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竹縣交通 議員盼增設公車路線、Ubike

竹縣大眾運輸不足,議員吳旭智建議增設公車路線、Ubike,縣府規劃評估明年初出爐。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議員吳旭智十二日總質詢時指出,楊文科縣長之政策「十大交通建設」總建設經費約一百五十億,從規劃到完工至少要歷時二至三年以上,而增設一條公車路線,經費約一千五百萬到二千萬,建議「軟硬體並重」,更需將資源投入在建置大眾運輸、Ubike,逐一改善交通,讓民眾日常有感。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十大交通建設如火如荼展開中,為加速期程,也先動用二千萬第二預備金進行可行性評估,縣府已規劃分年、分期、分段策略性積極改善交通問題。  楊文科說,為儘速解決交通問題,交旅處正研擬明年進行新竹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置可行性評估規劃案分析,初步針對人口較密集之區域,如竹北、竹東、湖口及新豐等進行可行性研究。  而對於擬增闢公車路線的提議,已針對全縣進行市區客運路網進行檢討,檢討既有公路客運路線並提出路線之綜合建議,重新規劃市區公車路網,預計明年初評估成果出爐,盤點公車經費並研議優先推動幹道路線,加強區域城鄉間快速連結,以滿足民眾乘車需求,提升大眾運輸服務品質。  此外,楊文科也建議科管局從內部開始去降低園區的車流,各園區、廠商設立站點,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分時上班或單雙號改變園區上班族汽車使用習慣,才能有效改善長久以來交通問題  工務處表示,串起竹北、竹市及科學園區主要路廊經國橋,目前辦理經國橋道路改善計畫可行性評估,而同樣上下班尖峰時段流量大,台一線替代道路也正辦理環評中。

Read More

苗栗陶藝賽 得獎名單出爐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客家委員會補助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辦理「苗栗陶品牌打造計畫」,舉辦「二0二0苗栗陶藝創作競賽」,經評審後計有四十四件作品通過獲獎,並訂於十一月十四日於苗栗特色館戶外草地廣場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得獎者一同前來授獎並分享喜悅。  文化觀光局長表示「二0二0苗栗陶藝創作競賽」共計二四五位報名參與競賽;得獎作品將給予獎勵並獲贈專輯一本,第一名獎金新臺幣五000元及獎狀一紙、第二名獎金新臺幣三000元及獎狀一紙、第三名獎金新臺幣一000元及獎狀一紙、佳作獎新臺幣金五00元及獎狀一紙。  國小低年級組創作主題:水果大觀園,得獎名單為第一名:張洛菲;第二名:饒博勛、賴昑緣;第三名:林芊妤、江語宣、陳禹蒔。  國小高年級組創作主題:動物森友會,得獎名單為第一名:劉芯妤;第二名:江育萱、葉瑜倢;第三名:胡明彥、鄧甯予、黃柏硯。  國中組創作主題:山城遊樂園 ,得獎名單為第一名:王慈慧;第二名:王為、王宜蓁;第三名:賴家翎、張淑惠、羅家銨。  高中職組創作主題:出發吧!夢之隊,得獎名單為第一名:張淑君;第二名:彭國祐;第三名:賴宥華。  樂齡組創作主題:美好舊時光,得獎名單為第一名:陳韻芬;第二名:甘興德、第三名:彭炎珠。  這次競賽入選作品將於十二月一日至一一0年一月三日於縣府文化觀光局山月軒展出,歡迎鄉親前來欣賞發揮創意獨具特色的作品。

