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船代會:期待港區作業數位化再進一步 提升至AI智慧化

左一包嘉源秘書長、左二高雄市倉庫公會駱啟明理事長、左三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杜振勇主任、左四關務署高雄關張淑娟副關務長、左五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張博彥主任、右五全國船代公會黃啟洋理事長、右四全國船代公會監事會召集人賴柏涵、右三高雄市船代公會顏銘傳理事長、右二基隆市市船代公會鄭梓建理事長、右一台中市船代公會陳益民理事長 。(全國船代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全國船代會)10月23日下午於高雄市漢來大飯店舉行第12屆第6次理監事會議,此次會議由高雄市船務代理公會提供場地及行政支援,會後並宴請全體理監事,致贈伴手禮。會議由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會中由秘書長包嘉源就過去三個月以來會務發展及理監事關心的重要議題提出報告,會前並有台灣港務公司就其所推動之「113年度航港產業數位轉型獎勵方案」進行簡報。 黃理事長在致詞時指出,自動化及智慧化已經是近年來舉世最重要的議題,而台灣在此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船代業對港公司所提供業界數位化轉型之獎勵方案表示贊同,但其攸關所有航運相關業者的轉型發展,船代業更期待港區作業之數位化能再往前一步,提升至AI智慧化的程度,讓航港機關對進出港之審批更加有效率。同時,藉由進出港引航之智慧化,提升船舶的安全。港區內執行作業智慧化之即時監控,涉及諸多不同部門,需要公部門之整合及執行,方有進展。高雄港七櫃已開始營運,船代業對其自動化及人工智慧有相當的期待,更希望政府有關單位能整合航運相關資源,建立一個嶄新的系統。 對於今年台灣港務公司正在進行的未來五年(116-120年)商港整體發展規劃及建設計畫,黃理事長表示相當重要。在台灣野村與台灣世曦研究團隊9月5日前來來本會訪談時,該會就航商對港口的需求、現行作業及港口軟硬體設施等方面提出看法。該計畫所涉及的幾個重要議題將對未來台灣的航運產生巨大的影響與挑戰。如果有了完善健全有競爭力的環境,船代業者必定會盡全力招攬業務,為航運發展共同奮鬥。 本次會議中理監事熱烈發言,紛紛關切臺灣商港事業發展協會要求台灣港務公司將現行港埠業務費費率上限標準表之「棧埠業務作業之裝卸及雜項工作」,增列星期六及星期日作業之工作得加成之規定。此項議題經全國船代會徵詢各港船代公會之意見,紛紛表示反對,各公會表示考慮到與鄰近港口的競爭力及船舶操作成本,增列此加成之規定,將影響船東派船彎靠的意願,並增加船務代理的困擾。同時,港埠業務費之裝卸費用已於112年1月1日起調整了10%。高雄市船代公會並表示高雄港自民國87年棧埠裝卸民營化,裝卸業者多達20餘家,目前裝卸業者多已自行制定假日收費標準,與其他港口之裝卸作業情況迴異,散雜貨裝卸部份與其他港口更為不相同,且卸貨條件多為貨主指定裝卸公司,所以貨主有權決定週六、週日是否作業提貨,船方為趕船期而貨主不提貨所衍生的費用多已轉嫁至船方,故無增列加成之必要。 在臨時動議方面,高雄市船代公會鑑於陸資船舶至安平及興達等國內港口執行裝卸貨作業,但因該等國內港口無加油/加水設備不足,又未能獲得同意前往就近之港口進行補給。船代業者表示願意提醒國外船東注意其靠泊港口補給的困難,但基於船舶安全及人道考量,船代業者仍希望航政等有關單位在國安無虞之情況下,協助船舶前往就近之港口進行補給。

