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苑裡稻米蜂蜜推廣 支持國產蜂蜜

苑裡鎮農會十三日在愛情果園舉辦苗栗縣稻米產業推廣暨國產蜂蜜展售活動,現場並有蜜蜂戶外教室,讓民眾近距離了蜜蜂。(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苑裡鎮農會十三日在愛情果園舉辦苗栗縣稻米產業推廣暨國產蜂蜜展售活動,除了體驗割稻,蜂蜜DIY體驗,並邀集各鄉鎮蜂蜜產銷班共同展售促銷,歡迎鄉親及各地遊客採購,共同支持國產蜂蜜。 苑裡鎮農會今年四月第一期稻田彩繪以「媽祖」為主題揭開序幕,接著在五月母親節期間辦理推動藺草文化系列活動,七月份為第一期稻田彩繪收割期,與農糧署、縣府共同攜手辦理稻米產業推廣暨國產蜂蜜展售活動。 由於今年度受炎熱高溫、缺雨等影響,龍眼、荔枝開花狀況欠佳,蜜蜂無蜜可採,造成國產蜂蜜收成不佳,進而影響產銷班、蜂農生計,因此苑裡鎮農會亦邀集頭份市農會、苗栗市農會、公館鄉農會、三灣鄉農會、通霄鎮農會、銅鑼鄉農會等蜂蜜產銷班,共同展售行銷蜂蜜。 副縣長邱俐俐、農糧署北區分署副分署長林美華且頒獎表揚在全國國產蜂蜜品質評鑑榮獲頭等獎的頭份市農會班員黃培堯、徐陳森。 活動現場除了各產銷班的蜂蜜展售攤位,還有蜂蜜品嚐、蜂蜜DIY體驗、蜂蜜趣味競賽及戶外解說體驗等主題活動,並規畫蜜蜂戶外教室,讓民眾能夠看到蜂箱、蜜蜂正在忙碌採蜜的現況及自己調製專屬的蜂蜜氣泡飲,透過體驗式的學習食農教育。 另外,現場且安排割稻體驗、稻草手作體驗、藺草文創DIY體驗、手繪天后、米食及蜂蜜特色美食品嘗等,歡迎遊客前來觀賞天后媽祖稻田彩繪收割前的稻浪風采。

Read More

清潔隊女力楷模 班長陳肅芬榮退

沙鹿清潔隊班長陳肅芬獲台中市「我、就是經典」女性推薦。(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中市環保局沙鹿區清潔隊班長陳肅芬服務四十三年,將於十六日退休;大甲區公所會計主任蔡銘揚、民政課員吳國書及社會課辦事員蘇淵池也屆齡榮退。 陳肅芬高職畢業後從事沙鹿鹿寮成衣產業加工,二十歲加入沙鹿清潔隊,善用專長與女性優勢,從隊員晉升為清潔隊女班長。環保局說,陳肅芬任職期間利用專長與女性優勢推動各項環保政策,獲選資深績優清潔人員、一一0年台中「我、就是經典」女性推薦、一一0年環保署全國十大特優清潔人員、一一一年行政院性別平等故事獎,以及今年全國模範勞工等,深獲各界肯定。   台中市環保局沙鹿區清潔隊班長陳肅芬,協助台中市沙鹿親子館設置環保愛心傘。(記者陳金龍攝) 沙鹿清潔隊代理隊長賴竣男表示,陳肅芬發揮本身縫紉專長,邀集同樣有縫紉專長的隊員在一0七年共同成立沙鹿清潔隊縫紉工作坊,篩選舊衣重新製作成環保袋等;同年註冊「大中袋福」商標,賦予舊衣物環保新生命。她也回收修復廢棄的雨傘,號召隊員成立環保愛心傘創作工坊成為地方美談。 大甲區公所十二日晚間承辦席宴歡送三位屆齡公務人員,同事們依依不捨的敬茶,顏區長並代表盧市長致贈紀念品,肯定他們數十年對社會的付出。(記者陳榮昌攝) 另外,大甲區公所十二日晚間為屆齡榮退的蔡銘揚、吳國書及蘇淵池舉辦歡送餐會。區長顏金源代表市長盧秀燕致贈賀卡、紀念獎座及紀念品,會場上同事紛紛上前敬茶,席上透出濃厚溫馨氣氛。

