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商集團齊心防疫 捐贈新北清潔隊移動蒸發式水冷扇及消毒藥錠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能讓清潔隊的夥伴們在安全的環境下值勤,武商集團及善心人士於19日捐贈「移動蒸發式水冷扇及消毒藥錠」,由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代表接受;本次物資由武商集團及善心人士許太太共同捐贈,包含防疫消毒藥錠5,000顆及移動蒸發式水冷扇20台,提供環保局清潔隊使用,以感謝疫情期間清潔隊員辛勞付出。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武商集團吳詔豪總裁表示,防疫是每個人都要一起努力的事情,本次提供的消毒錠是集團所研發的,搭配水冷扇使用可有效進行環境消毒、防禦病毒,希望能提供前線防疫作戰的清潔隊員最佳防護。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劉和然表示,感謝武商集團及善心人士許太太體恤清潔隊員的辛勞並給予肯定,水冷扇和消毒錠後續將由環保局提供清潔隊外勤工作作業場區使用,讓清潔隊的防護更多加一層,健康更升級。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劉和然還提到,面對嚴峻的疫情,新北市府所有機關總動員齊心防疫,全力為市民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並整合各局處資源及民間力量,回應民眾的疑問及需求。而在這次防疫作戰中,環保局主要負責防疫消毒及防疫垃圾清運任務,並於109年3月成立防疫消毒大隊,因應疫情變化階段式調整消毒重點,如三級警戒期間執行每週一次全市大消毒及重熱里加強每日消毒,執行至今已消毒超過上萬次。另為降低病毒擴散風險,進行防疫垃圾分流收運,辦理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等垃圾收集清運工作,執行至今共計清理防疫垃圾量達680公噸。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劉和然特別強調,疫情期間每一位投入防疫的清潔隊員,除了要將防疫工作做好,也要持續守護乾淨的城市環境,而各項事務能穩定運作,除有大眾的配合,也很感謝民間團體的支持及協助。感謝武商集團提供資源,讓企業及政府並肩作戰,有這樣的加乘力量,相信更多事情都會越變越好,大家的生活都能朝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Read More

第六十九年南部展開展 周天龍主講「繪畫人生不歸路」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第六十九年南部展十九日起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一、二館展出會員六十二件及徵件得奬作品二十八件,共九十件,並訂二十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舉辦專題演講,由二0一九日展洋畫入選賞─該會資深畫家周天龍主講,講題:「繪畫人生不歸路」,下午三時舉行開幕及頒獎典禮,文化部長李永得亦將出席,歡迎共襄盛舉,展期至十一月三十日。 繪畫人生不歸路-第六十九年南部展十九日開展。 (記者王正平攝) 今天開展首日,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本著關注高雄美術發展,除目前在高美館常設展以南方特色展出早期高雄推動藝術的前輩作品外,即特地前來參觀今年南部展的作品。 協會指出,今年第六十九年南部展全國徵件,並於全國文化局處網站掛網宣傳,送件參賽者非常踴躍,十七縣市共計作品二百五十件,經初審、複審、決審,選出二十八件得獎作品,媒材有油畫、水彩、墨彩、粉彩、壓克力、複合媒材等。 第六十九年南部展全國徵畫得獎名單如下:金牌獎:邱巧妮;銀牌獎:張恆誌;銅牌獎:紀朝順;優選:陳鑾英、邱秀珍、翁鈺雯、林汶樺、胡志誠、陳建焜、黃運祥;入選:陳麗惠、何奇融、陳傳根、李孟祝、何明謙、郭鈴敏、游進賢、王玲琳、李佳燕、陳炳南、劉婷瑟、游清文、吳淑芳、蔡元桓、楊璇、謝碧雲、張憲楷、陳志盛。 繪畫人生不歸路-第六十九年南部展十九日開展。 (記者王正平攝) 中華民國台灣南部美術協會是戰後高雄市第一個畫會,由留日畫家劉啟祥等前輩畫家於一九五三年共同創立,一九九七年成為全國性立案的藝術團體,每年舉辦全國性徵畫比賽,倡導藝術風氣、扶腋後進不遺餘力。

