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新住民浴佛祈福過母親節 

新住民浴佛慶母親節孝親奉茶。(記者陳朝枝攝) 記者陳朝枝∕南投報導 南投縣長許淑華七日上午出席「母愛愛無限‧手作幸福玫瑰」活動,與遠嫁來台的新住民及其家人一起以浴佛祈福方式,提早歡慶母親節,祝福大家在第二故鄉的生活能幸福快樂,家庭和諧融洽。 由縣府民政處、家庭教育中心、移民署南投縣服務站、南投縣榮民服務處、慈濟南投聯絡處、至善文化關懷協會、愛鄉文教協會及台灣外籍配偶福利發展協會共同辦理的「母愛愛無限‧手作幸福玫瑰」活動,有來自全縣各地數十個新住民家庭到場參與,場面熱鬧溫馨。 許淑華說,新住民離鄉背井,選擇在台灣落地生根,照顧子女、老公及公婆,語言的隔閡,觀念的落差,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及耐心來適應陌生的環境。縣府對新住民在台生活適應情形相當關心,多年來不論是在文化融合、生活適應、語言學習、生活輔助等各方面都提供了許多協助,未來服務的層面也期盼能逐步提升,尤其新住民二代也都逐漸長大成人取得身分證,新住民二代培力、家庭教養等議題也需要給予更多協助。 許淑華表示,五月不僅有母親節,也是孝親月,此次母親節活動特與慈濟南投聯絡處合作,結合宗教文化及家庭教育元素,讓新住民認識台灣宗教文化,並透過奉茶、手作康乃馨、DIY杯子蛋糕等項目,達到家庭教育目的,增進親子感情。

Read More

志工接力修繕 弱勢兒少據點煥新

做工行善團志工假日再度動員,樂在付出。(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市府勞工局「做工行善團」為勞工弱勢族群修屋,七日兵分兩路,分別前往新化區「陽光真愛青少年關懷協會」進行修繕粉刷工程,並到新營區搬運汰換的辦公桌椅至二手家具倉庫存放,等待整修,志工們即使忙得汗流浹背,仍樂在付出。 勞工局表示,新化區「陽光真愛青少年關懷協會」長期為當地弱勢兒童、青少年進行照顧服務,做工行善團協助修繕,希望給孩子們更優質的環境空間。 繼上週由木工志工進場進行隔間、牆壁拆除擴寬;電氣志工完成電線配置、燈具施工,七日由油漆志工接棒牆壁油漆粉刷美化,整個環境煥然一新,為修繕期程畫下美麗句點。 另外,台南市木工業職業工會志工則前往民治市政中心,搬運汰換的辦公桌椅至官田區隆田陸橋下二手家具倉庫存放。 這些二手家具將由木工工會、油漆工會、勞工志願服務協會進行整修、上漆、封膜以利保存,贈送給需要的修繕戶使用,嘉惠弱勢家庭。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新化區「陽光真愛青少年關懷協會」修繕七日完工;學甲區、永康區正馬不停蹄進行中;油漆工會、勞工志願服務協會家庭志工紛紛動員,其中夫妻檔有鍾得道及羅月秀、薛志強及李美瑩、曹至清及陳雪惠,姐妹檔則有李美芬及李美瑩,大台南總工會鄭玉娟理事準備美味佳餚送餐慰勞志工;勞工局對「做工行善團」志工長期犧牲假期為弱勢朋友修繕房屋,樂在公益奉獻,表達最深的謝意。

Read More

大葉大學護理系加冠禮 賦予使命

大葉大學護理系在國際護師節前夕,為學生舉辦加冠典禮。  (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護理系在五月十二日國際護師節前夕,為第九屆學生舉辦加冠典禮,師長為女學生戴上護理師帽,幫男學生佩掛聽診器,期許即將展開臨床實習的大一學生,能夠傳承南丁格爾的護理服務精神。 護理系主任楊政議指出,加冠典禮就像是護理系學生的成年禮,是重要的里程碑,老師們一一為學生戴上護理師帽或是聽診器,不只是象徵南丁格爾精神的薪火相傳以及責任的賦予,也代表師長的祝福和期許。 加冠典禮也邀請本身是護理人員的家長為小孩加冠,從事護理工作已經近二十年的劉嘉惠為兒子掛上聽診器,鼓勵兒子往護理發展。 學生張書齊指出,加冠典禮讓他覺得距離這個行業又更接近一步了,也更有自信投入臨床實習,期許能成為優秀的護理人員。

