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社區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果展 近千名長者參與

基隆111年旗艦社區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果展活動,在基隆港東3東4旅客服務中心登場,基隆現有49個社區及2個里辦公處參與社區旗艦計畫。(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111年旗艦社區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果展活動,在基隆港東3東4旅客服務中心盛大辦理活力秀表演、地板滾球、疊杯趣味競賽等,近千名長者熱情參與。 社會處吳挺鋒處長表示,市府積極整合社區力量來關懷服務全市八成多健康長者,並由社工員積極輔導社區組織及人民團體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目前已有87處,平均每二個里就有一個據點,涵蓋率逾50%。為擴大普及性,鼓勵各據點增加開放時段,設置巷弄長照站,拉長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軸線,讓長輩白天可隨時至據點參與活動外,也導入「預防及延緩失能」方案,再加上「電話問安、關懷訪視、餐飲服務與健康促進活動、社會參與」等五大服務,讓全市關懷服務網絡,發揮最大效益,讓長者及家中子女都能放心、安心在地活躍老化。 基隆現有49個社區及2個里辦公處參與「社區旗艦計畫」,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使社區間彼此學習,從陪伴進而變成伙伴,除了提供弱勢兒少、新住民服務及協助家暴防治宣導工作外,也積極透過社區方案促使長者走出戶外敞開心胸,拓展老年生活的社交圈、增進人際互動,進而達到活躍身、心、靈及世代融合的社會福利社區化工作。 活動中規劃活力秀表演、地板滾球、疊杯趣味競賽等,近千名長者熱情參與。(記者鄭鈞云翻攝) 吳挺鋒處長表示,此次活動感謝各社區的熱情參與,有近95個社區900名長者報名參加。 本次動態活動,以平時據點提供的「健康促進」服務為主題,透過「地板滾球」、「疊杯」二項趣味競賽,考驗長輩反應、專注力及靈活度;「活力秀表演」由10處社區特色舞蹈歌曲表演,展現長輩活力;最後並安排致贈感謝狀,感謝本市 137 處社區參加本年度旗艦社區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在地服務、促進長者生心理健康與社會參與。    

Read More

中小學客家藝文北區初賽 基隆登場

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北區初賽在基隆市七堵國小隆重登場,共有北北桃基四縣市計45校、70隊、754人次共襄盛舉。(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由客委會、教育部與基隆市府共同主辦的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北區初賽,十五日在基隆市七堵國小隆重登場,活動自一0九年疫情停辦後首次恢復辦理,共有台北、新北、桃園與基隆四縣市計四十五校、七十隊、七百五十四人次共襄盛舉,獲特優隊伍,將在十一月十二日代表北區到台南市參加全國總決賽。 這次競賽共有口說、戲劇、歌唱三個類別,各類別再細分幼兒園組、國小低、中、高年級組和國中組,計三類各五組,希望藉由這次競賽活動的舉辦,將各級學校學生平日學習客家語的技藝與歷史文化進行傳承,一起在舞台上展現自信,同時學生彼此間也可以相互觀摩學習精進,讓客家文化傳承綿延不絕、發揚光大。 在競賽現場中,每位參賽學生都大展身手,將自己對於客語的情感透過各式藝文演出讓評審們深獲感動,而這次承辦學校七堵國小也相當用心,在兼顧防疫之餘,特地規劃競賽直播服務,讓雖然無法親臨現場的家長老師們都能同步收看學生精彩的成果;七堵國小林志彥校長說:「看到孩子在舞台上自信展演、熱情活潑、專業逗趣,希望藉由這股活力將疫情一掃 而空,除了客家文化傳承外,也希望社會平安喜樂,大家健健康康!」 基隆市教育處杜國正處長表示,非常歡迎大家來到基隆,今年度很幸運由基隆承辦如此有意義的競賽,客語為台灣多元族群中使用之自然語言之一,也是我們的重要文化資產,看到孩子透過這樣的交流競技觀摩活動,涵養藝文氣質,也同時展露出對於學習的熱情與投入,這就是客家藝文活動可愛可貴之處,更具有傳承客家藝術與文化之美的重大意涵。