Read More

集來國小師生攻頂合歡山主峰 看見最美的台灣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歷經八週、每週二次下課後繞著村莊跑的訓練,並穿上歌手周子瑜媽媽送的羽絨背心,杉林區集來國小二十二名師生登上海拔三四一七公尺合歡山,雖然氣溫只有五度,但師生們都不感覺冷,興奮的在主峰上手舞足蹈慶祝登上首座百岳,為自己完成挑戰,看見最美的台灣。 集來國小師生挑戰攻頂合歡山主峰,看見最美的台灣。 (記者王正平攝) 邱怡和校長說,這項活動是由正修科大校友會、木棉扶輪社共同贊助,幫小朋友圓夢的計畫;由學校三到六年級師生共同討論,想出一個具挑戰性的圓夢目標來完成,結果半數學生說想要看見最美的台灣,最後大家決定登頂從上往下看,也選上了合歡山主峰,要看見最美麗的台灣。 為了這次的挑戰,學生們自我要求,在行前二個月,每週二天於放學後進行跑步繞村莊一圈的體能訓練,並完成山野教育相關知能課程,通過學科與術科體能考試,才具備參加資格。 集來國小師生做足準備攻頂合歡山,十八日當天除配發每位學生氧氣瓶、暖暖包、還有歌手周子瑜媽媽也送上關懷,送給十三位學生保暖的羽絨背心,也因此在只有氣溫五度的山頂,大家都不覺得寒冷。 此外,師生們也征服了附近海拔三二三七公尺的石門山,一次就攻頂二座百岳,學生們興奮的在主峰上手舞足蹈以英文唱跳,大家說很高興,為自己留下難忘的記憶,未來要向人生的第三座百岳挑戰。 學校小朋友都說,經過這次活動,對自己面對困難時的自信心增加很多、也相信只要堅持與努力,一定可以完成目標;在登山過程中彼此鼓勵、扶持,跟同學的情誼也更融洽了。

Read More

壯年拚事業就高血壓? 高血壓導管手術一次性有效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近來隨著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高油、高鹽飲食讓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等,都出現提早發生的現象。其中「高血壓」症狀輕微時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年輕患者可能因工作因素,較不易維持規律作息或按時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當,卻不知高血壓嚴重起來恐導致腦中風、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症,猝死機率相當高。 連鎖餐飲業忙起來暈頭轉向常忘服藥 高血壓竟引發腦出血 患者林先生30歲出頭就診出有遺傳性高血壓,十幾年來都靠藥物控制病情,到後期一天甚至需服8顆高血壓藥物,才能將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 林先生因為在餐飲業工作,需從一大早忙碌到半夜,常因此忘記服藥,即使出現頭脹、心悸等症狀也沒時間處理,直到有一天出現嘴歪、流口水和左半身無力現象緊急送醫,幸運救回一命後,才知道是長期輕忽高血壓進而併發腦出血。 穩定血壓、降低服藥量 患者靠RDN兼顧工作與健康 經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柏霖建議,林先生選擇施作高血壓導管手術 (The Renal Denervation system, RDN)。RDN藉由在患者鼠蹊部打入導管,利用熱原理電燒腎臟動脈外圍神經,進而抑制能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的交感神經,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患者林先生分享,過去量測血壓值常高達180 mm/Hg,甚至200 mm/Hg以上,不只身體不適,心理壓力也很大。RDN手術治療後不只血壓值降到120 mm/Hg,一天也僅需服用兩顆高血壓藥物,對於工作與生活都有大大的改善,直呼對於RDN手術真是「相見恨晚」。 高血壓難控制? RDN一次性有效協助 林柏霖醫師指出,高血壓治療上常遇到的困難就是「服藥順從性」,以美國研究數據為例,高血壓藥物順成性僅五成,其中也有一些患者,即使服用足量藥物,也無法達到降血壓的功效,此情形即被稱為「頑固型高血壓」。 針對頑固型高血壓治療,林柏霖醫師表示會根據患者本身有無惡性腫瘤、腎動脈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等問題,來評估是否適合施作RDN手術。過去國際多種大型研究顯示,RDN手術平均可協助患者降低10-20 mm/Hg門診血壓值,24小時平均血壓值也能降低10 mm/Hg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過去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加溫搞得人心惶惶,林柏霖醫師也提醒患者,切勿因不想出門、不想出入醫院就擅自斷藥,慢性病若無良好控制,可能使體內持續產生發炎反應,提高患者疾病風險性。 遵循「722請量量」口訣 還有「SABDCE」! 林柏霖醫師呼籲,高血壓患者日常照護需儘量遵循「SABCDE」。 S-減少鹽分攝取(Salt) A- 減少酒精攝取(Alcohol) B- 注意體重控制(Body weight) C- 戒菸(Cigarette) D- 調整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法(Diet) E- 保持良好運動習慣(Exercise) 另外,台灣高血壓學會也提出「722請量量」口訣,藉由一周「7」天持續量測,每日早、晚量測「2」次,每次量測「2」遍(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以利有效追蹤血壓情形。 林柏霖醫師指出,高血壓治療上常遇到的困難就是「服藥順從性」,以美國研究數據為例,高血壓藥物順成性僅五成,其中也有一些患者,即使服用足量藥物,也無法達到降血壓的功效,此情形即被稱為「頑固型高血壓」。  

