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港務分公司美化兩潭道路箱涵 打造海洋意象牆面

美化牆面現況。(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花蓮港務分公司為促進地方觀光特色,盡企業社會責任,自112年底至113年2月辦理「#24板橋下自行車道箱涵美化工程」,改善原有箱涵老舊混凝土牆,改以花蓮港燈塔、鯨豚等海洋意象圖騰並搭配七彩水波紋燈光,給予自行車道箱涵全新風貌,猶如走入時光機,帶領民眾暢遊海洋風情。 花蓮港#24板橋於民國78年興建,為進入花蓮港之出入口,原有板橋下牆面為構造物混凝土牆面,花蓮分公司為充分利用空間,展現花蓮鄰近海洋優勢,於此路段箱涵施作海洋意象圖騰,提升兩潭自行車道路景觀,是花蓮民眾騎單車、跑步、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往來民眾可自南濱公園,沿東部海岸線向北,沿途經北濱、花蓮港、四八高地,至終點七星潭海邊,花蓮海岸一路向北,從花蓮港到花蓮漁港,看大船入港、看漁船滿載而歸,吃吃海鮮,享受夏日涼風。

Read More

上海港第一季櫃量增8.6%發展跨境電商提升貨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務集團(SIPG)統計,上海港今年第一季貨櫃量較去(2023)年同期維持成長,年增率達百分之八,該集團將發展跨境電商提升貨源聚集效應。 SIPG統計指出,上海港二月份櫃量由一月份的450.2萬TEU回落為380.2萬TEU,但比去年同月的365.4萬TRU仍增四個百分點,三月份單月櫃量為415.2萬TEU,比去年同月增加3.4%,累計一至三月份櫃量1245.6萬TEU比去年同期增幅達8.6%。 另據SIPG發佈2023年業績,該集團年營業收入以375.52億元,比前(2022)年度雖僅增長0.73%,淨利潤132.03億元較前年度下滑23.34%,但其獲利呈現連續三年超過百億元,按季比較,2023年一至四季淨利分別是35.51億元、37.77億元、40.31億元及18.44億元。 財報指出,國際航運市場低位徘徊,港際競合關係進入新階段。同時,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加速迭代,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低碳、智慧化要求進一步提高等諸多因素,使得港口主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據統計,上海港去年櫃量以4915.8萬TEU,比前年度增長3.9%,連續十四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洋山港區櫃量佔2500.7萬TEU增長4.6%,佔上海全港櫃量的50.87%。按貨噸計,全港貨物量為5.64億噸比前年度增長9.7%,其中散雜貨量佔 8504.2萬噸增長8.8%,水水中轉 2843萬TEU,水水中轉佔比保持高位達 57.8%再創歷史新高。國際中轉業務587.2萬TEU增長3.4%;ICT新業態加速拓展,新增常州東港、金壇、徐州、合肥、濟寧等地區,布點達到十二個,全年櫃量34.9萬TEU增長169.2%;海鐵聯運保持增勢,累計開行突破 7800 列,通達四十個城市,全年 63萬TEU增長 29.6%。 相較於2022年,在SIPG板塊、散雜貨板塊、港口物流板塊和港口服務板塊四個主營業務中,港口服務板塊一改上一年的頹勢,營業收入增長37.72%,達到35.67億元,營業成本隨之增加,主要原因是受公司港口主業業務量增加的影響,理貨和拖輪業務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相應增加。 SIPG今(2024)年將全力攀登貨櫃量新高峰,持續推進港口能力建設,開展羅涇港區改造一期投入營運,加快落實二期建設方案;按計劃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統籌規劃洋山港區整體佈局;持續提升洋山港水公鐵集疏運中心的運作能力,充分釋放洋山港區產能;推進東北亞空櫃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空櫃資源配置能力。推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常態化開展、規模化運作,發展跨境電商提升上海港的貨源聚集效應。

