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訪醫療展 體驗最新科技

台北市長柯文哲參觀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時,在馬偕醫院展區,實際操作最新的「氣管插管與穿戴式AR眼鏡輔助工具」,體驗AR眼鏡替假人病患看診氣管。(記者吳靈芬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六日率同衛生局長黃世傑等市府主管,參觀二0二0台灣醫療科技展。柯文哲認為,紓解醫院急診部門的壅塞問題非常重要,也能提升醫療效率及與品質 台北市長柯文哲6日參觀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時,特別前往國防軍醫局,參訪國軍推出的醫療科技技術,並與國軍朋友合影,實際行動為國軍加油打氣。(記者吳靈芬攝) 柯文哲首站即前往市立聯合醫院展區,了解老年及失智病患的關懷照護系統,還在現場把玩起加強手腕手掌力量的握力器。醫生出身的他並參觀陽明交大展區,展示應用最新3D科技列印技術,使醫學檢測更精準;也前往馬偕醫院展區,實際操作最新的「氣管插管與穿戴式AR眼鏡輔助工具」,體驗AR眼鏡替假人病患看診氣管;並盛讚高醫運用創新科技開發智慧醫療照護。  隨著秋冬疫情升溫,台北醫學大學也展出因應疫情製作的全新「防疫自助機」,只需一台簡易的直立式機器,就能了解個人當下健康狀況,並可透過數位操作紀錄查閱個人的健康史;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展區,則展出近年來受關注的免疫細胞治療技術。  柯文哲也在台大AI中心展區駐足,參觀如何運用最新數位科技,提升急診部門的運作效率與準確度,同時增進病人安全、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柯文哲認為,紓解醫院急診部門的壅塞問題非常重要,也能提升醫療效率及品質。最後柯文哲還前往國防軍醫局,參訪國軍推出的醫療科技技術,並與國軍朋友合影。

Read More

蘭陽溫泉季開幕 湯圍溝亮起來

 「二0二0冬戀蘭陽溫泉季」六日傍晚五時於溫泉路、健康路口千人齊聚、隆重登場。(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0二0冬戀蘭陽溫泉季」六日傍晚五時於溫泉路、健康路口千人齊聚、隆重登場。開幕式有五十團踩街隊伍參與,規模可以說是歷年之最,除了由宜蘭在地產業、社區、學校及團體分別以各具特色風采的繽紛裝扮,隨著音樂節奏邁步,魅力起舞,引爆市區,盡撒蘭陽在地深厚的文化實力與豐沛能量。  天氣驟然轉涼,冷颼颼的氣溫逐漸下降,這時候泡進暖呼呼的「礁溪溫泉」裡,不僅暖和身心、活絡筋骨,又讓疲累的身心靈徹底放鬆,絕對是國人避寒旅遊的最極致享受、最佳首選。  今年冬戀蘭陽溫泉季六日開幕,之後「歡樂小踩街」於七日至十一日、十三日登場,將集結礁溪鄉信義路與仁愛路口後,以獨領風騷的魅力森巴為主軸,伴隨著溫泉季的主題花車,在街上與民眾遊客同歡;十二日晚上七時到九時為「冬戀金曲音樂晚會」,邀請國台語歌手開唱。  此外,活動期間於湯圍溝溫泉公園旁推出「溫泉美食旅展」,整合溫泉觀光產業、旅宿業、美食伴手禮及文創商品,推出超值優惠,並舉辦消費抽獎活動,獎項包含五星飯店住宿券、餐券、泡湯券等大獎。  為營造「蘭陽越夜越美麗」光環境,從礁溪火車站到湯圍溝溫泉公園周邊的街景燈飾即日起點燈迎賓,直到明年二月底。

