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結石發作高峰!病人數是冬天的3-5倍 如何預防、治療腎結石?

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9月為高峰期,發作病人數是冬天的3-5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夏天水喝太少小心腎結石風險增加!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何承勳表示,夏天是結石的好發季節,由於氣溫高、流汗多、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排尿減少,進而增加結石風險,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9月為高峰期,發作病人數是冬天的3-5倍。 像46歲蘇先生有結石家族史,過去也常熬夜、飲水量少,大約6年前開始腎結石多次復發,接受過數次體外震波,始終無法完全清除結石,石頭越長越大,導致腰部酸痛,甚至伴隨血尿,前往新光醫院求診,經何承勳主任診斷,雙側腎臟都有直徑約2公分不等的結石。 腎結石有2傳統治療方法 治療選擇依「這些」評估 腎臟結石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常伴隨腰腹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問題。新光醫院泌尿科盧昱成醫師表示,其治療方式會依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嚴重程度來決定,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穿腎取石手術等。 不過盧昱成醫師提到,體外震波碎石術雖然每次結石廓清率可達70-80%,但若結石大於2公分,位置在腎臟下盞或是成分堅硬的單水草酸鈣結石,其實治療效果有限,而經皮穿腎取石手術適用於較大的腎結石,但需要全身麻醉且風險較高,術後恢復時間較長。 雙側腎結石大用1招保腎 無傷口、恢復快 像蘇先生雙側都有體積偏大的腎結石,傳統的體外震波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他也希望尋求效果更好、無傷口、復原快的治療,因此醫師建議蘇先生接受軟式輸尿管鏡配合最新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的手術治療。 何承勳主任說明,軟式輸尿管鏡是一條細長、有彈性、前端可彎曲的內視鏡,經由膀胱及輸尿管上行至腎臟內,不會有傷口,搭配雷射便能將結石擊碎,此外配合最新型的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可使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更安全、有效率。 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在手術時會持續進行負壓抽吸,前端還能隨著軟式輸尿管鏡彎曲,何承勳主任提到,這能避免腎臟內壓過高,並保持水流進出暢通,維持影像畫面清晰,而且還能吸出大部份的結石碎片,增加結石廓清率及手術時間,蘇先生在手術後也復原地相當迅速,出院回門診僅剩些許微小碎片,預期都能自行排出。 初期無症狀應養成健檢習慣 注意飲食、飲水、運動 針對腎結石問題,目前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民眾可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治療方法。不過何承勳主任提到,由於腎結石初期沒有症狀,病人經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檢查才發現,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另外,何承勳主任提醒,民眾平時也應多喝水、多運動,避免攝取過多肉類、太鹹的飲食,每日飲水量建議為1500-3000cc,尤其夏天水份流失較多,應增加喝水量,減少結石發生的機會。

Read More

腸病毒升溫 新北籲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全國35週(8月25日至8月31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4,279人次,新北為2,696人次,與前一週相較上升7.2%。衛生局指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上週校園開學後,由於學童間密切互動頻繁,使得腸病毒更易於傳播,籲請民眾提高警覺,落實勤洗手及環境清潔,並遵守生病在家休息原則,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腸病毒為幼童常見傳染病,幼兒若感染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風險,新北市率6都之先,為照顧弱勢族群嬰幼兒,自5月23日起提供設籍新北市低收、中低收入戶3歲(含)以下嬰幼兒免費接種腸病毒疫苗。市長侯友宜提醒,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家中符合接種資格的家長,請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低收、中低收證明,至本市29區衛生所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以保護幼童健康。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衛生局也強調,維持手部衛生為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請民眾持續加強個人衛生、落實洗手五時機(接觸幼兒前、吃東西前、上廁所後、看病前後)及環境稀釋漂白水消毒,生病在家休息不上課,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降低腸病毒傳播機會。

