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瀾好咖市集暨原住民產業培力授證 徐榛蔚盼花蓮咖啡產業邁向國際

洄瀾好咖市集暨原住民產業培力授證儀式,花蓮縣長徐榛蔚與取得國際咖啡證照資格學員合影。(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昨日在台開新天堂樂園舉辦「乘著咖啡的翅膀飛翔」洄瀾好咖市集暨原住民產業培力授證儀式活動,扮演花蓮咖啡產業重要推手的縣長徐榛蔚親自頒證給結訓學員,期盼全面推動原鄉產業發展,乘著咖啡的翅膀,翱翔於經濟藍海,為花蓮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台北精品咖啡協會理事長郭維平表示,兩年前有幸獲邀協助評鑑花蓮咖啡,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刻感受到花蓮縣農友們的幸福,因為他們擁有對咖啡非常有熱情的徐縣長,而花蓮的咖啡擁有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的自然環境,結合純淨的水資源,才能孕育出優質且風味獨特的咖啡豆。  縣長徐榛蔚表示,咖啡產業在全球市場規模達五百億美金,而在臺灣咖啡商機更超過八百億新台幣,這也是花蓮縣政府持續推動咖啡產業的原因,咖啡產業可以鏈結到整個經濟產業並發揮它的經濟價值。  徐榛蔚指出,花蓮咖啡豆產地廣闊,包括瑞穗舞鶴台地、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土壤,相當適合栽種咖啡,也因此產出許多不同風味的咖啡豆,縣府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當咖啡農最堅實的後盾,將花蓮的好咖啡打入國際精品咖啡市場,建立品牌形象來提升咖啡產值。縣府接下來在十一月十三至十六日將前進台北南港展覽館參加「台灣國際咖啡展」,讓全國看到嶄新的花蓮咖啡、洄瀾咖啡。  縣府原民處指出,本次授證內容包括通過 SCA 咖啡概論及沖煮萃取認證課程,由具有SCA 授權咖啡師 Barista、訓練師和考官雙重資格的曾伊慧及廖芝榆親自授課認證的十八位學員,均取得國際咖啡證照資格,考照及格率百分百;此外,共有七位學員參加縣府舉辦的原住民文創策展培力課程咖啡通識初階班,並取得學分認證時數。  縣府更辦理原住民職訓大客車駕駛培訓班 (小客車逕升大客車 )駕照班,十五位學員皆取得大客車駕照,而原住民傢俱木工訓練暨創意傢俱設計班共十四位學員,有十二位取得木工丙級證照,及格率八成五。

Read More

高雄國際食品展營業額及後續效益成績斐然

高雄國際食品展營業額及後續效益成績斐然。(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0高雄國際食品展,廿五日最後一天,一早就吸引大批民眾排隊入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邀集廿二家水產業者組成「海味專區」,經過三天的報復性消費,店家紛紛祭出優惠好康搶攻,業績預計將創四天展期高峰,營業額及後續效益預計可達兩千萬元,成績斐然。  高雄市海洋局代理局長黃登福表示,四天舞台活動不間斷,安排了明星料理秀、海味名廚料理秀、營養師防疫食堂、海味舌尖挑戰及海味饕秀拍賣會等節目,更有聚客及促銷效果,民眾買得開心,業者補貨更賣力,完美閉幕,未來除了透過食品展,也將開發更多通路,將高雄優質水產推廣給全世界的民眾。 高雄國際食品展營業額及後續效益成績斐然。(記者許正雄攝) 黃登福表示,今年高雄海味專區規劃三大澎湃好禮大放送活動,「海味滿萬抽」、「海味滿額贈」及「海味好禮秤」,有福袋贈品及抽獎等誘因,成功讓消費者湊足滿額金額;活動最後一天邀請到力麗哲園飯店主廚,搭配梓官區漁會進行樹子清蒸龍虎斑料理,做法十分簡單,只要食材夠新鮮,在家也能輕鬆煮出頂級料理。  今年高雄海味專區買氣旺,且展覽期間有許多飯店等業者洽詢採購,有永安、梓官等區漁會及魚之達人等業者,共同參與今年的高雄國際食品展推廣高雄水產品牌,民眾隨時至各家網站下單訂購,或密切注意臉書「高雄海味地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粉絲專頁最新消息。