Read More

全國民俗體育競賽 跳繩競速刷新紀錄

永康陳柏翰(左)和李恆緯國中雙人賽男子組金質獎 記者楊淑芬/台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109年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經過兩週、四天的鏖戰,六日下午閉幕。宜蘭竹林國小是今年跳繩比賽最大贏家,其中男子隊在競速國小團體組以1分鐘210次刷新前年台中大勇國小193次的紀錄,該校女子隊也以199次超越去年大勇國小的179次,兩隊同為今年跳繩競速賽的「超跑」。 這項比賽最後一天的扯鈴團體賽、跳繩、武陣和蛇螺等四項賽程。上午10時半舉行開幕典禮,代表教育部前來參加的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表示,欣見此一活動推廣有成,今年人數更突破7300人,在政府強調國際化的今天,自小學習一項民俗體育專長,將來可利用此一很多外國人都不甚了解的另類功夫和國際接軌。 台南大學副校長陳惠萍致特別感謝教育部長期支持。民俗體育最大的意義在文化傳承,台南大學推廣多年,參賽人數年年增加,再次歡迎國內各級學校每年都在此時來到台南比賽。 上午的比賽由陀螺拉開序幕,廟口的「打甘路」也能參加比賽,老一輩的都嘖嘖稱奇,不但有比賽,還訂了很多花樣,基本比賽動作共有前投、跪投、抬腿投、拉回上手、飛盤胯下接等10項,其中「登上月球」要將陀螺打到陀螺架上一般盤子大小的圓盤裡,「登上火星」難度更高,陀螺要擲準落在圓盤內直徑10公分的小鐵圈內,選手有兩次機會,能成功登上兩個星球的選手並不多。 菁寮國小金獅陣已傳承26年。 武陣比賽則旌旗飛舞、鑼鼓喧天,吸引很多民眾圍觀,先登場的國中組宋江陣男女混合由台南市六甲國中打頭陣,成軍才一年餘,但不論男女選手都拳拳到位,鐵兵器還把木棍劈斷,所有招式都是真的「練家子」。 國小組獅陣男女混和也僅有「無米樂」的原鄉菁寮國小一隊參賽。校長戴淑娟表示,菁寮年年都來參賽,主要也是為了傳承。全校只有39位學生,校園卻有4甲,學生活動的空間多。金獅陣有26人,扣除9位一年級的新生和一位身心障礙生,可謂全校皆兵,連2年級的小不點也拉上陣。菁寮國小的金獅陣源於莊頭大廟「德馨宮」金獅陣的傳承,從民國83 年推廣至今未曾中斷,和內門國小一樣,近幾年都遇到兵源短缺的問題,令人憂心。   宜蘭竹林國小女子跳繩跳以一分鐘跳出199次成為此次比賽的女超跑 跳繩是民俗體競除扯鈴外的第二大戶,參賽人口頗眾。最多人報名的競速賽,宜蘭竹林國小異軍突起,男子隊同心協力,又跳又數拍,竟跳出1分鐘210次佳績,女子隊要不是有一次落繩,可能還會超越男團,最後成績是1分鐘199次,也是今天女子組最快。 最後登場的菁英賽,扯鈴有8組賽事,重點學校苗栗後龍在國小花式團體男女組封王稱后。金寧國中在國中男女組競速賽項目拿下兩座金質獎盃,突飛猛進。國中雙人賽男子組台南永康國中陳柏翰、李恆緯為地主留下一面金質獎盃。國中女子組由台北木柵國中高鳴袖和黃淑珍抱回金質大獎。 最後一項跳繩菁英賽,宜蘭竹林國小在花式雙人賽女子組和花式團體賽混合組雙喜臨門,是今年國小組跳繩表現最佳團隊。台南市新東國中則在國中花式個人男子組和雙人花式女子組稱王封后。台北弘道國中洪語晴以其眩目的跳繩技巧和親切的笑容在個人賽女子組獲金質獎、雙人賽獲菁英獎,表現最搶眼。