Read More

全國首座提供住宿高美燈塔旅宿園區開幕試營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高美燈塔旅宿園區開幕試營運!交通部航港局持續推動新型態燈塔觀光,高美燈塔旅宿園區上週( 4/12)日在交通部部長王國材率同、航政司司長韓振華、航港局長葉協隆與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等共同見證下開幕試營運。(見圖,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表示,高美燈塔園區為全國首座提供住宿之燈塔園區,住宿空間規劃有一間四人親子房、一間雙人套房及五間青旅雅房,園區引進在地商家提供輕食餐飲與文創展覽,結合地方特色發展新型態的燈塔觀光,並為全臺首座可開放民眾參觀燈塔本體內部之燈塔,未來在高美燈塔上看夕陽也將成為來高美濕地必遊的一大特色。 部長王國材在致詞時指出,高美燈塔是臺中海線指標性的歷史建築和地標,紅白相間的塔身非常具有特色,園區成功復育的珍貴植物「綬草」,在每年四月前後會綻放粉紫色的美麗花朵,極具觀光潛力,高美溼地在臺中市政府長期努力下,早已是臺灣國際級的觀光景點,希望本次高美燈塔旅宿園區的啟用,能與溼地周邊及海線地區的觀光發展。 王國材並稱,每座燈塔園區各具特色,今年航港局提出的「燈塔觀光微笑曲線」,每季都有新亮點,包含志工說故事、AR 沉浸式體驗,以及東引島燈塔 120 週年慶等多元、有深度的燈塔觀光活動,將燈塔由一座冰冷的建築物,轉化為有故事、有溫度、有感動的景點,未來大家到燈塔,可停下腳步,享受慢活,欣賞燈塔美景。 航港局長葉協隆表示,航港局在交通部的協助與督導下,高美燈塔園區在符合文資法規下全面整建,將園區打造成可以住宿、餐飲、展覽的多元空間,而開放登塔參觀更是一大亮點,讓遊客可以在制高點一覽海線美景,本次高美燈塔的旅宿規劃,航港局很高興可以與國內外有多間旅店的小鹿文娛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合作,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融入在地特色及創意體驗,讓住宿不僅僅是住宿,更可以感受到滿滿的臺中海線人文氣息,創造一趟無可取代的燈塔旅行。 葉協隆指出,為宣傳推廣高美燈塔住宿園區的開幕,交通部觀光署也提供可愛吉祥物「喔熊嗨熊頸枕」,只要在活動期間內住宿並加入會員就有機會可以獲得可愛又實用的頸枕,即可兌換領取,數量有限,請民眾把握機會。

Read More

布袋港發展客貨運輸 擴大客運專區規模鼓勵航商投資倉儲物流

北碼頭區後線場地完成新建倉儲設施,東二碼頭將調整為客運專區,招商引資,引進觀光休閒元素進駐。(高雄港務分公司布袋管理處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澎湖近年來成為離島旅遊熱門景點,客、貨運量逐年提升,布袋商港肩負離島客、貨運輸重責大任。為提升運輸服務水準及提供舒適乘船環境,航商持續進行船舶之汰舊換新。高雄港務分公司更積極配合增建港埠硬體設施,北三貨運碼頭及後線場地於112年中順利完工啟用,同時鼓勵貨運航商投資興建倉儲物流設施,除海盛航運公司113年上半年將正式啟用之倉庫外,下半年百麗航運、玉豐倉儲及長奕航運公司等將於北碼頭後線完成全新倉庫之興建,總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億元。 上述3家航商業者積極投入布袋港建設營運設施,現階段均已完成倉庫建築執照申請,正持續辦理設計施工作業,預定113年下半年完工啟用,屆時,布袋商港區客貨運碼頭區位配置將重新調整,原東二貨運碼頭將調整為客運碼頭,並結合現有水泥圓庫之活化招商作業,及連結111年完工啟用之布袋港旅客服務中心,將布袋商港之客運專區範圍由原有之0.5公頃大幅增加至2.5公頃,布袋商港客運專區最後一塊拼圖即順利完成。該專區藉由水岸第一排之優越環境,期望能成功完成招商引資,引進餐飲購物、旅宿、遊憩等觀光休閒元素進駐,帶動水岸觀光及活絡布袋周邊經濟活動。 布袋商港為臺灣本島距離澎湖最近的港口,依行政院核定布袋商港未來發展定位為離島客貨運輸及觀光遊憩港口。國內疫情解封後,國人紛紛外出旅遊,112年進出港旅客人次創下歷史新高,達61.9萬人次。為掌握旅運發展商機及提供完善旅運服務設施,高雄港務分公司將積極推動布袋國內商港客運專區發展,期望布袋港與澎湖港,港港相連,以客輪為橋樑,串接起澎湖與臺灣本島間的觀光發展。 未來期望前往澎湖觀光旅遊或是返鄉探親的民眾,都能放緩您的腳步,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搭上豪華快速客輪前往澎湖旅遊,回程漫步於布袋商港客運專區,欣賞布袋港絕美的夕陽美景,帶著滿滿的快樂回憶返家。

