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昨日深遠

■度睿 下著雨的傍晚,她突然出現在敦化南路某條巷,撐著小花傘從悠長寂寥巷底那頭走來。她也剛從華塑大樓下班,遠遠驚訝認出她,她多麼渴望她也許會停下,跟她說說話。畢竟高中畢業後,已經六、七年未見。然而她只是「默默彳亍?,冷漠,悽清……她靜默地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 不!那不該是她。她厭煩極了上班,次日請假窩在師大路K書中心一整天。手上捧著幾本意識流的書和詩集,卻只聽見窗外台北冬雨聲響,雨聲餘韻混合著室內古典音樂,心思落入,卻奈何迷惘。那是詩人戴望舒〈雨巷〉的丁香姑娘;而她是她小學高年級兩年最親近的閨密同學。童年發光夢屋的記憶蠟板,深切銘刻著璀璨學校場景,那時兩人功課均名列前茅。 C在街頭靜靜從她旁邊擦肩而過,沒多少特別反應。讓她想到時光深處、國二理化課程出現後,她從明星國中班上前幾名,驟然滑退。某天下課時,C和一位長大後得到全國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的同學,激烈辯論理化問題。C好像快輸棋,剛巧她從旁經過。已經很久不曾找她說話的C,一時竟尋求支援轉頭問她,她真誠尷尬搖頭表示不知。聽見C悄悄太息般嘆了口氣,走開。 國中她們雖然同班兩年,在同一溫層教室屋簷下,她卻有著另類青春期的無力宿命,敏感體悟情誼冷暖,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C的親密好友了。 小學高年級,她和C還有幾位也住台中北區的同學,腳踏車都租放在中區學校旁公園邊。那攤且有眾多租書,她們輪流借閱分享。週末則開心騎車在彼時多數仍為竹林地的北屯區。她們笑鬧學著瓊瑤那本〈剪剪風〉接故事,並用主角名互取綽號。她的母親永遠記得,五年級下學期學業競試,她得了全年級第一名,家長會時C高興地帶她媽媽來認識。C笑起來倆眼瞇瞇的,讓人深刻難忘。 她們上了台中最頂尖的女子高中。有時樂隊同學在校園內繞著操場練習,甚或穿著漂亮制服,眾人極盡羨慕眼光觀看。那是學校的特殊菁英,得英文數學兩科超優異高分才能參加。C打小鼓就站第一排,她遠遠看著,和她不同組不同班的C,早已變成最熟悉的陌生同學,小時的濃郁情誼更加飄渺輕淡了。 夜晚捧著書回到租屋處,疲憊睡夢裡,背景傳來震耳欲聾的交響樂。她又看見C,在街頭悄悄擦身而過。莫非C沒看見她?不!不可能!那時高三畢業前某天在學校公佈欄,念乙組的她,看見被貼出相片的C是全年級丁組第一名畢業;C的好友,從前和C激辯理化的同學是丙組第一名。她真的承受巨大壓力至極,此後害怕在學校角落或走廊再度碰見她們。悵然、逃避、自卑、辛酸、小學、國中、回憶、時光、考試、名次……學校的圍城交響樂繼續演奏多種變奏主題,時而交疊,時而游離。最後似山崩海裂萬馬奔騰,而後,忽地嘎然停止。 她醒來後,奇異的是,竟覺心境脫水般輕巧。在美商當了兩年秘書、擁有不錯工作天地的她,潛意識的壓抑伏流似乎得到引導流放,再沒有從前明星學校侷限畫地圍城內,那些因功課評比階序結構,肇生壓迫的顛仆鬱悶。 「妳睡著了……」多年雨絲流過心痕歲月,回過神來,看見社工系老師在車外接聽完手機電話,開門進來微笑望著她。這是她中晚年認識的某所大學教授好友,她們在週末夜晚聽完音樂會,開車到綠園道旁聊天。她一次說完記憶盒裡塵封古事。 「所以大學畢業後,大家都能在各自工作領域有好的展現。」老師說。「但……妳真以為當時全因妳的功課退步到十幾名,友誼就消失?」 「不……然呢?」彷若溫柔善心仙女棒敲打她的頭,燃起光點,她沒預期這些話,期期艾艾吃驚地回答。 「難道都沒有其它?」老師微笑冷靜看著她。 她開著車邊咀嚼這句話,想起老師帶她去她們系上關懷的鄉下社區,吃節慶辦桌、玩唱歌比賽,她們在夜晚遼闊街道歡愉地奔車來回。社交能力晚熟的人,中年後終於活潑開竅。她不禁沉思起青春期,那些膽怯融不進閨密新朋友的羞澀落寞。執拗了大半輩子,她才懂得思索,高中時和她維持客氣禮節的C,心境又是如何接受她? 她上網收尋過C,知道她留美回國後任職中央金融機構,一切順遂。老師已到家下車,她在紅燈前停下,嘆了口氣,確實小時內向沉靜常板著臉,都是同學主動過來找她。記憶拼圖裡第一次去C家,豔陽周末午後她走到五權路,遠遠看見穿著短袖洋裝的C已站在路旁,C要來帶路。但她忘了某個東西,又折回有些距離的家裡去拿,再走回。 已經不知過了多久,C在筆直自由延伸的街道旁,仍然瞇笑著臉等她。C可愛的笑臉在往後時間之流裡無盡綿延,及至驀然回首。她們終究從小一起走過共同時代,締造了童心詩情、生命原初最純真可貴的歲月。