Read More

關西鎮鹹菜甕嘉年華21日登場 免費品嘗鹹菜肚片湯

最代表客家精神的鹹菜,鹹菜甕嘉年華要讓鹹菜料理挑動民眾的味蕾。(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關西鎮年度盛事「二0二0鹹菜甕客家藝文表演暨農特產品展售會活動」廿一、廿二日於東安古橋臨時停車場登場,新竹縣長楊文科、關西鎮長劉德樑、關西鎮促進產業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文禎等人共同推廣,遊客到此可欣賞古老的傳統技藝、客家生活與自然風情。 縣長楊文科表示,鹹菜象徵客家人刻苦耐勞,鹹菜延伸出的料理非常多,包含客家菜包、鹹菜鴨肉、鹹菜肚片湯、鹹菜肉片湯,都是非常道地的客家美食。尤其此次鹹菜甕嘉年華會免費提供的鹹菜肚片湯,絕對挑動遊客的味蕾,民眾在初冬享用美味的鹹菜料理外、更能認識客家文化與美味的菜餚由來,歡迎鄉親來東安古橋參與鹹菜甕嘉年華會。 香濃撲鼻的鹹菜,聞起來超香,吃起來更是甘、酸、甜。(記者彭新茹攝) 理事長劉文禎說,關西鎮係一個純樸的客家鄉鎮,鹹菜甕嘉年華除了讓大家感受關西鎮的熱情,當地社團演出、學校展演、六福村遊樂園的玩偶哈比、哈妮也會與大家一同享樂。客家人擅長製作「鹹菜」,兩天活動準備鹹菜豬血湯、鹹菜肚片湯,要給所有參加的人一起享用鹹菜料理,喝了後會有一場小確幸的感覺。 關西鎮在日治時期舊名為「鹹菜甕」,因客家人擅長製作「鹹菜」,與日語「關西」諧音,乃改名為關西。鹹菜由芥菜(俗稱大菜)醃製而成的,由於製作方式遵循古法,味道吃起來甘、酸、甜,市場賣相超好,每年供不應求。關西鎮特色豐富,遊客到此可遊歷鎮內紅茶株式會社茶廠、麵廠、仙草工廠、柿餅工廠、柑橘及草莓園,欣賞古老的傳統技藝、客家生活或自然風情。

Read More

為家扶兒獻健美腹肌 宜蘭市代拍桌曆義賣

宜蘭市民代表連聖懷自費拍攝公益月曆。 (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市民代表連聖懷擁魔鬼身材,被女性選民視為「天菜」,這次他為了宜蘭家扶中心,褪下半身衣裳,自費拍攝公益月曆,扣除成本以後,每本捐出一百元,全數捐給家扶中心,他也鼓勵家扶孩童勇於追求夢想,「就算失望,也絕對不要絕望!」  三十一歲的連聖懷十二日召開「二0二一連聖懷公益桌曆」記者會指出,他從政之後有許多機會能接觸到弱勢兒童,這些孩子們礙於家庭因素被迫提早長大,除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貼補家用,也得承擔大人們的家務。這不只壓縮了孩子們學習的時間,就連偶爾想跟一般小朋友一樣出去玩或學才藝,都可能為了節省家庭負擔而默默選擇放棄。但五月天有首歌的歌詞是連聖懷很喜歡:「就算失望,不能絕望。」,擁有「希望」才能有改變的力量。

Read More

花青少年發明展頒獎

花蓮縣長徐榛蔚頒獎表揚花蓮縣第七屆青少年發明展國小組第一名。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夢想起飛─第七屆青少年發明展」複賽及頒獎典禮昨日舉行,縣長徐榛蔚讚嘆學子們的創意發明,並勉勵同學們,勤於學,荒於嬉,花蓮縣戮力推動科技教育不遺餘力,希冀可藉由發明展競賽激發學生無限潛能。  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戮力推動創客教育與科技教育,科技教育涵蓋率更是領先全國,成為科技教育領頭羊;代表花蓮縣參與「二0二0 IEYI 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的小選手們更榮獲「六金、四銀、七銅、九佳作」的好成績。  本屆青少年發明展國中組第一名為自強國中「多功能抓背機」、花崗國中「使用追日系統之水上垃圾清潔機」;國小組第一名則有中華國小「雨水回收網路監控系統─使用更少自來水的雨水回收系統」、東華附小「防疫先鋒洗手台」。獲獎團隊不僅可獲得獎盃與獎金,未來更將代表花蓮縣參與「二0二一 IEYI 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

