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悅薇
今年二月初,在台灣過完年,我戴著兩層口罩上了飛機,回到法國的家。
鄰座的法國乘客,看我這樣子,表情怪怪,怕他們以為這是針對他們,我還特地解釋,不是的。荷航班機上,高大健壯的荷蘭空姐跟機組員們未有任何防範措施,是自信還是天真?就像是世界上不管什麼病毒,只好先怕了這些高男與壯女再說。
在阿姆斯特丹轉機,朝陽從停機坪後冉冉升起金光,像夢裡幻影。這裡,流行病的消息,彷彿遙遠地方的戰事,太遠了。
是流感的季節。飛往南法的小小機艙內咳嗽噴嚏不斷,一如歐洲人的習慣,大方不遮掩,我鼓起勇氣,不管他人異樣眼光,還是把兩層口罩都戴上了。
*
幾週後,義大利疫情爆發。周邊各國毫無動靜。來自熱門疫區的航班繼續天天飛抵歐洲大城小鎮,在機場量測體溫?匪夷所思,侵犯個人隱私;更別提,要是把來自外國的旅客強制隔離,可就是侵犯人權了。事實上,「邊境」的概念在歐盟已成過往,國與國間陸路交通方便,像鄰居互串門子,要管控,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有那麼嚴重嗎?
至此,整個歐陸,對著未知的新病毒敞開胸懷,唯一的武裝只有泱泱歐洲文明。這種奇怪的外國病,總要停在境外,不至於在我們這兒流行吧?有這種想法的,正是掌管衛生的官員。不止如此,還告訴大家,沒病的正常人不需戴口罩,戴了也沒什麼用。
這時,大城市的醫院跟加護病房開始不堪負荷。總統跟部長們到醫院給前線醫護人員訪問打氣,每個人輪流握手一圈,握完了,各自在嘴鼻摸摸,自然,沒人戴口罩。
三月間,一個晴朗春日,突然宣布學校停課、全國餐飲場所即日起勒令歇業。總統上電視談話,宣稱國家已進入戰爭狀態,敵人就是新病毒!大家即日起待在家中,沒事不要出門!
叫大家不吃驚,是有點難。一切突如其來,尤其,這是一個格外和煦的早春,在巴黎,往年陰晴不定的早春跟蕭瑟的冷風全都無蹤無影,像是春神憋一口氣,直接跳入了可愛的五月,所有店家都已將桌椅擺滿戶外,現在教人不能在露天餐座享受人生,大家一面感到該何去何從、一面驚覺事態好像有點嚴重。
隨之而來那個週末,蒙馬特聖心堂前的階梯摩肩接踵,擠得走不過去,塞納河畔成了流水席,大家自己帶了酒跟小菜,把本來在酒吧跟餐館進行的活動照樣搬來。面對如此天真的人民,怎麼辦?只好先把公園、海邊等春風怡人的戶外場所全封了。
而加護病房持續爆滿。一週後,全國緊急封城,全民居家不准外出,這樣,持續了近兩個月。
*
一切如夢幻泡影,這天外飛來浩劫,叫人如若夢中,反應不過來。生為儒家文化的子民,眼觀個人主義至上的歐洲人面對這場外疾種種不可思議現象,也只能嘖嘖嘆奇!
就像是戴口罩這事,在封城的期間,所有政令跟文化風向急速大轉彎,到了解禁要出門了,法國人發現:現在,健康的人戴口罩,才是政治正確!
解禁後第一令,搭乘密閉公共交通工具,一律強制戴口罩。
可只不過剛在這之前,好幾個城市的市長,先見之明,自行宣布了口罩令,還要提供市民布口罩,這些市政命令卻遭國家駁回,理由是不該一意孤行,應等全國步調一致!
戴呢還是不戴,西方文明對口罩的複雜情結,說起來可出一本鉅著。伊斯蘭恐怖攻擊的後遺症,使有些國家像奧地利,法律明文禁止蒙面上街,可是,短短幾個月,從蒙面要罰錢,竟變成不蒙面要罰錢。
疫情初期,在巴黎也有騙子盯上戴口罩的亞洲人,假冒警察,說蒙面要罰款,騙了不少觀光客的錢。
堅拒口罩者,最大心結在「個人自由」。這些自由人士把其他人看作是盲從的羔羊,乖乖戴口罩的亞洲人,在他們來看,是奴性未去。這些人是聰明的萬事通,他們看破了世界級的大陰謀,認為此次疫情乃企業集團藉媒體操控,企圖控制全球經濟的一場陰謀。有人堅信市售口罩內藏有5G天線,會使人得腦癌;有人相信比爾蓋茲要用新疫苗控制世人。
如果說戴口罩是剝奪個人自由,可他們卻接受被關在家兩個月不許出門的禁令,這個奇怪邏輯,教人難解。法國一位公車司機,因糾正不戴口罩的流氓乘客,被流氓活活毆死;商店賣場被不守規定的客人強行進入,糾紛不斷。
但,多數民眾仍慢慢建立起小小口罩、利己利他的觀念。保護長者與弱者的利他觀念逐漸生根,有一支宣導短片的內容是孫子到奶奶家,彈吉他給奶奶聽、跟奶奶一起做菜,全程戴著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祖孫眼底盡是溫柔情意。一己的小動作可保障家人、利於他人:在這一向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高度個人主義社會,個人與家、社會、天下息息相關不能分割的道理,藉著疫情而彰顯。
與其說世人面對的是病毒,不如說是自己的心與觀。面對一場充滿未知、從天而降的新危機,每個人要採取什麼態度?疫情讓人思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與己的關係,與天地的關係。
不管如何,至此,口罩,正式進入了歐洲人民的生活。
疫情發生半年後,法國正式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戴口罩。
這一舉解決了許多潛在的糾紛,商家們都鬆了一口氣。
歲月刻在人面的各種驕傲、自大、懷疑跟戒慎的線條,都掩在罩後,只剩下靈魂之窗的光芒。口罩成了日常生活的配件,當化妝品跟口紅滯銷,縫紉小作坊的生意卻興隆起來。醫用口罩很貴(約為台灣四到五倍價),而且不環保,天天戴也吃不消,現在,既然人人都戴、也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如不上醫院又不擠捷運,一片能防飛沫的布口罩也很理想。我那愛騎單車的鄰居,戴著有單車圖案的美麗藍布口罩,瀟灑滑過清風,音樂家的口罩上有音符跳躍,咖啡館的俏麗老闆娘,身著黑底粉花洋裝,戴一只剪裁優雅的粉色口罩,充分展現法國女人的韻味,罩下有她對自己的自信、保護客人的心意,對環境的尊重,還有對未知的敬畏,使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蒙面之城,也可以沒有疑懼,處處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