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日越馬等七國學者匯聚海大 共同探討綠化海洋產業法律/監管合商業解決方案

海大法政院長饒瑞正教授表示將持續擴大國際研討會的影響力。(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及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於10月25日共同舉辦「第九屆海洋法政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到來自英國、法國、土耳其、馬來西亞、越南、日本、香港等地的海洋法律與政策領域頂尖專家,特別是聯合國法律顧問、法國南特大學海事與海洋法中心主任Martin NDENDE教授也應邀擔任專題講者,共同探討「綠化海洋產業-法律、監管合商業解決方案」,線上線下總計超過500人參與,是一場高度國際化的學術交流。 第九屆海洋法政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5日舉辦,線上線下總計超過500人參與。(海大提供) 研討會主辦人、饒瑞正教授兼院長表示,本次討論主軸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 13、14)及國際海事組織(IMO)船舶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並與我國的綠能與永續發展政策緊密結合,特別將會議主題訂為「綠化海洋產業-法律、監管合商業解決方案」。饒院長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的充分討論,為學界與政府相關單位提供政策與意見的參考。同時,他也強調,這次研討會能與SSCI期刊《Coastal Management》合作,經過該期刊高品質同儕審查的優秀研討會發表論文將收錄於特刊(Special Issue),這是一次難得的突破,將有助於推動我國研究機構與國際頂尖期刊的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海洋法律與政策領域的發言權。 此次研討會還邀請到海大顧承宇副校長、前內政部長徐國勇教授、交通部航港局陳賓權副局長、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宋益進副總經理、臺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商業同業公會吳俊澤副召集人等產官學研各界菁英參與。顧承宇副校長於開幕致詞時強調,面對海洋永續發展的挑戰,法律與政策面應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因應。 徐國勇教授在致詞中回顧自己擔任立法委員時,就曾多次參與海洋法政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期望研討會豐碩的成果能成為政府各部會局處的政策參考依據。陳賓權副局長也提到,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動2032年減碳新目標的政策,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前瞻的議題與潮流,充分因應目前國家淨零排放的趨勢。 饒院長強調,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近年在國際化、跨國合作上努力耕耘,獲得顯著的成長與突破,包括日前與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國際法學院、越南海事大學航海學院及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法學院等亞洲頂尖法律高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等創舉。此外,今年海洋法政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際曝光度相當高,社群軟體上全球觸及超過70萬人次,並且邀請到長年擔任聯合國法律顧問的Martin NDENDE教授擔任專題講者,皆顯示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在國際相關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明年第10屆研討會將由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法律大學國際法學院主辦,實踐多年來呼籲的「國際海洋法律與政策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Ocean Law & Policy)」的構想,未來並將持續擴大國際研討會的影響力。

Read More

航港局參加 ITF旅展 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推出萬元獎品抽獎

ITF國際旅展 TAIWANHi來去跳島邀請Fubon Angels開幕表演。(航港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了推廣海洋旅遊的魅力及提升民眾對離島旅遊的興趣,交通部航港局於11月1日至11月4日以「來去跳島TAIWAN Hi」為主題,參加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為離島旅遊愛好者帶來了豐富且優惠的旅展限定遊程,誠摯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航港局表示,在旅展開幕當天,特別邀請人氣啦啦隊FUBON ANGELS擔任「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開幕表演嘉賓,將為展場帶來充滿活力的熱舞表演,營造出熱鬧歡樂的氛圍,讓現場每位參觀者都能感受到無比的活力與熱情。 至於旅展期間,為了拉近民眾與海洋的距離,航港局準備了多項互動遊戲及有獎徵答,讓參與的民眾能夠了解海洋、親近海洋、進入海洋、喜愛海洋。此外,「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今年將攜手大福航運、百麗航運、長杰航運、凱旋海運、詠傑海運、東琉線聯營處、崑合碩旅行社、上置旅行社等多家航運及旅行業者,一同推出ITF旅展限定遊程及超值優惠價格,希望民眾一起體驗藍色公路旅遊。 除了離島船票的超值優惠及旅展限定遊程之外,「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還加碼推出「最Hi跳島抽大獎」活動!民眾只要在主題館累積消費滿500元,即可獲得抽獎資格,抽獎獎品包括饗食天堂、茹曦酒店及欣葉日本料理等高級餐廳的餐券,此外還有Panasonic空氣清淨機、飛利浦氣炸鍋、Tokuyo多功能美腿機、輝業溫感按摩墊等多項萬元家電獎品! 航港局誠摯邀請民眾一同參與「來去跳島TAIWAN Hi」主題館,也相信今年旅展的精彩可期!海運客運不僅是離島交通的重要環節,更是海洋旅遊的理想選擇。讓我們共同用Hi開啟藍色公路,航向海洋旅遊的新世界,用新的角度向臺灣的海洋說一聲「嗨」!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交通部航港局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otcmpb.gov.tw

