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規夾豪雨 花蓮撤離1911人

花蓮縣長徐榛蔚前往秀林鄉山區部落,呼籲居民撤離至收容所。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圓規颱風昨天為花蓮地區帶來強風豪雨,花蓮縣長徐榛蔚昨日下午在秀林鄉長王玫瑰陪同下,前往銅門村向潛勢區域逐戶宣導撤離,提醒村民配合撤離,避免可能的災害帶來傷亡。 花蓮縣防災應變中心表示,全縣多個鄉鎮,包括鳳林鎮、壽豐鄉、光復鄉、瑞穗鄉、秀林鄉、萬榮鄉與卓溪鄉,目前處於土石流黃色警戒區域,其中秀林鄉共有二十八條潛勢溪流,徐縣長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仍需做好防災應變準備。 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十一日起至十三日總雨量預測,宜蘭、花蓮、台東等平地約三百至五百毫米,花蓮山區將上看八百毫米,夜間降雨增加,潛勢區域可能由黃色警戒轉為紅色警戒。 徐榛蔚表示,秀林鄉與萬榮鄉潛勢溪流住戶居民,將進行預防性撤離到收容所,收容所會準備好食物與相關用品,民眾不用擔心生活受到影響,有在服用慢性病藥物的長者也要隨身攜帶相關藥品。 秀林鄉與萬榮鄉從昨天下午三點半開始強制撤離,並於下午六點前完成撤離。初步統計撤離人數鳳林鎮八十七人,壽豐鄉六十九人,光復鄉九十一人,瑞穗鄉三十四人,秀林鄉一千三百九十六人,萬榮鄉一百六十五人,卓溪鄉六十九人,共計一千九百一十一人。

Read More

雲科大媒合台日國際交流 地方建設與社區鏈結

雲科大媒合二0二一台日國際交流-地方建設與社區鏈結。(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在雲科大媒合下,阿里山鄉公所、來吉部落及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日前與日本福島縣三島町公所進行線上國際交流;三島町在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狀況下,社區居民將地方魅力資源「植物編織」與地方政府做系統性合作,有效發揮三島町生活工藝館、工人館、溫泉館、道之驛等硬體建設,可作為台灣之參考。 此次交流邀請日本福島縣三島町公所地域政策課的小柴謙課長、五十嵐義展科長等參與,日方介紹三島町館舍的籌畫歷程、觀光活動,以及鄧麗君的三島町特別町民宣傳活動;台灣部分則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羅俊傑技正、郭濬瑜,分享鄒族原住民來吉部落的觀光景點規劃,以及政府參與輔導和協助硬體設施搭建,同時由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村長武正清分享部落使用之現況與案例。 透過台日交流案例之分享,了解日本地方建設緊繫著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直接地影響著社區發展與居民認同感,因而激發出好奇心於重要的地方建設是如何讓社區居民與建設單位達到有效溝通。

Read More

來趟聽覺之旅 黃金博物館重返礦山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四連棟日式宿舍設為「日常之歌─四連棟聲音再現常設展」館舍,重現金瓜石宿舍區昔日生活景況。(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即日起推出「日常之歌─四連棟聲音再現常設展」,邀請知名新生代聲音藝術家陳昱榮設計展覽內容,帶領民眾進入「沉浸式」的聽覺聲景,從戶外的腳踏車聲、叫賣聲,到屋內的炒菜及下棋聲等,彷彿穿越時空,重現金瓜石宿舍區昔日生活景況。歡迎民眾預約入館親身體驗昔日礦山有趣日常,或至官網虛擬展場參觀。 黃金博物館館長謝文祥表示,這次展覽並邀請丘慧文、吳朝潭、黃仲辰三名在地居民,協助回憶過往金瓜石生活,藝術家陳昱榮將口述訪談所得內容,轉換成聲音藝術,藉由十組聲音裝置,再現四連棟內常民生活樣態,藉由「聲音」作為串連歷史的媒介,開啟另一種認識金瓜石歷史的方式。 謝文祥說,當民眾穿梭在四連棟日式宿舍不同空間時,將聽到戶外傳來的叫賣聲、廚房炒菜聲、客廳下棋聲等,種種聲響交織成「礦山日常之歌」,為民眾帶來一場感官的時光之旅。 金博館的四連棟是一座木造日式連棟建築,由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於一九三0年代興建,提供當時的日籍職員及家屬居住;二戰後改為台灣金屬鑛業公司員工宿舍,後因台金公司倒閉,隱沒山間三十餘年,直到民國九十四年由金博館主持修復,恢復歷史原貌。 金博館「日常之歌─四連棟聲音再現計畫常設展」即日起於四連棟日式宿舍展出,民眾可至官網預約入館參觀;金博館並同步推出線上展,搭配四連棟三六0度環景及聲音導覽,讓民眾防疫期間也能宅在家當文青。  

