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搶孤圓滿落幕 成績揭曉

頭城搶孤活動圓滿落幕,松欣營造隊拔得頭籌、易昌建設第二名、第三名新樂園不動產。(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頭城搶孤活動於「鬼門關」前登場,於三日凌晨近一時圓滿落幕,孤棚賽冠軍由松欣營造隊拔得頭籌,只花了三十分鐘就順利鋸下順風;第二名易昌建設、第三名新樂園不動產;飯棚冠軍則由烏石港福德廟隊林建良奪下冠軍寶座。 頭城搶孤活動,宜蘭縣長林姿妙、議長張勝德、立委陳俊宇以及頭城鎮長蔡文益、礁溪鄉長張永德等人到場致詞,與登台宣誓選手一同敲鑼開賽。 個人飯棚賽的冠軍為烏石港福德廟隊四十二歲的林建良稱霸,他是奪得第三冠對他意義非凡。 孤棚賽,松欣營造的攻旗手,是四十歲的李東易奪冠;奪下第二名的易昌建設攻旗手,三十五歲的李育任。 今年頭城搶孤前三名獎金分別為,十五萬元、十萬及五萬元,每鋸一支孤棧順風旗,基本獎金再加五萬元,每位選手最多兩支,另還有各棧加碼金。

Read More

國慶主視覺 各方說法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今年國慶主視覺公布,中華民國意象重新回歸,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配色為設計主體,並在雙十視覺意象上加上「梅花」,增添中華民國元素。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指出,終於在主視覺設計彰顯出中華民國生日的意象,意義非凡。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在國慶大典上增加國旗、中華民國意象是好事,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也支持這樣做。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說,過去八年國慶大典,中華民國並沒有消失,在慶典現場可以拍到很多國旗跟中華民國相關符號,國民黨硬要說國慶看不到中華民國,偏離事實很遠;國民黨在意的不是中華民國,而是象徵台灣的本土符號比過去多很多。 林思銘表示,民進黨過去設計的主視覺多為綠色元素,想要凸顯綠色執政,但卻忘記雙十節是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將國慶日變成像是台灣國慶,想抹去中華民國印記,相關元素都看不太到中華民國,格局太小。 林思銘說,今年的雙十國慶由立法院長韓國瑜負責籌備,主視覺設計終於找回「中華民國」。此次設計內容充滿中華民國元素,以國旗的顏色作為設計理念,雙十則是延伸,中間還有梅花國徽,充分表達雙十節意義,讓大家知道這一天是要紀念中華民國生日。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因為韓國瑜將是今年國慶的籌備會主席,國民黨當然期待中華民國的元素多一點,國旗、國徽乃至主視覺更明顯有中華民國的味道。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韓國瑜一當選立法院長,有藍營支持者立刻在群組提到國慶,藍營支持者希望希望屬於中華民國的名字、意象都能恢復。 張啓楷表示,在國慶大典上增加國旗、中華民國意象是好事,選舉過程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主張中華民國跟國旗屬於全體國民,只要讓中華民國讓世界看見,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也支持這樣做。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距離十月的國慶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國慶主視覺或許藍營很關心,但韓國瑜擔任立法院長需要擔心的事情更多,國慶絕非最急迫的一件事。