Read More

苗栗美展頒獎 歡迎踴躍觀賞 提升藝文風氣

一一三年的苗栗美展「貓裏獎」,今年由西方媒材類吳金河創作的「鏡花水月遊樂園」榮獲此項殊榮。(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文化觀光局舉辦的「一一三三年苗栗美展」雙年展,即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在文觀局第一展覽室、山月軒、中興畫廊展出,十三日上午在第一展覽室頒獎表揚獲獎作者,歡迎鄉親踴躍觀賞,提升苗栗的藝文風氣。 縣府為激勵藝術工作者創作風氣,民國八十八年開辦苗栗美展,一0一年擴大徵件範圍至全國,一0五年改以雙年展方式辦理。 為因應現代藝術創作媒材豐富多元,縣府再從一0九年起整合歸納徵件類別為「東方媒材」、「西方媒材」、「攝影與新媒體藝術」、「立體造型」四大類型,廣邀全國優秀好手前來競技,體現各種具原創性的佳作。 一一三年的苗栗美展經初審及複審二階段,由專業評審從四0四件精彩作品中,選出八十五件得獎作品,並從各類第一名中再選出「貓裏獎」,今年由西方媒材類吳金河創作的「鏡花水月遊樂園」榮獲此項殊榮。 十三日的頒獎典禮在藝想室內樂團精彩的演奏中揭開序幕,頒獎表揚各類前三名及優選、入選獲獎作者,感謝他們讓苗栗美展留下豐碩的成果。 此次美展得獎作品共計八十五件,各類獎金第一名五萬元、第二名三萬元、第三名一萬五000元,「貓裏獎」得主再頒發獎金五萬元及邀請辦理個展一次,包含貓裏獎得主西方媒材類首獎吳金河《鏡花水月遊樂園》、東方媒材類首獎張簡可筠《心浪‧憶》、、攝影與新媒體藝術類首獎《兩者》及立體造型類首獎林志航《壓扁ing 30》,呈現創作者探索生命歷程的軌跡,加上十件評審委員提供作品展出,使得整體展覽更添風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Read More

蘇澳潑水節封街6百公尺 石垣市長:勿政治因素影響情誼

蘇澳鎮姊妹市、日本沖繩縣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再度造訪同歡。(蘇澳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一年一度的蘇澳潑水節十三日下午登場,為了讓民眾盡情玩水,還特地封街六百公尺。現場數千大朋友、小朋友,水槍水桶通通準備好,玩成一片。蘇澳鎮姊妹市、日本沖繩縣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再度造訪同歡。 近日台灣東北海域正值多事之秋,先有我方漁船遭日方扣押,又發生大陸科考船進入等事件。中山義隆表示,還是會擔心上述種種事情影響航線甚至交流,但台灣和日本是友誼之邦,蘇澳與石垣更是姊妹市,不應因為政治因素影響雙方交流與台日情誼。 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十三日受邀到蘇澳參加潑水節,與蘇澳鎮長李明哲登上踩街車,沿途與民眾打水仗。李明哲說,石垣市已購置一艘客貨船,今明兩天將與中山義隆參訪剛啟用的蘇澳港旅運中心及基隆港,針對三地未來會有更密切的觀光及商貿交流。 中山義隆說,很高興在前年疫情後,二度參加潑水節,留下非常深刻的回憶,由於台灣遊客搭乘遊輪接受度高,石垣市也正值盛行郵輪觀光,預計明年將發展蘇澳及石垣市間的海上觀光,相當期待。

Read More

仿效韓國 交長:研擬市區道路寬度縮減限速50公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交通部長李孟諺十三日說,台灣道安有極大改善空間,韓國的做法值得參考,交通部已在研擬市區道路寬度縮減、市區道路全面限速五十公里等。 李孟諺十三日接受媒體專訪指出,讓民眾有可以信賴的交通工具或運輸交通環境是最優先且責無旁貸的責任。 為了降低行人死亡率,韓國推出五0三0政策,也就市區限速五十公里,學區和行人多的地方下降到三十公里;斑馬線行人優先以及斑馬線附近覆蓋手機訊號等措施。 李孟諺指出,台灣的每十萬人行人交通事故死亡率還在韓國二0一0年的水準,確實有極大改善空間,韓國的做法值得參考,交通部已在研討市區道路寬度縮減,來降低車輛速度,或者全面性讓市區道路時速在五十公里以下,韓國的幾個做法都是他山之石,會虛心學習。 他表示,對於行人道安政策,主要會在路口設施環境改善跟增加科技執法。路口環境改善方面,全台二千七百個路口要做到斑馬線空間退縮,讓車輛轉彎時,駕駛的視線不會有阻礙,也增加跟行人的安全距離。 另,行人空間也考慮以不同顏色增加醒目度,像是綠斑馬、斑馬線有黃框等,並增加庇護島,以保護行人安全,也讓駕駛不會切西瓜。此外,李孟諺說,行人早開時相部分,讓行人先走,這部分已經有相關實驗證實較為安全。 李孟諺說,科技執法上增加一百八十處,不僅減輕警力負擔,也讓駕駛不會鬆懈,認為沒有警察就比較輕忽。並設置平台接受民眾意見,只要道路設施哪裡不好就專案列管改善,每週也將定期召開記者會,公布各縣市交通事故狀況跟統計,盼能改善行人地獄汙名。