Read More

嘉義市打造安心生育環境 體貼媽媽「到宅坐月子」服務

嘉義市打造安心生育環境,體貼媽媽「到宅坐月子」服務。(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為鼓勵嘉義市民生育,營造願生、樂養的育兒友善環境,今年市府加碼提高到宅坐月子服務費用補助,從原本每小時補助兩百元,提高到每小時補助兩百五十元,補助四十小時,共計補助一萬元,希望減輕爸媽經濟負擔,讓產婦安心坐月子。 喜迎三寶的李宛璇說,「在家才能真正放鬆」,因此不選擇入住月子中心。前兩胎皆由家中親友幫忙坐月子,儘管也曾考慮請月嫂,但礙於看過不少負面報導而怯步。這次她透過網路得知相關資訊,認為不僅相對有保障,還能直接省下一筆費用,一舉數得。 李宛璇分享,到宅坐月子服務員除須具備專業知識外,也要考量是否聊得來,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育兒理念。 擁有保母人員技術士證照的黃婉瑜,從事到宅坐月子工作已有四年。同為三寶媽的她,經常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剛生完的產婦要多休息、保持愉快心情。此外,平時喜歡下廚的她,也會花心思研究月子餐菜色,讓產婦吃得營養又健康。 社會處表示,嘉義市持續打造完善且安心的生育環境,不僅推動「生育有津貼,托育沒煩惱,教育有希望」三育政策。

Read More

台灣女孩日 巡禮北市道路女力地標

寧夏路上的「靜修高等女學校」,是天主教會在台灣創辦的第一所女子中學,在去年為因應少子化及性別平權,正式更名為「台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摘自市府影片)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國慶連假最後一天十月十一日是「台灣女孩日」,台北市道路有豐富的女性故事,值得讓去了解與流傳,不妨趁著連假,到大稻埕來一場女力地標巡禮吧。 第一站是歸綏街的「大稻埕公園」,又名李臨秋紀念公園,李臨秋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在兩性保守的年代,寫出許多代表當時女性心聲的歌曲,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望春風」,就是由李臨秋作詞。 寧夏路上的「靜修高等女學校」,是天主教會在台灣創辦的第一所女子中學,天主教道明會的西班牙籍神父根禮孟德斯於一九一六年在當時的台北大稻埕蓬萊町購地興建校舍,吸引不少富家閨秀就讀於此。在去年為因應少子化及性別平權,正式更名「台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 過個街口,就到了一樣位於寧夏路上的「蓬萊國小」,是台北市第一所女子公學校。現在的蓬萊國小和太平國小,是日治時期大稻埕的兩所明星學校,蓬萊國小前身是只收女孩的「大稻埕女子公學校」;太平國小前身是只收男孩的「大稻埕公學校」,所以在當時有「太平公、蓬萊嬤」之說。 來到大稻埕一帶,一定不能錯過位於迪化街上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經歷百年傳承但遲未擴建,據說是因坐落於「雞母穴」,此一說法也有「女的多半會發」這種說法,因而連帶周邊商家的發展多半是女性相關行業。 延平北路上的「大千百貨」,於二00五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大千百貨所在地前身是康樂醫院,是由台灣第一位外科女醫師謝娥設立。謝娥也是當時台灣最耀眼的女性政治人物。 一旁同樣於延平北路上的「黑美人大酒家(舊址)」,現為森高砂咖啡館,黑美人大酒家最是萬里紅公共食堂,後來改名黑美人大酒家,見證早期台北酒家歷史及休閒飲宴文化,在休閒經濟、地域文化各方面都有特殊地位。