Read More

害怕癌症治療副作用大?北醫研發「藥癌順」用藥更精準

邱仲峯院長(圖左一)表示,北醫投入癌症治療甚早,隨著2022年即將啟用的臺北癌症大樓及全球最新一代精緻型質子治療機等軟硬體全面升級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對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影響常規治療。為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未來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 癌症治療副作用 常影響病患治療意願 北醫附醫放射腫瘤科李欣倫主任指出,目前癌症治療的三大核心為手術、藥物治療及放射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藥物以及賀爾蒙藥物等;雖然腫瘤控制率與存活率均較十年前顯著提升,但藥物副作用仍是影響常規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如臨床上常見的嘔吐、腹瀉、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心臟毒性、肝毒性、腎毒性與耳毒性等,不單影響病患器官功能,也會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及治療意願。 因人制宜 個人化精準用藥 李欣倫主任說,現今的癌症治療已邁入精準醫療的新時代,亦即利用基因變異去選取抗癌藥物,然而抗癌藥物除了作用於腫瘤達成治療效果,亦會作用於病人的正常組織造成副作用,現行針對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除了可藉由醫師根據經驗和病人狀況調整劑量,並透過進步的支持性療法緩解副作用,也可更進一步,分析影響藥物代謝的基因變異來預測療效和毒性。 ▲北醫附醫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 癌症用藥基因檢測  助判副作用 北醫附醫癌症中心葉劭德主任表示,以往病患抽一次血往往僅能檢測單一基因,預測單一藥物的副作用,而未來民眾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前列腺癌、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白血病、腎細胞癌、肝癌、甲狀腺癌、卵巢癌、惡性神經膠質瘤、胰臟癌、胃癌等13種癌別共45種藥物組合進行檢測。 另一方面,葉劭德主任指出,多基因套組分析相較於單基因分析,有機會能更全方位的評估預測藥物副作用發生機率以及嚴重程度的風險,並考量檢測結果,為病人量身打造專屬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邱仲峯院長表示,北醫投入癌症治療甚早,隨著2022年即將啟用的臺北癌症大樓及全球最新一代精緻型質子治療機等軟硬體全面升級,將以15個癌症團隊為基礎,提供癌症整合門診、癌症精準治療、癌症全人照護,同時設置癌症卓越研究中心,完整結合北醫癌症團隊臨床及研究的資源,提供病患更優質的癌症醫療服務。