Read More

RCEP政策紅利北部灣港首季貨櫃量增加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十大貨櫃港之一的北部灣港首季貨櫃量比去(2023)年同期增加兩成。(見圖) 北部灣港數據指出,今年一至三月北部灣港貨物量為715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四,其中貨櫃量佔比去年同期增長20.4%。 據分析,得益於西部陸海新通道、RCEP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等重大機遇,北部灣港推動貨櫃量特別是外貿櫃量持續增長,前三月北部灣港外貿貨櫃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4.4%,其中與RCEP國家往來櫃量增長達59%,為廣西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迴圈市場經營便利地貢獻力量。 另搶攻中國大陸“新三樣”製造出海新機遇,北部灣港針對“新貨源、新增量、新業態”對接腹地企業,及時跟進貨物發運動態提升作業效率,確保物流銜接順暢。據統計,前三月經北部灣港出口的鋰電池增長210%;光伏產品增長86%;新能源汽車亦增長25%。此外,海上風電設備全品類裝卸,形成該產業的強大綜合出運能力,助力後方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高品質發展。 傳統貨源方面,港方強化與船公司溝通協作,聯合成立行銷小組,共同推進汽車、冷鏈、危險品、FOB貨源、木衣架等重點專案,深挖腹地集裝箱增量貨源。一至三月礦物性建築材料、糧食、非金屬礦石、輕工類等16大類貨櫃貨物穩步增長。 此外,欽州港口岸大欖坪港區大欖坪作業區泊位、防城港口岸漁澫港區泊位,分別通過對外開放驗收和正式啟用核驗,北部灣港北海港區再添十台新門機,都為北部灣港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Read More

四大國營事業今年招考665人 甄試簡章6/12公告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今年將舉辦所屬事業新進職員招考,暫定釋出665名額,甄試簡章預計6月12日上網公告。經濟部四大國營事業招募新血不間斷!經濟部今(2024)年將舉辦所屬事業新進職員招考,台電、中油、台糖與台水暫定釋出665名額,起薪約4.1至4.2萬元。甄試簡章預定6月12日上網公告,10月13日進行甄試初(筆)試,歡迎有志者趕緊加入行事曆,把握報名機會! 為因應國營事業人力需求,並傳承核心技術及經驗,經濟部持續徵才,今年招考總名額暫定為665名。本次甄試共有23個類別,其中電機類招考168名為最多,如台電因應穩定供電及邁向電力淨零轉型所需電網電力、儀控、運轉維護等專業人才。 除了電機類別外,企管釋出115個名額為次多,另有人資9名、財會29名、資訊33名、圖書資訊4名、統計資訊3名、政風4名、法務4 名、地政18名、土地開發4名、土木45名、建築8名、機械85名、儀電44名、環工10名、職業安全衛生14名、畜牧獸醫3名、農業8名、化學9名、化工製程39名、地質6名、地球物理3名,號召全台各領域人才加入國營事業行列。 經濟部說明,本屆招考新進職員起薪約4.1萬元至4.2萬元,如有調整,依調整後薪給標準辦理。另如工作表現優異考核成績優良者,預估進用後第5年,月薪最高可上看近6萬元。 甄試簡章預定於6月12日於甄試網站公告(https://service.taipower.com.tw/exam/),各類別詳細考試科目、應考資格、報名方式與報名日期及其他事項屆時可參閱簡章內容。如有相關試務疑義,歡迎洽詢甄試試務處。(電話:02-23666409/0910-150166。E-MAIL:exam096@taipower.com.tw)

