涵蓋多項競技運動賽事,包括田徑、羽球、武術、花式滑冰、桌球、游泳、跆拳道、滑輪溜冰、擊劍與競技體操等;各選手均持續挑戰自我,如世界排名25的桌球選手高承睿、羽球好手李雨璇、在長跑界不斷突破的田徑選手徐立紘等。陽明海運希望藉由長期贊助計畫,得以為選手之專業訓練及職涯發揮助力,具體落實社會人才培育與企業社會責任,協助更多體育界新星爭取更佳賽事成果並邁向國際舞台。 陽明海運未來仍將秉持「運動成就健康,健康成就未來」的理念,持續推廣健康、福祉及運動風氣,與社會邁向永續美好的未來。(附圖由陽明海運提供)

Read More

星宇航空正式開航台中/沖繩航線 每週四班往返

星宇航空台中-沖繩剪綵儀式,由左至右: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上江洲辰德所長、台中市觀光旅遊局陳育正副局長、台中航空站張瑞澍主任、星宇航空張國煒董事長、交通部陳世凱部長、立法院蔡其昌委員、立法院何欣純委員、民航局何淑萍局長、立法院黃健豪委員隨行秘書陳顗。(星宇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星宇航空12月2日正式啟航台中-沖繩航線,每週四班往返,航向離台灣最近的旅遊勝地-沖繩,為中台灣旅客提供飛航新選擇!首航航班JX302於2日下午13:15自台中啟航,帶領旅客飛往琉球王國。 在首航航班JX302出發前,星宇航空於台中國際機場出境大廳舉行盛大的剪綵儀式,由星宇航空張國煒董事長、星宇航空翟健華執行長、交通部陳世凱部長、立法院蔡其昌委員、立法院何欣純委員、民航局何淑萍局長、台中市觀光旅遊局陳育正副局長、台中航空站張瑞澍主任及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上江洲辰德所長出席,為星宇航空台中-沖繩首航揭開序幕。 星宇航空翟健華執行長表示,台中是星宇航空在台灣的重要據點,星宇航空持續耕耘台中航線,此次新開的台中-沖繩航線,不僅能為中部旅客提供更便利的出遊選擇,也期望吸引更多沖繩的旅客到訪台中,進一步促進中台灣與沖繩之間的觀光與文化交流。星宇航空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國內外旅客提供舒適、安全的飛航服務,並將持續以台中機場為第二飛航基地,開拓更多國際航線,為中部旅客帶來更多更豐富的航線選擇。 首航現場除剪綵儀式外,星宇航空還準備了拍照背板與手拿板,邀請旅客與空服員及來自沖繩的觀光大使「小真」合影留念。此外,星宇航空特別為台中-沖繩首航準備了首航禮,每位旅客都可獲得星宇航空的沖繩首航杯,而搭乘商務艙的旅客更享有韓國智慧家電品牌 LG 提供的 「TONE Free 真無線藍牙耳機 T90S」。 沖繩距台灣僅兩小時飛行時間,是台灣旅客最愛的海島旅遊勝地之一。沖繩擁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別具特色的景點如波上宮、首里城、國際通、玉泉洞、青之洞窟及美國村等,讓旅客能充分體驗當地歷史與文化。而白色的沙灘搭配碧海藍天也是沖繩的一大亮點,舒服的躺在沙灘上,聆聽汩汩的海浪聲,享受悠閒的時光,亦是在沖繩旅遊的精髓所在。 星宇航空自今年3月底開闢台中出發航線,目前營運澳門、高松、富國島航班,現再添台中-沖繩航線,每週四班飛航。詳細航班資訊可至星宇航空官網www.starlux-airlines.com 瞭解更多。

