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善政公辦政見會主打「一二八零月票」「財務配套完善」政見不跳票。(張善政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十四日出席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除細數政見外,也感謝呂秀蓮、朱立倫、吳志揚與鄭文燦等歷任縣市長對桃園的貢獻。張善政表示,執政團隊面對自己的不足,必須不迴避批評,不排斥外界的建言,「歷任縣市長留下的市政資產,好的,我會延續,有缺失的,我會改革,用成熟、專業的態度面對批評,桃園才能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桃園市第三屆市長選舉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上午於選委會第一會議室舉行,以辯論方式辦理,每一位候選人政見申論六分鐘後,回答兩名發問人之提問;之後則是六分鐘的結論環節。發表會開始前,四名候選人抽籤決定發言順序,張善政抽到第四順位。
張善政一開始提到,自己在桃園工作了十二年,是桃園改變了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在宏碁、Google,在桃園龍潭這段經歷,就不會有後來的張善政,如果我能當選桃園市長,我會用畢生累積的經驗與知識,回報桃園。」
張善政坦言,比起當初自己在龍潭工作時,現在的桃園成長了很多,但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像是人口大幅成長帶來的交通壅塞,人行道的品質跟不上城市發展,公共建設品質急須改善、以及消防安全與社會治安,這些都是市民關心的重點。
對於諸多市政問題,張善政表示,自己有明確的規劃、具體的政策,像是市民跨縣市的通勤需求,有「一二八零月票方案」,民眾可以自由搭乘國道客運、機捷跟台鐵,通行雙北沒有負擔,「這項政策,我們有詳細的財務配套,就算中央不補助,也可以達成,絕不跳票。」
至於市民福利,張善政表示,全台唯一、六都第一的婦幼局,加大對婦女及幼兒的照顧;產婦在桃園可以獲得全國最多的36趟產檢計程車補助跟產後心理諮商;公共托育的數量要翻倍,減低父母對幼兒入學的焦慮;幼兒可以獲得專屬的運動場域;國中小營養午餐,市政府會全額補助,減輕家長負擔。
張善政也提到城市擘劃,透過宏觀的城市發展與微觀的城區改造,把桃園打造成一個宜居城市,推出全國最優惠的獎勵措施,從火車站、捷運站與主要幹道開始,鼓勵都市更新,推動舊城區再生,改善桃園市舊城區的居住環境。
同時,擴大發展,連結台北、新北與基隆,成為「桃基北北Mega City」。他表示,四座城市加起來接近一千萬人,已經是共同的生活圈、工作圈,「有多元的產業,有國際機場,也有海港,是台灣「對內整合、對外競爭」的重點都會,桃基北北四個城市的首長緊密合作,各方面的政策能一起協調、一起進步,桃園就能更加突破,台灣也會因此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