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起貨櫃車行駛國道 需配合動態地磅系統運作過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速公路局表示,為維護高速公路行車安全及降低貨櫃車超載情形,自今(113)年10月1日起,貨櫃車行經高速公路設有動態地磅系統之地磅站時,如車號未顯示於地磅站前門架上方之資訊可變標誌(CMS),則應進地磅站過磅;如CMS有顯示自身車號,方得免進地磅站過磅。未依前述規定進站過磅者視為逃磅,可處新臺幣9萬元罰鍰。 高速公路局指出,目前國道沿線設有44處地磅站,迄今已於國1汐止南向、后里北向、員林南向、新營南向、新市南向、岡山北向、國3樹林南向、樹林北向、後龍北向及田寮北向等10處地磅站建置啟用動態地磅系統(持續建置中)。動態地磅系統主要係由車牌辨識系統辨識出貨櫃車車頭之車號,再依車號對應交通部公路局提供的車籍資料,取得該車之核定總連結重量,並將偵測之車重與核定之總連結重量比對,作為是否超載之參考。 高公局提醒,上述過磅規定開始前3個月為宣導教育期。該局將彙整超載、逃磅等資料函送公路局及貨櫃公會參考納入公司管理及宣導教育。另貨櫃車行經未設動態地磅之地磅站時,暫維持現行配合員警指揮過磅之方式。此外,特別呼籲貨車駕駛裝載貨物切勿超載,亦勿心存僥倖逃磅;行駛高速公路應妥為檢查車況並與前車保持適當安全距離,並隨時注意車前狀態,勿超速或疲勞駕駛;尤其行經匝環道時,務必依速限行駛,以維自身及他人行車安全。

Read More

航港局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筆試補測預約系統 10月1日上線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見圖)於記者會中表示,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筆試補測預約系統 10月1日上線 。(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劉志鴻9月27日於記者會中表示,「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筆試補測預約系統」即將上線,額外提供友善便民的補測機制。已參加過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筆試及實作測驗、但筆試測驗未通過的民眾,可向航港局預約報名筆試補測,通過後即可取得駕照。 航港局表示,自113年10月1日起,符合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考試資格,且實作測驗及格成績於筆試補測時仍在有效期限1年內之民眾,均可預約報名筆試補測。筆試補測報名方式統一採網路預約報名,考生須於航港局MTNet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網址: https://web02.mtnet.gov.tw/ )上申請帳號進行報名。 航港局將於每月1日公告次月份的測驗場次及地點,並於每月5日至15日開放民眾線上報名,筆試補測地點於航港局所屬各航務中心電腦教室辦理。航港局提醒,每名考生每個月雖只能報名1次補測,惟如仍未通過測驗,考生當月可再參加訓練機構所辦理之筆試場次,或是次月再向航港局報名補測。 「遊艇與動力小船駕駛執照筆試補測預約系統」的建置,簡化補測流程,提供無法配合原駕訓班補測時間民眾另一個快速且方便的選擇,相關規範及報名指引可參閱航港局全球資訊網航政監理透明專區 (網址: https://www.motcmpb.gov.tw/Information/Detail/3d902132-c2ab-436e-acd8-2994d681b9fb?SiteId=1&NodeId=10419 ) 查詢。