Read More

吊掛淨山做環保 大禹嶺清出235公斤垃圾

花蓮林管處結合休閒運動社、慈大登山社及黑潮基金會,於中橫大禹嶺地區淨山。(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響應行政院山林開放政策,花蓮林區管理處結合戶外亦溯休閒運動社、慈濟大學登山社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等共三十五人,於中橫大禹嶺地區台十四甲四十點八公里處及大禹嶺停車場等地,以吊掛及徒手撿拾方式清理廢棄物,短短五小時共清理出二百三十五公斤垃圾。  戶外亦溯休閒運動社昨日表示,在山區辦理攀巖吊掛活動,經常發現很多廢棄物被棄置在公路或步道下方,清理上有一定難度,社員具有攀巖吊掛活動專長與經驗,自去年主動發起「大禹嶺淨山計畫」,結合花蓮林區管理處以吊掛方式淨山,希望藉由實際行動,提供民眾乾淨山林景觀。  本次清理出 235 公斤廢棄物有碎玻璃、汽車輪圈、交通三角錐、交通指揮棒、錄影帶、安全帽、木棧板等特殊物品,若以各別物品計算,又以寶特瓶、食品包裝、餐具盒、塑膠提袋、鐵鋁罐為大宗,顯見民眾公德心仍待加強。  花蓮林管處表示,山區廢棄物不但造成環境的污染,在乾燥的氣候下,有可能成為森林火災的燃料,尤其今年山區異常乾旱,而國內旅遊、登山健行等遊憩活動倍增,更需要民眾一起來守護山林,呼籲大家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一次性用具,隨手做環保,無痕山林,讓我們的環境更乾淨。

Read More

黃越綏新書發表 嘉義城隍廟拋磚引玉購買100本書

黃越綏新書發表,嘉義城隍廟購買一百本書。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黃越綏新書「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二十五日在嘉義城隍廟舉辦首場的新書發表會,她以過來人的身分,舉出輔導個案的實例,提出從青壯年時期到老年時期,人的後半生所會遇到的種種挑戰與難題;包含身體、外貌、心理、速度、理財、婚姻、死亡、告別式等,年長者都要注意到的事。  嘉義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廟方為歡迎此新書發表,不僅提供場地,更抛磚引玉購買一百本書全力支持黃老師,共同關心弱勢及老人議題。同時也歡迎大家來聆聽家住台北而且是虔誠基督徒的黃越綏是怎樣的機緣來與城隍爺結緣,又如何從基督靈魂走進嘉義城隍靈驗世界……!  黃老師幽默風趣地提出現今社會對高齡族群的看法,以及周遭人對於年老者的觀感。並表示年老不只是身體的事,心理與靈魂也會跟著變老!但,老年有老年的自由,老年有老年的快樂,端看你如何轉變、接受並享受。黃老師告訴大家如何面對它、承認它和破解它!昨日現場參與的民眾踴躍發問收獲滿滿,也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早準備進行規劃。

Read More

愛河假日市集重新開張 吸引民眾漫步愛河畔

高雄市觀光局之「愛河假日主題市集」在愛河重新開張,廿三日起三天在愛河河西路園道舉辦,吸引大批民眾來漫步愛河畔。﹝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之「愛河假日主題市集」在愛河重新開張,廿三日起三天在愛河河西路園道舉辦,吸引大批民眾來漫步愛河畔,享受悠閒的秋日時光。而高雄市電影館前的「愛河啤酒花園」也即將在十一月七日初登場,歡迎大家體驗道地德國啤酒。 觀光局長周玲妏表示,「愛河假日主題市集」於廿三日下午三點在愛河河西路園道舉辦餐車市集,這次召集北中南人氣知名品牌參與,活動期間總計超過百間品牌登場,食慾之秋就是要滿足大家的胃! 周玲妏說,接著十一月七、八日愛河假日「艸食祭」市集,邀請大家周末一起來體內環保,品嘗美味蔬食,如果有朋友擔心無肉令人瘦,周末就是想吃肉想大口喝酒,電影館旁的「愛河啤酒花園」十一月七日下午五點正式開幕,當天會有現場樂團演奏搭配道地德國巴伐利亞式餐點,加上多款店家精選德國啤酒,一定可以讓大家大飽口福!? 觀光局指出,「愛河啤酒花園」正式開幕當天,除了現場樂團演奏帶動氣氛外,還會有專人現場熱舞要讓大家感受原汁原味德國啤酒節,為了滿足啤酒迷,店家當日還舉辦啤酒大賽喝通海,但限量是殘酷的,名額有限,有興趣者趕緊到店家臉書報名。