Read More

AWS:雲端對全球GDP貢獻預計未來六年超過12兆美元

(AWS)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Amazon Web Services(AWS)與專門從事經濟影響研究的全球知名市場調查與諮詢公司電信諮詢服務(Telecom Advisory Services)發布三項新研究顯示,雲端對全球GDP的貢獻預計將在未來六年超過12兆美元。(見圖,AWS提供) 該項研究指出,評估雲端運算的經濟影響力、人工智慧(AI)的採用方式以及上雲所能提升的能源生產力,去(2023)年企業上雲對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整體貢獻超過一兆美元,在雲端使用AI則為GDP貢獻逾980億美元,對於未來發展,其中一項研究預測2024年到2030年間,上雲所產生的全球GDP將突破12兆美元,而在雲端使用AI將再額外貢獻1.5兆美元。 從各個區域來看,2023年雲端運算在美國和加拿大創造逾4,340億美元GDP,其中560億美元來自在雲端使用AI。歐洲國家有逾3,210億美元GDP來自雲端運算,在雲端使用AI貢獻了其中的300億美元。亞太國家(APAC)的這兩項資料分別為1,520多億美元和70多億美元。 未來六年,使用雲端運算和AI預計為全球帶來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至2030年,上雲預計將為美國和加拿大創造逾5.6兆美元GDP,其中8,420億美元將來自在雲端使用AI。在歐洲國家,這兩項資料約為2.7兆美元和4,340億美元。在亞太地區,上雲有望產生逾2.7兆美元GDP,其中在雲端使用AI將貢獻逾2,020億美元。 資料中心和雲端運算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為實現互聯互通,AWS為全球客戶提供遍布34個地理區域(Region)的108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以及本地區域(Local Zone)、Amazon CloudFront和數百個連接點。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間使用著雲端運算,無論是線上聯絡親友、網路購物、查看銀行帳單、點外送、叫車,或是欣賞串流影片、節目和音樂,一切都是由資料中心和雲端來實現。 三項新研究中,有一項調查了上雲對能源生產力的影響。能源生產力是指單位能耗(兆瓦時)所創造的經濟價值(GDP)。該研究顯示,能源生產力的提升能讓企業使用相同數量的能源,產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進而降低各行各業的生產成本。由此可見,雲端運算發揮的作用極為顯著。當一國的上雲比例提升10%,其能源生產力就會隨之提高,各行各業就能以相同數量的能源產出更多商品和服務。一國的能源生產力增幅可達每兆瓦時14.57美元,該國企業就能透過採用雲端運算服務,在消耗同等數量的能源資源的前提下,產出更多商品和服務。能源生產力的提升可以降低成本,讓企業將省下的資金重新投入到創新和業務拓展。照此計算,能源生產力的提高可為全球經濟多帶來約2,168億美元GDP。 AI目前已成為AWS旗下擁有數十億美元營收運轉率的業務,來自各行各業的十萬多家客戶都在使用AWS的AI和機器學習服務來重塑客戶體驗,包括adidas、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輝瑞(Pfizer)、瑞安航空(Ryanair)和豐田(Toyota)等。此外,許多領先的生成式AI模型也在AWS上訓練和運作。

Read More

海大師生持續推動公益與綠能正向循環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海大師生在尖山國中風雨球場太陽能發電設施前合影。(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新能源與環境治理」博雅課程在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能源知識、公益參與及能源轉型態度:大學課程中的社會學習體驗」經費支持下,於12月1日帶領學生再次前往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陪伴憨兒進行團體活動、製作聖誕節花環,並至新北市立尖山國民中學考察太陽能發電設施,充分體驗公益與綠能的正向循環,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在海大博雅教育組曾聖文副教授(計畫主持人)、宏威環球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太陽人全民電廠陳威丞執行長(協同主持人)及業師張凱翔的共同帶領下,修課學生再次來到桃園市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透過基金會鄭雅文小姐、賴蕙民小姐的指導,海大師生同步分組陪伴憨兒進行活動,一組學生在和煦的陽光下帶領憨兒們完成簡單的肢體動作及團隊競賽,活動間大家都露出開心的笑容。另一組學生則與憨兒們共同製作聖誕節花圈,學生們細心地協助憨兒們一步一步將零件組裝成精美的作品,完成後更開心合影,展示象徵感謝、希望與愛的聖誕花環。 全體師生前往新北市立尖山國民中學,受到該校張佃亦主任的熱情接待,並在太陽人全民電廠陳威丞執行長、顧問張凱翔先生、黃烈誠先生的帶領下,分組考察校內多處綠能發電設施,包括風雨球場、教室、附屬建物的屋頂設備及機電設備等各處的施工與配套工程佈局。同學們透過業師詳盡的講解,深入了解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設計與建置流程,包含發包、施工、零件組裝、基礎工程、架板、管線、機電設施與後續維運等環節。 跨校修習此課程的臺北科技大學電子系李鴻誠同學在考察後表示,尖山國中積極運用屋頂空間安裝太陽能板,不僅提升能源自給能力,也為師生提供了實踐環境教育的機會。他特別指出,該校風雨操場型太陽能發電設施較為少見,設備架設的完整性以及空間利用的價值令人印象深刻! 兩次校外教學全程陪伴的太陽人全民電廠陳威丞執行長表示,很榮幸能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推動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日光公益及綠能推廣等理念融入教學活動中,為高等教育貢獻一份心力。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能源知識、公益參與及能源轉型態度:大學課程中的社會學習體驗」主持人曾聖文副教授感謝太陽人全民電廠、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新北市立尖山國民中學對於校外教學及體驗課程的支持與協助。並表示,相信修課的學生們在投入社會關懷、陪伴憨兒成長、考察綠能設施、業師實務講座等課程活動中,促進知識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體會公益與綠能的正向循環理念,持續投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促進臺灣能源轉型的社會工程中!