Read More

海巡署艦隊第3航次公海巡護返航歸國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海巡署艦隊分署「巡護七號」船執行本年度第3航次「中西太平洋公海漁業巡護」,於24日平安返抵國門,圓滿完成為期35日的巡弋任務。由海巡署張忠龍署長及艦隊分署廖德成分署長親赴碼頭迎接,另頒發加菜金慰勉執勤同仁辛勞,並對此次的遠洋巡護任務給予高度的肯定與讚許。未來,將有6艘新式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加入遠洋巡護量能。 海巡署公海漁業巡護任務範圍涵蓋「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公約(NPFC)公海水域」及「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公約袋狀水域」,本年度規劃執行3航次,由新竹艦、巡護九號、巡護七號依序圓滿完成,總航時達125日、登檢及無線電慰問我國遠洋作業漁船計30艘次,並於公海11處不同區域採集海水提供各機關單位研究,不但為國際漁業資源管理盡一份心力,更保障我國漁民海上作業的安全。 海巡署張忠龍署長表示,航行時長達1至2個月的遠洋巡護任務,除展現我國善盡國際漁業資源養護責任外,更使離鄉千里工作的漁民感受到政府傳遞的溫情,感謝所有同仁的辛勞,因為有這一個捍衛主權、保護漁權的海上艦隊,才能讓台灣人民心安並確保國安、治安、平安。未來,將有6艘新式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加入遠洋巡護量能,期盼透過執行「籌建海巡遠洋巡護船發展計畫」,展現我國維護漁業資源永續發展、關懷漁民之決心。

Read More

航迷小確幸 桃園機場觀景台24小時直播上線

2024巴黎奧運中華代表隊搭乘長榮班機2024年8月7日凱旋歸國,南跑道鏡頭紀錄機場以水門禮迎接的難得畫面。(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機場公司為回應廣大航迷與旅客的期待,桃園國際機場YouTube直播鏡頭正式上線!架設於南、北觀景台的4K攝影機,導入AI智慧追蹤技術,即日起24小時直播南北跑道及機坪實況,以獨家視角盡覽各國飛機起降與繁忙有序的地勤機坪作業即時畫面。此外,機場直播也推出整合即時天候、航班時刻及營運動態等資訊頻道,網友不出門也能身歷其境感受桃園機場的運作與繁忙。 機場公司表示,第二航廈南北觀景台自2019年啟用開放民眾走出航廈近距離賞機後,不僅深受航空迷、攝影族群喜愛,更是家庭旅遊與網友打卡的熱門景點。為了讓民眾有更多機會了解國際機場實境運作,機場公司首度以24小時全天候、南北跑道雙視角的4K高解析度鏡頭,直播影像放送至全球。透過鏡頭觀眾可零時差看到包括跑道、滑行道及機坪空橋接駁、地勤作業及拖機等空側運作,更有機會捕捉到南跑道黎明晨光與桃園城市風光,以及北跑道竹圍海濱與夕照黃昏等獨特風景。如有特殊機種或活動時,也將即時播出與民眾分享珍貴的畫面。 桃園機場直播頻道設有航班資訊、即時天氣、機場能見度及聊天室功能,可供航迷交流互動,並推播最新營運訊息;即使颱風期間觀景台關閉時,即時影像仍提供服務,讓民眾隨時掌握機場最新動態。 桃園機場即時影像上線後,獲得「視野不錯、好讚的鏡頭、離飛機好近唷、角度好讚」等眾多好評,為讓更多民眾一同賞飛機被療癒,機場公司特別規劃活動,網友於10月31日前,訂閱桃園機場YouTube頻道,截圖即時影像畫面並tag兩位好友,留言「一起來桃機看飛機!」,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獨家紀念品「跑道滑鼠墊與無線滑鼠」,敬請鎖定桃園機場Facebook粉絲專頁。 訂閱桃園國際機場Youtube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taoyuanairport/streams 南跑道觀景台即時影像: https://www.youtube.com/live/y3_x8el5ZJY 北跑道觀景台即時影像: https://www.youtube.com/live/wWEnxWA7nnY 天氣及飛航資訊全視野:

Read More

喜迎精品級郵輪珊瑚地理學家首航基隆/蘇澳兩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喜迎精品級郵輪「珊瑚地理學家」首航基隆/蘇澳兩港。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新建蘇澳港旅運中心今(113)年六月啟用後,蘇澳港成為郵輪業者靠泊臺灣港口的新選擇,繼六月首艘郵輪「日本丸」靠泊後,蘇澳港昨(23)日再度由精品級郵輪「珊瑚地理學家」現身,該輪看準蘇澳及宜蘭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觀光及文化資源,規劃帶領旅客探索蘭陽地區的獨特風情。 附圖為珊瑚探險郵輪公司旗下郵輪「珊瑚地理學家」靠泊蘇澳港,並由基隆分公司蘇澳港營運處曹至宏資深處長代表蘇澳港致贈首航紀念牌予「珊瑚地理學家」船長。(見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珊瑚地理學家」為珊瑚探險郵輪公司旗下的探索型郵輪,總噸位5,516噸,可搭載120名旅客,主打紐澳地區、亞太、南太平洋、印度洋等熱帶地區的探索深度旅遊。該輪自本(十)月21日至22日首航基隆港,並以基隆港為母港出發,昨日靠泊蘇澳港,旅客人數43人,主要為澳洲籍人士,預計在宜蘭縣內進行三天的深度旅遊,本月25日出港繼續前往菲律賓。基隆港務分公司為迎接「珊瑚地理學家」首航蘇澳港,特別規劃安排拖船噴水儀式,以及致贈旅客印有蘇澳港旅運中心圖案的紀念杯墊,熱情歡迎旅客的到來,另外基隆港務分公司蘇澳港營運處曹至宏資深處長亦代表蘇澳港登上該輪,與船長雙方交換首航紀念牌,儀式簡單隆重。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考量到蘇澳港航道、碼頭水深及旅運中心通關效率等港口條件,基港公司將蘇澳港的郵輪業務發展,定位為提供中小型郵輪靠泊服務,正好適合近年來興起的中小型「高端」、「探索型」郵輪市場,該分公司也積極與縣政府、蘇澳鎮公所合作,規劃蘇澳港周邊推薦旅遊行程,提供周邊熱門景點的觀光路線圖、伴手禮店資訊和交通指引等,並且完善交通接駁配套措施,期能創造更多國際郵輪靠泊誘因,以促進宜蘭地區產業及經濟發展。 昨日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亦安排服務人員進駐旅運中心,提供旅客觀光諮詢服務,致力於將宜蘭在地景點及文化推薦給旅客們,基隆港務分公司將持續和縣政府、蘇澳鎮公所合作,規劃周邊旅遊行程與觀光接駁等配套措施,爭取未來有更多郵輪品牌靠泊蘇澳港,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

Read More

台船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以大武鄉命名大武軍艦交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新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昨(23)日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見圖,台船提供) 該艦由海軍司令部唐華司令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共同主持,台船表示,「大武軍艦」係以台東縣大武鄉為本艦命名,象徵整軍經武、我武維揚,發揚不畏艱難之精神協助各型遇難目標;大武軍艦與海軍已除役之大武艦同名,該艦曾先後參與定海、海南島及大陳轉進之役,於61年除役。 新型救難艦主要是用來取代二次大戰時期美國設計建造的大湖級救難艦與大同級遠洋拖船,現有的救難艦船齡都已超過70年,裝備老舊,且無法執行萬噸級船舶拖帶任務,因此規劃籌建新型救難艦原型艦,並由台船公司承攬精進設計與建造業務,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遂行艦艇救難、拖帶及與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難任務達成。 「大武軍艦」為海軍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委託台船公司建造之新型救難艦。該案於109年12月簽約,110年八月開工,去(112)年三月下水,本日舉行交船典禮,正式交付給海軍。 本艦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最大特色為全電力推進系統搭配減速機及可變螺距車葉(CPP),並配備動態定位系統,具艏、艉側推進器及伸縮式全向推進器等輔助推進裝置,另針對本型艦特殊任務裝載潛水作業系統、水下無人載具(ROV)及釋放回收系統。此外,本艦為國內第一艘具備拖帶萬噸以上船隻能力的救難艦最大負荷可至10萬噸,其新型的推進系統使其能在每年十月到隔年二月期冬季海象不良的期間仍能有效出海執行任務。

Read More

聯邦快遞浦東國際機場國際快件貨運中心升級為洲際轉運中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消息,聯邦快遞參加在上海舉行的“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開幕式,並宣佈將其位於浦東國際機場的聯邦快遞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升級為洲際轉運中心。 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許寶燕與相關政府部門高層在論壇開幕現場共同點亮大螢幕,正式啟動這一重要的設施升級計畫。(見圖,聯邦快遞提供) “2024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係由中共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數位、智慧、綠色共建全球航運新生態”為主題,旨在洞察世界海運業和航空業發展趨勢,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聯邦快遞指出,作為本屆論壇發佈的重大成果之一,此次計畫升級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是聯邦快遞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的最新舉措。升級後的洲際轉運中心將通過多種方式拓展連接上海與內地二、三線城市的航線,從而增強其網路輻射範圍。結合聯邦快遞可靠的全球貨運網路和獨有的產品及服務,進一步提升中國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支持中國企業靈活高效地拓展全球業務,助力上海打造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推動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作為中國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上海在聯邦快遞全球網路中起到關鍵的策略作用。聯邦快遞的“上海之旅”始於2004年,這一年該公司首次中國區總部設在上海; 2018年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投入使用,這是聯邦快遞在亞太地區的重要設施之一,也是目前浦東國際機場中最大的同類型設施。今年聯邦快遞宣佈在上海正式啟用全新中國區總部,進一步深化在大陸佈局推動與世界相連。