Read More

麻豆新樓×成醫 提升急重症醫療

麻豆新樓醫院與成大醫院擴大醫療合作,擴大到加護病房。(麻豆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盧萍珊∕台南報導 為強化在地醫療量能,提升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台南成大醫院與麻豆新樓醫院14日簽署擴大醫療合作經營,從心臟科擴大到加護病房團隊,積極打造24小時全年無休,專業、高品質的急重症醫療服務。 麻豆新樓醫院在102年斥資設置心導管室,肩負著當地緊急救護的重要使命。110年起成大加入,補強麻豆新樓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救護網,提升地區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照護量能。今年8月起,成大除增加心臟科醫師,更進一步加入專任醫師支援加護病房團隊。 昨天的擴大醫療合作記者會由麻豆新樓醫院長劉啟擧、成大醫院院長李經維共同主持,雙方將透過醫療技術和經驗的交流,相互學習和成長,提供溪南、溪北地區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獲得衛生局蘇世斌局長的高度肯定。此次合作不僅關注在醫療技術和資源方面,更強調對地方社區的健康和福祉。透過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在地民眾提供最優質的醫療照顧,增加社區居民的信心,從而嘉惠當地的就醫民眾。

Read More

東海醫療系統聯盟 赴捷推動AI醫療

東大「醫療系統聯盟」6月由跨域創新學院院長翁紹仁,率領中正大學、勤益科大、高雄科大等3所大學教授赴捷克共和國,開拓國際AI醫療機器人新契機。(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全球面臨老齡化社會,30億美金醫療AI機器人市場成新焦點。東海大學串聯5大醫院,發展千人醫療系統聯盟,發展AI醫療技術外,更透過台捷跨國雙邊合作,以AI醫療科技為主軸,將智慧醫療推向國際新高峰。 東海大學「醫療系統聯盟」,6月由跨域創新學院院長翁紹仁,率領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勤益科大、國立高雄科大等3所大學教授赴捷克共和國,開拓國際AI醫療機器人新契機,將台灣智慧醫療推向國際新舞台。 醫療系統聯盟執行長的翁紹仁指出,捷克方面已開發SMART WALKER數年,具備電動康復載具的基本功能,使用此載具的病人可以減少臥床及久坐的時間,利用它來四處移動休閒社交,移動過程中因為是採取站立姿態,可訓練增強身體協調性及平衡感來達到復健的功能,其機電控制系統目前大致完備,但捷克方訊號處理、AI之高階技術能力尚未發展,台灣在AI醫療上的經驗相當重要。 翁紹仁說,台灣的技術團隊,分別負責計畫中呼吸心跳生命徵象的訊號處理、防跌倒機制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醫療康復運輸機器人最佳路徑的規劃,以及智慧物聯網應用與串流影像物件偵測與識別技術。 東海大學醫療系統聯盟成員超過1700位,在醫療科技管理服務上已取得10多項成果,與多家醫院合作。(記者徐義雄翻攝) 翁紹仁指出,目前聯盟社群成員超過1700位,橫跨產官學研醫界,人才能量充沛,產學研究合作計畫多達100件,聯盟在醫療科技管理服務上已取得10多項成果,並與多家醫院合作,包括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彰濱秀傳醫院及童綜合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等;其中之一的亮點成果是東海大學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同開發的「手術器械影像辨識清點系統」。該系統運用影像辨識技術,可在手術器械清點時節省約9成時間,每次清點只需1分鐘,手術器械包全程3次的清點總計只需3分鐘,有效降低手術器械遺留在人體的風險。

Read More

產後1年若體重未降 未來恐難瘦

醫師安欣瑜表示,75%婦女產後1年仍無法回復至懷孕前體重。(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生產除了迎接新生命外,還必須面對身體劇烈的變化,甚至有75%的婦女於產後1年仍無法回復懷孕前體重。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表示,這些婦女產後體重降不下來的原因,包括懷孕到產後飲食不健康、身體活動減少、產後憂鬱、睡眠時間過短、夜間攝取更多的熱量。 安欣瑜在臉書專頁「安欣瑜醫師」發文分享,澳洲2021年的一篇文獻回顧,產後婦女平均留有0.5-3公斤的體重在身上,但每個人的差異性頗大,20%的婦女一年後還有4公斤減不掉。產後第1年的體重與未來15年的體重有關,意思是,如果第1年沒減下來,未來大致上會維持這體重。而且,產後體重是晚年肥胖的有力預測指標,並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關節炎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 醫師說,產後的體重降不下來原因有: 1.懷孕到產後的飲食不健康,高熱量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居多,且蔬果攝取太少。 2.身體活動減少,普遍妊娠晚期開始,儘管在產後3-12個月內逐漸改善,但仍低於妊娠前水平。 3.產後憂鬱,但焦慮和壓力沒有影響。 4 睡眠時間過短,≦5小時便會影響體重。 5.夜間攝取了更多的熱量。 安欣瑜指出,有趣的是,餵母乳是否有助於減重的研究不一致。有些研究顯示沒有幫助,有些研究發現餵母乳不到半年的婦女體重較重。餵母乳每天可以多消耗500大卡的熱量,但前提是沒有補償性吃更多。

