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公告明年4次航海人員測驗計畫 未來規劃與岸訓整併

航港局於交部召開記者會,由副局長劉志鴻主持,會中發佈明年舉辦4次航海人員測驗計畫。(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於交部召開記者會,由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主持,會中宣佈明(112)年航海人員測驗期日計畫暨參測須知,預計於3、6、8及11月辦理4次測驗,該測驗分一等船副、一等管輪(含加註)、二等船副、二等管輪(含加註)及電技員等類別。劉志鴻也提到,未來三、四年後規劃時程由現在一年舉辦四次改為三次,與岸上晉升訓練整併結合。 航港局表示,有關參測資格、應測科目、試題題型、成績計算與及格方式,依照「船員訓練檢覈及申請核發證書辦法」規定辦理,並已載明於參測須知。另再次提醒所有應考人於報名時務必確認參測身分為「參測」或是「補測」,曾經參加本項測驗,並已有1科以上科目及格且於保留期限內者,應勾選「補測」,請參測者請務必詳加閱讀參測須知。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運輸為我國對外貿易不可或缺的事業,歡迎有志青年及早投入海事職場。本測驗詳細資訊,可至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網址https://web02.mtnet.gov.tw/ )公開服務項下「航海人員測驗專區」查詢。 航港局於交部召開記者會,由副局長劉志鴻主持,會中發佈明年舉辦4次航海人員測驗計畫。(記者陳瓊如攝) 受到這近年來航運景氣熱絡影響,根據航港局的統計,去(110)年報名航海人員測驗約有一千六百四十七人,今(111)年則有二千三百三十三人,報名人數增長。由於政府推動離岸風電政策,目前國籍船員在風電船上工作,冬天約有一百二十人,夏天約計二百一十人到二百二十人之間。

Read More

旅客出入境更便捷 可預先線上申報洗錢防制物品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指出,為提供出入境旅客更便捷之申報程序,財政部已於111年11月4日修正發布洗錢防制物品出入境申報及通報辦法第4條規定,增加以電腦連線傳輸之申報方式。旅客得以電腦或行動裝置,於通關前預先將超逾限額之洗錢防制物品申報內容傳輸至關港貿單一窗口,旅客實際通關時,則應於入境紅線檯或出境海關服務檯臨櫃出示本人護照、身分證或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向海關申報,經海關線上調閱預先申報資料後,辦理收單及查驗,完成洗錢防制物品申報程序。 高雄關進一步表示,為利旅客於線上實施時預先申報,高雄關網站已建置「旅客申報E指通」(路徑:首頁>旅客通關> ),內容包含「MI50入出境旅客線上預先申報登記洗錢防制物品操作手冊」。出入境旅客如攜帶超額貨幣現鈔、有價證券、黃金及其他有洗錢之虞之物品(即總價值逾等值新臺幣50萬元,且超越自用目的之鑽石、寶石及白金),出入境前可上網登入關港貿單一窗口(https://portal.sw.nat.gov.tw/)之簡易申辦/旅客/(MI50)入出境旅客線上預先申報登記洗錢防制物品,傳輸應申報資料向海關申報。 高雄關呼籲,旅客出入境攜帶逾限額規定之下列現鈔等洗錢防制物品,應向海關誠實申報,以免被沒入或處罰鍰: 一、總價值逾新臺幣10萬元現鈔。 二、總價值逾人民幣2萬元現鈔。 三、總價值逾等值1萬美元之外幣、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現鈔。 四、總面額逾等值1萬美元之有價證券。 五、總價值逾等值2萬美元之黃金。 六、鑽石、寶石及白金總價值逾等值新臺幣50萬元且超越自用目的,並有被利用進行洗錢之虞之物品。

Read More

中遠海控供應鏈物流拖車平臺 正式營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控供應鏈物流拖車平臺正式營運,象徵著中遠海控數位化供應鏈建設又邁出一步,不僅使該公司的海運延伸服務能力獲得實質性提升,更能有效助力其端到端全程供應鏈體系發揮更大價值。 中遠海控表示,供應鏈物流拖車平臺將以自營、期租、採購等方式統籌營運拖車資源,通過合理配置全程供應鏈資源,與貨櫃班輪運輸航線有效對接,全面覆蓋中國大陸87個沿海重要港口,形成廣泛的海陸聯運網路,實現對國內各區域的有效輻射和對各內陸門點的無縫銜接。 中遠海控自有拖車運能將通過配套的智慧數位化資訊系統和服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資源一體化調用,以更高效的統籌協調物流配送資源,賦能全程供應鏈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一站式服務,更大程度地縮短與客戶之間的服務距離和回應時間,降低客戶物流成本,提升客商交互體驗。 此外,中遠海控專業的供應鏈物流運營管理團隊,將通過持續增強拓鏈補鏈能力,不僅能全力保障拖車平臺的安全、可靠、高效,為客戶打造更暢通的運輸通道,還能在供應鏈物流拖車平臺上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報關、清關服務,形成"拖車運輸+跨境服務"多元化的解決方案,更好地體現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推動覆蓋全球的"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三位一體數位化供應鏈體系的構建。