Read More

員林表揚45位模範母親

員林市公所舉辦模範母親表揚大會,場面熱鬧溫馨。(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慶祝母親節,彰化縣員林市公所七日在皇潮鼎宴禮宴會館表揚四十五位模範母親,模範母親們在兒孫的陪同下歡喜到場。在表揚時,家人相繼獻花、拍照,場面熱鬧溫馨。 近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員林市公所模範母親表揚活動皆取消餐會形式,改為戶外表揚或到府表揚,時隔三年,今年再度恢復餐會形式,讓全家人一起相聚慶祝。 市長游振雄表示,母愛乃是一種天性,也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純潔、最無私、最偉大的情感,沒有任何一種愛,可以和母愛的無私奉獻相媲美,正因為有了母愛,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作為兒女的應該及時行孝。 今年有三位同時獲選縣模範母親表揚,大饒里林玉盞現年六十八歲,婚後相夫教子,培育二男一女,其敦親睦鄰,克勤克儉,受鄰居稱讚。 三義里邱江敏現年七十一歲,溫婉賢淑,對家庭盡心盡力、樂觀進取,待人處事和諧圓滿,更熱心助人,受鄰里好評。 黎明里顏林秀霞現年七十八歲,有量就有福,是她的最佳寫照。事業成就即投身公益,曾擔任蘭馨國際交流協會員林會長,行善助人回饋社會。

Read More

弘道助老園遊會 雨中愛心不減

縣長王惠美和各界參加愛心園遊會,感謝基金會長期以來讓弱勢、獨老的長輩們可以感受到暖暖的心意。(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弘道彰化服務處與弘道彰化助老委員、全國創新創業總會中區委員會、國際獅子會300D|3區第五專區主席曾健民及各分區所屬分會,以及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彰化A區擔任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弘道助老愛心園遊會,七日在鹿港體育場登場,超過百個攤位,讓大人小孩一起逛園遊會做愛心及敲響愛心鑼,響應助老捐款。 連續七年,風雨無阻,到場支持愛心活動的彰化縣長王惠美指出,弘道老人基金會長期都是老人家的好朋友,從關懷據點設置到不老騎士等等,在在提供需要照顧的長輩有比較好的空間,也讓健康的長輩能活得燦爛。昨日雖然天公不做美,但看到大家的熱情,相信還是可以達成募款目標。 弘道林博樺副執行長感謝縣府指導以及國際社團及愛心企業的蒞臨,弘道彰化服務處長年關懷彰化縣近七百位獨居弱勢、失能長輩,提供定期關懷訪視、送物資、就醫陪伴、居家服務、居家修繕、聽力篩檢等多元服務,很感謝民眾攜家帶眷的參與一起助老。 第七屆弘道助老愛心園遊會,現場除了有一百個吃、喝、玩、樂公益攤位、趣味童趣闖關遊戲之外,舞台上更安排超過百項摸彩獎品以及社區長輩唱跳等精采表演,民眾一起用愛助老。