Read More

竹市濕地公園啟用 民眾藝起捕夢網

農村再生藝術日導覽活動,藝術家帶領民眾進入香山小魚村體驗海的祝福剝蚵棚下風景,同時也帶領親子在香山濕地大公園完成捕夢網,孩子專注捕夢網編織。(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占地一點五公頃、緊鄰賞蟹步道的香山濕地生態公園,歷經一年工程已經啟用,六百公尺長的自然步道、二千八百平方公尺的大草皮、多樣化的林種與豐富的生態,不僅可做為生態教育場域,更是社區居民就近散步及森林浴的好去處!  在公園對面的「美山社區」,近日市府透過農村再生總合計畫,找來藝術家林純用團隊進駐,與在地居民激盪、就地取材,打造閃閃發亮的「大貝殼」藝術裝置,已成台六十一線西濱快速道路上最奇幻一景,也讓香山小漁村完美化身為藝術聚落,讓大家到香山可以同時感受自然、藝術與在地風情。 農村再生藝術日導覽活動,藝術家帶領民眾進入香山小魚村體驗海的祝福剝蚵棚下風景,同時也帶領親子在香山濕地大公園完成捕夢網,孩子專注捕夢網編織。(記者曾芳蘭攝) 產發處表示,在美山里入口處,藝術家林純用老師創作的「共生螺旋」作品,最近成為西濱路打卡熱點,這個像大貝殼的裝置藝術,採用竹編與裝蚵的古錐籃創作,晚上打上燈光就像發光珊瑚,白天又變身成為大貝殼。  產發處也指出,賞蟹步道前也有藝術家楊海茜、鄭陽晟及黃文淵公同創作的「生生不息」作品,用漂流木及彈性布繩編織創作,以大海怪大戰招潮蟹為主題,白天已經成為造訪賞蟹步道必拍景點,晚上點燈後立即成為超美燈景。  美山里長莊淇松表示,市府此次邀請藝術家進駐社區,打造社區藝術亮點,居民都滿懷期待「入厝」,社區熱心志工自動提供一百斤湯圓,外地工作的孩子都回來一起搓湯圓,就像過年這麼熱鬧。  產發處處長張力可表示,這次用藝術改變,不只有大型裝置藝術,還深入社區與居民一起改造剝蚵棚、改造社區,用藝術打動人心,讓老蚵農忍不住第一次拿起畫筆畫畫,「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藝術力量,來到賞蟹步道,大家可以走進對面的美山社區,看一看不一樣的小漁村,看見不一樣的新竹市!」  其中,年輕藝術家「不廢跨村實驗室」林資芬,帶領參與民眾完成「捕夢網」大型藝術創作,用蚵殼及舊衣布繩設計自己的捕夢網,再一同編織成一張超大捕夢網,深受大朋友、小朋友喜愛。

Read More

提升家長學校間交流 徐耀昌頒贈各校家長會會長感謝狀

縣長徐耀昌感謝學校家長會長頒獎狀表達謝意。(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為感謝各校家長會支持校務經營、合力為苗栗縣學子付出心力,縣府於六日在新港國民中小學辦理「一0九年度提升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知能研討會暨家長會長聯誼交流活動」,縣長徐耀昌肯定各校家長會長給予學校的大力支持,不僅成為家長與學校間最佳的溝通橋樑,亦提供學校人力、物力的協助,讓學校校務經營更加順利。 徐耀昌昨日親自頒贈各校家長會會長感謝狀,以感謝各校家長會長的鼎力支持及為苗縣莘莘學子的無私付出,共同為促進苗縣教育發展而努力。 徐耀昌表示,縣府教育團隊一直很重視學生的學習與教育的投資,縣府超前佈署做好「校園防疫,不停學」,除督促校園全面消毒外,亦撥補各校口罩等防疫物資。縣府持續深耕苗栗教育,努力達成「教育優先,幸福苗栗」的縣政願景,期盼能活化教育而實踐「深耕苗栗,邁向卓越,全栗共好」的目標。