Read More

從極度痛苦中轉念重生!「安寧緩和」讓病人重拾生命的尊嚴

病人的痛苦並非無法緩解,透過正確的照顧與關懷,能幫助他們以尊嚴和平靜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報導 近年來,「斷食善終」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許多病人在面對極度痛苦時,很可能會考慮選擇斷食或安樂死來提早結束生命。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醫師對此表達了他深刻的見解;他同理這些病人的選擇,但他堅信,這些痛苦是可以透過積極的照顧來緩解的。 蔡醫師分享了他的臨床經驗:「很多病人在面對極大的痛苦時,確實會考慮斷食或安樂死,但這往往是出於無奈。我照顧病人的經驗告訴我,這些痛苦是可以解決的,是有希望的。」 保障自主權的同時 更需關注病人的知情選擇 《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了病人在臨終階段的醫療自主權,這是維護病人尊嚴的關鍵。蔡醫師提醒,在強調病人自主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病人是否在充分理解和支持下做出決定。他指出,病人的選擇不應該在痛苦與絕望中被迫作出,而應在得到積極照護和理解後,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針對「被斷食」的現象,蔡醫師也表達了他的關注:「我們希望確保每位病人的選擇都是出於知情和自主,而不是在未經充分溝通的情況下被動地接受斷食或停止進食。這樣的決定需要在尊重病人意願的同時,充分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他強調,醫療團隊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提供持續的支持,確保病人感受到關愛與尊重。 耐心關懷下走出絕望的陰霾 從痛苦中重新找到希望 他舉了一位年輕女性病人的故事作為例子,這位病人因為腦部手術後遺症而導致生活困難,無法再繼續正常工作和生活,曾一度求死。但在蔡醫師耐心的關懷與互動下,她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希望,並開始積極面對生活。他說:「這些病人並非真的想死,而是痛苦難忍。當我們能夠幫助他們減輕這些痛苦,他們自然就會放棄求死的念頭,這證明這種苦是可以被照顧的。」 這位病人的轉變並非偶然,而是透過細心的照護和不斷支持幫助她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轉而珍惜生命。蔡醫師強調:「醫療人員在這些照顧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同理心,才能真正幫助病人渡過難關。」 從絕望到希望 透過細心關懷讓病人放棄斷食重拾生命 蔡醫師還提到另一位罹患鼻咽癌的女性病人,隨著病情惡化和身心的巨大壓力,她決心透過斷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在病床頭貼了一張小紙條,堅定地要求不再進食。然而,蔡醫師並未立即否定她的選擇,而是透過細心的關懷和深度的對話,引導她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蔡醫師發現這位病人過去有宗教信仰,便運用這一點與她展開對話,討論佛教中對生命與死亡的看法,並幫助她回顧過往的生活,重新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病人逐漸從絕望中走出來,最終撤下了那張斷食的紙條,重新恢復進食,並逐步接受了生命的現狀。 蔡醫師感慨道:「她本來是決意斷食的,但在我們的照顧與支持下,她自己撕掉了那張紙條,改貼上了佛像。這種轉變並非因為我們強迫她,而是她自己找回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認為,這些經歷證明了,許多看似無解的痛苦,其實是可以透過細心的關懷和支持來解決的。 生命教育與安寧療護 為病人帶來尊嚴與平和的終點 在回顧這些生命故事時,蔡醫師強調,醫療團隊必須接受全面的生命教育,才能真正具備照顧這些病人的能力。他提到,醫療教育不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應包括如何與病人及其家屬建立信任,同理並回應他們的情感需求。他堅信:「透過正確的照顧與關懷,可以幫助病人及家屬從負面的情緒中走出來,轉而珍惜生命中寶貴的時間。」 蔡醫師強調,病人的痛苦並非無解,透過正確的照顧與關懷,可以幫助他們以尊嚴、平和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他認為,我們有責任幫助病人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而不是簡單地讓他們提早結束生命,這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也是醫療專業的真正實現。蔡兆勳醫師的理念不僅限於安寧療護,更涉及如何改變整個社會對死亡的負面看法,他呼籲醫療人員、政府、社會團體和媒體共同努力,推動更健康、更正向的社會文化。隨著這些理念的推動,台灣的安寧療護正朝著更人性化、更溫暖的方向發展,讓更多人在面對死亡時,不再是無助的等待,而是充滿尊嚴的告別。