Read More

斥資39億 竹市建功安居社宅動土

新竹市「建功安居」社會住宅三日動土,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土署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長曾正宗、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等人主持動鏟儀式。(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中央與地方齊心落實居住正義!新竹市「建功安居」社會住宅,三日舉行動土典禮,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土署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長曾正宗、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等人主持動鏟儀式,總工程經費約三十九億餘元,中央全額投資,預計一一七年完工,將為竹市再提供七百四十三戶社宅。 市府秘書長張治祥表示,市府相當重視社宅政策與進度,目前共規劃有五處社宅,包含中雅安居、建功安居、金城安居、建功都更社宅和舊社段社會住宅,全市推動中的社宅二千五百戶已達標,穩定朝「八年四千戶」的目標邁進,今日「建功安居」社宅順利開工,不僅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更實現居住正義,用愛打造友善互助的「幸福友善」城市。 新竹市「建功安居」社會住宅三日動土,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土署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長曾正宗、新竹市政府秘書長張治祥等人主持動鏟儀式。(記者曾芳蘭攝) 國家住都中心強調,新竹市是全國幼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建功安居」納入包含兒童支持的公共服務據點,規劃設置身心障礙者社區日照中心、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空間、發展遲緩及身心障礙兒童社區療育據點,及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社區支持服務據點,結合鄰近的馬偕兒童醫院,完善兒童照顧服務。 另,該案基地座落於台灣的科技心臟─新竹科學園區,以及工研院光復院區等產業聚落圈內,未來,涵蓋AI、5G、資通訊及大數據產業的竹科「X基地」亦將落成,大幅吸引科技人才移居的同時,社會住宅亦能滿足居住需求。 新竹市「建功安居」社宅、位於建功二路四十二巷,緊鄰馬偕兒童醫院,步行三分鐘即可抵達建功高中,亦鄰近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大專院校。距離國道客運站及國道一號僅需五分鐘車程,交通相當便利。

Read More

男子毒駕衝撞員警逃逸 警全力追緝中

郭男不服盤查還意圖衝撞警員,警方對空鳴槍喝令停車仍被逃逸,經攔截圍捕才順利逮獲,並起出安毒。(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張上耕、陳金龍/綜合報導 基隆王姓毒品通緝犯二日凌晨因違規停車遭警方攔查,疑似擔心身分露餡加速逃逸,已知王男在深澳坑一帶棄車逃逸,全案將依妨害公務等罪嫌全力偵辦。另外,三十四歲郭姓男子因持毒,去年不服警方盤查,除了衝上人行道外還意圖衝撞警員,遭判八月徒刑;台中高分院三日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基隆市警一分局南榮路派出所員警巡邏期間,發現一輛白色轎車違規臨停在忠二、孝四路口,上前攔查;司機先假意配合,隨即撞開停在前方的警車加速逃逸。員警開車緊追,並通報勤務指揮中心攔截圍捕,雙方追逐過程中波及一輛路過的計程車,王男仍逃逸無蹤。 警方初步調查,王男從市區開往信義區深澳坑路一帶棄車逃跑,目前警方已鎖定嫌犯身分,全案依妨害公務等罪嫌全力偵辦。 另外,郭姓男子去年四月間駕駛轎車行經彰化縣員林市時,不服警方盤查,除了衝上人行道外,還意圖衝撞警員,警方對空鳴槍喝令停車,郭仍擔心因持毒遭查辦而逃逸。警方通報攔截圍捕,起獲一小包安毒。一審依妨害公務罪,判郭八月徒刑;郭認量刑過重,上訴二審;台中高分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Read More

玉清里長捐苗爺嬤娃娃車

苗栗市玉清里長賴玉蘭,三日捐贈1部車作為「阿公阿嬤娃娃車」載送苗栗市長輩們參與社區活動,造福許多苗栗長輩。(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鼓勵長輩到社區參與健康促進活動,苗栗市玉清里長賴玉蘭,為滿足交通接送的需求,三日捐贈一部車作為「阿公阿嬤娃娃車」,載送苗栗市長輩們參與社區活動,造福許多苗栗長輩,也期許社會各界一起投入公益,為苗栗打造更祥和社會氛圍。 依據苗栗縣長照服務統計資料顯示,服務需求使用的前三項分別為居家服務、交通接送服務、喘息服務。今年苗栗縣政府獲贈第一輛阿公阿嬤娃娃車「玉清號」,由苗栗市玉清里長賴玉蘭捐贈,協助苗栗市的長輩參加老人幼稚園的活動,以及社區關懷據點的接送,若時間充裕也將安排慰訪獨居老人,照顧各族群長輩。 玉清里長賴玉蘭從職場退休後,投身服務鄰里工作,長年與公務單位合作推展各項業務。她表示,自己很幸運,退休後還有體力及能力為鄉親服務,也感謝認同她的做法的鄉親們。 三日玉清里長賴玉蘭捐贈一部車,可載送四名長輩以及一名輪椅使用者,苗栗縣長鍾東錦頒獎表揚賴里長的善心義舉,未來這輛縣內第一台「阿公阿嬤娃娃車」,服務範圍以苗栗市為主,將為長輩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服務,讓更多長輩獲得老人幼稚園或關懷據點的照顧。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由於苗栗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輩也邁入七十、八十歲,在行動及思想上退化轉介到日照中心,分擔子女的照顧負擔,因此有了這輛阿公阿嬤娃娃車,為交通服務方面增添助益,也讓長輩們開開心心搭乘「玉清號」前往老人幼稚園上學去。