Read More

花蓮市原住民狩獵祭登場 傳承部落文化暨生態保育觀念

花蓮市各部落原住民狩獵祭陸續登場,市長魏嘉賢出席巴爾巴蘭部落狩獵祭。(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原住民狩獵祭登場,十二個部落即日起各自安排時段,透過祭典將原住民傳統狩獵技、獵具製作及生態保育觀念傳遞給下一代。市長魏嘉賢昨天偕同原行課長陳晏萍前往拉署旦部落及幾巴爾巴爾蘭部落參與狩獵祭活動,向族人致意。 部落婦女一早已為這場盛會烹煮佳餚,她們將架設陷阱捕獲的野鳥宰殺乾淨後,以樹豆調味煮湯,另外還將翼豆煮熟後拌以蒜、辣椒。坊間有道料理叫做三杯雞,但在部落裡則有三杯鳥,吃過的族人都說,雞與鳥都是禽類的動物,口感非常相似。 魏嘉賢說,狩獵祭是原住民文化傳承習俗之一,基於尊重原住民文化的原則,市公所由各部落自發性執行相關活動紀錄。文化傳承極為重要,希望能有更多年輕朋友從中學習到老祖宗的智慧與精神,如此才能文化傳承。  居住於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族,除了捕魚祭、豐年祭之外,每到歲末年終還有一個重要的祭典,就是狩獵祭。陳晏萍表示,阿美族的祖先利用農閒狩獵,以補足生活所需的蛋白質、肉類等營養,也由於「靠山吃山」的智慧,狩獵時也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以及追蹤獵物的技巧,透過祭典等方式,代代相傳下來。  陳晏萍說,隨著時代演進,雖然打獵活動已經減少許多,但原住民每年依然舉辦狩獵祭的活動,將傳統獵具製作技巧、狩獵所需遵守的山林法則、生態保育觀念等向下扎根。  其他部落狩獵祭的時程及地點如下:十二月十二日上午十點至下午五點:達固布灣部落(達陸岸廣場)、根努夷部落(國富活動中心)、磯固部落(原住民文化歷史館旁扶輪公園)、幾可普部落(球崙二路)、華東部落(華東部落祭祀廣場)。

Read More

企業送暖 花蓮四百扶助家庭圍爐

花蓮家扶中心玉里服務處邀請扶助家庭親子歲末圍爐,現場並舉辦義剪活動。(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歲末年終之際,花蓮家扶中心玉里服務處在花蓮縣政府「花蓮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補助」、卓溪鄉公所等的支持下,昨日在國立玉里高中學生活動中心盛大舉辦「無窮世代宣導暨愛的接力棒」家庭支持歲末活動,花蓮家扶邀請四百位扶助家庭及孩子同歡親子活動及齊聚圍爐。 活動中並發放一百二十分民生物資予扶助家庭,企業也在寒冬送暖,包含東義汽車公司提供獎學金表揚優秀的家扶孩子,鄭火田慈善基金會也贊助家用衛生紙補充歲末家庭需求,活動最後,家扶烏克麗麗才藝隊為活動伴奏,花蓮縣議會副議長潘月霞以及玉里區扶委會委員們帶領全場合唱「歡樂年華」,感謝社會的幫忙及溫暖。  花蓮家扶玉里區扶幼委員會表示,感謝社會各界一起關心花蓮南區的弱勢家庭,每一份力量都是很大的幫助,目前家扶玉里服務處扶助了三百三十戶貧困弱勢家庭穩定生活,協助六百四十八個孩子順利求學、圓夢。 花蓮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特別感謝仙座男女髮廊負責人李育書帶隊幫忙家庭義剪。家扶在每年歲末寒冬之際,也會特別為扶助家庭及兒童舉辦歲末圍爐餐會及親子活動,希望一起揮別已過的歲月及辛苦,迎接嶄新和希望的一年。   