Read More

嘉義縣長向名三金主持人黃子佼下戰帖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上次與黃子佼直播日環食相當有趣,高達三十九萬人次觀看,這次又槓上黃子佼下戰帖,相約在十一月一日於台北國際旅展合體直播推觀光,再跟他鬥一次。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官方臉書二十五日發布翁章梁對多次擔任三金 典禮主持人黃子佼下戰帖影片,對象是多次擔任三金(金馬、金鐘、金曲)典禮主持人黃子佼。影片中翁章梁不僅回憶起跟黃子佼直播日環食的鬥嘴鼓畫面,更對著黃子佼下戰帖,嗆聲十一月一日於台北國際旅展再跟他鬥一次,來個舌下見真章。  翁章梁說拍這段影片,是他抓包黃子佼十月二十一日,出沒在嘉義高鐵站打卡,立刻派人送戰帖給他。影片中黃子佼收到縣長翁章梁的戰帖,寫到「十一月一日上午十一點,台北國際旅展,我們在嘉義縣展館,不見不散。」,黃子佼立刻回話「啊喲!是在跟我下戰帖嗎?」,還回嗆「沒問題,我們台北見!」。  翁章梁正面迎戰黃子佼,也淡定端出嘉義朴子鴨肉飯回說「呷鴨肉飯等你!」,畫面一出,網友全笑翻,讓人佩服翁縣長行銷嘉義產業的用心與努力,不僅回應了滷肉飯之戰,更見識到翁章梁幽默風趣的一面。  翁章梁說,這次邀黃子佼十一月一日一起在台北國際旅展合體直播推觀光,不曉得會再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他相當期待。

Read More

山水節優質農特產品展售 吸引遊客駐足選購

南庄山水節活動,縣長徐耀昌,議長鍾東錦,立委徐志榮到場參與。(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二0二0南庄山水節系列活動二十四、二十五日在南庄鄉公所河濱停車場登場,二十五日清晨舉辦山水悠遊路跑,約有五千位跑者報名參加,以體驗慢城南庄的好山好水,南庄鄉公所河濱停車場同時安排表演節目及優質農特產品展售,特別是當季的甜柿及木瓜,還有芥菜、高麗菜、苦瓜、香菇、鱒魚,吸引遊客駐足選購。  昨天上午六時,路跑活動由縣府秘書長陳斌山、議長鍾東錦、鄉長羅春蓮、議員楊文昌等、鄉代會主席黃順源、副主席莊新妹、鄉農會理事長徐榮水、總幹事陳乾安、教育處長邱廷岳等人一起鳴笛開跑,分為四十二公里全馬組、二十一公里半馬組、十公里悠遊組、四公里休閒組,近五千位參加,許多人全家出動,場面相當熱鬧。  陳斌山指出,苗栗縣政府為持續推動全民體育,特地在好山好水的南庄慢城與南庄鄉農會共同主辦「南庄山水悠遊行」活動。本次路線充分結合了縣內著名景點,一路沿著苗一二四乙線跑到三灣、獅潭浪漫台三線,帶給跑者最特殊的慢城路跑體驗。  上午十時的山水節開幕式中,縣長徐耀昌、立委徐志榮、議長鍾東錦、議員楊文昌、張淑芬、徐功凡秘書徐沐蘭、鄉長羅春蓮、鄉農會理事長徐榮水、縣農會總幹事梁召明、南庄農會理事長徐榮水、總幹事陳乾安等人一起頒獎給全馬組前三名,分別是:男子組第一名林志傑、第二名邱偉智、第三名何昇儒;女子組第一名黃淑枝、第二名郭麗文、第三名彭馨慧。  縣長徐耀昌表示,全台灣有四個國際慢城組織認證,而苗栗縣三義、南庄鄉同時通過唯一雙漫城認證縣市,南庄不但有好山好水,而且特產多如甜柿、木瓜、鱒魚等優質的農特產品,歡迎利用周休假日南庄輕旅行。