Read More

民主學校第五期開幕 羅智強期許青年世代成為民主基石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民主學校第五期十三日開幕,羅智強擔任校長的本期營隊為期兩天,將國政改革、民生議題作為主軸,以立法院八個委員會為次子題,包括居住正義、行人交通、司法改革、兒少保護、高教政策、動物保護、國家安全與財政紀律等,邀請到跨黨派委員、公民團體與學者專家授課。 十四日邀請到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蒞臨。羅智強說,之所以堅持不懈舉辦民主學校,從去年至今連續舉辦五期,培訓近一百五十位學員,其實就是深受過去舉辦青塾成功經驗的影響,當年培訓出來的殷偉、徐巧芯、凌濤、楊植斗等,現在都是藍營最堅強的年輕世代,在各地為公共事務致力努力。 羅智強表示,第五期共召募三十五位青年學員,平均年齡僅二十三歲,除了傳統的法政新聞人文社科學群外,第五期很特別的是也招募到包括物理、生物、電機、化學、資訊等許多理工科的夥伴,期許這些理工背景年輕朋友的加入,可以為公共參與帶來更多元的視角。 羅智強以民主制衡的價值勉勵學員,表示一個民主國家之所以民主,關鍵就在於在野黨與民主制衡的存在,有制衡、才有民主,沒有在野黨的存在,民主就無法彰顯,期許更多的青年世代可以投入公共志業,一起成為民主的基石,監督制衡政府,讓行政權更好運行,才能讓國家安全、人民安居樂業。

Read More

分科測驗地理考碳排、海龜保育  圖表題比率過半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一三學年分科測驗十三日進入第二天考試,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登場。第二節考地理,試題取材結合生活時事、環境永續等議題,例如碳排放量、歐洲將統一充電插槽規格、長照二點零據點、小琉球海龜保育等;今年圖表題過半,題數和比率皆高於連兩年。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表示,試題取材多元,試題內容也結合多元議題,包括環境、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舉例,包括碳排放量、宜蘭極端降水、電子廢棄物、英國風力發電開發等,都和環境或永續有關;另外,試題也考到使用網路時接受CooKie讓網站經營者獲取位置等訊息,則和新科技與網路使用素養有關。 麗山高中教師廖偉國分析,今年傳統題型特別多,例如以廟宇對聯內容考澎湖的自然環境特色,還有位置與方位判釋、等高線圖判讀等;試題特色方面,今年圖表題占五十四%,題數和比率都高於連兩年;不過今年跨冊概念題比往年少,單一概念題則比較深入;今年考到面量圖、河流流向、氣候圖等,題數和配分皆明顯增加。

Read More

花蓮家扶中心辦理「寮育你我‧心心相惜」市集活動

寮心市集雖小,但前來支持的民眾卻很多。(花蓮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家扶中心新城服務處為使扶助家庭能靠一技之長,開啟與社區民眾互動並增進自我信心,十三日於新城服務處辦理「寮育你我‧心心相惜」市集活動,現場共有八個攤位,由來自新城、秀林扶助家庭帶來的手工商品,包含烤香腸、黃金泡菜、飯糰、炒麵、鮮果汁、手工包包等,吸引上百位民眾參與。 花蓮家扶深耕地方五十八年,扶助超過一萬二千兒少走向自立,統計至今年六月,仍陪伴全縣一千八百三十九戶家庭、三千三百一十七位兒少,提供各項專業服務。其中約七成是隔代教養或單親、八成由一人負擔家計,卻也因此造就家長們迫於生計從事多種類型的工作,所獲得的專業技能。 喜特瑞療癒之手除了提供免費按摩外,也帶來精油產品為前來逛市集的民眾介紹。(花蓮家扶中心提供) 一位賣飯糰、炒麵的媽媽小葉,在丈夫驟逝後獨力養育六名子女,原本對料理一竅不通的她,在家扶的協助下學習料理,目前靠著己力努力經營中式早午餐店。另一位賣手工餅乾的媽媽小陸也是一人扛起家計,因為早期心理創傷,讓她難以外出工作、面對人群,因著對做餅乾的熱忱,自學並分享給親友得到肯定後,開始向親友販售,在社工的鼓勵下每年於家扶園遊會設攤販售手工餅乾,並在過程中慢慢重拾自信心,勇敢面對自己及人群。 家扶中心主任施政延表示,本次市集擺攤家長們各自滿懷笑容、身心收穫滿滿,因此預計於十月十九、二十日再次舉辦寮心市集,誠摯邀請花蓮縣內大朋友小朋友們一同共襄盛舉。

