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鎮三對三籃球賽登場 216名籃球好手報名參賽

羅東鎮籃球三對三鬥牛比賽14日在國華國中體育館登場。(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羅東鎮公所與四維國際青年商會聯合舉辦的「羅東鎮籃球三對三鬥牛比賽」十四日在國華國中體育館登場,共有二百十六名籃球好手報名參賽。鎮長吳秋齡到場替參賽球隊加油打氣 這次賽事採FIBA 3X3規則,預賽各組採單循環賽制,復/決賽各組採單淘汰賽制,將依名次、組別核發國高中組冠軍新台幣三千元、亞軍新台幣二千元,社會組冠軍新台幣五千元、亞軍新台幣三千元。 賽事分為國中男子組(十二隊)、國中女子組(六隊)、高中男子組(十二隊)、高中女子組(六隊)及社會男子組(廿四隊)、社會女子組(十二隊),共二百十六名籃球好手報名。 吳秋齡表示,「羅東鎮籃球三對三鬥牛比賽」原訂四月廿三日舉行,因疫情影響,延至十四日舉辦,羅東鎮是個愛好運動的城鎮,運動人口很多,不管是縣級比賽或是全國性的比賽都是名列前茅,羅東鎮公所也積極將體育設施更新、優化,例如:鎮立直排滑輪溜冰場、鎮立體育館、網球場及慢速壘球場等等,希望能給愛好運動的民眾更優質的場所。

Read More

大溪豆干再現風華 以地方創生共同合作

有百年歷史的大溪豆干,在地方創生計畫推出更符現代消費者產品,美味可口。(記者丘安翻攝) 記者丘安/大溪報導 為了復振國內外知名的大溪豆干產業,大溪知名豆干業第三代黃建嘉近日邀集地方共同利豆類產業製作更多可口的創意頭類產品,十四日黃建嘉表示,他們將以地方創生方式來讓業者共同合作,挖掘出在地產業文化和發展符合現今消費者口味的產品,讓臺灣豆產業發光發亮。 黃建嘉指出,近期國家發展委員會希望臺灣各地一些產業可以藉由配合地方創生方式來推動城鄉特色產業,讓在地或有意返鄉的青年一起推動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以解決日趨嚴重的城鄉人口和產業的問題,日前他就召集各地有志人士一同來討論並成立臺灣豆製產業推廣中心。 他還說,臺灣豆製產業為眾多產業中少數具有產業文化、觀光亮點及國際前景的產業,這項產業已有百年歷史,其中又以豆干與零食豆干最具代表性,不但國內知名,更是全球華人知名的地方特色產業。 臺灣豆製產業推廣中心是以協助地方產業轉型和創生所架構出產業永續發展理念來設立 ,希望業者們一起協助豆類產業創生,目前所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三樣即食豆類產品,有麻辣豆腐鍋、黃金滷味及豆干平安粥等,都出常合乎健康和一般消費者的口味,最重要是可以讓健身族輕鬆獲得優質蛋白質,有興趣民眾可上該中心官網:https://mrbean.com.tw了解。

Read More

基隆專責病房空床率持續逾5成 林右昌提醒落實防疫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COVID-19疫情,十四日確診人數為三百九十六人,市長林右昌說,專責病房空床率持續逾五成,提醒大家落實防疫。 基隆市疫情部分,基隆市十四日有三百九十六名確診,在確診人數中,包括外縣市通報六十五例,佔百分之十六點四一,其中女性二百十五人、男性一百八十一人;以年齡別區分,二十五-三十四歲有七十三人最多,占百分之十八點四三,其次為三十五-四十四歲有六十六人,占百分之十六點六七;至於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有十人、六十五-七十四歲有三十人、六歲以下有二十六人。 基隆市衛生局特別叮嚀,完整施打疫苗,請儘速及早接種,才能提升保護力,各項疫苗專診接種合約醫療院所資訊,可上衛生局網站查詢。