Read More

巴拿馬運河逐步放寬過境限制明年恢復正常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發布訊息稱,運河將逐步放寬過境限制,並預計在明(2025)年恢復正常化。 消息指出,ACP在經歷乾旱導致的吃水與過境量削減後,正積極恢復正常營運,預測本(四)月下旬將穩定降雨並持續數月。若此情況持續,運河計畫將逐步放寬過境限制,並預計在2025年完全正常化。 ACP指出,近期降水與節水措施已顯現成效,扭轉局勢。自去年五月起,ACP持續頒佈多項削減船舶通過量和吃水量的決定。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乾旱,導致大批商船因等待時間過長和過路費高昂而避開該水道。去年底,葉門胡塞武裝以紅海商船為襲擊目標,使蘇伊士運河首次成為危險區域。三週前,ACP的巴拿馬型船閘每日通行量增加至三個船位,使每日最大通過量提升至27次,儘管這仍比運河正常情況下的最大通過量少十多次,但已釋放出正面信號,表明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其中麥司克因觀察到運河水位有所改善,宣布恢復部分在乾旱危機期間改道陸路鐵路穿越中美洲的航線。 ACP強調所有對限制措施的調整均將緊密依賴於天氣預報,若降雨量未能達到預期,運河可能維持或進一步收緊每日通行及吃水限制。本月稍晚預計將迎接中等強度的降雨且雨勢將逐漸增強。ACP表示,降雨將為運河逐步增加每日航班提供有利的條件,運河有望恢復至常規雨季期間的每日36航次。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Clarksons Research)顯示,巴拿馬運河承載著全球貿易量的2.5%,但由於過境限制,其過境噸位已經縮減了三分之一。隨著雨季的腳步日益臨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預測顯示,運河中部關鍵水域-加通湖的水深預計將在下(五)月底開始逐漸上升,此一變化對於恢復運河的正常營運至關重要。

Read More

今年端午節連假離島管制航線今上午9時開放訂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宣布,今(113)年端午節有3天連假,,澎湖、金門、馬祖三離島管制航線將提供1,042架次,計94,713個座位數,並自4月15日上午9時起開放訂位。 今年端午節假期自113年6月8日(週六)至113年6月10日(週一)有3天連假,民航局規劃6月7日(週五)至6月11日(週二)為航空疏運期,共計5天。民航局指出,端午節連假仍以澎湖、金門及馬祖等離島航線為疏運重點,各航空公司均已依據市場需求規劃航班。 在各航線運能提供方面,澎湖航線544架次、53,014個座位數;金門航線380架次、33,664個座位數;馬祖航線118架次、8,035個座位數;上述3離島航線(不含澎湖-金門航線)共計提供1,042架次、94,713個座位數,民航局已要求航空公司持續注意訂位狀況,後續並將視需求適時增班。 民航局提醒旅客,此次端午節連假,於尖峰時段6月7日至6月9日臺灣出發往離島方向,以及6月9日至6月11日離島出發回臺灣方向之機票,均會加註「限當日當班次」、「逾期作廢」之使用限制,以使有限之空運資源獲得更有效之利用。旅客如因故無法搭乘原訂航班時,務必於航班起飛前通知航空公司取消訂位,並至原開票處依原機票規定辦理退票,以維護自身之權益。此外,提醒民眾務必事先訂妥機位,以免浪費時間於機場候補;搭機當日亦請提早出門至機場報到,並備齊身分證件,以順利搭機。