Read More

台北燈節「線上X線下」史上首個會跳舞的主燈「NEW」亮相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二0二一台北燈節「七彩八寶新世界」自十二月十七日至廿六日在萬華艋舺舉行,史上第一個會跳舞的主燈「NEW」於十九日搶先亮相,由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與台北燈節創意總監Akibo共同揭幕。 台北燈節主燈NEW,史上首個會跳舞的主燈。(摘自北市觀傳局影片) 至於這座總高度近六米的主燈「NEW」以牛的諧音命名,可說是視覺與聽覺兼具的藝術創作;而今年台北燈節另一個創舉為「線上X線下」的辦理型態,數位化呈現後疫情時代的活動新模式,邀請民眾一起賞燈。 蔡炳坤表示,在防疫優先的考量下,今年的台北燈節經過多次的延期討論與評估,最後訂於十二月舉辦,同時思考如何善用科技不間斷地推動城市觀光與在地文化,最後決定採取「線上X線下」的方式舉辦,並研擬與病毒共處的防疫計畫,而非輕易停掉這項年度重要盛事,讓市民能安心地在疫情時代仍擁有國際城市的生活品質。 台北燈節創意總監Akibo說,這座史上第一個會跳舞的主燈「New」,由雲門首席舞者吳義芳擔任舞蹈動作設計,台灣當代偶戲劇團「無獨有偶」再將舞蹈動作轉化為提線懸絲大偶的操偶技巧。音樂方面則是請來當紅的「大象體操樂團」和「九天民俗技藝團」共同創作帶給參觀民眾最具未來感與儀式感的燈節體驗。 近兩層樓高的「NEW」著實壯觀,Akibo表示,要能支撐這麼大型的主燈,首先需要堅固並能操作的材質,再為這座六米高的大偶包覆著八千顆可隨電腦編程變化的LED燈條,透過伺服器系統控制而舞動起來。 觀傳局表示,燈節期間每日的下午四時到七時有各個燈區導覽與大來賓訪問等多樣化線上節目,晚間七時到九時則實況轉播現場舞台演出;今年的舞台表演卡司陣容堅強,開幕當天由搖滾天王伍佰、金曲歌后魏如萱與葛萊美獎得主JAMII登場獻唱,並邀請天籟美聲齊豫、金曲最佳樂團董事長樂團、狼人殺王子婁峻碩等人氣歌手接力演出,並加碼祭出上線觀看掃專屬QR Code抽汽車的抽獎活動,民眾可上二0二一台北燈節活動官網準時上線賞燈,同步在台北旅遊網官方FB粉絲團也可收看。

Read More

鼻血流不停,原來是「類血友病」作怪!

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 王建得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性一進入醫院急診室,馬上引起醫護人員注意,他雙手捧著大型垃圾桶,承接從鼻孔不斷湧出的鮮血,醫護人員擔心他失血過多,立刻展開緊急處置,好不容易危機解除,沒想到幾天後同樣場景再度出現,讓這位年輕男性與急診室醫護人員都深感無奈。 上述年輕男性常因血流不止,一個星期內跑好幾次急診室,被判斷有凝血功能異常問題,因而轉診至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門診就醫,王建得主任檢查發現這名病患是罕見的「重度類血友病」患者。找出真正病因後,開始使用適合的藥物治療,不僅急診頻率大幅下降,生活品質也明顯好轉。 類血友病與血友病,兩者大不相同 類血友病與常見的血友病都會造成出血不止,但兩者是不一樣的疾病。血友病屬於性聯染色體遺傳,以男性病患居多,多數類血友病則是自體遺傳造成,若一人帶致病基因,這人的孩子當中,無論男女,都有一半機率得到類血友病。 王建得主任進一步分析,血友病患者缺乏第八、第九凝血因子,類血友病患者則缺乏「類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 VWF),兩種疾病的檢查項目、用藥策略大不相同。以類血友病來說,較嚴重的患者用藥以含VWF的凝血因子濃縮劑為主,只要對症下藥,便可減少不必要的輸血,病患面臨的出血困擾也會迎刃而解。 男性類血友病患者,較不容易發現問題 王建得主任指出,在門診中,女性患者常因經血量大增、產後大出血而發現異常,甚至有女性患者在卵子生成的過程中出現腹膜出血。男性患者因沒有月經,較不易察覺類血友病,多數男性病患因為牙齦、鼻子連續出血好幾個小時,直到「血流如注」才察覺異狀。不僅如此,部分類血友病患者也可能腸胃道出血,合併腸胃道血管生成不良,治療十分棘手。如不幸發生嚴重事故,恐有大量出血的死亡風險。此外,隨著病患年齡增長,器官問題越來越多,類血友病所造成的危險也會遞增。 在家自我評估,可及早察覺異常 王建得主任也提醒,若民眾懷疑自己有類血友病,可先在家運用凝血功能異常評估表(https://vwdtest.medicloud.com.tw/#/)做自我評估,或到設有血友病中心的醫療院所接受檢查,若有家人為類血友病患者,則鼓勵有症狀家族成員一同檢查,才能及早確診,當發生緊急狀況,才能精準治療,避免失血過多而危及生命。 ▲線上凝血功能異常評估表可幫助及早察覺異常 類血友病男女比例相當,男性有凝血問題應盡速就醫 類血友病為非性聯遺傳,因此患者男女比例相當,11月19日為國際男人節,呼籲如有疑似類血友病症狀的男性,應積極正視健康問題,及早就醫。

