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纖講堂」慶端午 月桃取纖實作大公開

台中市纖維工藝展演中心舉辦「創纖講堂─端午月桃取纖及編織應用」專題講座。(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常見的月桃因開花期與端午時節相貼合,因此被視為端午節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台中市纖維工藝展演中心二十八日舉辦「創纖講堂─端午月桃取纖及編織應用」專題講座,邀請知名的自然纖維創作者孫業琪,從纖維工藝展演中心戶外「綠野纖蹤」園區現場摘取月桃的莖葉、示範傳統取纖的流程,讓參加講座的民眾相當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孫業琪表示,月桃因為莖皮柔軟扁平,台灣原住民常用來編織成搖藍、睡蓆、提籃等各種日用品,是天然的綠色材料,在日治時期還曾經成為一種外銷產業,在化學材料還不發達的時代,或是物資比較缺乏的地區,月桃免費且隨手可得的特性,讓它成為一種運用廣泛的生活材料,各種日常編織物品幾乎都能以月桃製作,而且塊根與嫩莖具有食用或藥用的功能,俗稱「虎仔花」的月桃花還能用來避邪,讓月桃可說從頭到尾都是寶。 纖維工藝展演中心指出,「綠野纖蹤」園區種植多種纖維植物提供教育與觀賞用途,其中月桃生長良好並進入端午節花期,特別舉辦「月桃取纖及編織應用」的現場示範及講座,讓報名講座的民眾可以自由領取試作,除了讓民眾更深入認識月桃這種常見的纖維植物,呼應近年興起的綠色環保浪潮,希望經由實作活動,讓民眾能更關注每天生活的環境,進而更認識我們所在的這片土地。

Read More

花蓮市開辦原住民族牛骨飾品研習課程 尋找老祖宗的智慧

牛骨製成的精緻飾品。(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骨雕藝術對於原住民族而言是個相當特別的領域,為傳承老祖宗的智慧,並且賦予新的設計概念,花蓮市公所開辦原住民族牛骨飾品製作課程初階班,讓學員從熬煮生牛骨開始到鑽孔研磨,做出專屬自己的骨材串珠。 這項研習課程在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邀請東華大學副教授王昱心和大家分享原住民族傳統骨飾文化,並由暖石心工作室高鄧麗娟、銅門部落工藝師拉比馬沙,指導學員如何將大多數人棄之不用的牛腿骨製作成配戴的精緻飾品。 花蓮市開辦原住民族牛骨飾品研習課程。(花蓮市公所提供) 市長魏嘉賢昨天前往課堂關切上課情形,他表示,經過老師的講解及實務面的技術指導,讓牛骨回收再利用,不僅可以做為精緻的花盆,也可以在琢磨之後成為配戴飾品。透過課程研習,希望學員們能夠發揮多元創意的構思,打造部落的特色,未來也可以將作品在市集販售,提升部落的經濟產值。 高鄧麗娟表示,有關骨飾的材質,任何部位的骨頭都可以選用,不過腿部的骨頭夠厚,要做為骨飾的取材比較足夠。學員上週已將牛腿骨清理熬煮後切割,再浸泡在雙氧水中,這樣可以讓骨材變得白皙,由於有現代工具的輔具,無論是鑽孔切割或研磨都相當方便。 來自宜蘭縣南澳鄉的彭秋玉是泰雅族人,從事傳統編織教學,從網路上得知花蓮市公所開辦這項課程,立即和學生一起報名。她說,南澳當地也有牛骨或貝珠的配飾,但是規格不多,希望學會製作過程再帶回南澳,藉由創意發想來設計更多專屬泰雅族文化的牛骨配飾。