Read More

長榮航空4月12日高雄/香港啟航 5月15日起增班每週67班完整布局台港航線

長榮航空於高雄國際航空站舉行高雄-香港首航活動,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左五)、高雄國際航空站傅耀南主任(右五)、航警局高雄分局殷盤銘分局長(右四)、關務署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謝素玉主任(左四)、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蔡英傑專委(右三)、觀光署高雄國際機場旅客服務中心陳俊綺主任(左三)、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蔡宗佑理事長(右二)、長榮航空企劃室廖至維副總經理(左二)共同主持首航儀式。(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暌違多年再度開闢高雄直飛新航點,12日首航高雄-香港航線,為歡慶新航線開闢,特別於高雄國際航空站舉行首航活動,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及長榮航空企劃室廖至維副總經理邀請高雄國際航空站傅耀南主任、航警局高雄分局殷盤銘分局長、關務署高雄關高雄機場分關謝素玉主任、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蔡英傑專委、觀光署高雄國際機場旅客服務中心陳俊綺主任、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蔡宗佑理事長共同主持首航儀式,見證“港”動啟航的時刻。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於致詞時表示:「香港航線是長榮航空現有航點中,班次最密集、座位數最多的航線,此次開航高雄-香港,完整了在港澳航線布局的最後一塊拼圖,成為唯一經營高雄-香港、高雄-澳門、桃園-香港、桃園-澳門四條航線的航空公司。5月15日高雄-香港增為每日2班後,搭配桃園-香港每週53班,台港航線將來到每週67班;搭配高雄-澳門每週3班、桃園-澳門每週14班,屆時每週將有84班由高雄或桃園飛往港澳地區,密集的航班與多元的航線組合,提供旅客更加彈性的行程規劃。」 孫嘉明總經理進一步指出:「長榮航空高雄-香港航線的開闢,不只是著眼方便南台灣鄉親赴港的便利空中交通,我們更期待藉由不同航點進出的便利性,吸引香港民眾南進北出,或北進南出,更加活絡台灣的觀光旅遊。」 長榮航空為了歡慶高雄-香港首航,特別以濃厚香港風格打造候機室主題,除了編排具有復古港風的開場舞蹈,重新演繹90年代金曲代表作外,也以高雄、香港的現代高樓大廈風景以及著名香港叮叮車為題,設置拍照打卡區,此外,更特別打造互動遊戲區,以「套圈圈」、「疊疊樂」兩種童玩為概念,邀請旅客在玩遊戲的同時復刻美好時光,只要達成遊戲任務,即可獲得長榮航空限量LOGO商品,一同為香港旅程展開美好序曲。 長榮航空高雄-香港航線開航初期每日飛航1班,5月15日起再增為每日2班,以空中巴士A321-200機型執飛,機上配置有8個商務艙、176個經濟艙,共184個座位數,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密集的航班以及不到90分鐘的飛行時間便可以抵達目的地,盡情享受購物樂趣以及品嚐道地的港式美食。 長榮航空目前從高雄出發的航點包括東京成田、大阪、福岡、上海浦東、澳門以及首爾仁川,加上今天開航高雄-香港,從高雄出發的航點數達到7個,除了5月15日高雄-香港增為每日2班外,7月1日起,高雄-首爾也將由每週4 班增為6班,屆時自高雄出發航班將達每週49班,提供南台灣民眾更便捷的服務。

Read More

臺中港老舊碼頭29碼頭整建工程 華麗轉身預估明年7月完工

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中)偕同基港分公司主秘張維鍵(左)、中港分公司主秘陳素芳(左二)、花港分公處長司鄭璟生(右二)、高港分公司主秘林麗美(右)出席。(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主持,會中發佈臺中港務分公司於今(113)年度辦理位於中突堤之#29碼頭整建工程,該棧橋式結構之大宗散雜貨碼頭全長197.64m,寬27.0m,設計水深14m。本次整建主要採用鍍鋅鋼筋進行各單元橫梁與面板結構拆除重建,另將增設3組岸電管溝預埋管線並提高繫船柱與防舷材設計容量,以達碼頭延壽、結構安全與效能提升。本工程於112年12月21日公開招標,於113年3月6日順利決標,並於113年3月28日開工,總工程經費約1.65億元,預估明年7月完工。 臺中港自民國65年開港營運,近年來因應風電產業之進駐、船舶大型化,以及近年貨運量之大幅增加,臺中港務分公司除分年規劃碼頭新建工程,亦定期巡檢碼頭結構狀況,確保碼頭使用安全,在兼顧營運與結構安全的條件下,逐步分年整建老舊碼頭,並遵循綠色港埠之政策,於整建的同時,增設岸水、岸電共同管溝系統,新採用鍍鋅鋼筋結構,進一步提升碼頭功能及有效延長碼頭生命週期,以符營運需求。 老舊碼頭整建工程之設計理念,圍繞在以機具與系統概念替代人工的構思,拆除老舊破損結構元件時,利用機具配合吊掛設備切割移除,避免對海洋環境汙染及降低人工拆除之施工風險;整建時,則利用系統鋼模重建橫梁等主要結構元件,同時於預鑄場製作半預鑄版,提升施工品質並兼做後續面板全面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置的施工平台,大幅降低人員鄰水作業之墜海風險。 臺中港務公司依定期「碼頭結構健康非破壞檢測」結果,在儘量減少影響碼頭使用率的條件下,決定整建碼頭順序。近日完成位於北突堤之#8A碼頭整建,即刻於113年3月投入船席指泊的行列,確保該碼頭未來每年之營運量。臺中港區除既有裝卸業、倉儲業等,亦為離岸風電施工與營運維護最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目前圍堤造地、新建碼頭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而老舊碼頭的整建,除可延長既有碼頭之使用年限,整建過程不論是增設岸電管溝,亦或檢討既有結構承載能力提高繫船柱、防舷材之設計容量,均能以更經濟、迅速的節奏,提升臺中港碼頭之效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