Read More

竹市首創智慧廚餘回收機

竹市環保局在竹市一個示範社區推出智慧廚餘回收機,利用悠遊卡自動回收廚餘,不僅達到廚餘源頭減量目標,也具低溫脫臭等功效。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垃圾的回收處理方式也與時俱進,加入雲端管理的概念,新竹市環保局今年將垃圾回收清運模式融入智慧城市的概念,搶先全國,將廚餘自動回收設備導入社區與科技公司等兩處示範點,提供更智慧、更便民、更節省清運人力的回收方式,獲得社區住戶與企業員工的肯定。  新竹市環保局副局長洪明仕十二日在新竹市大器四方社區辦理的「風城智慧二點0示範成果」記者會中,示範使用廚餘自動回收設備,透過悠遊卡感應開啟投入口,民眾不須動手開桶蓋,倒入的廚餘秤重後,隨即進入攝氏一度至十度的冷藏空間,搭配除臭技術與電動氣密門,杜絕廚餘異味逸散,且可自行設定滿位警示,社區透過雲端接收通知,可提醒回收業者清運。 竹市環保局在竹市一個示範社區推出智慧廚餘回收機,利用悠遊卡自動回收廚餘,不僅達到廚餘源頭減量目標,也具低溫脫臭等功效。 (記者曾芳蘭攝) 社區示範點大器四方社區總幹事陳科妘受訪時表示,該社區的資源回收室位於地下室,空氣不流通,空間中常充斥著廚餘的味道,很難忍受,還會孳生蚊蟲;自從有了廚餘自動回收設備後,大幅降低了難聞的異味,雙手也不用再碰到骯髒的廚餘桶蓋,且透過淨化處理,倒廚餘不再麻煩,住戶都相當肯定。  除了示範社區,環保局也在聯發科設置資源回收機,除回收還有集點活動,丟垃圾還能集點,倒垃圾變得有趣,加上自動回收機可辨識回收材質,也不須花力氣壓扁就可輕鬆省力收集瓶罐,對整體環境清潔很有幫助。

Read More

醫師前進清大 跨域研究成果豐

清大醫工所教授鄭兆珉(中)指導醫師完成跨領域研究。左起:台大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吳俞鋒、台北榮總急診醫師陳正翰。  (清大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正進行申設醫學系,雖未有醫學系,但已與多名醫師進行跨領域研究;不少醫師到清大攻讀博碩士,鑽研AI人工智慧、大數據、奈米醫材、快篩試片、標靶藥物、或人工器官等領域,且研究成果豐碩。 清大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鄭兆珉目前就指導四名醫師攻讀博碩士,更有同時取得西醫及中醫執照的年輕醫師。 專研快篩、奈米醫材的鄭兆珉最近才研發出全球第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病是否轉為重症的快篩試片,數年來,他在實驗室培育及合作的醫師就超過二十位。 清大醫工所教授鄭兆(王民)(中)指導醫師完成跨領域研究。左起:台大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吳俞鋒、清華醫工所教授鄭兆?、台北榮總急診醫師陳正翰。 (照片由清大提供)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是清大第二屆跨院國際博士班學生,他研發出的人工智慧模組,已可準確地預測腦中風患者使用抗凝血藥物引發的腸胃道出血併發症。 林口長庚骨科醫師陳俊傑今年二月取得清華大學的化工博士學位,決定加入專研藥物釋放、醫用氣體的研究。 清大副校長陳信文指出,近年該校在生醫、化工、電資等系所培育醫師的經驗,也讓清華對申設學士後醫學系有信心,清大爭取設立以公費生為主的學士後醫學系,並非複製傳統模式的醫學系,大學畢業即可報考,入學後修習四年(含實習)可取得醫學士學位,畢業後必須到偏鄉服務至少六年,如申請通過,最快明年即可招生。 清大申請「智慧生醫」及「精準醫療」兩個博士學位學程已獲教育部審核通過,明年即將招收第一屆學生,預計明年三月底開放報名;清華科管院第一屆「健康政策與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也即將在下個月開放申請報名。