Read More

中谷海運內貿貨櫃船 中谷南寧輪首航廈門

中谷南寧-廈門首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谷海運最大型內貿貨櫃船-"中谷南寧"輪首航廈門港。 廈門港消息,中谷海運最大型內貿貨櫃船"中谷南寧"輪首航廈門港海通碼頭,該輪投入營運刷新廈門港內貿最大單船噸位。作為中谷海運集團推動沿線港口"散改集"業務的重要引擎,"中谷南寧"輪從欽州出發經停廈門港通達日照港,主要裝載貨櫃貨物為煤炭、紙漿、瓷磚、高嶺土、葉蠟石等。 "中谷南寧"輪載重噸位為8.92萬噸,最大裝載櫃量可達4636TEU,設計航速15節,續航力一萬海浬。該船具備生態保護附加標誌(G-ECO),環境保護附加標誌(G-EP),是中谷全面貫徹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理念,加快推動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針對該輪船型大、載重多的特點,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旗下海通碼頭提前做好泊位預排,確保船舶直靠,提供精準高效船舶服務,本次船舶裝卸船時效率達238.19櫃/小時,橋吊單機52.11櫃/小時,單小時作業量最高323自然櫃,創造廈門港內貿船舶作業船時新高。 "中谷南寧"輪載重噸位為8.92萬噸,最大裝載櫃量可達4636TEU。

Read More

亞太PSC成員國/地區 明年起實施臨開不查機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太地區港口國監督諒解備忘錄組織正式宣佈,將從明(2023)年一月一日起在亞太地區的21個成員國和地區實施"臨開不查"機制。 寧波海事局消息,該局代表中方全程參與主導並修正亞太地區《港口國監督檢查手冊》,推行國際海事領域首個便利船舶運輸的區域性國際規則,對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和加快暢通全球物流供應鏈又是一大利多消息。 消息指出,港口國監督(Port State Control,PSC),是各國政府依據國際公約對抵達本國港口的外國籍船舶實施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維護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臨開不查"機制為各國港口國監督檢查官提供針對臨開船舶檢查工作的指導性意見,從技術層面有效避免了檢查活動對船舶造成不必要的延誤。 寧波海事局船舶監督處表示,寧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對於全球物流運輸的影響舉足輕重,一定要緩解船舶待港壓力提供支撐。在長期的實踐中,該局發現如果啟動檢查的時間距離船舶開航時間過於接近,一旦檢查中發現需要在開航前整改完畢的問題和隱患,就會造成船期的實質性延誤。而這種延誤是不必要的。早在2015年,寧波海事局最先開始嘗試對外輪實施'臨開不查',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縮短船舶在港時間釋放港口活力。今年以來,海事部門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創新建立實施'臨開不查'工作機制,強化航運安全與經濟發展,為推進口岸貿易便利化、暢通全球物流供應鏈注入強勁動力。 據稱,自寧波海事局推行“臨開不查”機制以來,待檢船舶選擇更加精准,對到港船舶總數的39%、共計2636艘次臨近開航的可檢船舶進行針對性評估,對符合"臨開不查"條件的145艘次船舶實施免檢放行,有效減少船舶滯港時間352小時,啟動港口裝卸貨作業280萬噸,並大幅為航運企業節省營運成本及滯期費用。