Read More

搶5倍券 北市商圈促銷吸買氣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疫情趨緩,振興五倍券從八日開始領取,看準這波商機,北市各商圈紛紛推出各項促銷活動,吸引民眾眼光,希望民眾將振興五倍券留在台北消費,為台北市的商業帶來振興。 一度因疫情而淪為重災區的萬華地區,十分企望在這波振興中重振往日光環,因而推出「二0二一舺服混搭風格節」,自即日起至十一月廿三日止,民眾只要至活動店家單筆消費滿五百元或完成指定購物袋造型意象拍照打卡,皆能兌換限量一百元商圈購衣券一張。 北市著名的後火車站商圈為推廣華陰商圈特色文化,華陰街徒步區發展協會自即日起到十一月卅日自主辦理二0二一華陰街徒步區歡喜熊購物季活動,期間前往華陰商圈消費不限金額或拍照打卡,即可至指定地點兌換限量贈品;此外,因應五倍券發放,推出十一月底前持五倍券來商圈活動店家消費,滿二百元、二千元及五千元可兌換口罩掛繩、Covid-19自動傘或華陰聯名限定包。 北市台大公館商圈發展促進會舉辦的「我與公館的故事線上攝影展」活動自即日起到廿二日期間,透過網路投稿寫下與公館的故事;此外,搭配政府發放的振興券,今年更推出公館樂活振興券,只要在十八日至廿九日期間,於公館商圈粉絲專頁指定貼文下留言關鍵字,就有機會抽到公館樂活振興券;將抽出一千名幸運兒,有意參與抽獎者可前往公館商圈粉絲專頁參加抽獎,中獎名單將於十一月三日公告。商圈並將自十月十五日起到十一月卅日於公館商圈LINE@舉辦「公館樂活嘉年華」,透過專屬LINE@帳號天天放送店家優惠及折扣等驚喜。

Read More

行走看手機 北捷旅客最NG行為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捷運公司經觀察旅客行為後,十一日公布旅客最常做的NG行為就是「走路看手機」,北捷表示行走時看手機是最影響自身及他人安全的NG行為,呼籲旅客行走時勿看手機,在到達安全定點,再拿起手機安心查詢資訊或享受玩遊戲、觀賞影音檔案的樂趣。 北捷表示,經觀察旅客行為,多會看到旅客目不轉睛盯著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邊看邊走。這樣不專心走路的行為,很容易造成自己或其他旅客跌傷或撞傷。經統計一一0年一至八月旅客受傷數據,捷運系統內跌傷共計一百四十三件,其中因未專注、分心、未留意環境、行走時未踩穩等;所導致受傷共計七十三件約占百分之四十四;受他人影響而受傷的也有二十五件約占百分之十五。 北捷提醒,即日起該公司已陸續在車站、車廂張貼柴語錄「行走不專心失足受傷風險高」海報,以鮮明活潑的漫畫圖案,提醒旅客上下樓梯及行進間不要看手機。該公司也已利用閘門電視、月台電視、旅客資訊顯示系統、車站廣播等多管道強力宣導,呼籲旅客行走時不要看手機,以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Read More