Read More

孩子有開學症候群怎麼辦? 醫授「家長必做6原則」度過挑戰

開始做好上學的準備了嗎?哪些孩子較容易有「開學症候群」呢?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漫長悠閒的假期即將結束,長達50多天的假期,生活作息已經隨性顛倒的孩子們,開始做好上學的準備了嗎?哪些孩子較容易有「開學症候群」呢? 開學症候群 嚴重無法調適需專業協助 隨孩子的個人特質、在校適應能力與家庭支持等狀況而有不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開學前家長應幫忙孩子收心,調整生活作息,並以身作則,減少子女上網、看電視時間,若孩子表現出不想上學的情緒,應多傾聽孩子心聲,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協助孩子緩解心理的壓力,並多鼓勵以增加上學動力。如果出現拒學、焦慮、憂鬱、易怒、或其他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可考慮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特別門診評估及諮詢。 收心6撇步 及早適用開學生活 在此,許維堅提供「開學收心操」六撇步: 撇步一:營造開學的氣氛 家長可預先提醒小朋友即將開學,找時間分享假期的快樂點滴,以及假期將結束的心情,並給予關心與重視。 撇步二:引導孩子檢視作業 檢視是否有遺漏的作業,家長可陪伴小朋友完成作業,增加親子互動。 撇步三:生活作習調整 將作習時間,如起床時間、就寢時間等調整成開學後的生活型態,逐漸恢復規律的生活習慣。 撇步四:適當規範3C產品使用 提醒孩子正確使用3C產品,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小朋友一同適當使用。 撇步五:鼓勵多與同儕互動 通常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會較為退縮,不願意主動和同學一起玩樂,建議父母可多了解孩子人際互動的狀況,鼓勵孩子和同伴交友,認識新朋友。 撇步六:均衡飲食,避免吃過多零食 假期中也要讓孩子定時定量吃飯、均衡飲食,不要放任孩子毫無限制大吃零食。用餐時提醒孩子將飯菜吃光,攝取均衡的營養。

Read More

核安應變績效全國第一 新北消防局獻獎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榮獲核能安全委員會評核「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績效考核」評比112年度特優第1名的佳績,同時也是自106年起已連續7年獲得全國第一的殊榮,今〈4〉日消防局長陳崇岳於市政會議上獻獎,侯友宜市長親自接受,對於核安績效蟬連全國7連霸,表達鼓勵及肯定,這是市府團隊一起努力的成果,共同守護新北市民的安全。 陳崇岳表示,市府特別重視核能安全應變,災害防救辦公室積極推動市府各局處與區公所辦理各項整備應變作為,包含辦理核安多元防災宣導活動、推動區公所核安防災社區、落實核子事故區域防災社區民眾防護宣導暨演練、核安應變教育訓練等重要施政績效,藉以強化緊急應變計畫區之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能力,以提供市民更高規格安全保障。 新北市府將核能安全應變結合各項活動、積極辦理應變人員教育訓練、加強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民眾宣導及結合防災社區普及大眾核安知識及核子事故區域防災社區民眾防護宣導,並採實人、實地、實境辦理年度核能安全演習,藉由落實各項演練、宣導,強化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區居民及第一線應變人員防災應變能力與核安意識,才能連年獲得全國第一的榮耀。 侯友宜強調,「核電必須以最高標準來要求安全」,有效運用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落實辦理各項核能安全應變宣導及演練,建構全民核安之安全城市。