Read More

移民日嘉年華 楊文科與民同歡

多元文化in竹縣,2020新竹縣國際移民日嘉年華登場,讓民眾更認識新住民文化。(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六日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二0二0新竹縣國際移民日嘉年華會」,猶如國際文化、美食節,各國的特色服裝文化加上美食,楊文科縣長親臨同歡,亦親自頒發竹縣各鄉鎮市模範新住民家庭,感謝獲獎人為社會樹立典範。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是多元族群融合的城市,有「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原住民及新住民」等五大族群。根據統計,竹縣的新住民人數已達一萬四千多人,佔總人口百分之二點五,每位新住民朋友都是新竹縣民鄉親、施政更是不分族群、老中青幼通通照顧。縣府各局處針對新住民開設了許多訓練及講習課程,來幫助新住民能夠更快融入本縣。  楊文科縣長親自頒發給來自各鄉鎮市的模範新住民家庭代表,肯定他們為家庭及社會奉獻心力,為負擔家庭經濟努力,為參與社區公益、擔任志工付出,所有獲獎的新住民朋友,都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也是社會上的楷模。  其中竹北市公所推薦的彭敏女士,來自中國大陸,除經常擔任竹縣婦幼館志工外,也在新住民關懷互助發展協會擔任志工,更在紅十字會擔任居家服務人員,關懷其他新住民家庭;芎林鄉公所推薦的阮金波女士,來自越南,在先生過世後,獨自一人經營麵攤扶養三名子女,是鄰里稱讚的好媽媽。  社會處表示,活動現場除了動態的表演,更有靜態新住民影音成果展供民眾參觀。現場亦有義診活動、文化書車體驗及新住民多元文化市集,展售來自各國美食及手工藝品,呈現多元文化民俗及風貌。

Read More

羅山林道整修 18日起交管

竹縣羅山林道路面整修,將實施交通管制,請民眾配合。(新竹林管處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林區管理處為改善竹縣五峰鄉羅山林道局部路面沉陷及破損情形,將於十八日至廿五日進行混凝土路面重鋪及養護作業,施工期間林道將實施交通管制,車輛無法通行,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新竹林管處表示,羅山林道屬早期林業造林、伐木、運材之需而開闢,目前該區柳杉、杉木林相鬱閉林木生長良好,呼籲請欲前往羅山林道登山健行之民眾,留意車輛管制時間及登山行車安全。

Read More

林管處徵森林護管員 53人搶7職缺

新竹林管處招募約僱森林護管員,騎擋車兼負重跑體力大考驗 ,希望成為未來守護台灣山林的生力軍。(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林區管理處招募約僱森林護管員,周休二日兩天進行術科體力考試及筆試,吸引五十三人報名,預計錄取正取七名,其中原住民族優先至少錄取一名以上。  新竹林管處表示,這次報考合格人數計四十九人,女性七人,年齡卅歲以下者居多,共有廿四位,不只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同時也有十八位的原住民族朋友報考,包含泰雅族、阿美族及賽德克族等,更有許多係非首次參加的考生,對森林護管員有著相當的熱誠,希望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山林守護者。  第一階段術科測驗,考生除了要會騎乘循環檔機車外,還得在負重廿公斤的情形下,在九分卅秒內完成一千公尺的跑走測驗。術科測驗到考人數卅八人,騎乘機車全數測驗通過,後續負重跑走也皆在時間內完成,測驗速度最快成績只花了五分卅三秒完成。通過測驗的考生可繼續參加第二階段筆試及口試。  新竹林管處說,全臺森林覆蓋率達土地面積百分之六十一,而森林護管員就是守護山林最重要的第一線工作者。他們工作內容包羅萬象,為森林火災撲救工作,要組隊負重進行多日縱走。  錄取名單七日上午十時於新竹林區管理處網站公告,寄發成績單,正取人員還需通過一連串訓練,才能成為森林護管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