Read More

高公局:比對ETC查獲偽造車牌 是去年同期三倍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高速公路局三日指出,今年至今已比對出一千餘件使用偽變造車牌案,是去年同期的三倍,高公局表示,只要發現同一牌號車輛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之不合理情況,就會通報監理單位追查,僅八月份第三、四週,就發現三十六件偽造車牌案。 高公局指出,今年上半年共查獲一0四三件使用偽變造車牌案,超過去年整年九二四件,超過去年同期三三一件的輛的三倍。 高公局表示,是透過ETC收費系統檢核,如同一號碼車牌交易時間差小於八秒,或顯示時速大於二一0公里、兩次出現位置距離大於一百公里而推估車輛時速大於一百公里、或相同門架交易且交易時間小於二五五秒等異常情況,就會主動通報給監理單位追查。 高公局指出,今年上半年國道公路警察局查獲偽變造車牌,除當場開單舉發,處以三千六百元到一萬八百元罰款,車輛駕駛人並會依涉偽造變造特種文書罪移送法辦,且因駕駛人行為已涉及詐欺、不當得利的刑事及行政罰賠償等事項,移由檢警相關單位依法嚴辦。    

Read More

花縣規劃10億振興券 10月發放

花蓮縣長徐榛蔚與十三鄉鎮市首長召開振興券辦理協調會。(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0四0三地震與凱米颱風對花蓮縣的經濟造成劇烈衝擊。為了提升花蓮整體消費市場與經濟活動,縣府在獲得議會的支持下,編列十億元辦理振興券。縣長徐榛蔚二日與縣內十三鄉鎮市首長召開會議協調,希望透過振興券的發放及有限的使用期限,鼓勵鄉親消費、刺激花蓮經濟發展,恢復花蓮往昔經濟活力。 徐榛蔚表示,0四0三地震後,以及不斷的餘震與颱風,對於花蓮整體產業,都遭受極大的衝擊,對外道路一再中斷,影響遊客來花蓮旅遊意願。縣府提出振興券方案,預計於十月中旬發放,希望透過振興券方式促進更多消費。然而,短期內的發放作業相當龐大,預計採取投票所方式進行身分認定及發放,經與各鄉鎮市首長召開協調會議,透過地方間的合作,讓行政作業順利圓滿。 民政處長明良臻表示,目前振興券規劃於十月中旬發放,屆時整體工作人員將以投開票所的方式進行作業,縣政府也會協助各鄉鎮市公所的人力支援發放作業,以求行政效率。 縣政府為短期振興縣內經濟,向議會提報追加預算,並於八月初審議通過,目前縣府已經成立工作小組,並結合各鄉鎮市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本次的發放計畫,相關準備工作正積極進行中。由於振興券是有價證券,為了讓繁複的振興券發放作業順利安全又有效率,縣府正努力準備各項細節工作,待準備就緒後宣布確切發放時間與相關使用規則。

Read More

長庚整修 婦兒科入駐中山醫院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由於台北長庚醫院大樓需進行整修,為確保民眾醫療需求滿足不中斷,三日宣布婦兒科入駐中山醫院,將提供產前、生產、產後及新生兒照護等全程一條龍醫療服務,以嘉惠大台北地區孕產婦。 台北中山醫院一九七六年成立於敦化南路,屬地區型社區醫院;而台北長庚醫院同年成立於敦化北路,為醫學中心,兩院遙遙相對,雙方皆以婦兒科見長。為因應台北長庚醫院整修,日前簽約開展策略聯盟合作,該院婦產及新生兒科將入駐中山醫院,可謂史無前例的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強強聯手。 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表示,雙方策略合作於去年時月達成共識,訂於今年九月二日正式運行,台北長庚婦產科醫療團隊在羅良明副院長、蕭勝文主任及程劭文主任的帶領下,於中山醫院除開展門診業務外,尚提供檢查、檢驗、住院、手術及新生兒重症加護等,兩院共同合作提供完整的一條龍婦兒科醫療服務。 朱益宏院長解釋,由於台北長庚醫院大樓需進行整修,為確保民眾醫療需求滿足不中斷,早在去年便開始尋覓合作對象。基於此需求,便找上了近五時年歷史在有「蔣家御醫」之稱婦產科權威陳福民董事長所帶領下,以婦兒見長的台北中山醫院。 朱益宏表示,由於醫學中心與地區醫院的規模等級不同,是台灣醫療史上頭一遭的合作模式,雙方勢必會經過一定的磨合期,希望能吸收雙方的優點,期達合作無間的目標。