Read More

新北新莊、漳和國中奪國際手球分齡賽冠軍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學手球重點發展學校新莊國中與漳和國中女子手球隊,參與國際賽事皆獲冠軍,今(4)日於市政會議獻獎並各獲頒20萬元培訓金;新莊國中張家儀代表獻獎「2024年第34屆義大利史博登國際手球分齡賽」U16女子組冠軍;漳和國中吳育珊代表獻獎「2024年丹麥喬陵蘭國際手球分齡賽」U13女子組冠軍,二所學校將暑假期間參加國際賽奪冠的喜訊及榮耀分享市民朋友。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莊國中與漳和國中女子手球隊遠赴歐洲參加比賽獲得冠軍難能可貴,中學生運動員參加國際賽事極具教育意義,拓展選手國際視野並收穫寶貴參賽經驗,鼓勵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持續發光發熱。同時也感謝校方、教練及師長們對體育發展的無私奉獻與付出,培育優秀選手為國爭光,更期勉運動員持續提升自我實力。 (記者蔡琇惠攝) 新北市體育局指出,新莊國中女子手球隊以15歲參加「2024年第34屆義大利史博登國際手球分齡賽」16歲組比賽,賽事有來自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盧森堡等11個歐洲國家,超過2,000名青少年參賽,球員面對德國、義大利、匈牙利等歐洲強隊,預賽五戰全勝,以分組第一名進入決賽,最後獲得本屆賽事U16組冠軍,也為新莊國中女子手球隊史增添一筆光榮紀錄。隊長張家儀表示:「首次代表臺灣出國比賽,面對身材高大的對手,我們只能依靠速度及防守去爭取球權的轉換,並把握每一次的射門機會!最重要的是教練的場邊指導,讓我們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隊友加油鼓勵中獲得信心、互相扶持才能有這次的好成績,也讓我在球員生涯中獲得特別且美好的經驗與回憶」。 體育局提到,漳和國中女子手球隊參加「2024年丹麥喬陵蘭國際手球分齡賽」,此次賽事多達15個國家248個隊伍參賽。其中漳和國中參加的U13女子組計有8國25隊競賽,漳和女子手球隊面對歐洲各國手球強權隊伍展現精湛球技及發揮團隊合作,從預賽開始一路奮戰到決賽,歷經了8場次的競賽,以全勝的戰績取得U13女子組冠軍!李協政教練說:「小將們不畏烈日、風雨的積極表現,最終獲得了極高榮譽,他們精湛的球技令人折服,場邊許多他國選手及觀眾,也為這群漳和小將歡呼、喝采!透過比賽和國外選手互相學習競爭,藉由體育活動進行文化交流,建立成功的國民外交」!

Read More

龜山區公所推動產官學合作 推廣異國特色餐飲

「龜山食材異國風」在龜山吃世界記者會。(圖/區公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龜山區公所於今(4)日在公所3樓禮堂辦理「龜山食材異國風」在龜山吃世界記者會,此次記者會特別邀請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等人共襄盛舉,連結在地小農,結合餐飲科學生廚藝,共同推出創新異國料理,品嘗美食新滋味,推廣在地好食材。 區公所表示,龜山地區有許多在地知名特色的農特產,如益成茶行的膨風茶(東方美人茶)、良美農場的咖啡、天照農場的有機丹蔘及好楓戶農家的米及啤酒等,都是在地好滋味。公所今天邀請在地小農提供優質食材,並與世紀綠能工商合作,集合巧思發揮創意,以異國料理為題,創作出多款新式美食,實現了產、官、學三方面的深度合作,以推廣特色餐飲。 區公所提到,世紀綠能工商餐飲科為桃市「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合作夥伴,校方在發展技職教育貢獻良多,餐飲管理科系更榮獲全國米食競賽冠軍殊榮,此次邀請餐飲科的同學,發揮巧思精心設計,將料理與龜山在地農特產品結合,異國風味為題材,呈現創意與美味,讓大眾接受多元食材。 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圖/區公所提供) 現場備有智能炒菜機及拉花機的體驗,區長張嘉平說明,古代人多以茹毛飲血的生食或是鑽木取火的簡單火烤等方式處理食物。隨著工業革命的演進,人們開始使用鍋具和鏟子等廚具,並逐漸形成了廚藝的概念。尤其現在是大數據及AI智能的時代,智能廚具自動烹煮將逐漸成真並普及,人們不僅追求飽餐一頓,更渴望著創新和藝術感,從而開啟全新的料理體驗。 區公所表示,為讓活動具有多面向效益,除了小農攤位之外,隱藏版攤位是壽山高中,公所結合該校設計屬於龜山獨一無二的logo,以書法筆畫表現出大氣、豪邁之氣勢,再佐以英文字母G和S,創造出動感與現代感;而象徵圖案設計理念是通過簡潔的線條由北至南描繪出八卦窯、龜崙嶺鐵道遺構、壽山巖觀音寺、憲光二村及曹家洋摟,彷如進入時光隧道,呈現出龜山的厚重歷史感和文化底蘊 金志聿強調,龜山區內農特產品多元,品質優異,備受民眾愛戴,世紀綠能工商為市府產學合作重要夥伴,企業投入教育不遺餘力,藉由世紀綠能工商的巧思和創意,將龜山在地特色食材融入料理,推出創新異國特色餐,讓民眾在餐桌上認識龜山在地食材,此次記者會希望透過產官學的三方合作,讓企業與在地化結合,優先採購在地農特產為食材,支持並連結小農市集,持續推動在地農業發展,另結合壽山高中設計LOGO,也展現龜山在地人文歷史之精華,可謂產官學合作最佳典範。