Read More

陽明海運攜手台北海科大簽署協議推動海運人才培育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攜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書,共同推動海運人才培育。 陽明海運秉持海事人才培育理念,持續深化與國內海事院校之合作,上週(10/25)日與台北海科大於陽明海運總公司舉行「海勤人員人才培育合作協議書」簽署儀式,由陽明海運蔡豐明董事長與台北海科大呂曜志校長代表簽署,期望延續雙方產學合作計畫,共同推動海運產業人才培育及永續發展。(見圖,陽明海運提供) 陽明海運指出,該公司自2021年即開始與台北海大展開專業海勤人才培育合作協議,包含人才交流、產學合作及學術研發與應用相關諮詢服務等,更自2023年起雙方聯手開辦「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專班,以打造一流的海事人才為目標,推動科技化、智慧化之創新航運管理相關課程,強化國內業界人才及產業競爭力;陽明海運更積極投入企業資源,不僅提供學雜費補助,減輕青年學子就學負擔,亦提供海上實習與職場接軌等就業相關規劃,降低學用落差、養成國際視野與實戰經驗,以吸引優秀學子加入專班就讀。 隨著全球環保法規緊縮、極端氣候變遷、航運數位化等發展,航運業正逐漸轉型為知識密集與技術導向之智慧化產業,突顯培育專業人才及產學合作對航運永續發展之重要性。台北海科大作為培訓台灣航海人才之高等學府之一,陽明海運冀可透過與該校之技術經驗交流、產業資訊與學術研究的創作共享,以及共同推動海事教育課程與實習計畫,為未來海勤人才奠定厚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達成共榮共好之願景目標。

Read More

星宇航空成功掛牌上市客貨運營收穩定成長 看好未來中轉市場

星宇航空張國煒董事長、證交所林修銘董事長、第一金證券陳致全董事長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傅文芳所長一同於09:00鳴鼓開盤。(星宇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眾所矚目的星宇航空(2646)25日以每股20元掛牌上市,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共同主持上市掛牌典禮,並在星宇航空員工的見證下,一同於09:00鳴鼓開盤。 星宇航空上市掛牌的歷史時刻,於本月中旬完成上市前競拍及申購,皆創下歷史新紀錄,拍賣數量為31萬9,600張,合格投標單高達68萬7,938張,超額認購比率達2.2倍,不論在競拍張數或得標總金額方面,皆為目前市場上最大規模。上市申購部分,實際承銷張數為79,900張,總計申購3天累計共160萬7558筆,共創下台股新高,中籤率僅2.48%,為今年唯一突破百萬筆申購的上市案,顯現市場對星宇航空充滿十足的信心。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星宇航空飛航至今,始終堅持飛安至上的承諾,並致力於提供精品的服務。這些年來獲得許多旅客的支持與肯定,並會將這些回饋視為持續進步的動力,帶領公司逐步成長。此外,也感謝全體員工的努力與奉獻,正是因為員工們不斷追求卓越及完美,星宇航空才能屢屢創造里程碑。掛牌上市後,星宇航空將秉持初衷,持續創新及拓展國際市場,為全球旅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也會更注重公司治理的落實,打造永續經營的航空公司。 星宇航空2023年總營收為224.72億元,年增568%。其中,客運營收為197.47億元,年增767%,疫後第一年即由虧轉盈,小幅獲利,稅後淨利1.49億元,每股盈餘0.08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163.33億,年增65%,稅後淨利9億,年增172%,每股盈餘0.39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0.21元。2024年1-9月總營收為259.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3%。其中2024年1-9月客運營收為226.08億元,年增率61%,主要於全球客運需求及票價維持高檔,載客率平均維持八成以上,同時新機持續交付,更有效提升整體運力。除此之外,2024年1-9月貨運營收為21.17億元,年增率91%,成長主因除公司持續引進廣體客機,增加北美航班機腹載貨容量外,電商及AI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成長,導致艙位供不應求,載貨量屢創新高。 展望未來發展,星宇航空看好台灣作為轉機樞紐的地理優勢,將全力發展北美、東南亞轉機航網。此外,也將持續引進新世代機隊,預計至2029年達53架機隊規模。未來亦將積極尋求與不同航空業者簽訂客、貨運聯航協定,爭取更多策略性合作機會,共創雙贏局面。