新北加倍券 優先庶民經濟

新北市府配合中央振興券推出的「新北加倍券」登錄抽獎及「數位加碼」將於十五日起開跑。(記者吳瀛洲攝) 新北市府發行的「新北加倍券」在市場、夜市、商圈及觀光工廠、四大超商及新北一般店家買零食小吃均可使用。(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中央發放的振興券已開始使用,新北市府配合發行的「新北加倍券」登錄抽獎及「數位加碼」將於十五日開跑;市府經發局指出,新北紙本加倍券著重在照顧受疫情影響最深的基層庶民經濟,如市場夜市攤商及餐飲,而數位加碼則考量行動支付業者屬較強的經濟體,希望讓業者與市府合作分攤,加碼回饋市民,民眾不需綁定中央的數位五倍券。 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新北加倍券將優先照顧庶民經濟,適用範圍以公有市場、四大超商、部分民有市場、夜市、商圈、觀光工廠、旅宿業及一般商業等超過一萬六千家業者為主,紙本加倍定十五日起開放民眾登錄抽獎。 她說,為讓民眾使用更便利,加倍券以五十元及一百元的小面額,讓大家使用上更具有彈性,免去攤商及民眾找零的困擾。今年面額總計五億元,發行量為去年五倍以上,一定能讓民眾加倍有感。  

Read More

濫用救護車 開出25張強制收費單

南市針對習慣性濫用救護車行為,已開出廿五張強制收費單,每張收費一千四百元。 (消防局提供) 遏阻將醫療專車當計程車使用惡習 非緊急傷病患 每次收費1400元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救護車常遇到酒醉路倒或慢性病患為省計程車費,當成醫療專車使用,讓救護人員疲於奔命,為遏止濫用救護車資源惡習,台南市消防局針對濫用者已開出廿五張強制收費單,每張收費一千四百元。 消防局緊急救護科指出,民眾如果經由消防救護車載至醫院,民眾若直接前往門診掛號或是逕自離開,未到急診室就醫或經醫師評估為非緊急傷病患等,出勤消防人員將會開一張消防救護車收費單給當事人,且必須在一個月內至消防局繳納款項。 消防局統計救護案件正逐年增加,常見一些醉漢會謊稱肚子痛打一一九,叫救護車送他到醫院,到院後又不進急診室而自行離開,這種濫用救護車資源的情形,除了讓救護人員疲於奔命,也可能剝奪真正需要使用的急症病人寶貴時機。全台共有十一個縣市明訂消防救護車收費規定,消防局針對民眾習慣性濫用救護資源行為,制定「台南市消防救護車收費實施要點」,民眾如果有違反相關情形,必須繳納濫用消防救護車費用。 局長李明峯表示,收費是為了抑制濫用,基本精神還是服務市民為原則,對於低收入戶、孕產婦等收費對象,可經過審查後免除收費,呼籲民眾請把緊急救護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Read More

鶯歌藝術季開跑 玩藝漫談到12月

新北市鶯歌藝術季開跑將帶領參與民眾體驗陶瓷藝術學習行動。(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美術館(籌建中)、鶯歌陶瓷博物館聯手創立的「鶯歌藝術季」品牌活動,即日起跑一路到十二月,邀請文青女神之稱的演員連俞涵帶路,「玩」美生活家、「藝」術行動站、「漫」遊藝鄉、「談」天說藝系列活動陸續登場。首波「盤中偶然—瓷盤彩繪」邀請民眾十月十五日到十一月十四日線上投稿。 陶博館長吳秀慈表示,首波「瓷盤彩繪」活動是想像用瓷盤當作畫布,將心愛的人、事、物轉化成「肖像」創作,只要在期間內投稿上傳,將選出八十名民眾免費參與陶瓷彩繪實作體驗課程,並將畫作做成實體瓷盤,共同展示於陶瓷藝術園區。 吳秀慈說,第二波「藝術行動站」則結合實體展覽、表演與公共藝術等多種表現形式,打造藝術學習行動,十月九日起到十二月十二日在美術館前哨站二部「Artgogo Bus」開進陶瓷藝術園區,邀請藝術家與藝文教師共同創意設計的遊戲式藝術體驗裝置,還有多種藝術學習科技體驗。 十月中旬報名的「漫遊藝鄉」則是網羅多條「茶∕陶∕染∕藝」主題走讀遊程,可充實巡禮三鶯藝文景點,細細體會在地美學文化;「談天說藝」以「藝術開麥拉」Podcast漫談特展、駐村、陶瓷產業多項話題,打開創作心路點點滴滴,文藝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