Read More

桃市環保潛水隊、艦隊連4年獲中央肯定 籲民眾共同守護海洋

自110年起桃園市已連續4年榮獲全國「潛海戰將」團體組第1名,成績創下歷年新高備受肯定。(圖/環保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4)日舉辦之「113年績優環保艦隊及潛海戰將頒獎典禮」,桃園市環保潛水隊獲「潛海戰將」團體組第一名,隊員鄧世緯獲選為全國績優潛海戰將第二名;中壢區漁會所帶領永安環保艦隊榮獲全國最佳推手獎,永安環保艦隊聖豐號、竹圍環保艦隊長興6號及永順發6號等3艘船舶獲選為全國環保艦隊特優獎的殊榮,自110年起桃園市已連續4年榮獲全國「潛海戰將」團體組第1名,成績創下歷年新高備受肯定。 環保局長陳世偉表示,近年海洋廢棄物問題逐漸受到重視,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海洋保護僅依賴政府的力量是不足夠的,必須結合民間力量共同努力。為鼓勵環保艦隊成員積極參與淨海活動,每年修訂「海洋環保艦隊運作管理暨績效評核獎勵計畫」,鼓勵環保艦隊參與淨海作業,自109年統計至今(113)年7月止,已有124艘艦隊船舶加入,出勤1萬5586次,清除海漂垃圾達136.9公噸。 統計至今年7月桃園共成立7支環保潛水隊183位潛水員,協助清除15.8公噸的海底垃圾。(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到,為妥善清除海底垃圾,桃園市持續招募民間潛水愛好者,為提升潛海戰將的榮譽感和凝聚力訂定「桃園市環保潛水隊評核獎勵計畫」,凡每年參與淨海次數達3次以上者,可晉升星等並在公開場合授階表揚,最高榮譽為5星。統計至今年7月桃園共成立7支環保潛水隊183位潛水員,協助清除15.8公噸的海底垃圾,總淨海時數達2530小時。 海資處指出,針對潛水隊員回報之資訊進行彙整,並分析海底廢棄物組成,發現占比最高的廢棄物為寶特瓶等塑膠垃圾,每年有許多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導致海洋生物受到危害,進一步影響環境生態,除了淨海志工們的努力,也希望民眾一起響應參與減塑行動,從減少一次性產品開始,如購物袋、瓶裝水和餐具,選擇可重複使用的替代品,每個小小的改變,都是對地球的寶貴貢獻,期盼全民共同努力為後代創造一個更乾淨、更健康的地球。

Read More

新北表揚推動性平績優機關及人員

(新北市人事處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在「新北好生活 性平伴左右」的願景下,由市府各機關及區公所共同推動性別平等,將性平觀念融入各項業務及計畫中。為獎勵推動性別主流化績效優良之機關及人員,新北市長侯友宜今(4)日於市政會議中頒獎表揚,共有社會局及蘆洲區公所等16個機關及5名人員獲獎。 新北市人事處指出,新北市府推動性平績優機關,機關組前3名為社會局、工務局及觀光旅遊局,區公所組前3名為蘆洲區公所、貢寮區公所及三重區公所;性別平等創新獎機關組,由社會局、工務局及秘書處獲得,區公所組由萬里區公所、汐止區公所及三重區公所獲得;性別平等故事獎由社會局、消防局及三峽區公所獲得;性平超人獎由社會局林宣吟社會工作師、陳思吟聘用社會工作督導、劉湘萍專員、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黃雅楨組員及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陳怡君警員獲得。 (新北市人事處提供) 人事處提到,本次各機關提報之創新獎及故事獎多達55件,其中工務局將性別友善評核指標納入優良建築工程評選活動,透過公私共融的新思維,成功塑造職場的新風貌,而社會局邀集市府各機關共同撰寫CEDAW城市報告,透過實務對話研討會的多方對話與仿效,更是進一步將CEDAW精神內化於機關內的每個角落。 人事處表示,消防局及三峽區公所則是同樣以三峽區有木里做為故事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描寫防災女力「胡幸姍里長」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將原先以男性為主的守望相助隊陣容升級蛻變為專業的防救災組織,112年女性隊員比例47%比108年30%提高近20%,更是宣示守護家園將不再是男性的專利。 (新北市人事處提供) 另外,社會局林宣吟社會工作師做為實踐新北性平好生活的幸福推手,透過四層級議事機制的推動,制定新北市性平相關政策,並善用社會工作會談技巧以陪伴局處同仁解決困境,促進跨機關、部門之協調與合作,均獲得本年度評審的高度肯定。 新北人事處強調,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性平業務,透過公部門的領航作用,進一步將性平意識擴展至私部門,攜手共創融合性平的新北好生活,讓新北市成為全國性別友善的指標性城市。