Read More

年輕人也可能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青年一命

黃勇評醫師呼籲民眾應牢記「臨微不亂」口訣,及早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黃俊肇醫師也提醒,定期檢查的重要,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降低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一名30歲吳姓男子因左側手腳無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右半大腦中風並有心房顫動病史,所幸即時到院處置,術後立即恢復手腳力氣,生活也回復正常,繼續站穩腳步衝刺事業。 腦中風高風險群 心房顫動患者需注意 收治上述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黃勇評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及堵住血管的「缺血性」,其中約8成患者為缺血型中風,特別是心房顫動患者,本身中風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5倍,更須注意預防,千萬不可因年輕而輕忽中風風險。另外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良生活習慣者(如抽煙、喝酒等),及有腦中風的家族史或是年紀較大的民眾也都是好發族群。 缺乏腦中風症狀認知恐延誤就醫 錯過黃金搶救時間 然而許多民眾不了解缺血性腦中風的徵兆,黃勇評醫師另分享,曾有一名中年男性前一晚出現手腳癱軟症狀,以為早點休息就沒事,隔天見症狀未緩解,送醫經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腦部缺血許久已錯過黃金治療期,神經功能已無法再修復,後半輩子都得依賴家人照顧。黃勇評醫師補充,腦中風發病時,幾乎都是沒有預兆就突然發生,如果能趕在發病3小時內接受緊急處置,可增加病患的恢復機會,且越早治療,預後越好。但令人遺憾的是,腦中風患者送醫時大多已超過 3 小時,能夠及時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比例嚴重偏低。 顱內動脈取栓術 爭取更長治療時間窗 馬偕紀念醫院神經放射科黃俊肇醫師表示,面對這樣的治療瓶頸,可以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爭取到更長的治療時間窗,黃金搶救時間可達8小時,且提供更高的打通率。顱內動脈取栓術是經由微創導管將取栓支架送到腦血管阻塞部位後取出血栓,大幅提升治療效率,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牢記中風症狀口訣 定期檢查遠離腦中風危機 腦中風每晚1分鐘搶救,就會有上百萬腦細胞死亡。缺血性中風患者緊急送醫接受治療時,往往因親屬間意見不一,而最終延誤8小時內可執行顱內取栓術的黃金時間。黃勇評醫師呼籲民眾應牢記「臨微不亂」口訣,如國健署所公布的「FAST」,希望能幫助民眾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才能於危急時幫助患者於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 黃俊肇醫師也提醒,定期檢查的重要,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降低風險。馬偕醫院腦中風治療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等團隊,提供患者最即時且適切的醫療,全力降低腦中風對患者造成的傷害。  