Read More

落實能源轉型與環境關懷 驗船中心全方位守護海洋永續發展

由左至右為標檢局組長黃志文、驗船中心執行長鄭志文、韓國TUV SUD工業服務部總監Dr. Knobbe(Helge Knobbe)(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驗船中心昨(22)日辦理「國際能源轉型與海洋環境永續」研討會,為臺灣能源轉型提供更全面性的思考。驗船中心表示,為減緩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已成世界各國的施政重點,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永續環境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實踐能源轉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本次研討會以守護海洋永續發展為主軸,探討「環境永續」與「綠能新世代」兩大議題,於環境永續發展方面,由驗船中心簡介全球船舶產業如何長期透過法令積極實現經濟與環境共榮、由沃旭能源說明大彰化離岸風場建造過程採取減輕環境衝擊的措施與生態復育,於綠能新世代的發展方面,則由船舶中心剖析臺灣浮式風力機技術與潛在機會,再由韓國TUV SUD工業服務部總監簡述綠氫納入再生能源藍圖的國際現況,另外,鑒於臺灣將步入區塊開發階段,本次也特別邀請國際專家分享不同國家離岸風電政策與制度的轉變。 經濟部標準局組長黃志文表示,能源轉型不僅是全球趨勢,更是臺灣重要能源政策,為使國內企業及早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標準局建立碳查證、綠電憑證、綠色租賃方案及離岸風電專案驗證審查機制,自法規、制度、標準、驗證各個方面同時著手落實淨零碳排。 驗船中心憑藉船舶檢驗起家的豐富檢驗經驗跨入離岸風電領域,成為標準局推動離岸風電制度及標準的重要成員,除了協助執行由標準局主導的專案驗證審查制度、調和國際與國內標準,近期更以參與離岸風場施工的監督實務為基礎,完成離岸風電運轉及維護技術指引的編撰,不遺餘力堅守離岸風場全生命週期的安全。 驗船中心執行長鄭志文表示,驗船中心因熟稔我國環境條件、深厚海事船舶背景等優勢,做為產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樑,專業程度深獲各界肯定,未來也將持續深耕船舶檢驗、離岸風電驗證乃至新能源技術發展,持續為我國產業提供優質的服務。

Read More

國發會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 海大揭牌

國發會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海大揭牌。(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協助國家發展委員會落實推行「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強化地方事業體整合發展並順利對接各部會資源,昨(22)日舉辦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揭牌儀式。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持續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並培育學用合一人才,近十年來推行USR及承接教育部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已累積相當多的能量,期望藉由臺海大團隊的力量協助各地方創新創業,透過多元化的輔導資源及諮詢服務,讓青年返鄉創生,並加速在地產業發展,讓地方創生的量能持續提昇。 北區輔導中心涵蓋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基隆市、新竹縣、金門縣、連江縣,包含離島地區等8縣市。國發會副處長呂登元於致詞時表示,國發會在北中南東區都有設立輔導中心,就是希望能用在地經驗,更接地氣的提供輔導量能,期許北區輔導中心將海大多年來執行USR的力量拓展到北區及離島地區等8縣市,串連北區19處青年培力工作站、5處公有空間整備活化,透過綿密的輔導網路,帶動地方創生新的風潮,讓地方政府、民間團體一起成長,創造更多成果。 海大整合全校資源共同投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目前成果除深入基隆八斗子、和平島、馬祖、新北市貢寮區、宜蘭等區域,協助場域達成永續經營的新產業生態系,也與基隆產業發展處有許多合作,協助基隆港轉型為國際郵輪停泊旗艦港,讓高中端、社區居民認識海洋產業培育人才,並與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海洋科學教育及海洋資源與能源教育,共同型塑區域發展願景。另,於執行教育部地方創生北區輔導中心計畫期間,服務中彰投以北地區,發展新經濟、新商業模式,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成果豐碩,培育超過12位地創規劃師,盤點12個鄉鎮49議題、131擬定建議對策,輔導超過60家地創團隊,建構6個縣市地方生態圈。 擔任計畫主持人研發長張文哲表示,感謝中衛發展中心與資誠永續與海洋大學一同合作,讓業界能量一起加入進來,在各自專長上相輔相成,加速地方創生產業發展,並推動國內及國際市場。也期許北區輔導中心在海大與北區8縣市的合作基礎上能儘速接軌,追上去年啟動的另外三區輔導中心,為北區8縣市導入資源,逐步改善地方發展體質,並強化地方創生永續商業模式。

