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所為快速因應市場需求與消費商機,積極發展新世代植物肉產品,同時也兼顧美味,讓消費者容易接受。(食研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二三亞洲生技大展正在展出,食品所以替代食材主軸,展出開發植物肉質地風味設計技術之成果,讓民眾重新認識植物肉的美味和健康。
食品所所長廖啟成表示,面對國際市場對植物肉質地、口感及風味之創新需求,目前市面上植物肉製程多以素肉胚拆絲、乳化、重組成調理食品,大都僅在外型、顏色、風味及口感上的變化,難以維持國內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廖啟成說,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食品所從質地、風味及油脂三方面著手,利用累積之三代植物蛋白肌理化成型技術,開發可模擬豬、雞、牛、或魚等不同質地口感且少添加之植物肉素材,搭配藉由天然食材熱反應、微生物發酵及油脂膠體設計等技術,所開發之植物基肉類風味香料與油脂,在潔淨概念的前提下,可提供三位一體解決方案,讓植物肉產品在口感、風味及色澤上更像真肉,增加產品質感及多元性,提升國際競爭優勢。
此外,食品所為快速因應市場需求與消費商機,積極發展新世代植物肉產品,包括以低剪切技術生產仿肌理纖維植物肉、真菌蛋白及微生物油脂等替代食材之開發,目前「新穎肌理化植物肉技術」已完成量產的最後一哩,產品具有高度環保精神、符合低碳經濟,將於今年底前規劃設立衍生新創公司,為臺灣植物肉產業注入新血。
全球植物肉市場預估二0二五年將成長至二百七十九億美元,臺灣植物肉產品八成以外銷為主。食品所投入植物肉相關軟硬體製程技術發展已逾三十年,建立多項植物肉專利技術並落實產業應用,不僅建立臺灣植物肉產業,更以領先的產品製造技術融入國際植物肉產業鏈,成為全球植物肉相關產品的重要供應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