Read More

中原車站開工動土 打造桃園新生活圈願景

「中原車站」路段鐵路地下化工程,施工團隊大多為中原大學土木系校友。(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車站」路段鐵路地下化工程於今(4)日上午11時舉行開工動土儀式,中央、地方首長及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與校長李英明等人共襄盛舉。中原大學將積極扮演本區域最大公共空間場域角色,以人本、創新之理念,逐步完成活力「大學城」願景,帶動教育、產業、科技及地方經濟繁榮發展。 中原大學說明,桃園鐵路地下化「中原車站」動土祈福儀式於車站預定地熱鬧登場,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桃園市長張善政、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逐一致詞分享對新車站的期盼與願景,中原大學土木系主任張德鑫率多位老師出席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此次工程的施工團隊有多人均是中原土木系畢業校友,包括楊正君、台灣世曦副總何泰源、亞新工程副董事長高宗正等,由此可見中原土木對於台灣工程界的貢獻與影響力。 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表示,今日回到母校中原附近,這是他參與多次開工典禮以來,內心最興奮、最感動的一次。他特別感謝桃園市府與地方民眾對國家重大交通建設的支持,期許工程如期如質完工,未來嶄新的中原站將提供更優質的鐵路運輸服務。桃園市長張善政則期盼未來若干年後,能把中原車站地區開發成桃園市最亮眼、最具指標性的地區。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指出,很高興有以中原大學命名的中原車站,早在「中原60」的長程規劃中,即完成校園規劃綱要計畫,以中原車站為中心,延伸大學發展腹地。在明年即將邁向「中原70」之際,中原大學已於新中北校區建置多功能體育園區、科技園區,積極服務地方民眾,形成科技、人文及健康廊帶。中原大學在學學生人數超過一萬六千人,中原車站之設置除了可讓師生擁有更便捷的交通環境,對於校園景觀也會有重要影響,預期將翻轉中原大學入口意象,塑造校園新願景。 李英明談到,未來中原車站啟用後,將鏈結桃園市府的中原文創園區、鄰近的中壢工業區、中原大學本身的科學園區、多功能體育園區,以及中原大學豐沛的教學研發能量,再加上中原大學每年將近四百場的藝文音樂活動,串聯附近熱鬧商圈、人口稠密的社區,相信將會促成以中原車站、中原大學為核心,蓬勃發展的、健康活力的「大學城」。 中原大學提及,中原車站緊鄰新中北校區,未來由車站進入校園的腹地,右側佈滿成蔭老樹,擁有珍貴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空間格局,此區規劃的主要構想是完全保留現有的喬木,並且以此茂密的森林園區做爲中原大學未來展現大學意象的特質,營造出一個以人為本、與自然共存的校園開放空間。 中原大學也提到,位在中原大學體育園區游泳池前方的樟樹林廣場有一座「躍馬中原」公共藝術品,是100年10月中原大學校慶時,中原校友與教職員合資捐贈的藝術品。當時即預見此處為未來出入要道,是中原人和訪客進出校園的第一個視覺焦點,被視為彰顯中原「全人教育」精神的最佳位置,可見中原師生對於「中原車站」啟用的殷切期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