Read More

上海-漢堡港共建綠色航運走廊推動航運業低碳轉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與漢堡港在本次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期間聯合宣佈共建"上海港-漢堡港綠色航運走廊",象徵著兩港在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邁出重要一步,並將為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見圖)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進碼頭岸電建設和使用;探索並推動建設綠色燃料供應、使用和加注所需的必要基礎設施、法規和優惠政策;邀請更多合作方參與,共同致力於實現綠色航運走廊的目標;分享知識和資訊,傳播和擴大綠色航運走廊效益。 據稱,“上海港-漢堡港綠色航運走廊"的建立,是兩港在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於推動兩港的綠色轉型,更將為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新的標杆。各方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 消息指出,在全球能源多元化和低碳化趨勢的背景下,航運業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撐,其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為順應此一趨勢,上海市交通委員會、漢堡港務局聯合中遠海運集運、上港集團共同建設“綠色航運走廊”,旨在通過與技術裝備商、能源供應商、貨主方、碼頭和航運公司等利益相關方合作,共同加快海運業的去碳化進程,使停靠上海港和漢堡港的船舶儘早實現碳中和。

Read More

2024臺日十校聯合研討會海大登場深入交流

(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第4屆USTP x SixERS 臺日聯合研討會10月24日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畢東江演講廳舉行,聚焦「全球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和「醫療保健和生物技術的未來趨勢」兩大關鍵主題,來自臺灣與日本的多位學者線上線下一同共襄盛舉。 臺北聯合大學系統(University System of Taipei, USTP)的成員包含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今年由海洋大學擔任輪值學校。日本國立大學六校聯盟(The Consortium of Six National University in Japan, SixERS)的成員則包含千葉大學、新潟大學、金澤大學、岡山大學、長崎大學與熊本大學。臺北聯合大學系統(USTP)和日本國立大學六校聯盟(SixERS)於2020年簽署合作備忘錄,承諾將結合臺灣和日本共十所傑出高等教育機構的教育和研究優勢,共同推進人才交流與學術合作。 海大許泰文校長作為輪值代表在開場致詞時表示,在這個全球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成為關鍵的時代,必須勇敢迎接這些挑戰,並透過研究合作與交流,促進領域的發展,為全球社會尋找解決方案並做出貢獻。來自日本岡山大學的SixERS主席鈴木孝義(Takayoshi Suzuki)副校長也代表聯盟致詞,並期待兩個聯盟之間的關係更加牢固。此外,上屆主辦學校臺北醫學大學的吳麥斯校長也應邀致詞,強調此次研討會的重要性。 USTP x SixERS 臺日聯合研討會為聯盟的年度盛事,本次講者陣容十分堅強,透過現場及線上即時的發表,分享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全球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議題,第一場由北醫林良宗副國際長主持,海大關百宸副教授、千葉大學秋田典子(Noriko Akita) 教授及臺北大學Chantalle Rietdijk 助理教授演講;第二場由海大國際處國際學生事務組李柏蒼組長主持,長崎大學河邊玲 (Ryo Kawabe)教授及金澤大學Aida Mammadova副教授演講,充分探討有關海洋再生能源、綠色科技及創新抗災技術的應用,並為邁向永續未來提供了許多方法。 此外,北大韋岱思國際長、北科大國際處國際合作組羅元隆組長、海大顧承宇副校長、國際處邱品文組長、張文寧組長及北聯大系統的同仁們也都熱情參與本次聯合研討會。另,正巧於海大進行菲律賓假日學校(International Ocean Camp)活動的CSU、UPV、BPSU、PUP及MSUN的5間姊妹校18位師生,以及臺北醫學大學新南向專班的研究員也帶著21位學生也特地來參加這次研討會,顯見本研討會的重要性。USTP 和 SixERS 將持續深化及拓展聯盟的夥伴關係,致力於富有創造力與韌性的交流合作,第五屆會議預計交棒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與岡山大學共同籌辦。