Read More

吹海風長大的頭城甜心芭樂 8/20啟動行銷體驗

「吹海風」長大的頭城鎮的甜心芭樂,果肉白晰軟嫩,味道香甜。(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頭城鎮的「甜心芭樂」,因種植產區鄰近太平洋,標榜「吹海風」長大的芭樂,果肉白晰軟嫩,味道香甜;近期甜心芭樂進入盛產期,經過縣府全面進行農藥殘留安全檢測,八月十九日辦理品質評鑑競賽;二十日在九號咖啡外澳館辦理行銷活動及評鑑競賽頒獎典禮。 頭城甜心芭樂是傳統「中山月芭樂」的土芭樂品種,因保存不易,因此鄰近大台北市場成為其種植首選,全國種植面積也是頭城最大,約有三十公頃,年產量約三百六十公噸。 頭城鎮農會指出,甜心芭樂種植地以港口、拔雅、武營、福成為主,因種植區域背山臨海,每年東北季風從海面刮起鹽水霧氣,將海水中大量微量元素如氯、鈉、鎂、硫、鈣等吹向陸地,經雪山山脈阻擋落下,讓甜心芭樂葉面長年吸收海霧氣中所夾帶的微量元素,使生產出果實香氣濃郁,果肉白晰細緻,清甜回甘,且富含豐富維他命C。 農會表示,雖甜心芭樂每月都能生產,但七至十月品質最佳,挑選上以果皮白裡透紅、能散發濃郁香氣為主,八月二十日(周六)上午十一時起到下午五時在九號咖啡外澳館辦理行銷活動及評鑑競賽頒獎典禮,安排有有打卡送芭樂品嚐、芭樂果凍花DIY體驗系列活動,歡迎大小朋友參與。

Read More

苗栗原民打米糕活動報名 8/20起每週六2場次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泰雅文物館為推廣原住民傳統打米糕文化(smxu),於8月20日起至10月1日,安排於每週六2場次,共14場次打米糕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到館親自製作並品嚐泰雅族傳統美食,即日起開放報名,每場次限額20名。歡迎民眾報名打米糕活動,為自己和家人安排一趟富有知識、美食、休憩的療癒假期。 泰雅族「打米糕(smxu)」,早期只有在豐收、迎賓或是結婚等重要時刻進行,象徵藉由族人共同努力,才有甜美果實享用之意義。但隨著時代變遷,族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改變,泰雅族打米糕smxu的傳統飲食文化場景,漸漸被拋在時代潮流後,逐年消逝中。泰雅文物館因擔憂泰雅族飲食文化消逝,希望藉由辦理打米糕(smxu)」體驗活動,將這項飲食文化傳承下去。 縣府團隊積極活化泰雅文物館,這次爭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通霄發電廠經費,共同辦理「原住民傳統打米糕文化(smxu)」體驗活動,也希望在傳承泰雅飲食取自自然的文化知識同時,宣導環保、生態保育理念,寓教於樂。 另外泰雅文物館配合歡慶8月1日原住民族日,館內現正展出「自己的名字—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特展」,入館參觀可以了解原住民族找回自己名字的辛苦歷程及各族命名文化,還可以為自己帶回一個泰雅名字;假日到館更可以欣賞精彩可期的原住民族歌舞展演活動,使用溫泉泡腳池和溫泉煮蛋池的休憩空間。

Read More

苗栗新增535病例 年齡分布1歲以下至96歲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8月14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535例,其中男性261人、女性274人,年齡分布1歲以下至96歲,自今年1月1日至今天0點,累積本土案例10萬1,722人,人口占比確診率達19%。 統計6個月至5歲嬰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狀況,自7月22日首日開打迄今,苗栗縣接種率14.6%(全國平均15%);5-11歲兒童第2劑接種率44.5%(全國平均45.4%)。 衛生局提醒幼兒於幼兒園中集體活動與同儕接觸頻繁,且不易落實戴口罩,家長應積極為家中幼兒安排接種COVID-19疫苗。2歲以下嬰幼兒由於年紀較小,需要較完整嚴謹的醫療資源協助,需請家長攜同小朋友前往鄰近的合約醫療院所評估接種,若幼兒曾感染過covid-19,應間隔滿3個月後再行接種。 衛生局叮嚀鄉親苗栗縣各類新冠疫苗充足,呼籲符合各劑次疫苗施打資格者,仍應打好打滿,以維自我防護力。疫情多變,防疫不鬆懈,平時仍應戴好口罩,勤洗手消毒,注意個人衛生。守護自己及家人健康,共同維護社區安全防線。