Read More

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合格率為22.27% 資訊人張瑞庭勇敢追夢轉為航海人

113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成績榜示典禮督導委員合影。(航港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113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榜示典禮於9月27日上午在交通部航港局舉行,本次測驗報名人數810人,全程到考人數687人,到考率約為84.8%,一、二等船副、管輪等類科成績合格人數一等船副70人、一等管輪(含加註)64人、二等船副10人、二等管輪9人,共計153人,合格率為22.27%。 在航運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航海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許多人懷抱夢想投入這一行業,這次測驗合格人數共153人,其中男性134人、女性19人,值得一提的是張瑞庭這位女性考生第一次參加測驗就全部合格,她也分享對於航海的熱情與挑戰經歷,展現出對於海上生活的無限期待。 張瑞庭是資訊系畢業生,自小對海洋有著強烈的嚮往,雖然未能如願進入航海相關科系,但她並未放棄這個夢想。由於對釣魚有興趣,她考取了動力小船駕照,考照期間在課堂上聽到講師分享商船船員的經驗,重燃了航海夢。隨後,她毅然決然地報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的航海系夜二專,在30歲後重拾夢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決心,邁向商船船員的職涯。 張瑞庭(左2)學習航海模擬機課程。(航港局提供) 在學習過程中,她感受到航海專業知識的深廣與實用性,印象最深的是操作模擬機的體驗,能夠真實地感受海上環境與船舶駕駛技巧,使她更堅定自己,未來要站在駕駛臺上成為一名合格航海人。求學過程中,家人的支持也成為她追逐夢想的強大後盾,並未因她是女生而限制她的航海夢,反而鼓勵她多增廣見聞,增加閱歷,並在精神上給予莫大的鼓勵,支持她的選擇。她也不畏困難克服挑戰,而對白天上班,晚上上課的日子甘之如飴。 她建議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不忘初心,永不放棄。」,船員工作薪酬遠超過一般的陸地工作,不僅薪資穩定,隨著經驗的累積也有晉升機會,具長期發展潛力。她以自身經驗分享航海人員測驗的準備方法:合理的時間規劃、多做考古題,並強調與他人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問題,可有效提升考試成績。 張瑞庭鼓勵有興趣成為航海王的年輕人勇敢追夢,以她的故事證明只要目標明確,有毅力與決心,航海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航港局表示,榜單公布後,應考人可利用MTNet查詢榜單及登入帳號密碼列印成績通知單。應考人如欲複查成績,應在榜示之次日起10日內(113年9月28日起113年10月7日止),登入MTNet (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702/Index)「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之「線上申請作業」點選「成績複查申請」,依序填具資料並送出網路申請即可。 113年度第四次航海人員測驗將於113年11月23日至24日舉行,採網路報名,報名時間自113年9月28日0時起至113年10月7日下午5時止。詳情請至MTNet航海人員測驗管理子系統查詢。

Read More

DHL國際快遞宣布明年度台灣價格調整漲幅4.9%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DHL國際快遞宣布明(2025)年度台灣價格調整。(附圖由DHL提供) DHL表示,前述價格調整將於2025年一月一日起生效,相較於2024年, 台灣平均漲幅預估落在4.9%上下,實際價格調整將因客戶使用情況而異。 DHL國際快遞台灣吳志忠總經理表示,DHL 國際快遞致力於位全球客戶提供可靠的服務,確保服務品質不受全球經濟局勢動盪及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透過年度價格調整得以持續投資基礎設施和最新技術,提升服務網絡的靈活度及韌性,以維持穩定而高品質的國際快遞服務。 」 年度價格調整措施由DHL國際快遞服務的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屬之各國和國際主管機關定期更新。根據當地情況,價格調整將因各國家/地區而異,並在不違反合約的情況下適用於所有客戶。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DHL官網 https://www.dhl.com/discover/zh-tw

Read More

墨西哥超越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 我出口美年增率均優於全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發佈由美國進口變化觀察供應鏈移轉情況指出,主要國家對美國市場依賴狀況,墨西哥超越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2023年縮減至13.9%,六年間下滑7.7個百分點,而其他國家與美國經貿關係愈加緊密,以墨西哥成長最強勁,躍居美國最大進口國。 加韓墨出口成長動能依賴對美出口相對較深:美國「友岸外包」政策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轉而拉高美國及盟友生產比重。六年間加拿大、南韓、墨西哥出口成長中,有78%以上來自美國貢獻,而我國約3成。 我國對美出口貨品變化,美中貿易戰以來我對美出口表現優於整體出口:自2018年美中貿易紛爭以來,我國出口美國年增率均優於全球,致美國出口占比逐年攀升。中國大陸與美國占我國出口比重差距逐漸縮小:中國大陸仍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惟成長速度趨緩,而對美國出口受惠轉單及回台生產效應,兩者互為消長。 我對美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表現尤為亮眼:我國主要貨品對美出口皆上揚,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對美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升21.2個百分點最顯著。.AI浪潮推升我國顯卡與伺服器對美出口顯著增長:我國對美國出口資通與視聽產品六年間成長近三倍,因貿易戰推升在台產能,且AI技術擴散引發相關產品需求,以顯示卡等組件、伺服器等為成長主要貢獻。