Read More

太平船務首兩艘1.4萬TEULNG雙燃料貨櫃船命名交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太平船務(PIL)首兩艘1.4萬TEULNG雙燃料貨櫃船-"鷹城"(Kota Eagle)和"翠城"(Kota Emerald)輪上週在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江南造船廠命名交付,除象徵該公司船隊中的最大型船舶正式投入使用,更是其向綠色航運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見圖) "鷹城"輪和"翠城"輪係太平船務船隊四艘最大船舶中的前兩艘,作為該公司船隊更新計畫的一部分交付。Kota Eagle 由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 Dilhan Pillay 夫人 Chan Su-Shan 命名,Kota Emerald 由太平船務執行主席 SS Teo 夫人 Liza Teo 命名。交付後,Kota Eagle 和 Kota Emerald 將部署在太平船務的西海岸中南美洲航線2上。 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在命名儀式上表示,這次命名儀式對該公司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是公司重組後訂造的首批新船,不僅是對太平船務過去不斷挑戰和堅持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心。太平船務首席執行長高瑞澤稱,這批使用LNG燃料的新船,是PIL船隊現代化更新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的重要舉措。 據稱,LNG作為一種清潔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大幅減少,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不斷收緊的環保法規,太平船務在LNG雙燃料船舶上的投入,無疑是對未來市場的預判和前瞻佈局。技術創新:智慧化與自動化的融合"鷹城"輪和"翠城"輪不僅在燃料上體現了綠色環保的理念,還在設計上融入了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船舶操作的自動化程度,還顯著提升船員的工作效率。這兩艘船還配備了大量冷櫃專用電源插座,以靈活裝載更多冷櫃,滿足拉美冷藏市場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其紅色船體,品牌煥新的象徵除了技術和環保的突破,太平船務還在品牌形象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此次交付的"鷹城"輪和"翠城"輪,船體改成了充滿活力的紅色,象徵其"以人為本",積極滿足客戶需求的熱情和決心。以此為契機,太平船務訂造的新船都將採用紅色船體,並計畫逐步將現有船舶的船體從黑色改為紅色。此一舉措,不僅是對品牌形象的提升,更是對企業文化的深度詮釋。 太平船務船隊佈局另訂造的十一艘LNG雙燃料貨櫃船,包括兩艘1.4萬TEU姐妹船、四艘八千TEU和五艘1.3萬TEU船,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步交付。

Read More

中裕國際物流召開AEO資格認證啟始會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中裕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於113年10月24日召開安全認證優質企業(下稱AEO)認證啟始會議及商業夥伴大會,宣示取得AEO資格的決心,並邀請該關AEO驗證小組到場見證。 基隆關進一步提到,中裕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國際海、空運及內陸的貨運承攬管理。為符合世界關務組織(WCO)所定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標準架構(SAFE Framework)規範,積極申請加入AEO行列,有助於完善各項安全機制,提升整體企業形象及貿易競爭力。 基隆關說明,AEO制度旨在建立海關與企業間夥伴關係,透過全面檢視、精進企業作業程序與安全風險預防對策,強化整體供應鏈安全機制,使貨物能於安全便捷環境下快速通關。經過認證合格業者,貨物出口至與我國簽署AEO相互承認協議國家,如美國、新加坡、以色列、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及瓜地馬拉等國,均可享有與該國AEO業者同等進口通關優惠。 基隆關指出,目前經該關完成驗證並取得AEO資格廠商已達98家,涵蓋進出口業、製造業、報關業、承攬業、倉儲業、海運運輸業、公路運輸業及船務代理業等業別。如需瞭解申辦AEO相關規定,可洽詢該關單一窗口,聯絡電話:(02)24202951分機5118、5414、5421,或利用AEO網站(https://aeo.customs.gov.tw)查詢相關資訊。