Read More

成運二林電巴園區動土 政要雲集

王惠美和成運及中央官員一起為電動巴士廠動土,歡迎優質產業進駐二林中科。(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成運汽車將於彰化二林中科園區興建全台灣第一座,也是全亞洲大陸以外最大的電動巴士產業園區,七日上午舉行興建工程動土典禮,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鳳、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等人都到場祝賀。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期盼,為台灣打造性能優質的電巴,成為全球電動巴士的主要供應鏈;王惠美縣長歡迎優質的企業選在彰化投資。 成運公司說,成運二林電巴園區占地廿公頃,將投資十八到廿五億元,預計二○二四年底建廠完工,並結合上下游供應鏈與自動化的智慧生產線,年產量KD件二萬輛,與CBU整車六千輛,將創造五千億的電動巴士產值。 吳定發表示,政府推動示範型計畫,奠定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基礎,也督促成運朝優質電巴大道邁進,感謝一路走來一起打拚的國內重要供應商,這些都是台灣的隱形冠軍和台灣的驕傲。吳定發宣布,成運準備好了!成運電巴園區最主要目標,就是將台灣建立為全球電巴主要供應鏈,打造性能優質的電巴,除了提供國內大眾運輸,也能走出台灣,永續淨零碳排做出貢獻。

Read More

中市南區路口試辦感應式照明

台中市建置在交通號誌桿的LED感應照明燈,結合號誌電源,以控制器控制,行人綠燈時段點亮。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在南區行人穿越道試辦感應式照明,交通號誌綠燈時,感應行人穿越馬路,照明光源即會亮起,輔助汽機車駕駛注意路況,智慧型照明還會在小綠人倒數七秒「放閃」,提醒行人快步過路口或等下個綠燈再通行,交通局表示,今年將分階段於重要交通節點、學校、醫院及行人穿越量大的二十多處路口評估擴大設置,為行人點亮一盞燈,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交通局打造友善行人城市,為供應行人基本照明,提高路口辨識度,在南區建國北路與文心南路口建置行穿線感應式照明,燈座附設於交通號誌桿,配合綠燈時段行人通過路口時運作,汽車駕駛與機車騎士夜間視線不佳時不搶快、不超車,還能提前注意到行人。 交通局提及,南區文心南路與建國北路口,為區域性幹道交岔點,車流量大,周遭有中山醫學大學及台鐵大慶車站,行人往來眾多,為強化通勤行人、就醫民眾及師生穿越路口安全,除增設放大型行人燈外,進一步在行人穿越道線端點增設LED感應照明燈,結合號誌電源以控制器控制,在行人綠燈時段點亮,提醒夜間穿越路口的車輛,須注意通過路口的行人,並且減速慢行禮讓。

Read More

興濟宮頒獎學金 七十九學子受惠

興濟宮昨天發放本年度第一次獎學金,七十九名得獎的學生與該廟董事會董事和基金會理事們合影。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財團法人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七日上午舉行獎學金頒發儀式。亭宮董事會勖勉學生要知所感恩、肯於回饋,善用獎學金,利己、利社會、利國家。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每年發放二次獎學金,每次發送金額達六十餘萬元,累計十多年來,已幫助許多家境不佳,學業優秀的學子像鱒魚般逆游而上。此次共錄取大專生四十三人,每人頒贈一萬元;高中、職生三十六人,每人頒贈五千元。 董事長吳福春強調,每年的獎學金都來自十方信眾一點一滴的捐贈,由廟方代為幫助弱勢學生,期望受獎學生皆能有效利用,不要辜負十方大眾的善心。 昨天與會頒獎的廟方董事或基金會理事,有三位國中退休校長,分別是忠校國中校長退休的董事長吳福春、安順國中校長退休的基金會長侯明福、安平國中校長退休的理事陳進明,另有大學教授林培雅等人。 代表得獎者致詞的公立大學最高錄取者台東大學施姓學生,智育成績達九十九分,相當優秀,他分享他的讀書心得:樂在學習過程,先不要在意結果,反而會獲得相當好的分數。

