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濟燈會」主燈邀請藝術家洪易作品「金龍YO有魚」參展。(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獲媒體票選為台灣十大燈會之一的「府城普濟燈會」,今年邁入第十二屆,累計超過百萬人次參觀,今年主燈邀請藝術家洪易作品「金龍YO有魚」參展。市長黃偉哲感謝民間團體投入發揚在地文化,讓世界看到台灣、展現台南的文化與創意。
黃偉哲表示,普濟燈會一路走來,有許多廟宇與公民團體共同努力經營,才有現在的知名度。今年台南除了舉辦國際級的台灣燈會,屬於台南在地的節慶活動,包含普濟燈會、月津港燈節、月之美術館、鹽水蜂炮等,更是代表著台南的文化傳統,值得眾人珍惜。
「普濟燈會」國華街段掛滿燈籠,洋溢年節的喜氣。(記者陳治交攝)
第十二屆普濟燈會展出一千八百盞燈籠,規模更甚以往,今年主燈邀請藝術家洪易作品「金龍YO有魚」參展,有吉祥富貴、招財進寶的象徵。響應「台南四百」,普濟文史研究協會特別舉辦「魚躍龍門慶四百」剪紙燈籠趴,廣邀四百位社區民眾共同完成八十盞剪紙燈籠創作,將於「剪紙巷展區」展出。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洪忠義表示,普濟燈會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國曆二月四日)點燈,依傳統習俗,這是普濟殿的池府王爺返回民間的日子,也保護信眾年節期間安全,具有重要文化祭典意義。
「普濟燈會」配合家將團演出。(記者陳治交攝)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以「蹲點」深耕地方、用「改變」躍向國際,在燈會結束後,這次得獎、入選的四百盞燈籠將移師日本「東京鐵塔台灣祭」,讓更多日本朋友透過燈會,認識台南這座最具台灣代表性的觀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