Read More

花蓮市超能Kids夏令營登場 打造親子同樂舞台

小朋友跟著音樂舞動蹦跳,展現熱情活力。(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攜手遠東百貨花蓮店舉辦「超能Kids夏令營」,十三日起一連兩天在遠百花蓮和平廣場舉行,率先登場的音樂律動、兒童劇場還有嘴饞市集,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共同參與,市長魏嘉彥及多位貴賓也都出席與親子們同歡。十四日下午還有魔幻泡泡互動秀,孩子們千萬別錯過。 市長魏嘉彥特別以氣球裝扮快樂國王出場,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活動開場由花蓮市立幼兒園帶來氣勢十足的拳擊舞及熱血應援歌曲,而台下的小朋友也跟著音樂蹦蹦跳跳,展現滿滿的熱情。 花蓮市公所攜手遠百花蓮店舉辦「超能Kids夏令營」,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共同參與。(花蓮市公所提供) 最受小朋友期待的兒童劇場「快樂歷險記」,由禮物盒劇團演出生動活潑的冒險故事,也結合小丑互動,內容情節詼諧幽默、情感刻劃引人入勝,現場笑聲不斷。現場市集也網羅了近二十攤美味餐車及人氣甜品,讓親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下享用美食甜品。 市長魏嘉彥表示,非常開心能夠和孩子們一起快樂過暑假,十四日還有魔幻泡泡互動秀,歡迎大人小孩再度來到遠百前和平廣場,一睹繽紛絢爛的七彩泡泡魅力,感受最夢幻的泡泡世界。 遠百花蓮店長黃永芳感謝花蓮市公所及花蓮市民代會共同打造良好的親子互動友善城市,持續規劃多元的親子活動,讓遠百有機會成為陪伴各位成長的夥伴。

Read More

林田山景觀及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 雙獲112年度優良農建工程

林田山景觀工程透過減法美學重新整理園區入口植栽,營造清新、具透視感、舒適且可親近的森林。(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重現林田山林業文化景觀之歷史紋理,並修復及再利用林田山林業聚落重要歷史建物,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辦理之《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景觀工程(第一分期)》及《林田山房舍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雙雙獲得肯定,分別榮獲一一二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設施類「優等」及建築類「佳作」之殊榮。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說明,林田山景觀此階段以入口原子炭工廠及後方的肖楠林為主,透過減法美學重新整理園區入口植栽,營造清新、具透視感、舒適且可親近的森林,將廢棄之林產業機具,透過巧思與藝術家合作,改造成大型昆蟲藝術裝置,納入地方發展脈絡考量,整合文資場域空間,建構未來使用機能和經營策略,完成園區永續性的整體景觀規劃。 房舍修復部分,將位於入口處的原子炭工廠整修為具服務諮詢及展示中心之功能性房舍,另恢復早期林業生活區域的冰店、食堂及課長級宿舍等五棟重要建物之修復,以各房舍之再利用為整修目標,改善房舍機能與強化結構,讓訪客能感受到復刻早期林田山居民生活的區域狀況,兼顧文資保存與永續發展。   機甲昆蟲裝置藝術-蜻蜓。(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景觀及房舍兩項工程皆遵循文資法規範原則,透過活化林業文化資源之創意,使原本頹敗、荒廢的林業文化園區空間重獲新生,大幅改善園區之觀光品質與環境氛圍,將林業歷史風貌導入環境教育,達成文化環境保存與永續經營的雙贏目標,實踐永續環境宗旨,營造遊憩環境新生,因而獲得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之肯定。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致力於林業文化資產之修復與活化,期盼藉由林田山林業文化景觀及歷史建物風貌再現,引領遊客走讀林業歷史輝煌的一頁,歡迎遊客到訪,體驗過往林業生活光影,以實際行動關心並支持林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經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