Read More

供應鏈安全再升級 廷順企業導入AEO認證

廷順企業召開AEO啟始會議。(臺北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廷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EO)專案推動啟始會議,由該公司董事長王永順主持,宣示積極導入AEO之決心。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副關務長黃漢銘、業務二組簡任稽核林俊甫偕同驗證小組人員到場見證,並預祝該公司順利取得AEO認證,加入安全認證優質企業行列。 廷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69年,主要業務為金屬加工,包括沖壓加工、焊接、表面處理及產品組裝。王永順董事長表示藉由導入AEO過程可檢視公司安全體質,改善作業流程,提升服務品質,善盡企業社會安全責任,並持續致力於提升供應鏈安全及促進貿易便捷化,以達成永續經營之最終目標。因此積極推動向海關申請AEO認證,期使國際供應鏈更趨堅實完整與安全。 臺北關表示,業者導入AEO制度可全面檢視公司作業程序及提升安全風險預防對策,強化各項安全機制,有助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海關持續與其他國家簽署AEO相互承認協議,使我國出口貨物在他國亦能享受快速通關便捷之優惠。目前我國已與美國、新加坡、以色列、韓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紐西蘭及瓜地馬拉完成AEO 相互承認協議之簽署。臺北關鼓勵優質供應鏈業者加入AEO認證行列,以享受便捷通關之優惠。業者如需進一步瞭解申辦優質企業相關規定,請洽該關業務二組服務課(03)383-4265 轉分機 363、364 及 368,或瀏覽該關網站(https://taipei.customs.gov.tw )「優質企業AEO專區」。

Read More

聯邦快遞電商未來調查 56%台灣消費者更願意購買 ESG企業商品

聯邦快遞研究顯示,56% 的台灣消費者更願意從有 ESG 政策的公司購買商品。(聯邦快遞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ESG很重要!但許多企業都擔心會產生相關成本,甚至不相信在永續領域的投資會有回報。 由聯邦快遞集團旗下附屬公司聯邦快遞委託進行的最新電商趨勢研究顯示,在 COVID-19 疫情間啟動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低估消費者在決定購買與否時對永續性的重視。研究顯示,56% 的台灣消費者更願意從有 ESG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政策的公司購買商品。 消費者對外在環境的擔憂加速疫情期間電商的成長,然而對於多數的亞太區消費者來說,地球的未來是最關心的議題,不想妥協並想兼顧永續性和快速交件。在台灣,也有62% 的受訪者表示同等重視能否快速收到商品、以及線上購物流程是否符合環境永續。研究顯示,超過十分之八的台灣消費者期望購買的電商正追求永續的商業模式,十分之三的台灣企業也更願意制定有效的ESG政策,但實際上只有 22% 的中小企業擁有該政策。台灣的中小企業承認消費者希望經營永續業務,但許多 (57%)都擔心會產生相關成本,甚至不相信在永續領域的投資會有回報。 聯邦快遞在今年七月透過《電商未來大調查》,調查了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AMEA)中十一個市場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以考察電商在此地區的發展現況,並了解可能推動未來成長的趨勢。聯邦快遞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AMEA)總裁裴佳華表示,對於有興趣擴大電商業務的中小企業來說,永續發展不再是可捨棄的附加條件,越來越多消費者將其視為決定購買過程中不可缺少跟妥協的部分。 聯邦快遞正在走一條多軌路徑,以便在2040年之前減少運送中的碳排放並實現淨零營運。這包括投資電動貨車以實現最後一哩路運輸,和發展FedEx Delivery Manager International等數位解決方案,讓消費者使用行動裝置填寫運送資訊,以快速生成無紙運單。 此外,聯邦快遞正在實施可重複使用包裝等解決方案,以減少運送過程中的浪費。對於任何中小企業而言,制定有效的 ESG 戰略對企業跟消費者來說都是雙贏。根據統計,由面向消費者的企業製造的溫室氣體中,有超過 80% 來自於供應鏈。作為連結消費者跟企業的節點,物流供應商可發揮作用,降低服務對地球的影響,以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Read More

18歲公民權 需近962萬同意票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九合一選舉及十八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將於本週六投票。中選會表示,修憲複決案的投票權人數為一千九百二十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二人,至少要有九百六十一萬九千六百九十七張同意票才能通過。 中選會二十二日公告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投票權人人數,經彙整結果,直轄市、縣市長選舉人的人數為一千八百九十六萬七千七百七十一人,這是不含嘉義市第十一屆市長重行選舉選舉人的人數。 直轄市、縣市議員選舉人的人數為一千九百一十二萬八千七百四十五人;鄉、鎮、市長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選舉人的人數為五百零五萬六千六百零九人;鄉、鎮、市民代表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人人數為五百零五萬零九百二十人;村、里長選舉人人數為一千九百零二萬六千二百八十人。 此外,中選會也表示,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一案的投票權人人數為一千九百二十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二人。首投族部分如依內政部於八月時的推估,大約七十九萬人。 中選會說,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因此,過半通過修憲複決案的同意票數為九百六十一萬九千六百九十七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