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九第七屆台灣景觀大獎,基隆奪兩獎項。(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二O一九第七屆台灣景觀大獎頒獎典禮,上周六在台北市西本願寺樹心會館舉行,基隆市分別榮獲公園綠地公共開放空間類優質獎、環境規劃設計類佳作肯定;市長林右昌受邀致詞表示,五年時間「把本來不可能的理想,變成有辦法實踐的事」,歡迎建築、景觀規劃專業團隊到基隆來實踐理想,看看基隆改變ING!
林右昌指出,市府推景觀自治條例草案雖沒通過,仍需溝通協調,但時機成熟,加上基隆有做出成績後、呈現成果,就容易和條例文字規範被連結、被接受認同。這不只是專家的想法,而是變成這城市集體意識、市民共同價值理念,更是台灣未來都市空間發展,向前突破的重要一步。
典禮邀評審團召集人中原景觀學系副教授王光宇,分享評選過程趣談;負責基隆「成功國小西側二十九號橋下環境美化與空間整建工程」都發處長徐燕興及「望海巷灣串聯計畫」產發處長林青海,各自從營建署副署長陳繼鳴、交大人文社會系副教授林欽榮手中接下獎牌。
其中,「基隆市成功國小西側二十九號橋下環境美化與空間整建工程」,在七十六件眾多優秀作品競爭下,經評審委員實地現勘,榮獲公園綠地公共開放空間類優質獎殊榮。基隆先天地形限制、高密度都市山城集居發展、極端受限交通網絡串連,則會領會該案以點狀針灸空間整建的意涵,用細微斷點,突破與縫合梳理空間設計、社會設計策略,打通任督二脈、接地氣,不華麗,成為有效的市政工程指標性。
都發處長徐燕興表示,該案在地方形成共識後,都發處爭取營建署「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打開校園邊界、建置通學步道,並由工務處辦理施工,另由仁愛區公所爭取營建署「城鄉風貌型塑整體計畫」,改善二十九號橋及成功陸橋下空間環境,同時,成功國小今年完成彩色跑道操場整建,十一月完成成功路橋橋下燈光照明工程,點亮成功國小校園周邊環境,以點串線打造為樂齡、運動的社區環境。
成功國小周邊環境改善是基隆市目前「以校園為核心的城市改造計畫」成功典範,市府以共「創、跨域、社會設計」的核心價值,後續持續推動安樂國小、百福國中、仙洞國小及和平國小均已完成初步規劃,落實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