Read More

東犬燈塔因整修作業 今年10月1日起園區暫時封閉

東犬燈塔因整修作業 今年10月1日起園區暫時封閉。(航港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航港局為辦理東犬燈塔(東莒島燈塔)附屬建物及燈塔整修作業,自113年10月1日起封閉園區,以維安全。園區開放時間將配合整修工程進度滾動調整,並於開放前另行週知。 東犬燈塔(東莒島燈塔)創建於1872年,迄今已有152年歷史,為全國第一座花崗石砌的燈塔,於97年12月11日升格為國定古蹟。惟燈塔因經年風吹雨打,燈塔附屬建物及燈塔銑鐵塔身構件有劣化情形,航港局為維護古蹟及穩定燈塔相關建物結構,將以臨時施工架包覆燈塔附屬建物及燈塔,辦理本次檢修作業。考量燈塔園區施工期間之安全性,將進行園區封閉,並於燈塔園區周邊道路設置提醒封閉告示牌。本案預計114年6月完成修復後再全面開放,並依整修作業進度滾動調整園區開放時程。 航港局提醒,於燈塔整修工程進行期間,將封閉燈塔園區各入口處,若遊客要前往燈塔拍照可至北側入口處停車場,但請勿進入燈塔園區內,以維自身安全。修復期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ad More

美東港口罷工經濟損失將高達75億美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有關美東港口罷工尚無進一步正面訊息,根據市場估算,美國經濟損失將高達75億美元。 消息指出,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各主要港口約4.5萬名碼頭工人威脅要在下(十)月一日罷工,由於談判自六月以來陷入僵局,各方認為罷工是不可避免的,遠洋運輸公司和港口營商已經開始發送客戶通知並制定應急計畫。 由於超過一半進出美國的貨櫃貨物都由罷工涉及的貿易關口處,根據估算,為期一週的罷工可能使經濟損失高達75億美元。數百萬箱香蕉、膠合板和汽車部件等特殊貨物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能源碼頭不會受到影響。如果罷工真的發生,消費品、工廠零部件和某些汽車的運輸將會停滯,從而擾亂汽車供應鏈以及選舉戰場州的其他製造業網路。冷藏水果進口和新鮮肉類出口將面臨變質和分流,從而導致供應短缺、價格上漲。 據悉,繼地中海航運(MSC)、赫伯羅德(Hapag-Lloyd)、達飛航運(CMA CGM),麥司克也宣佈,由於潛在的勞動力中斷,該公司正在對所有港口徵收當地港口中斷附加費。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碼頭的貨,自 2024 年 10 月 21 日起,進出附加費為每TEU1500 美元,每40呎貨櫃(包括高櫃)為3000 美元,每45呎櫃3780 美元。 麥司克表示,這項費用會從 2024 年10月21日起徵收,具體取決於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這筆附加費是必要的,可以彌補因服務中斷而產生的更高運營成本,其服務的可持續性並持續支援供應鏈需求。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發布液態氫運輸船指導方針3.0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發布「液態氫運輸船指導方針(3.0版)」,因應貨物圍護系統多樣化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最新版「液態氫運輸船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Liquefied Hydrogen Carriers, Edition 3.0),其中載明檢驗液態氫運輸船安全性的必要細節,以促進相關技術發展。由於氫能有望成為脫碳社會適用的潔淨能源,因此為建構氫能供應鏈,能實現大規模且高效率運送氫能的液態氫運輸船開發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該協會指出,因為液態氫運輸船必須將貨物維持在攝氏零下253度的極低溫,所以國際海事組織(IMO)一直致力於制定液態氫運輸船的安全要求,並於2016年採行「載運散裝液化氫臨時建議」(Interim Recommendations for Carriage of Liquefied Hydrogen in Bulk)。隨後液態氫運輸船的發展催生了更大規模且有別於原型船貨物圍護系統設計之液態氫運輸船建造專案。為此,IMO自2021年起就持續針對臨時建議修訂進行研討,而日本海事協會作為公約與法規方面專家也一直為相關討論提供助力。 有鑑於經修訂之臨時建議的採行,該協會已將「液態氫運輸船指導方針」更新至3.0版,反映臨時建議的變更以及透過相關專案所獲得的知識。本次更新增加了與現有原型液態氫運輸船設計不同的貨物圍護系統新安全要求,並為了未來擴大適用範圍,針對指導方針的結構進行了改革。此外,也新增了氫能設備金屬材料選擇指引附件,以闡明適用於液態氫運輸船金屬材料的選擇標準。經修訂之臨時建議: 係指MSC. 565(108)「經修訂之載運散裝液化氫臨時建議」。 該協會表示,按照指導方針的規定,遵守各項安全要求並根據風險評估實行安全措施,液態氫運輸船的安全性即可獲得充分保障。上述指導方針已免費提供該協會官網My Page會員下載:https://www.classnk.or.jp/account/en/Rules_Guidance/ssl/guidelines.aspx