Read More

第二屆花蓮太平洋盃舞蹈全國錦標賽登場

第二屆花蓮太平洋盃運動舞蹈全國錦標賽登場,二百多名全國好手同場競技。(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第二屆花蓮太平洋盃運動舞蹈全國錦標賽,昨日在花蓮縣立中正體育館舉辦盛大舉行,二百多名從全國各地雲集而來的各路好手、專業舞者同場競技、拚取積分。縣長徐榛蔚也到場觀看選手們的傑出表現,期許選手都能發揮最佳狀態,角逐國手資格、為國爭光。 徐榛蔚表示,花蓮縣自全民運舉辦運動舞蹈項目後,連續兩年有在花蓮舉辦太平洋盃舞蹈錦標賽、國手或個人比賽,這也是縣府在推動「運動結合觀光」成功的典範,使選手、民眾在比賽觀賽的同時也能在花蓮旅遊,形成一個產業鏈。 中華舞總所舉辦的國手選拔積分聯賽為中華奧會、體育署、教育部所認證之聯賽,今年總計十三站,花蓮站為第八站;在經過前半年的角逐,國手排名逐漸成形,所有選手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好自身最佳狀態,以此爭取最高榮譽。 本次比賽共有九十八位單人選手、五十六對雙人選手,總計二百一十位選手,其中花蓮縣二十位、金門縣五位、南投縣二十四位、屏東縣三位、桃園市二十一位、高雄市十一位、基隆市一位、新北市五十五位、彰化縣四位、台中市二十四位,以及台北市四十二位。

Read More

魅力基隆回饋大募集 讀者填問卷抽好禮

魅力基隆刊物現正舉辦讀者問卷回饋大募集活動,還有精美禮品抽獎,有機會獲得知名品牌3D巧摩枕、時尚經典短夾、運動品牌健身包等好禮,邀請民眾填問卷抽好禮。(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巿政府發行的「魅力基隆」刊物報導了基隆的各種活動,民眾可從中看見基隆的多元面向,也能感受到更多城巿的進步與改變。為了提供給讀者更棒的內容,巿府現正舉辦讀者問卷回饋大募集活動,還有精美禮品抽獎,有機會獲得知名品牌3D巧摩枕、時尚經典短夾、運動品牌健身包等好禮,邀請民眾填問卷抽好禮。 而最新一期秋季號發行囉!內容包含全新策劃「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在基隆、「2022基隆海洋老鷹嘉年華」全紀錄,以及基隆如何以地形優勢興建特色公園遊戲場、打造友善動物城市等,帶大家深入堂奧、一窺究竟。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曾姿雯處長表示,魅力基隆刊物今年除北北基交通節點及旅服中心,大台北地區50間特色咖啡館及商旅與35間時尚旅店、市府轉運站、南港及松山火車站等,持續拓展至桃園、宜蘭圖書館、知名的圓山大飯店等,讓喜愛的讀者更有機會看見我們。

Read More

新北讓女孩「月事變好事」 月經教育實現性別平權

八里國中曾英惠老師進行月經教育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致力於實現月經平權,去年結合民間資源及企業,捐贈生理用品給弱勢婦女及二百九十九所學校弱勢學生。今年與花王(台灣)攜手合作將生理用品送到五十七所偏遠學校,還發展國小、國中及高中職校園月經教育宣導懶人包,提供各級學校進行校園宣導,並引進花王宣導講師入校協同進行衛生教育及性平教育,讓學生「月事變好事」,成為最呵護女孩的城市。 八里國中擔任五十七所偏遠學校的中心學校,須定期統計並回報學校需求及學生取用情形,校長詹志偉表示,學校邀請衛教講師到校宣導,同時率先實施月經教育,減輕青春期女孩月經帶來的負面情緒,守護學生身心健康。授課教師曾英惠說,透過課程讓學生瞭解月經貧窮及國際月經日的活動,也期盼這樣的活動可以使更多人理解女生生理上的需求。 月經教育宣導懶人包總編輯積穗國中主任龍芝寧表示,傳統社會將「月經」視為隱晦、難以啟齒的話題,因而對於女性月經知識不足、難以同理,導致偏見、歧視現象,這些聞「經」色變的迷思,其根源是對於月經的不了解或沒有被賦予機會去認識。近來社會各界關注月經議題,倡議去除污名、正視月經平權的同時,學校教育是重要的著力點。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積極推動月經教育,研發「經」彩青春教材,將經期生理保健、消弭月經貧窮、實踐月經平權融入校園教學活動中,讓「月事」不只是女孩要學的事,更是所有性別學生應該知道的事,期待透過一起參與、共同討論,創造更具包容、平等的社會,讓「月事」變成性別友善、健康幸福的「好事」。