Read More

反設碾米廠 二崙村民議會陳情

雲縣二崙三百位村民持白布條前往縣議會,陳情抗議碾米廠設置。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三好米公司將於雲林縣二崙鄉大庄段九五三地號申請設置碾米廠,由於位處大庄村、庄西村中心點,且離旭光國小僅百餘公尺,加上方圓涵蓋兩村七個部落、五個社區,引發村民憂心粉塵汙染、交通安全等疑慮,昨上午三百位村民持白布條、陳情書至議會陳情抗議,甚至下跪要求議長、縣長主持公道。  三好米計畫在二崙鄉庄落中心點設置碾米廠,引發村民質疑沒溝通就要蓋,且憂心大型碾米廠將對當地居民造成五大衝擊影響,於是三百位村民分成七部遊覽車持白布條前往縣議會陳情,高喊抗議、堅決反對設廠、捍衛清新家園,議長沈宗隆、縣長張麗善接下陳情書後,考量廠方收購農民稻穀、大型車進入庄內造成交通安全等等問題,指示建設處進行溝通協助廠方進駐工業區設廠,以達三贏共識。  三好米欲於二崙大庄村建造約一公頃、可烘約六九0噸契作的公糧烘乾中心,已取得農糧署許可、縣府容許使用同意,動工之際,遭地方庄民憂心汙染及庄內路僅一點七米,顧及長者、學童上下課及村民進出交通安全強烈反對設置,衍生陳情抗議。  議長沈宗隆接下陳情書說,議員不分顏色一定與民意站在一起。議員李明哲、廖偉晴、游淑雲、廖秋萍、廖萬、邱世文、顏忠義等也到場傾聽民意,表態支持地方村民訴求。  縣長張麗善說,責成建設處與三好米溝通協調後,廠方願意進駐雲林科技工業區設廠,以利收購公糧服務農民,地方村民也一解汙染及交通安全等疑慮,達成三贏共識,還給地方村民優質生活環境,讓陳情抗議平和落幕。

Read More

大林埔遷村說明會 陳其邁將出席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有關大林蒲遷村議題,市長陳其邁十二日於議會答詢表示,為居民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是市長的責任,十二月將先公布遷村計畫書草案並提報中央,同時除了專案辦公室的正式掛牌外,陳其邁也承諾親自出席三場說明會,誠懇與市民面對面溝通,一項一項溝通好才會定案,請大家放心。  陳麗娜議員質詢表示,沒有計畫書,僅口頭保證不可信,期盼陳市長依據大林蒲遷村權益促進會提出的「四不一沒有」,不因遷村沒有房子住、不因遷村而負債、不因遷村而文化沒了根、不因遷村而怠慢汙染改善,減少教育資源及健康照護、沒有任何犧牲居民權益的不公平待遇等概念,盡速擬定計畫書,發揮市長緊緊緊的市政態度。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麗珍十二日總質詢指出,高雄市人口快速老化,截至今年十月老年人口高達四十五萬七千六百零一人,長照需求急迫,建議市府增設高齡整合長期照護中心、並提升住宿型機構補助金額,由現行五千元調升至一萬元,並積極推動長照服務據點。

Read More

莫北協拜會高市府 盼深化交流

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拜會副市長林欽榮,了解投資高雄科技產業的市場。 (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俄羅斯非官方組織「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為深化台俄交流,昨天由莫北協駐台代表白樂賢率團拜會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並參訪高雄科學園區「智慧生醫旗艦館」。  林欽榮則指出,高雄是全台金屬工業重鎮,而螺絲扣件更是其中的重點產業,近年市府更與科技部及金屬中心聯手輔導扣件產業升級轉型,從傳統工業螺絲改為生產植牙及骨材等金屬醫材,期盼未來莫北協能將高雄的優秀醫材產品推廣到俄羅斯,帶動雙邊貿易商機。  白樂賢表示,高雄不管在生物科技、醫療產業及農業科技都十分令人驚艷,不論是水果、醫材產品若能銷往俄羅斯一定都非常受到歡迎,而俄羅斯在科技產業方面也是全球的領頭羊,期盼雙方能未來有更多科技、產業甚至教育合作交流的機會。  他指出,去年不論俄羅斯來台觀光,或台人赴俄,人數相較以往成長近二倍,期盼等待疫情緩和後,能儘速開起從俄羅斯直航南台灣的觀光航線,一路從台南、高雄到最南端的墾丁,都是俄羅斯民眾十分熱愛的觀光景點。  林欽榮則指出,未來高雄不僅有亞洲新灣區的5G及AIoT新創園區,還有全球半導體重要聚落的南部科技廊道,非常歡迎俄羅斯企業來高雄投資,攜手打造全球最強的科技產業聚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