Read More

苗栗縣圖本土語言閱讀推廣-大家來講地方話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立圖書館「111年多元閱讀-本土語言閱讀推廣-大家來講地方話」講座活動涵括:閩、客、賽夏、泰雅4大語言別,活動期程自即日到10月30日,分別在客家庄、閩南區及原住民鄉鎮等地辦理,歡迎熱愛本土語言的民眾踴躍報名參與。 8月20日(星期六)在通霄精鹽廠舉辦第六場「鹽文化導覽巡禮」,從挑鹽古道的歷史人文到鹽文化的歷史變遷,鹽來館導覽師邱品誌專業解說在地傳統產業,說在地的話,認識那些年在地的事,再介紹現今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之大規模生產等,閩語解說國內唯一以海水產製食用精鹽的工廠。 為深耕部落原住民語,第七場「泰雅小小解說員培訓課程與展演」特別聘請泰興國小泰雅族語老師盧小萍於9月7日(星期三)、9月14日(星期三)、9月21日(星期三)、9月28日(星期三)、10月5日(星期三)、10月12日(星期三)等六場之下午4時培訓幼兒園小朋友泰雅語及泰雅舞蹈,讓小朋友能用族語解說部落的特色、特產、觀光景點及表演泰雅歌舞等,並於10月16日(星期日)上午在泰安甜柿節活動現場讓學生用族語向族人及遊客介紹及導覽等展演活動。 第八場「賽夏小小解說員培訓課程與展演」,邀請南庄國小族語老師根梅香於9月8日(星期四)、9月15日(星期四)、9月22日(星期四)、9月29日(星期四)、10月6日(星期四)、10月13日(星期四)等六場之下午4時實施培訓課程,讓小朋友們具備用族語解說及介紹部落特色、農產、及賽夏族傳統舞蹈故事之能力,並於10月30日(星期日)上午在南庄山水節會場展演。

Read More

嘉縣諸羅祭 為青年返鄉打造友善創業環境

嘉義縣為青年返鄉打造友善創業環境。(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扶植的青年創業團隊「有種創造工作室」, 十三至十四日在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招待所舉辦「二0二二諸羅祭Jurassic Festival-蒜泥有種」音樂祭,邀請近二十組樂團熱力開唱,還有近80攤各式攤商共襄盛舉,縣長翁章梁向現場歌迷喊出「有膽任性、有種實現、歡迎大家一起來嘉義縣實現夢想」,場面氣氛瞬間high到最高點。 縣長翁章梁表示,今天的諸羅祭很熱鬧,證明嘉義縣的年青人是有夢想也有能力克服困難的,青年的創意與活力是城市進步的關鍵,青年返鄉及留嘉創業是他最重視的議題,縣府持續推動相關計畫協助青年創業,打造友善創業環境,讓青年的創業路走的更遠、更穩固。「有種創造工作室」推出蒜泥有種音樂季,更讓大家看到不同以往的嘉義縣面貌,展現年青世代的青春活力,大家都非常的「有種」, 希望「有種」精神一直持續下去,歡迎大家來實現心中的夢想。 諸羅祭現場吸引相當多年輕朋友一起參與。(記者張翔翻攝) 「有種創造工作室」由兩位青年吳威融及蕭宇恒共同創立,就學期間曾主辦校園音樂盛典活動,面對夢想,懷抱著同樣衝勁的他們,希望能將「有種精神」堅持下去,並將這股能量傳遞給大家,今年在縣府支持下,實現創業夢想。 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長陳奕翰表示處為支持青年返鄉及留鄉創業,與在地創育機構攜手建構青年在地支持系統,從創業小聚、論壇、參訪等培力活動、「嘉義縣青年孵化讚」創業一站式平台,到「青年創新創業獎勵補助計畫」提供創業資金挹注等資源,協助具發展潛力的新創事業能安穩在地扎根。