Read More

瀕絕槲櫟推廣在竹縣登場 民眾踴躍參加

  民眾攜家帶眷,穿著雨衣、踩著爛泥,認真聽講師解說槲櫟的點點滴滴。(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豐鄉擁有臺灣瀕臨絕種的殼斗科植物「槲櫟」最大自然族群,數量卻逐年下降,至今年僅存七十株,而今年適逢果實成熟期,新竹縣政府與嘉義大學等單位十五日在婦幼館旁公園舉辦保育槲櫟宣導活動,即便天候不佳,仍有許多民眾攜家帶眷,不畏風雨到場參加,為保育槲櫟盡一份心力。 農業處指出,槲櫟是臺灣瀕臨絕種的殼斗科植物,更被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極危」等級。台灣最大自然族群目前發現位於本縣新豐鄉,但該族群自二00二年被發現以來,數量逐年下降,至今年僅存七十株。 為保育槲櫟珍貴基因組成,縣府及嘉義大學在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的經費挹注下,著手人工育苗、種植等保種及域外保育工作,並於二0一七年在婦幼公園種植廿餘株槲櫟,生育狀況良好。而縣府已自二0二0年起,連續兩年辦理宣導活動,推廣槲櫟保育價值,今年又適逢槲櫟果實成熟期,因此再度以「為槲櫟、為所有生命建構共同未來」為題,第三年舉辦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槲櫟,也認識瀕危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價值。 縣長楊文科表示,鑑於新豐槲櫟原生族群有滅絕風險及種子盜採危機,嘉義大學團隊分別於新竹縣鳳岡國小、山崎國小及新竹縣婦幼館等地栽植槲櫟,方便民眾觀賞及教育宣導,降低原棲地被盜採的風險。縣府農業處歡迎各機關、學校加入槲櫟保育的行列,意者可聯繫縣府農業處森保科由專人評估,適宜種植的話,將免費提供苗木與栽植技術諮詢。

Read More

張善政李鴻源合體檢驗鄭績

李鴻源肯定張善政的土木背景當市長一定能為公共工程把關。(張善政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昨(十五)日啟動「檢驗鄭績」計畫,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合體,前往桃園市圖書館總館共同檢驗。張善政指出,總圖啟用時間一延再延,市民苦等,鄭文燦卻只顧著跑選舉行程,相當諷刺。李鴻源則提到,從近期桃園公共工程頻繁出包的情況來看,標案與施工都應該回歸專業,因此張善政當選後,自己將極力協助,總盤查、總體檢桃園的大大小小工程,讓桃園能既美麗又安全。 張善政昨邀請李鴻源檢驗桃園市圖書館總館工程。李鴻源表示與張善政是十多年的老同事。大家都知道他是科技專家,可是別忘了,他是台大土木科班出身的土木工程師。他相信所有候選人裡面,沒有人比他對土木工程還要了解。 張善政邀李鴻源檢驗總圖,不要為了選舉造勢壓啟用日期,犧牲市民的安全。(張善政辦公室提供) 李鴻源指出,土木工程更重要的是安全、工安,但最近看到八德運動中心讓桃園鬧上國際媒體,不是很光榮的事情。 李鴻源表示,要是鄭市長覺得大家冤枉他,當初他在工程會做了一個全國標案管理系統,進去把它攤開來看,如果真的冤枉你,我們也很樂意澄清,假如真的招標有問題,應該好好痛定思痛,就像總圖一直沒辦法驗收完成,應該盡快驗收完成,給桃園市民一個安全的空間。 李鴻源說,他極力支持張院長,一個土木專家,上來以後,他一定會極力的協助他,把桃園大大小小的公共工程品質,都做一個總盤查、總體檢,讓它不但美麗還安全,這是他個人非常樂意,也願意做到的。 張善政說,假如這棟大樓順利啟用,今天站在這邊的就不會是我們,而是鄭文燦市長,甚至是蔡英文總統來開幕剪綵。結果這棟樓沒有辦法啟用,鄭文燦市長跟蔡英文總統卻選擇今天去幫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鄭運鵬選舉造勢,是一件多麼諷刺的事。