Read More

星空聯盟重要部門主管異動 優化顧客無接縫服務體驗

(星空聯盟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全球航空聯盟領導品牌-星空聯盟,正式宣布Ambar Franco為新任顧客體驗部副總裁,及相關重要部門主管異動,新任團隊將與聯盟執行長Theo Panagiotoulias攜手共事,秉持聯盟的發展願景,持續優化顧客的無接縫服務體驗。 Ambar Franco就任星空聯盟顧客體驗部副總裁,曾在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擔任高級顧客體驗相關職務,本身具有豐富的旅遊行業專業知識,將領導開發和實施提升整個聯盟的顧客體驗計劃,包括訂位、成員航空公司之間的轉機,並確保顧客在搭機後的聯盟品牌忠誠度。 Luc Lachoix就任星空聯盟的數位科技部副總裁,曾在航空產業有豐富的歷練,包括在Amadeus和Sabre等主流旅遊相關科技公司擔任管理職位,將負責資訊科技架構、運營和安全維護,並提供星空聯盟顧客體驗和會員業務的運作需求。 Renato Ramos就任星空聯盟的策略部副總裁,是具有豐富經驗的航空專家,曾任職於哥倫比亞航空和智利南美航空,在星空聯盟已有七年的經歷,曾擔任聯盟顧客忠誠度部門的總監,將負責推動星空聯盟的策略方針、營業規劃和跨部門協力專案。 Gayatheri Silvakumer就任星空聯盟的人力及文化部副總裁,曾在McCann Worldgroup、龐巴迪和勞斯萊斯等多家公司擔任高階人資主管,將管理聯盟的人力資本、文化發展願景,並著重於留才和組織發展。 星空聯盟執行長Theo Panagiotoulias表示:「我很高興能與如此多元化的領導團隊共事,藉由他們航空業內和其他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及顧客服務至上的精神和對於聯盟願景的熱衷,將有助於加快完成我們在提供顧客無接縫服務的各項重要專案。」

Read More

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

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隨即舉行印信交接,由原理事長黃啟明(右)將印信交接給羅文祥(左)。(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報關公會第十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公會第十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10月23日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召開,由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及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主持,會員出席踴躍!本次會中進行理事長及理監事改選,會中有兩派人馬競爭激烈,選舉結果由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隨即舉行印信交接,由原理事長黃啟明將印信交接給羅文祥。 會中包括關務署主任秘書陳玉景及台北關副關務長黃漢銘,及民航局簡任技正吳英正出席與會致詞,會中桃園機場公司針對桃園機場未來貨運用地規劃初步成果簡報,頒獎表揚績優從業人員。 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致詞表示,空攬公會黃啟明理事長任期屆滿卸任,他在今年七月已獲選為全國報關公會理事。另外,陳理事長提醒會員,鋰電池危險性,需按照規定申報。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談到,很高興兩公會會員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相聚,兩公會一年來為所有會員服務,做很多事,在台北市商會獲得認可及贊同。 本次選出新的公會團隊。(記者陳瓊如攝) 關務署主秘陳玉景在致詞表示,海關與公會業界可說是重要夥伴關係,感謝對於海關關務政策支持及建言,以精進關務措施,完善通關環境。在邁入數位時代,快遞貨進口量倍數成長,對業者及海關監管,是無法迴避的挑戰,海關對業界協助表達致謝。台北關副關務長黃漢銘提到,海關與報關承攬業者是密切夥伴關係,幫助海關政策順利推動,報關公會陳坤龍理事長都親自出席通關業務座談會,並提出建言來照顧會員權益。民航局簡任技正吳英正則提到,民航局積極規劃,公會擔任政府與業界橋樑,協助培養人才,對於公會開辦危險品、關務、運籌業課程,以助國際運輸業務推動,代表民航局表示感謝。