Read More

澎湖港辦理113年度淨灘活動 共同守護外婆的澎湖灣

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邀請學術交流基金會外籍師資共同參與淨灘活動。(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秉持企業社會責任(CSR)與ESG永續發展理念,致力於保護澎湖的海洋生態與環境永續。為響應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港務公司攜手在建工程廠商及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共同舉辦「113年度澎湖港淨灘活動」,以實際行動為澎湖灣注入新活力。 提到「澎湖灣」,人們總會聯想到潘安邦經典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歌詞中的碧海藍天與白皙沙灘,正是澎湖港馬公碼頭西側至金龍頭灣區間的這片美麗沙灘所在。然而,隨著地方觀光政策推動及金龍頭灣區開發計畫的進行,港務公司秉持「開發與在地文化並重」的原則,努力確保這片沙灘所承載的歲月痕跡與歷史記憶得以延續,讓充滿在地情懷的「外婆的澎湖灣」成為世代共守的珍貴資產。 此次淨灘活動選址於金龍頭灣區沙灘,透過清除海漂垃圾如寶特瓶、保麗龍、塑膠籃、玻璃瓶及繩索等,讓這片沙灘重新展現了碧海藍天、白沙綿延的迷人風采,同時喚起更多人對於「外婆的澎湖灣」環境保護的重視,更彰顯港務公司在推動ESG永續經營與環境保護上的實際作為。 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結合企業夥伴與在地社群的力量,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海洋生態,並以永續理念推動金龍頭灣區的發展,讓澎湖的海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進一步提升地方觀光價值,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三方共贏的願景。

Read More

航港局國際海運雙軸轉型論壇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上週(11/29)舉辦「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 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面對全球氣候的變遷與淨零排放的浪潮,全球海運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位化與淨零轉型已成為相互驅動的力量。 葉協隆表示,面對全球氣候的變遷與淨零排放的浪潮,國際海運不僅無法置身事外,國際海事組織(IMO)近年更是明顯的加速制定全球海運減排的戰略與具體規範,全球海運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位化與淨零轉型已成為相互驅動的力量,國際航商紛紛透過AIoT、5G或區塊鏈等數位科技,持續優化船隊航線的布署與規劃,以及智能環保船舶的設計,以有效提升能源使用及港口物流效率。 與會出席論壇的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表示,呼應全球淨零減排之國際趨勢,如何將「數位化發展」及「環境永續性」兩者進行調和,是相當重要的,為達2050淨零排放目標,交通部結合這兩個主軸,從政策、法規面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及架設實驗場域,以提供民眾安全、高品質且友善環境的交通服務,未來並將持續導入數位技術積極因應。 為協助海運產業掌握國際趨勢,因應未來變化,航港局上週在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辦「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邀請海運相關產官學研各界共襄盛舉,交通部林國顯次長、海洋委員會黃向文副主任委員及數位發展部胡貝蒂主任秘書均到場致詞,並由陽明海運公司蔡豐明董事長以「永續海運‧智慧前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海運產官學研各界參與踴躍,顯現海運產業界對淨零與數位轉型的重視。 航港局強調,數位轉型與海運的淨零轉型息息相關,臺灣的ICT產業實力雄厚,相信未來在促進臺灣海運的綠色轉型上,將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航港局透過這次論壇的舉辦,傾聽各界聲音,集思廣益,有利未來在政策規劃推動上,與業界、學界及相關機關密切合作,讓臺灣的航運產業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永續的發展與成長。 附圖為航港局本次「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開幕式及與業界交流合影。(李錫銘攝)

Read More

CR提前解讀國際海事組織MSC 109會議重點

比利時航商EXMAR將於2026年推出以氨貨物為燃料的遠洋中型氨氣運輸船(圖片來源:https://www.offshore-energy.biz/two-more-exmar-lpg-gas-carriers-to-feature-wartsila-ammonia-fsss/)(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12月2日至12月6日在英國倫敦召開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9屆會議(MSC 109),為協助航運界因應最新規定,驗船中心(CR)預先整理本次會議重點。 在船舶溫室氣體減排議題中,氨氣被視為一種具潛力的替代燃料。因此,本次會議預計採納國際船舶載運散裝液化氣體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修正案,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可使用有毒貨品(如氨)作為燃料。這意味著,液化氣體運輸船可將其載運的氨貨物作為替代燃料使用,該修正案預計2026年7月1日生效。 此外,為提升使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船舶安全,本次亦預計採納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修正案,針對燃料艙洩壓管路及消防安全等規定進行調整,以強化2028年1月1日以後建造的LNG動力船舶的安全標準。 考慮到未來將有更多船舶採用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燃料和/或能源,例如生質燃料、風力推進、鋰離子電池等。因此,IMO計畫將持續制定船舶安全使用新的技術和替代燃料的安全監管框架,以推動淨零排放目標的實現。 CR補充,本次會議亦將討論兩個重要議題:一是強化海事網路安全,以防範日益增加的網路威脅和風險;二是研議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草案,包含航行安全、防火、探火及滅火、搜救及緊急應變等面向。依據MASS Code工作路線圖(如圖2所示),如各項內容成功達成共識,非強制性MASS Code將於明年5月的MSC 110會議獲得採納,並預訂於2032年1月1日轉為強制性章程。 為協助我國航運界即時了解國際海事研議各項會議所採納公約新規定及其最新動態消息,CR將於會議閉幕隔日(12月7日)發布MSC 109會議重點快報,歡迎產業先進至CR官網訂閱或加入CR 官方LINE帳號 (ID:@crclas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