Read More

東方海外與Seaspan簽署6艘13000TEU貨櫃新船租約

(左上)東方海外行政總裁陶衛東,(右上)Seaspan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兵,(左下)東方海外營運總裁葉建平,(右下)Seaspan 亞太商務高級總監劉遠傑。(東方海外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東方海外”)於2024年10日22日與Seaspan 訂立租船合同,承租方東方海外將會以不超過人民幣112億元之總金額向船東Seaspan租賃六艘13,000TEU全新貨櫃船,該批船舶預計於2026年第四季度至2028年第一季度交付,租期為船舶交付起計15年。 一直以來,東方海外通過持續評估全球經濟形勢、航運業營運狀況及集裝箱船舶的供需情況,擇機引進更多大型現代化、低能耗船舶,以進一步優化船隊結構,加強船隊競爭力。此次租賃的這批船舶最早可於2026年開始陸續交付使用,將為東方海外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的船隊規劃和運營帶來更大的靈活性,確保東方海外運力穩步增長,增加規模效益,提升船隊和航線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東方海外行業地位,並持續推進公司貨櫃運輸業務的規模及全球化發展。

Read More

工研院主辦2024通訊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AI創新應用爆發

2024通訊大賽國際賽由美、臺跨國公司Ataya代表隊獲得冠軍,該團隊的作品「CHORUS AP」打造便攜式、即插即用的系統裝置,在戶內外及各種場合皆可快速部署,提供中小企業5G專網的簡單解決方案。(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工研院主辦的第23屆「Mobileheroes 2024通訊大賽」,國際賽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國內外的優勝團隊分別展現5G通訊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在通訊網路管理、AR/MR及智慧能源等應用,所有入圍決賽的團隊也在現場設置攤位同步展出各種新穎的資通訊解決方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 2024通訊大賽以「5G結合AI與ESG」為競賽主題,鼓勵參賽者開發更多具實用性、跨領域的解決方案,國際賽吸引來自臺灣、美國、加拿大、葡萄牙、義大利、德國、波蘭、奈及利亞、新加坡、印度、紐西蘭等超過20個國家代表團隊報名參與,並獲得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高通、G REIGNS(宏達電)、華電聯網、和碩聯合科技、優達科技等10家企業贊助,競賽總獎金超過200萬元。 國際賽決賽最後由臺、美跨國公司Ataya代表隊獲得冠軍,該團隊的作品「CHORUS AP」打造便攜式、即插即用的系統裝置,在戶內外及各種場合皆可快速部署,提供中小企業5G專網的簡單解決方案。 榮獲亞軍的加拿大團隊OVA,作品「StellarX」平台利用生成式AI、雲端計算、和先進的空間計算框架,讓非程式設計師也能透過簡單的文字及語音等指令,在各種XR延展實境設備中進行創作,令人耳目一新。 葡萄牙團隊Enline則開發創新的數位孿生技術,將物理和數學算法整合到雲端中,無須額外的硬體或感測器,實現精確的即時監控與電力資產的預設性維護,榮獲本屆通訊大賽季軍。 工研院IEK Consulting指出,隨著6G發展的應用情境出爐,結合低軌衛星、雲端運算、AI、物聯網等技術,帶動我國高速光纖接取設備、DOCSIS 3.x Cable產品、Wi-Fi 6/6E無線設備、5G FWA固網無線接取設備、5G小型基地台等設備持續出口,預估2025年通訊產業產值可達1兆2,965億元,年成長1.4%。 今年參與通訊大賽贊助的企業代表除擔任評審,也在競賽過程中給予團隊各種建議與指導,獲勝隊伍更可獲得企業提供的資源,包括市場推廣、技術支援或進入企業應用生態圈,協助團隊持續成長,打造長久的商業模式,為產業孕育下一個隱形冠軍。 工研院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透過發展人工智慧與資安、半導體晶片、5G通訊、智慧感測等「智慧化致能技術」,支持四大應用領域發展出相關應用需求、展現創新系統及應用服務價值,厚植產業競爭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