Read More

ADA新銳建築入圍名單出爐 竹市公設、地景藝術在列

新竹市體育館雨庇與藝術家范承宗創作《落水唷》作品位於北大公園,入圍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台灣最具指標性的新世代建築獎項-二O二二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近日公布入圍名單,主辦單位自百件報名作品中遴選十件入圍,新竹市政府表示,十件其中有兩件為竹市公共建設、地景藝術作品,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市府秉持「以人為本、相信專業、公大於私」三大關鍵堅持,邀集全台頂尖設計師及規劃團隊,以設計力提升城市美學,已然改變新竹城市風貌。 市府指出、「新竹市體育館雨庇及館前廣場之增生」為步行城市一環、新竹公園一部份,體育館作為這座城市最富活力的公共設施,並與新竹市立動物園及假日花市為鄰,成為市民平假日休憩的重要場域。為滿足市民活動空間需求,胡靖元建築師以大階梯、坡道創造易親近駐足的場域,透過門廳、柱列與雨庇、館前廣場的設計,使空間更具美學與層次感。 《落水唷》作品位於北大公園,由藝術家范承宗創作,將象徵緣分、圓滿、團圓的傳統客家油紙傘解構、複製與重組,打造成一頂有如植物花葉輪廓的「大型戶外帳篷」,為人們撐起一座遮風避雨的處所。《落水唷》因著二O二一新竹光臨藝術節落腳新竹市,但不因藝術節結束而離去,現已成為供民眾歇腳、遮陽的另類公共空間。 新竹市體育館雨庇與藝術家范承宗創作《落水唷》作品位於北大公園,入圍2022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記者曾芳蘭攝) 除入圍作品之外,市府也曾邀請入圍者,姚仲涵與曾睿彬所創作的《光電獸》系列科技作品,也曾於竹市展出,包含二O一九年有長達一百公尺的大型作品《光電獸#12河》於護城河面展演,二O二一年《光電獸#23巡跡掃描》則蒐集台鐵廣播聲、新竹漁港海水聲等在地聲音,結合光影效果,讓觀眾在環狀光圈內經歷一場新竹之旅。 市府指出,市府秉持尊重專業態度,讓建築師、藝術家一起為新竹市的公共建設、公共藝術作品的品質努力,近年已囊括包括 If Design Award、Good Design Award 及紅點設計大獎等,累計超過一百七十件,成果有目共睹。 市府說明,ADA新銳建築獎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於二O一二年發起,邀請四十五歲以下創作者,以座落於台灣的建築設計或裝置作品參賽,提供年輕創作者發聲與橫向對話平台、與各領域交流,今年報名作品近百件,評審團選出十件入圍作品,將於十月三十一日舉辦頒獎典禮。

Read More

新北家防社工偕地院卿庭和勵馨安撫出庭兒少的心

新北市府駐新北地方法院家庭暴力暨性侵害被害人服務處(卿庭)社工陪同孩子共玩過程中傾聽孩子的擔憂,提供情緒支持。 (新北市府社會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爸爸在開庭前告訴十二歲的兒子阿睿,「如果你跟法官說你想跟媽媽住,那麼爸爸再也不會去看你」。阿睿在開庭前內心極度為難,告訴社工「我可以誰都不要選嗎?因為他們都對我很好,我怕我選了,他們會不開心。」另名孩子小岑,長期目睹父母衝突,媽媽帶她到法庭當證人,她不太知道什麼是證人,只記得媽媽交代要說出看到和聽到的;小岑問社工「我忘記怎麼辦?法官可以讓爸爸媽媽不再吵架了嗎?」 新北市府自民國九十四年七月起辦理「駐新北地方法院家庭暴力暨性侵害被害人服務處」方案(簡稱卿庭),於新北地方法院板橋院區提供服務,服務模式由市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新北地院及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合作,三方連結設法為被害人提供符合即時需要之福利服務。 社會局表示,截至今年五月底已累積服務達五萬八千多人次,近二年疫情期間,平均每日仍有高達十七點三人次的服務量,其服務需求日益增高。 社會局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表示,卿庭發想源起於法院有許多「法庭」,而「卿」為對人的尊稱,同「您」,希望卿庭成為「您的法庭」,藉由司法與社工專業結合,提升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網絡效能。 許芝綺說,在家事及家暴訴訟中,孩子常被迫捲入父母的司法訴訟中,無論他們的意願為何或是否有心理預備,都可能以案件的被害人、告訴人、證人、關係人等身分出庭作證,甚至要在離婚或親權訴訟中抉擇要跟隨哪一方,讓孩子需要獨自承受回應的壓力,與無法預知後果的恐懼。 為緩解出庭對兒少造成的壓力及身心影響,卿庭的社工在開庭前會在溫馨與放鬆的空間,透過共玩的過程傾聽孩子的擔憂並回應他們的疑慮,更運用法庭模型及出庭準備繪本等工具介紹法庭環境及人員,具象化說明開庭流程,讓孩子較能掌控出庭可能需要面對的各種情境,減緩心中的焦慮。開庭時社工也會陪同孩子身旁提供情緒支持並協助維護權益,讓孩子盡可能在身心安全的狀態下陳述事實或表達意願。 許芝綺表示,出庭對兒少來說最大的壓力是要再陳述自己不愉快的創傷經驗,擔心親密家人的威脅、恐嚇及期待落差等不利的後果,這些沉重的壓力與創傷,有時連成年人都承受不了,何況是未成年還無自保能力需依賴大人照顧的兒少。 社會局表示,「卿庭」辦公地點就在新北地方法院板橋院區三樓,如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希望在法院得到協助,卿庭就能「傾聽您心情」、「協助您家庭」、「陪伴您上法庭」,有需求的民眾都可於上班時間電洽卿庭(專線02-29617322分機2052~2056)或向新北地方法院諮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