Read More

首創悠森學 新北插角森林實小揭牌

插角森林實驗小學揭牌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區插角國小於一一三學年度轉型為全臺首座公立森林實驗小學,以「插角悠森學Grit韌我行」探索校本特色課程,體驗翻轉學習的教育風潮。教育局局長張明文三日與學生共同參與滑索、武術、導覽及鼓藝等實驗教育課程的成果展現,為全校親師生們一同為實驗改制的新里程進行揭牌。 張明文表示,新北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從一0八學年度成立第一所忠山實驗小學,至今成立第九所插角森林實驗小學,每所實驗學校各具不同特色,豐富新北學子的學習,也滿足家長的教育選擇權。 「插角悠森學Grit韌我行」延伸出四個主軸課程「人文悠森學、生態悠森學、戶外悠森學、行動悠森學」,並採全校、年段、班級及混齡共學之實驗課程,讓每位獨一無二的孩童與真實生活經驗達到有意義的連結、適性揚才、補位合作,最後成就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舞臺。今日活動展現孩子們「悠森學」的成果,從「天將神兵、滑翔降臨」開啟序幕,孩子們透過滑索從天而降,接續「嘯吟大豹、武震山林」演出課程中的精湛武術,再由金牌解說員引導「生態導覽、聽聲辨蛙」、「鳥類解說、依人如伴」及「社區介紹、以古鑑今」導覽學校的一草一木及生態環境,最後搭配華麗的鼓藝演出,充份展現插角孩子的豐碩學習成果。 插角森林實驗小學校長宋宏璋分享,學校一一二學年度以「插角悠森學 GRIT韌我行」方案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的肯定,讓親師生團隊充滿信心的持續以「插角悠森學」為核心課程進行發展。以人文、生態、戶外以及行動實踐等多元化的創新實驗教育模式,鼓勵學生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學習和探索,打破了傳統的教室界限,讓全世界都成為學生的教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韌性毅力。

Read More

北市青年局攜手松菸 培育文創人才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青年局三日表示,為打造「青年學堂」品牌,攜手台北創意樞紐「松山文創園區」,推出「青年學堂feat.松山文創園區─文創產業培育」系列活動,這個秋天由台北市政府青年局與松山文創園區合作辦理的「文創產業培育系列活動」。 青年局長殷瑋表示,運用獨特的輔導方式培育文創人才、扶植文創品牌,更推動青年參與「Idea Taipei」公共事務。此次與松菸合作辦理「文創產業培育系列活動」,借重松菸培育文創人才經驗,提升青年對文創產業的知能,拓展工作視野與啟發創造力,培養青年提升多元能力。 殷瑋強調,此次合作只是起點,希望未來青年局能與松菸有更多資源串連與合作的機會,共同打造更適合年輕人的台北,為青年提供更多創新與發展的機會,推動台北成為更具創意與活力的城市。 本次系列活動將於一一三年九月,至十一月間舉辦五場,精心策劃的講座與體驗工作坊,最後「出走其實沒這麼難:海內外文創策展心法」,藉專業策展人分享台灣文創國際策展經驗為系列活動做完美結尾。 希望無論是文創初學者,還是已經在這條路上奮鬥著的文創工作者,都能藉由本系列基礎知能分享、實務操作以及與產業專家直接交流,深入探索文化創意產業的多元面貌,並從實務操作中提升創意思維與職涯技能,讓青年局陪伴青年一起找到新的方向,開啟文化創意的無限可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