Read More

國防部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交船典禮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唐華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共同主持。(台船公司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部唐華司令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共同主持。 「大武軍艦」係以台東縣大武鄉為本艦命名,象徵整軍經武、我武維揚,發揚不畏艱難之精神協助各型遇難目標;大武軍艦與海軍已除役之大武艦同名,該艦曾先後參與定海、海南島及大陳轉進之役,於61年除役。 新型救難艦主要是用來取代二次大戰時期美國設計建造的大湖級救難艦與大同級遠洋拖船,現有的救難艦船齡都已超過70年,裝備老舊,且無法執行萬噸級船舶拖帶任務,因此規劃籌建新型救難艦原型艦,並由台船公司承攬精進設計與建造業務,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遂行艦艇救難、拖帶及與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難任務達成。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唐華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共同主持。(台船公司提供) 「大武軍艦」為海軍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委託台船公司建造之新型救難艦。本案於109年12月4日簽約,110年8月4日開工,112年3月27日下水,本日舉行交船典禮,正式交付給海軍。台船公司於三年多之建造過程,面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百年難遇之航運衝擊、及傳統產業缺工極大之挑戰,惟在台船公司和周邊承攬商全體人員努力下,逐一應變以克服各式困難,讓衝擊降至最低。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藉此典禮機會也向所有投入人員之努力表達最大的感謝及敬意。 本艦完成後,將為我國海軍注入全新能量,擔任海軍艦艇及大型無動力儎臺的拖帶、海上遇險救難等任務,並協助其他公務單位及民間船舶執行海上救難、聯合搜救、人道救援等任務。因此,台船公司全體員工兢兢業業,結合中科院及各協力廠商,全力投入建造工作。 本艦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最大特色為全電力推進系統搭配減速機及可變螺距車葉(CPP),並配備動態定位系統,具艏、艉側推進器及伸縮式全向推進器等輔助推進裝置,另針對本型艦特殊任務裝載潛水作業系統、水下無人載具(ROV)及釋放回收系統。此外,本艦為國內第一艘具備拖帶萬噸以上船隻能力的救難艦最大負荷可至10萬噸,其新型的推進系統使其能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期冬季海象不良的期間仍能有效出海執行任務。 最後黃董事長表示,今日是新型救難艦的交船典禮,象徵國艦國造政策又邁入了嶄新的一頁,本日大武軍艦交船後能有效提升我國海上救難的能力,使我國能對周遭海域遇難船隻提供即時性的救援。台船公司將持續整合現有企業管理資訊系統及保固保養平台,確保國艦國造的優良品質與後續優良的維保服務,有效帶動國內相關產業之就業市場,以培養造船產業優秀人才,並秉持建廠精神,戮力以赴,也期許成為公務艦艇後勤與維修保養母廠,一同守護海疆不負國人期待。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核發AFVC/FD/EV電動車安全船級符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AFVC(FD)(EV)」電動車安全運輸船級符號給由EASTERN CAR LINER, LTD.營運且受ECL Shipmanagement Limited管理的汽車運輸船「POSITIVE CHALLENGER」。(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該協會核發「AFVC(FD)(EV)」船級符號是特別提供給運送電動車(EV)並配備額外消防措施的船舶。 該協會指出,航運業目前正採取多項措施來應對電動車起火的問題,眾所憂心之處在於如果電動車起火燃燒,撲滅火勢有一定的難度並有復燃的風險。為支援各大航商持續投注的心血,該協會已於去年公布了「電動車安全運輸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the Safe Transport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並於該指導方針中說明電動車火災的特性,同時提供如何應對等相關指導,此外也根據各類安全措施而制定出五種不同的「AFVC」船級符號類型。 在上述五種不同的船級符號類型中,FD(Fire Detection)這類的船級符號是專門提供給已經採用有效措施,可於早期偵測到車輛異常狀況與火災情形、也可以在早期識別起火車輛的船舶。「POSITIVE CHALLENGER」運用人工智慧監控攝影機來提供三大異常情形偵測功能:煙霧偵測、高溫偵測、以及快速升溫偵測。在偵測到有易燃氣體產生或是車體溫度升高此類異常情形時,系統會發送警報給船員。該協會在詳盡評估後,確認與傳統煙霧偵測器相比,這些功能確實可在初期階段就識別出車輛起火的情形,即核發船級符號。 該協會致力於制定與實施適當標準與評估,持續投注心力來促進電動車安全運輸。前述AFVC(FD)(EV)為Additional Fire-fighting measures for Vehicle Carriers)(Fire Detection)(Electric Vehicle)中譯: 汽車船額外消防措施(火災偵測)(電動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