Read More

黃鸝來報到 水博館鳥況佳

山上水博館黃鸝現蹤。(盧怡旭提供)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黃鸝歌聲最美妙,立夏之後到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幸運的話可聽到好鳥聲。水博館表示,日前館員在生態景觀池拍到朱鸝之後,喜愛攝影的盧怡旭也依著黃鸝聲拍攝到美麗的黃鸝亞成鳥。盧怡旭認為,一旦有黃鸝固定來訪,代表水博館是牠們喜愛的環境。 花園水道博物館每個生態角落都美,廣大的腹地還吸引許多鳥類飛來築巢做窩,其中不乏珍貴的保育類,像是羽毛鮮艷又罕見的朱鸝、黃鸝等,自三年前有民眾目擊發現牠們的蹤影之後,每年春末夏初牠們都準時回到水道博物館報到,今年也不例外,四月底就已現蹤,還不時能聽到黃鸝婉轉鳴叫,預告夏將來臨。 館方指出,水道博物館位在平原與山區交界的丘陵地,因列為水源保護區,使園區內保存豐富林相與多元樹種,還衍生出多樣的生態環境,開館以來陸續發現黃鸝、朱鸝、領角鴞、鳳頭蒼鷹等罕見禽鳥,因此水博館也成為台南近郊隱藏版賞鳥地點,日前工作人員拍攝到朱鸝蹤跡後,一直未能拍到黃鸝鳥,高雄來的遊客盧怡旭循著聲音,果然拍到美麗的黃鸝亞成鳥。 盧怡旭表示,照片中的黃鸝胸前還有類似奇異果的斑紋,代表為尚未成熟的亞成鳥,如果每年都固定有黃鸝出現,就代表這裡是他們喜歡的環境。

Read More

小抹香鯨野放 志工:回家了

擱淺的小抹香鯨經檢查後,清晨搭船出海成功野放。(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苗栗苑裡出水沙灘六日一隻小抹香鯨擱淺,經過志工徹夜搶救照料,狀況良好,醫療救援團隊進行動物檢傷評估後,決定在七日清晨在基隆外海野放,志工在成功野放時,高聲對著小抹香鯨高喊「回家了」。 海保救援網六日接獲漁民通報,在苗栗苑裡出水沙灘發現鯨豚擱淺,經辨識確認物種為小抹香鯨,動物體長近三公尺,屬於成年的雌性個體。因小抹香鯨體型龐大,難以搬運,最後協調的工作船,將抹香鯨載到港區後,再送到北部基隆八斗子岸置中心進行醫療照護。 據醫療團隊現場檢傷,動物體態偏瘦、呼吸及心跳狀況許可,並且體表雖有傷痕,但是屬於舊傷痕已癒合,並沒有嚴重外傷,但礙於天色以晚不利安排野放,因此經中華鯨豚協會把小抹香鯨送到基隆岸置中心的海生鯨豚救傷站收容,觀察並確認動物後續的浮力及游泳能力等。 小抹香鯨收容期間動物狀況穩定、游動能力尚可,但對復健站內的燈光、聲音等刺激,都相當敏感,反應較大,時而出現緊迫舉尾動作,顯示焦躁不安的情形。血液檢查報告指出,血液中鈉鉀濃度偏高,顯示動物仍有一些潛在疾病。但因動物生命跡象尚屬穩定,擔心繼續收容將讓動物持續受到緊迫,因此經海洋保育署、中華鯨豚協會及基隆市政府、基隆第一海巡隊等單位綜合評估後,決定在七日一大早安排野放。 基市產發處隨即調度基隆市籍娛樂漁船「名隆號」,協助野放作業,並由海保署商請海巡署,調度基隆海巡隊支援一艘百噸級巡防艇,七日上午七時左右,在八斗子安檢所弟兄協助下完成整備出港,船隻航行約三十分鐘,到達基隆嶼外海水深約一百公尺水深線,成功完成野放任務,看見小抹香鯨重回大海懷抱,志工們深受感動並給予祝福,希望回到大海的小抹香鯨一切平安。 基市產發處長林鼎超再次體驗一日鯨豚志工,搭乘隨行船名隆號,一起出海記錄小抹香鯨的野放工作。他表示,鯨豚擱淺通常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時間發生,感謝海保救援網及中華鯨豚協會與志工們,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集合,全心投入救援行動,讓一次次累積救援經驗及合作默契。 市府未來不僅會持續優化場地設備,讓八斗子海之生提供鯨豚及海龜救傷最好的後盾外,未來若有志工缺口,基市府會邀基隆的青年志工一起參與,一起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