Read More

上合示範區到發中歐班列逾四千列發揮四港聯動優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合示範區到發中歐班列超過四千列,青島海關消息稱,統計至今(2024)年八月,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簡稱上合示範區)共到發中歐班列4002列,發運32.8萬櫃,運送進出口貨物達276.3萬噸。 青島海關所屬膠州海關說,2024年一月至八月,上合示範區到發中歐班列753列,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10.4%,其中往返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方向班列356列增長43.0%,回程數量增長185%。 據稱,上合示範區依託多式聯運交通樞紐,著力建設上合國際樞紐港,發揮“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暢通進出口貿易物流通道。目前上合示範區已常態化開行國際班列路線22條,通達23個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54個城市。上合示範區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平臺,2021年底上合示範區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正式啟用,作為公路跨境物流運輸的發運港和目的港,可實現與海空鐵各口岸的互聯互通、一體運作。

Read More

高雄港務分公司與海保署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展海洋環境教育及保護

高雄港務分公司張展榮副總經理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陸曉筠署長,完成合作備忘錄簽署(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於9月27日於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高雄港務分公司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臺灣港務公司副總經理張展榮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宣誓以海洋及高雄港區之保育及永續發展為目標,合作推廣海洋環境教育理念,建立交流互惠平台,增進雙方人員學習與共同行銷之效益,提升環境能量與影響力,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高雄港肩負著百年來作為台灣最大對外貿易港口的重責大任,經過各階段的建設與開發,港的產業及經濟帶動城市發展,近年來除追求港口多元化經營外,亦體認到環境永續發展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力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生態永續發展,此外,亦積極推動「高雄港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認證,期望向外界提供優質豐沛的海洋環境教育資源,幫助民眾了解海洋與港口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權衡、及現行推動的環境保護措施等,喚起大眾對海洋環境的重視,並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藍色資源。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自107年成立以來,積極投入海洋保育、保護及教育工作,本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旨在借重雙方於海洋及港口事務的經驗,建立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以促進海洋環境教育理念的推廣,雙方將共享海洋環境教育課程與講座資源,共同辦理相關活動或聯合舉辦會議,並在各場域的大型活動中進行聯合行銷或設攤宣導等。此外,合作內容還包括員工與志工的交流與訓練,以提升海洋環境保護及教育的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 此次合作展現了雙方在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共同承諾及決心。雙方將攜手合作,致力於實現海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共同目標,並期盼未來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