Read More

何木火師生聯展 二十八日開幕

跟隨何木火大師(右一)習畫二十八年的張淑雅(左一)師生與蕭清杰董事長共同合影。(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何木火師生聯展,二十八日起在萬和宮文化大樓五樓文化館「創意藝廊」展出,展期至七月三十一日。由於聯展水墨作品均與大自然有關,南屯區長林秋萬籲請民眾在疫情期間多接觸大自然,無法外出踏青,多欣賞藝術作品,產生另類防疫效果。 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在開幕致詞時,感謝水墨行者何木火大師,多年來鼓勵學員踴躍參加萬和美展,而且每屆都有很好成績。萬和宮長期推動鄉土文化藝術,不遺餘力,希望能夠在大家支持下,挖掘更多藝術人才。 南屯區長林秋萬說,南屯區是台中市發展地,萬和宮蕭董事長眼光獨大,積極推動鄉土文化藝術,帶動地方藝術氣息,有目共睹。他指出,聯展的水墨作品,都與大自然有關,疫情期間,最好是接觸大自然,如果沒辦法到各地踏青,參觀這次的聯展,細心品味,也是好的選擇。 水墨行者何木火大師指出,此次聯展主題「涵融萬殊」,意指涵養大自然包羅萬象的面貌,萬事萬物皆可營造入畫,透過藝術創作,感受大地靈氣。他提到,每位學員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風格,畫出屬於自己感受內心世界的各地風情與美景;重要的是,大家用平凡的人事地物,創作出不平凡的萬象。 東方畫會總幹事張惠華,代表學員贈送一束鮮花,感謝大師的費心指導。她指出,東方畫會是理事長木火大師一手創立,結合各期班學員的大結合,不同於其他單獨的畫會。大師幾十年來,不藏私,傾囊相授,特別要求「德性」,也很重視水墨畫的傳丞,期勉學員們好好學習,不停的散播種苗,讓水墨畫繼續深耕,進而發揚光大。 從民國八十四年跟隨何大師習畫的張淑雅,細數大師的教導與為人處事的點點滴滴。她說當初是抱著玩票的心情學畫,但經過老師用心指導,水墨畫成了不歸路。大師立下的人生四大願及對水墨畫發展的期盼,激發學員們有志一向的共同目標。二十多年來,畫會定期舉辦藝術研習與文化活動,每年也展出新畫作或得獎作品,會員們希望藉著展覽拋磚引玉,促進溫和好禮的書香社會,期許水墨精神如東方之光,生生不息。

Read More

遠百竹北攜手竹縣文化基金會辦音樂展 帶領民眾聆聽經典美聲

竹北遠百在七樓客家古厝舉辦「聽見鄧雨賢」音樂快閃活動,讓民眾度過美麗的週末。(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遠百竹北規劃三大主題系列活動,其中音樂展演活動與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合作,帶領民眾聽見音樂大師的經典美聲。其次,端午特別企劃舉辦客家粽DIY及小寶貝滑龍車競賽,讓端午玩出全新滋味。第三則係翱翔天際系列活動讓孩子玩科學、體驗飛行樂趣。 廿八日下午遠百竹北攜手新竹縣文化基金會在遠百竹北七樓客家古厝舉辦「聽見鄧雨賢」音樂快閃活動,邀請新竹縣知名音樂團隊帶領民眾回到過去,聆聽鄧雨賢老師的經典創作,感受時代的點滴淬煉與那段美好風華。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聆聽。 廿九日同地點,則有陸比音樂盛大舉行夏季學員成果發表會,學員們透過木吉他自彈自唱、樂團合奏、獨奏等形式演奏多樣曲風,讓人聽見音樂的純粹與感動。六月十九日則係由銅好重奏團,以多樣化銅管樂器帶來層次感十足的音樂合奏表演,讓民眾感受音樂魅力,盡情享「樂」趣。 而因應端午佳節到來,新竹縣農會六月三日在七樓客家古厝「恁好食!客家粽體驗」活動,從端午故事分享到食材認識,最後親手包出顆顆香氣濃郁的客家粽,品嚐在地客家好味道。另外,邀請母語老師希希媽咪跟孩子們分享端午 節的故事,聽完故事後還有手作課程教學,帶著小寶貝動手「包粽紙」。 六月五日與運動島綜合運動體能館、童享玩藝合作舉辦小寶貝滑龍車競賽,取端午滑龍舟意象並結合小朋友最愛的滑步車運動,邀請小朋友用創意裝扮展現傲人車技,歡度最有新意的端午佳節。 六月十一日邀請中華科技大學航空學院舉辦「起飛吧!小小機師」體驗營,帶領小朋友從了解機師工作內容、認識機艙設備,到實際進行飛行機模擬,讓孩子體驗飛行,實現翱翔天際的夢想。十二日則有「飛行風火輪,帶你玩科學」活動,透過上升氣流原理,讓保麗龍模型也能飄浮空中、穩定向前飛行,在玩樂的過程中同時學習科學知識。 竹北遠百將讓孩子玩科學,體驗飛行樂趣。(記者彭新茹翻攝)