Read More

拚連任 楊文科在橫山、東湖口競選服務處成立

新竹縣長候選人楊文科(左二)橫山、東湖口競選服務處成立,楊文科強調債不留子孫係其目標,同時強化各鄉鎮建設。(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十五日於橫山鄉與東湖口成立競選服務處,國民黨新竹縣黨部主委陳見賢、競選部總幹事林思銘等人都到場展現大團結,楊文科強調,債不留子孫,是他的施政主目標之一,減輕下一代的經濟壓力。 楊文科表示,過去四年來,縣府在橫山鄉投入廿一點八二億元;橫山大發展,是對橫山鄉親的承諾;細數交通工程、社會福利等政策,都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楊文科說,縣府與地方團結一心推動內灣地區聯外道路新闢工程、內灣野薑花公園及老街公有停車場周圍設施改善、合興森林愛情園區營造等;其中,內灣地區連外道路新闢工程,將分成短期的一二0線拓寬及中長期的連外新闢道路。礙於原物料及工資上漲,總工程經費增加到四億元,多餘的款項全由縣府來負擔,力拚年底前發包施工。 楊文科指出,橫山鄉的老年人口比例為百分之廿四,已係超高齡社會,對長輩的照顧絕對是重中之重,因此一上任就立即恢復老人年金每月三千元的發放、不拖不欠;從今年九月六日開始,也將敬老愛心卡,開通搭乘計程車載送服務,每趟補助車資一百元,補助金額全國最高,當場承諾「路一條條開、建設一項項做,目標零負債、不債留子孫」。 傍晚,楊文科也與國民黨籍湖口鄉長候選人吳淑君,一同在東湖口成立聯合競選辦公室,讚賞吳淑君是執行力最強的鄉長候選人,及最佳接班人。  

Read More

今年里長選舉 北區年輕人挑戰老里長

為照顧父親去考長照證書的同濟會秘書趙品絜(右四)跳出來競選北區重興里里長。(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今年里長選舉,北區有九個里的現任里長得接受年輕人挑戰,由於年輕人有活力、有創意,加上都是行動派,又善於利用「空軍」宣傳,老里長無不戰戰兢,不敢輕k敵。昨天在重興里林森路成立競選總部的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成功會秘書趙品絜就是其中之一。 往年老里長深耕基層,幾屆幹下來,幾乎沒有人敢與其爭鋒。但隨著政府已研議將投票年齡降至十八歲,今年北區各里英雄出少年,據區長李皇興統計,至少有北門、小北、大光、北華、公園、華德、文元、重興、力行等九個里都有年輕人站出來挑戰現任里長,過去輕輕鬆鬆同額競選,今年很多都得出來拼老命,由於年輕人有網路優勢,爆發力十足,老里長都不敢輕忽,多少也出現壓力。 本身是眷村二代、住在果貿新城的同濟會趙品絜,昨天成立競選總部,挑戰五連霸的現任里長鄭林阿雪,很多同濟會夥伴前往加油打氣,雖然這場仗也不是很好打,但趙品絜表示,她照顧生病的父親長達十年,發現該里沒有長照據點。為此,她還跑去考了一張社工證,由於重興里有很多眷村長輩,所以她跳出來參選的首要政見就是成立長照據點,並提升為外展的社區關懷巷弄站,定期關懷長輩。 畢業於嘉南藥理大學消防系的趙品絜表示,社區長輩的防災知識也需加強,她住的大樓裡就有一位住四樓的阿嬤,因同樓一位阿公忘了關火引發火災,一路從四樓衝下來,結果卻因驚嚇過度而往生。所以住很多長輩的社區大樓,長輩的防災常識必需加強,以免再發生類似的意外

Read More

台江青春伴行登場 老中青一百三十多人參與

二0二二年台江青春伴行十五日從海尾朝皇宮出發。(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二0二二年台江青春伴行十五日下午登場,吸引老中青三代一百三十多人參與,沿著山海圳綠道,搭船渡過四草湖,登陸北汕尾島,體驗台江先民渡海移民拓墾之路。 社大台江分校表示,台江青春伴行源於海佃國小《小台江》親師生設計的台江青春夜行,以徒步方式,踏溯台江最核心的環境及歷史文化現場。 海尾朝皇宮、社大台江分校、台江國家公園共同合辦的「台江青春伴行」,昨天下午二點許從海尾朝皇宮出發,老中青三代沿著山海圳綠道,從海尾經四草湖、北汕尾海岸到鹿耳門天后宮,從黃昏走到夜晚,全程約二十三公里。 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為陪伴更多的台江青年學子及鄉親走讀台江拓墾歷史文化,守護台江家園,連續十年策辦「台江青春伴行」,今年有社大台江分校、在地高國中小學參加,成為台江最熱門的歷史文化生態之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