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分析一一三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認為歷史科難易適中,預估分數和去年相似,特色是宗教相關試題大增,包含印度佛教、耶穌會、民間信仰等;周處除三害、檳榔的起源等時事生活入題;今年題目文字量是近三年最多,作答時間可能會很趕,對考生來說是一大挑戰。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教育部則邀請台北市高中歷史科教師群協助分析分科測驗試題。入闈的高中教師表示,試題取材包含文字、圖片、表格、地圖、碑文等,同時連結生活經驗;試題也結合交通運輸發展、婚姻與家庭的變遷、能源利用等重大議題。
題型方面,入闈教師認為,今年史料判讀題比率最高,另外也將學術情境納入新文化史研究題材,或是援引許多一手史料,考生必須運用探究能力、歷史知識,並細心閱讀題幹線索,才能正確作答,整體試題難易適中,難度和去年相近。
試題特色方面,入闈教師指出,今年時事或生活相關題目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出現,例如周處除三害、檳榔的起源等;今年題目文字量是近三年最多,還有不少是學生沒看過的史料,因此作答時間可能會很趕,對考生來說是很大挑戰,必須耐心閱讀,從題幹尋找答題線索,如果考生心煩氣躁,被冗長文字限制,答題就可能卡關。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指出,在於宗教相關試題大增,第十題則是要考生從清朝時某種廟宇的分布圖,讓考生判斷是侍奉什麼神祇;原住民族議題仍然是歷史科的重點。另外第三十二題,則提及電影「周處除三害」的歷史原型,是少數與時事相關的題目。
台北市高中歷史科教師群,今年試題難度,中等。試題特色:今年題目文字數量偏多,閱讀起來較為辛苦,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完成題目是一項挑戰。試題主要是以基礎知識為主,也測驗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並分析不同作者間的立場與解釋差異,尤其特別要注意到時間與空間的因素,才能正確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