Read More

新北高工勇奪全國技能競賽北區分區7金13銀7銅

新北高工葉勝凱同學在青年組CNC車床職類獲第一名。(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勞動部「第五十二屆全國技能競賽」總決賽將於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七日舉行,新北高工培訓出的選手在四月落幕的北區分區賽的青少年組及青年組中,有二十七位選手榮獲七金、十三銀、七銅,包辦青少年及青年組五職種前三名,還有十八位獲得第四、五名及佳作,共獲四十五面獎牌,成績相當卓越。 教育局表示,這次全國技能競賽各區各職類別將取前五名優勝選手進入決賽,甚有機會參加國手選拔代表台灣出國參賽。新北獨家首創加碼獎勵金激勵孩子及指導教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學生最高可得一百二十萬、教師四十萬元,期待選手們接下來表現。 新北高工校長林清南表示,在金手計畫培訓期間,常看到老師及選手練習到半夜,甚至畢業學長姐返校協助學弟妹持續精進;實習主任陳錫齡表示,學校的培訓策略採團隊合作模式,結合不同師資專長及跨域整合,由機械科與鑄造科師資共同指導外觀模型與CNC車床職類競賽選手,提升學生在競賽所需技能培養及心理素質的建立;機械科彭碃貽主任感謝冠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比賽軟體教學,且龍華科技大學更無私提供先進設備及專業師資,例如由鄧翔明教師共同協助培訓選手,讓機械科同學連續兩年奪得金、銀牌,今年更包辦北區金、銀、銅牌。 獲得CNC車床職種第一名葉勝凱同學表示,很開心連續獲得兩屆北區金牌,最感謝彭碃貽主任指導及汪師弘組長長期陪伴訓練。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決賽前一個禮拜,科主任天天煮香菇雞湯讓大家補身體,特別溫暖感動。 而獲得網頁技術第一名達觀國中小呂治寬同學也說,從一月開始培訓到四月比賽結束,除自己努力,更感謝新北高工及達觀國中小所有支持師長及同學,希望接下來全國賽,能夠挑戰自己並奪金。

Read More

花蓮縣新增1,326例確診個案

花蓮縣目前有六十七家快篩陽性確診合約診所,執行狀況良好。(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昨日新增一千三百二十六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縣長徐榛蔚於防疫記者會表示,花蓮目前住院人數有一百四十六人,居家照護者新增一千一百一十三人,尚在居隔中有一千六百二十三人,防疫旅館有二百零四床,專責病房量能尚有一百二十三床,縣內尚有足夠收治量能。 衛生朱家祥局長表示,花蓮縣醫療診所通報數顯示,自五月二十三日起家用快篩試劑經醫師評估確診執行狀況良好,二十八日新增二家快篩陽性確診合約診所,總計六十七家為鄉親服務,欲前往現場診療的鄉親務必戴好口罩,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系統。 花蓮慈濟醫院與部立花蓮醫院設立家用快篩陽性PCR採檢站至五月二十九日,未來PCR採檢站的設立會再跟醫院溝通,並配合中央防疫政策做調整。 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說明,有關五至十七歲校園接種BNT調查情形,同意接種BNT比例分別為幼兒園百分之五十二點七、國小百分之六十二點六九、國中百分之八十點七七、高中百分之六十三點七八,合計共百分之六十六點一六;請學生入校接種前,先進行快篩,結果為陰性再返校接種,縣府將再配發一劑快篩試劑供復課使用;另外,確診三個月內不建議接種疫苗。 至於暫停實體課程期間學生午餐供應配套措施,到校學生供應午餐;未到校經濟弱勢學生則發放餐券,可至鄰近自助餐或超商領取,確保弱勢學生的權益。

Read More

竹縣+2509 竹縣長者確診率上升

由於疫情升溫,竹縣各施打站也開始湧入不少民眾前來施打疫苗。(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央廿八日公布新竹縣新增二千五百零九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多數為十八至六十四歲青壯年,無症狀者約占百分之九十七,但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確診比率有上升趨勢,以往約百分之五至七,今日則上升至近百分之十,呼籲未完成三劑疫苗接種的長者,請盡速施打以提升保護力。 衛生局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較未接種疫苗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可減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死亡率,請長輩把握時間盡早接種疫苗,提昇保護力。而為鼓勵六十五歲以上(原住民五十五歲以上)長者踴躍接種疫苗,廿八日起除原先針對長者打疫苗贈送一千元禮券活動延長至六月卅日,並額外加贈兩支快篩試劑。 衛生局指出,新竹縣疫苗接種規劃,BNT疫苗合約院所均提供接種服務,請民眾依各院所時間預約接種。為服務鄉親,縣府日前已協調新仁醫院團隊在五、六月開設多場BNT社區接種站,近日盤點疫苗數量仍足夠,特別再增設接種站提升接種量能,請鄉親多加利用。    