Read More

全國首創 新北推性別友善廁所標章 All Gender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每年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新北市政府19日發表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以英文單字all代表 “All Gender”全性別的概念。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未來公廁管理單位提出申請,符合「確保使用隱私」、「提高如廁安全」、「兩性平等精神」等性別友善條件的廁所,並通過委員及專家學者現場評核,就可核發該標章。 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材質設計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公廁長期以來為了維護性別隱私,在男女性別上,無論是空間、如廁設施等皆進行明確的區分,但隨著多元性別及各種使用需求逐漸受到重視,新北市也著手推動性別友善公廁建置。性別友善廁所不同於一般公廁常常以性別區分廁間,而是標示便器種類顯現空間規劃,顧及親子同時如廁的需求,也化解照顧者出現於異性廁間內之尷尬氛圍,讓非傳統性別認同的市民朋友也可以安心如廁。 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張貼示意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是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李尉郎老師設計,李尉郎表示,每棟建築物都有個別的視覺指標,像是陶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及林家花園等,因此標章的設計應該考量到建築物整體風格。最好的標章設計是無風格的設計,比較容易融入建築物各自的特色,因此標章材質的部分除了考量到裝設及保養方式,採不鏽鋼及壓克力設計以外,色調上也選擇中性色彩;圖樣則是以英文單字all 代表 All Gender全性別概念的英文單字,而英文字母ll以圖地反轉方式呈現,整體設計像2個人中間還有隱含第3個人,代表多數眾人的意思,意即大眾皆可適用。 新北市府大樓東側性別友善廁所-1。(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性平委員,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許秀雯也認為,很樂見新北市府積極推動性別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廁所有助於避免傳統性別二分廁所對不符合刻板性別印象的人所帶來的性別檢查壓力。但她也提醒大家要注意,每個人都能使用性別友善廁所,也都可以自由選擇,這並不是「多元性別的專屬廁所」,雇主不能因此要求多元性別者「只能」去上性別友善廁所,如果這樣做就失去了友善的初衷,反而變成歧視。 新北市府大樓東側性別友善廁所-2。(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環保局表示,目前有關性別友善廁所設置規定,中央並沒有法規規範,為鼓勵管理單位推動性別友善廁所、評估改造或建置性別友善公廁潛力,後續將規劃「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申請流程及評核表。未來只要公廁管理單位提出申請並通過委員及專家學者現場評核,就可核發「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於廁外,藉由統一標章,使民眾經過時便可清楚知道該公廁為性別友善廁所,並透過標章「中性」、「簡約」的外型傳達「性別無分化、友善不侷限」,讓性別友善落實於生活中。 此外,除了因應性別平權潮流,首創「新北市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新北市環保局對於轄內公廁環境衛生督導也不遺餘力,截至110年10月,新北市轄內列管公廁已達5,848座,其中有高達99.7%以上的公廁獲得優良等級。為感謝各公廁管理單位及第一線清潔人員為市容環境盡一份心力,近年來環保局持續辦理公廁金質獎及公廁特優場所認證活動,目前已進入評選階段,將擇期辦理公開表揚優良公廁單位及第一線清潔人員。

Read More

中和警分局守望相助隊訓練 阿仁哥「五力全開」強調阻詐「決戰空中」

中和警分局19日舉辦守望相助隊訓練,除中和分局長李建廣外,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也親臨會場,並以其「拳頭碰拳頭」招牌動作,一一與在場隊員打招呼。(中和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澆不熄守望相助隊員協助維護治安的熱情!新北市警局中和分局於19日舉辦守望相助隊訓練,除了中和區公所區長賴俊達及中和分局分局長李建廣外,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也親臨會場,並以其「拳頭碰拳頭」招牌動作,一一與在場隊員打招呼,為整個訓練活動帶來高潮。 中和警分局19日舉辦守望相助隊訓練,除中和分局長李建廣外,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也親臨會場,並以其「拳頭碰拳頭」招牌動作,一一與在場隊員打招呼。(中和警分局提供) 黃宗仁一開場即強調五力「守望相助隊、民防、義警、警友及志工」是警察最貼心的夥伴,他說,近期街頭暴力頻傳,新北警第一時間以強勢警力將滋事份子壓制,沒有囂張歹徒,只有強悍的警察,只要敢來新北市閙事一個都不放過。阿仁哥並與大家分享「遠見雜誌2021年施政滿意度,新北市在警政治安部份為六都第一」這是大家努力奉獻的成果! 中和警分局19日舉辦守望相助隊訓練,除中和分局長李建廣外,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也親臨會場,並以其「拳頭碰拳頭」招牌動作,一一與在場隊員打招呼。(中和警分局提供) 面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局長黃宗仁強調,「打詐就是掃黑」、「決戰空中」,希望所有守望相助隊員,都能發揮「line宣導神功」,接收到最新的防詐宣導資訊後,即刻轉發親朋好友週知,以收犯罪預防之效,必且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強化自身全民防詐騙意識,避免辛苦的血汗錢,被可惡的詐騙歹徒騙走。 中和警分局19日舉辦守望相助隊訓練,除中和分局長李建廣外,新北市警局長黃宗仁也親臨會場,並以其「拳頭碰拳頭」招牌動作,一一與在場隊員打招呼。(中和警分局提供) 中和警分局長李建廣也提到,面對詐騙及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分局與「五力」暨轄區各金融機構、超商等,分別成立Line群組,將最新的犯罪手法即時上傳,再透過群組內成員分享給其親友,希望將防詐意識的觀念,由點到線擴大到面,凝聚起警、民合作的力量,營造更棒更宜居的優質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