Read More

台灣香檬可調節焦慮症

國立中興大學團隊研究發現,台灣香檬可透過腸-腦軸線調節受慢性輕度壓力誘發的憂鬱焦慮症狀。(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立中興大學研發團隊發現台灣香檬可透過腸─腦軸線調節受慢性輕度壓力誘發的憂鬱焦慮症狀,此成果已在8月刊登於食品營養學研究領域由英國皇家化學會所出版的重要學術期刊《食品與功能》。 由興大循環經濟學院院長王升陽所領導的研發團隊,在國科會和農業部經費支持,針對國產台灣香檬的成分與活性進行研究與開發,獲得具體成果。 興大表示,腦─腸軸線是指大腦中樞神經和腸道消化功能之雙向調節網路,其中牽涉到許多生理機制,如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中的自律神經系統、腦神經系統和腸神經系統以及腸道菌叢。腸道菌叢參與消化物營養吸收,調控腸道以及神經細胞的發育,誘導免疫系統的發展。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腸道菌叢失衡可能造成焦慮、憂鬱、自閉症、帕金森氏症等等精神疾病以及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台灣香檬為台灣原生種,分布台灣低海拔地區和日本南部琉球。國內市場上之柑橘屬植物多為外來種,台灣原產產柑橘屬之3種植物中,台灣香檬為最具經濟價值之發展潛力,果實能經過加工處理可成為多樣化食品外,具有良好抗肥胖、抗氧化、抗發炎以及保肝等等活性,在日本已被大量開發成保健食品。 台灣香檬的香氣主要是由檸濛烯、松油烯以及芳樟醇所構成。除了特殊的風味外,台灣香檬的果汁中富含川陳皮素與橘皮素,這兩個黃酮類化合物以被證實具有多樣化的保健功能,如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等相關的代謝危險因子外,也被證實對腦部退化疾病,如帕森金氏症具有改善功效。川陳皮素與橘皮素在使用發現除對三高之問題具有調節活性外,服用對痛風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川陳皮素之消炎功效顯著,對於各種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和骨性關節炎都有舒緩的作用。 王升陽表示,以「隨機慢性溫和壓力誘導小鼠之焦慮及憂鬱模型」發現,小鼠不論在嗅聞或管餵台灣香檬後,顯著改善因慢性壓力下造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現象。小鼠在壓力下所產生的焦慮、憂鬱、強迫症行為,台灣香檬處理後,有效的改善憂鬱行為的表現,具有良好調節中樞神經活性。

Read More

關節鏡修補軟骨半月板 他重返球場

患者與醫師張伯羣模擬籃球場上一對一攻防。(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8歲曾姓男子從年輕就很愛打籃球,因經歷多次運動傷害,導致長期膝關節疼痛,屢次就醫都無法解決膝痛問題,就聽從醫師建議放棄打籃球大約10餘年時間。直到去年膝關節痛到受不了,找到問題所在並接受兩次關節鏡手術,修補磨損軟骨及破裂的半月板,現已可重返球場。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任張伯羣指出,病人來到診間,自述打籃球起跳或蹲踞時,膝關節疼痛特別明顯,安排核磁共振影像顯示半月板、十字韌帶及股骨關節面軟骨受損。考量病人已求診各醫療院所,且接受藥物及復健治療未果,便安排關節鏡手術治療,手術發現病人股骨關節面軟骨有大面積的缺損,且內側半月板破裂,惟十字韌帶輕度受損且功能尚維持良好,故整體評估後,十字韌帶不需重建,針對股骨表面約1x1.5公分、鬆動呈觸鬚狀的受損區域進行清創,並以微鑽孔方式讓缺損區域再生,半月板水平破裂部分則以微創方式進行縫合。 從事建築業的曾先生(左)向醫師張伯羣致謝。(記者葉進耀攝) 張伯羣說,病人在手術拆線後開始復健,經過長期追蹤並安排了核磁共振及診斷式關節鏡,確認軟骨已從不到1mm厚度增生至4mm,關節表面更被一層厚厚且結實的軟骨覆蓋。目前病人半蹲及跳躍都不會感到疼痛,爬鐵梯時肌力亦有相當大的進步,如願重拾熱愛的重訓及籃球。 他說,膝關節有許多重要結構易受運動傷害而有所損傷,包括韌帶、軟骨及半月板等,每種結構損傷都有其個別症狀,也需要相對應的治療來改善。軟骨及半月板近年來在骨科運動傷害領域越來越受關注,這是因為軟骨及半月板是關節吸收重量及衝撞力量的重要結構,一旦受損會讓關節承受不當的擠壓受力,進而導致磨損加劇或創傷後關節炎,及早進行軟骨再生治療與半月板修補,才能有效改善傷害並降低後續關節退化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