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CSRone永續智庫發布訊息,臺灣永續表現連續三年位列前三,並於今年重奪亞太永續評比冠軍,惟亞太地區「碳揭露」剖析臺灣不進反退,「碳中和」行動敬陪末座。
國內永續領導品牌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連續10年,每年3月公開出版白皮書等級的永續分析報告《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今年研究團隊深入剖析、比對涵蓋10個國家的亞太企業永續作為,結果發現臺灣永續表現連續3年位列前3,並於今年重新奪回亞太地區揭露評比冠軍寶座。
此項企業永續評比對象涵蓋臺灣、日本、中國、香港、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澳洲等10國之前10大企業的公開網站永續資訊。本報告已經被眾多國內、外永續機構列為最重要ESG參考數據,
報告指出,臺灣奪回亞太永續評比冠軍寶座,新加坡表現失常重跌至第五名
在本次研究分析結果中,2022年亞太10國永續溫度指數排行榜前5名依序為:臺灣(3.55)、馬來西亞(3.49)、泰國(3.43)、韓國(3.39)、新加坡(3.38)。其中,馬來西亞在一眾國家評比結果皆微幅下降之餘,基於「公司治理」、「社會投入」與「SDGs」面向表現皆為第一,相較於往年成長了0.19,永續溫度指數評比名次也為此大幅躍進至亞軍。令人矚目的是,去年高居永續溫度指數評比榜首的新加坡,今年度因「廢棄物」、「人權」、「SDGs」等面向表現不佳,故下滑至第五名;而澳洲更自2020年以來表現呈逐年下降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團隊今年首度於分析流程納入「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兩項議題,屬於島嶼型國家、具有豐富生物資源的臺灣,雖重新奪回亞太地區永續資訊揭露榜首,卻也發現我國企業組織於「生物多樣性」資訊內容揭露的評選中列居末位(2.00),顯示臺灣企業組織於生物多樣性之管理與關注仍待提升。
有關亞太地區「碳揭露」剖析,臺灣不進反退,「碳中和」行動敬陪末座,立法院於2023年1月拍板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且宣告啟動碳費徵收機制。為進一步了解亞太地區企業因應淨零減排概況,研究團隊本次特別鎖定「內部碳定價資訊」、「碳交易資訊」、「碳中和資訊」以及「碳權資訊」4項碳揭露指標,鑑別亞太企業對於碳議題的資訊回應和揭露概況。
分析研究指出,亞太十國前十大企業對於「內部碳定價資訊」、「碳中和資訊」、「碳權資訊」之關注度逐年提升,成長幅度皆超過10%。若著眼聚焦臺灣前十大企業於四大碳資訊揭露概況則會發現,在各國企業組織積極對外溝通碳管理作為之餘,臺灣於「內部碳定價資訊(60%)」、「碳交易資訊(10%)」揭露表現排名皆相較前一年度下滑。
CSRone永續智庫表示,「碳管理」已然成為臺灣企業組織近年首當其衝的課題與難題,除真切地落實碳策略行動之外,建議企業需要透過公開且透明的資訊揭露,打造推動「氣候浪潮」的重要基石,並向市場與利害關係人展現轉型決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