Read More

嘉義縣爭取經費招聘助理運動教練 從小栽培人才

嘉義縣增置助理運動教練,預計招聘十三名投入培養體育人才,二十八日上午辦理遴選複試。﹙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教育處為打造安心長期發展的體育環境,一一一年度爭取預算,增置助理運動教練到校教學,預計招聘十三名助教投入培養體育人才。二十八日上午在民雄國中辦理遴選複試,以試教為主,分為軟式網球、跆拳道、角力等項目,面試者卯足全力表現,無不拿出看家本領。縣長翁章梁前往關心,替未來體育發展的推手們加油打氣。 嘉義縣在去年八月,邀集設有體育班學校的校長及專任運動教練,召開體育政策座談,會中除聆聽各校推展學校體育的需求,更探討本縣具備的潛力與體育發展環境,了解奪牌優勢所在。 座談的結論是,我們應在國小時就重點培訓選手,因為很多優秀的健將都在小時候,展現優秀的能力與天分。 嘉義縣就重點發展運動種類,以及較普及的亞、奧運運動種類增補助教人力,配置國小端挖掘潛力選手、及協助鄰近設有體育班的學校訓練選手,並到各區域巡迴教學等,從小拓展體育環境。 翁章梁表示,這次突破財政困難,準備聘請十三位助教挖掘有天賦的孩子培養體育專長。台灣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過去可能只有讀書一條路是被允許的發展方向,但體育可以強健體魄凝聚人心,也是一項充滿可能性的選擇。

Read More

高市員警機敏阻詐 護住民眾畢生積蓄

機警的高市保大小隊長蔡自哲即時阻詐,保住張女士畢生積蓄六百七十萬元。(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一名六十八歲張姓女士神情慌張向高雄市警局保安大隊詢問,說她接獲法務部調查局通知以「個資遭盜用涉嫌重大刑案」為由,須將存款匯入指定帳戶由法院監管,張女士聽信後焦急地前往銀行匯款準備匯款,行經警局時想再做最後確認,幸好機警的小隊長發現有異,即時勸阻保住畢生積蓄六百七十萬元。 保大警衛中隊小隊長蔡自哲在與張女士交談過程中,發現她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經蔡小隊長安撫後詢問了解,原來張女士誤信詐騙集團圈套二十五日準備匯款。張女士表示,對方向她說明案件偵辦中須將其所有銀行存款匯入其指定帳戶由法院監管,等案件結束就會歸還款項,張女士聽信對方要求將股票全數套現,存款餘額高達新台幣六百七十萬元,詐騙集團為了規避銀行稽查,要求將該帳號設為約定轉帳帳號,更多次叮嚀張女士不得將此事告知他人或警方,否則將面臨刑法洩密罪刑責。 蔡小隊長向張女士解釋,這是詐騙典型手法,運用一般人不瞭解檢警調偵辦案件的流程,加以洩密罪作為要脅,如果民眾不加以求證,就會讓詐騙集團得逞。因張女士長期擔任家管,生活單純,接獲假冒調查局電話,差點掉落圈套,所幸警方耐心解釋加以釐清,成功阻止張女士畢生積蓄遭騙。

Read More

小港區大林蒲遷村牛步化 議員促政府積極執行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表示,小港區大林蒲遷村牛步化,陳其邁市長的「緊緊緊」到哪去了?台積電說今年六月動土,大林蒲遷村卻遲無進度,她質疑陳市長是否能承諾年底選前啟動大林蒲遷村? 陳麗娜議員指出,環境評估程序中,明明民間團體對中油高雄煉油廠土地整治的成效仍多有質疑,高雄市政府卻能神機妙算公開宣示台積電將於六月動土,相較之下大林蒲遷村氛圍相距甚遠,也讓她感慨市府是否未將大林蒲遷村列為優先努力的事項?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年未入境台灣而被除籍(高雄市)的人數增加,陳議員希望市府能突破法令限制,採從寬認定,以保障因疫情除籍具有大林蒲遷村資格的民眾之保障。 而關於大林蒲遷村的漁民權益,陳議員指出,目前市府僅開出一年交通補助一萬七千元,與漁民所要求的九萬元相去甚遠。何況遷村後無法繼續到鳳鼻頭漁港從事漁業者大有人在,漁民曾提出轉業金三百萬元、輔導金四十三點八萬元訴求,卻完全未見市府研究或採納,漁民如何接受?陳麗娜也質疑市府以此態度面對漁民,是否想技術性拖延遷村進度? 陳議員建議市府應重新審視輔導漁民轉業的可行性,遷村後,若要漁民大半夜從鄰近鳳山區新遷移地點騎車到鳳鼻頭漁港作業,交通往返超過二小時,漁民人身安全無保障,將導致許多人不願意繼續從事漁業工作。 陳麗娜期盼市府能努力尋求各界共識,整合居民意見,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儘快啟動大林蒲遷村計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