Read More

南美館以「微地誌」為主題舉辦座談會

南美館以「微地誌」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以地方誌的歷史書寫方式,展現地方知識與研究能量。(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南美館既在地又國際,今年以「微地誌」為主題,以明末清初台灣美術學術,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以地方誌的歷史書寫方式,深入且細微的探討台灣美術所產生的各種差異、融合與變化,展現地方知識與研究能量。  為釐清台灣美術史發展脈絡,此次以台灣美術發軔期的清代書畫藝術為主軸,邀請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柏亭、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擔任主持人,邀請多位藝術史、地方文史、建築、歷史文化等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究發表,吸引近百人參與。  南美館表示,以地方誌歷史書寫方式,可以深入且細微探討一地、一城,一國的歷史與藝術文化,將明末清初的台灣美術帶領至時空背景下的交相對映。對於目前傳世的林朝英自畫像,林柏亭建議正名為〈無名氏畫林朝英像〉;劉益昌從考古學觀點,以陶瓷器變遷與演化,為台灣美術提出台灣土地與自然的詮釋;文史工作者鄭道聰也從在地史料研究,為南美館位址與周邊人事物提出講演。 南美館推出「靈籤計畫」活動,以印製籤詩木刻版畫和民眾互動。(記者林雪娟攝) 除學術論壇,配合宮廟藝術展,安排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侯忠穎所創作的「靈籤計畫」活動,他以祭司之名,透過籤櫃腳踏車,與尋求解惑的民眾相遇,求靈籤、解籤詩,並印製籤詩木刻版畫,讓民眾以隨身物件交換,展現玄妙的地方文化藝術儀式。  身為地方美術館,南美館表示,希望努力回應在地歷史及傳承傳統藝術文化,啟動地方知識文化創生,激發未來台灣美術研究,當日並出版《南美館學刊》創刊號。

Read More

義竹鄉農漁產業文化推廣 體驗在地農漁文化風情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義竹鄉農漁產業文化推廣活動二十四、二十五日熱鬧登場,二十五日農漁特產展售,民眾大排長龍購買限量一百元的「義築優?」福袋,縣府也在現場推廣臺灣豬肉,豬肉佳餚免費吃到飽,民眾邊吃邊買義竹最優質新鮮的農漁物產,體驗在地農漁文化風情,場面熱鬧  義竹鄉公所表示,義竹鄉是嘉義縣重要的農漁畜產業產地,尤其位處北回歸線通過的黃金地帶,氣候宜人,四季都能產出優質、新鮮的農漁物產。  農產業部分,硬質玉米產量全國之冠,桑椹、洋香瓜、西瓜、食用玉米、蒜頭及毛豆等雜糧瓜果,名氣響亮。畜牧產業的雞蛋是義竹鄉最大宗畜產品,肉羊、土雞、鴨蛋和豬產業更是不在話下。  義竹的養殖產業也不遑多讓,轄內有五個養殖漁業生產區,魚種包括鱸魚、虱目魚、台灣鯛、鰻魚、白蝦、烏魚等,鱸魚是全國最重要的生產區(產量占全國近六成),品種有金目鱸、七星鱸、條紋鱸及加洲鱸等,是國人養身滋補的首選。現在是鱸魚和虱目魚盛產期,量豐價穩,美味正對時。  義竹鄉農漁產業文化推廣活動二十五日有傑出農漁民頒獎、農漁特產品展售及品嚐、超人氣卡通人偶互動、在地美食品嚐會、熱鬧市集園遊會、趣味闖關、兒童氣墊樂園及畫作暨攝影作品展示,地主義竹鄉長黃阿家和立委蔡易餘、翁重鈞都到場推介地方的產業與人文風光。  翁章梁指出,義竹是全國雜糧重要產地,新店和北港仔地區的養殖漁業也很發達,義竹人種植和養殖很注重食品安全,台北餐桌上很多農漁物產其實都是來自義竹人的努力,請大家多多支持嘉義最優最鮮的農漁牧產品。

Read More

嘉義家扶巧手DIY 親子陪伴享溫馨

嘉義家扶中心在安福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安福社區玩手作 親子共同來享樂」活動。﹙記者誼張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家扶中心二十五日在朴子市安福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安福社區玩手作 親子共同來享樂」活動,由社工介紹家扶中心服務內容,亦向社區民眾推廣生活化的兒童保護觀念,另搭配兒保有獎徵答的活動,使社區民眾更能了解兒少保護的重要性,並鼓勵鄰里鄉親關懷社區弱勢兒少前往尋求協助,共同為社區營造安全理想的友善環境。  活動以親子手作揭開活動的序幕,講師向親子介紹萬用紫雲膏及清涼薄荷條的成分內容及使用功效性。除創造社區親子共作之外,同時也包含親子共學,增加親子以往不同的學習經驗,投入活動中,過程中看見家長及孩子全神貫注聆聽講師介紹每項成分及步驟,亦看見孩子面對問題時能夠主動提問,家長耐心地教導孩子,及執行課程材料使用的注意事項,展露親子互相關心的溫暖時刻。  嘉義家扶主任沈明彥表示,偏遠地區少有親子活動的機會,多數家長忙碌於工作,有時也不太了解子女的需求或活動內容,因此辦理社區親子共作之體驗,讓社區親子於活動過程中,發掘到孩童正向的一面,亦將兒童保護工作的重要核心,藉由社區活動推動兒少保護的觀念與服務,將兒童保護的行動帶進社區之中,打造兒童保護之門,點亮孩子的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