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移除小花漫澤蘭 共移除四百三十五公斤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為防除我國「十大外來入侵物種」榜上有名的小花蔓澤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五日上午在苗栗縣竹南鎮濱海森林遊憩區舉辦小花蔓澤蘭防治宣導活動,結合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志工和在地塭內社區夥伴共同投入移除行列,共計七十五人合作移除四百三十五公斤的小花蔓澤蘭,展現豐碩成果。 新竹分署表示,竹南濱海森林遊憩區擁有蒼鬱完整的防風林帶,由「親子之森」、「假日之森」、「長青之森」串接成的「三森步道」,不管是平時或假日,都是在地居民與遊客最愛休閒遊憩練腳力的地方,也是新竹分署轄管「海龍」保安林範圍。區內可觀察到豐富多樣的蝴蝶資源,尤其早期生長在這片保安林地內的武靴藤(別名又稱羊角藤),為台灣三種紫斑蝶中,其一「斯氏紫斑蝶」幼蟲的唯一食草,對斯氏紫斑蝶來說,這裡是其重要繁殖與棲息環境。 新竹分署自一0九年即與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結合在地社區積極投入紫斑蝶棲地營造的工作,盤點調查記錄武靴藤的數量,近兩年更進一步於林下孔隙地整理並種植白水木、厚葉石斑木、臭娘子、山黃梔、台灣香檬等逾千株原生植物,營造植被多樣性以提供來此繁衍的紫斑蝶以及其他蝴蝶有更豐富的蜜源及食草資源。 新竹分署說明,小花蔓澤蘭因生長迅速、繁殖力強,且會造成生態危害、破壞自然景觀,素有「綠癌」之稱,而三森步道旁小花蔓澤蘭的數量急速拓展,常造成區域內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生育空間縮減,亟需透過移除來維護紫斑蝶族群依賴的重要關鍵棲地。 五日活動大湖工作站結合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及在地塭內社區夥伴公私協力,透過專家指導讓大家辨識稀有植物武靴藤及小花蔓澤蘭的區別,避免在移除時誤傷和小花蔓澤蘭都屬於蔓藤類的武靴藤;並透過為紫斑蝶創造友善棲地環境的同時,讓民眾瞭解生態環境的重要。  

Read More

「2024新竹美展」即日起大新竹同步展出

「二0二四新竹美展」頒獎典禮於五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登場,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與新竹市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與獲獎人大合影。(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新竹市、縣政府共同主辦的「二0二四新竹美展」頒獎典禮五日上午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行,得獎作品展自即日起至十月二十日於新竹市241藝術空間及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同步展出。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五日出席頒獎典禮表示,此次展出作品包含西方媒材、影像暨數位內容科技媒體、立體暨造形藝術、東方媒材、書法篆刻、工藝設計等六大類,共計展出一百一十七件作品,歡迎喜愛藝文的民眾踴躍觀展。 「二0二四新竹美展」頒獎典禮於五日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登場,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與新竹市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與獲獎人大合影。(記者曾芳蘭攝) 邱臣遠說,「新竹美展」開辦迄今已邁入第二十三年,每年吸引來自各領域、不同年齡層的藝術創作者參與,藉由跨媒材創作形式徵件,鼓勵參賽者於創作中注入更多創新思維,為各類創作激發出更多元的形式樣貌,並在縣、市雙方共識下,今年度特別擴大徵件對象,凡出生或「曾」設籍、居住、就學、就業於新竹市、縣之藝術創作者皆可參賽,期藉此帶動藝術人才回流,讓曾於大新竹地區生活過的藝術創作者,能再次參與這項美術界的年度盛事。 新竹市文化局長王翔郁表示,新竹美展競賽,各類除了設立竹塹獎、優選、佳作及入選等獎項外,並特別感謝新竹藝壇范天送、鄭世璠、陳在南、呂玉慶、鄧南光等五位前輩大師家屬,以大師之名於「西方媒材類」、「東方媒材類」、「影像暨數位內容科技媒體類」等三類中設立五項紀念獎,延續大師薪火,並提攜後進。 新竹市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表示,「新竹美展」由新竹縣、市合辦至今,透過堅實的文化架構,不斷累積文化內涵並整合縣、市文化資源,為大新竹地區提供一個優質藝術的競賽平台,鼓勵各類藝術創作發想,並發掘大新竹未來藝術的新秀。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今年度六大類竹塹獎得主分別為:西方媒材類-古東玄;影像暨數位內容科技媒體類-詹淑芬;立體暨造形藝術類-張祐綾;東方媒材類-康興隆;書法篆刻類-張天健;工藝設計類-陳弘諭。  

Read More

永靖鄉舉辦白金婚及鑽石婚、長青楷模及敬老楷模表揚大會

彰化縣永靖鄉五日舉辦白金婚及鑽石婚表揚大會。(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為倡導夫愛婦敬、敬老崇孝美德,彰化縣永靖鄉公所五日在新吉利餐廳,舉辦白金婚及鑽石婚、長青楷模及敬老楷模表揚大會,白金婚及鑽石婚壽星們穿戴整齊在子孫陪同下歡喜到場,在表揚時,子孫也忙著獻花、拍照,場面熱鬧溫馨。 活動由鄉立幼兒園的小朋友帶來活潑可愛的舞蹈表演揭開序幕,隨後進行表揚大會,今年共表揚二對結婚七十年的白金婚壽星及二十四對結婚六十年的鑽石婚壽星,鄉長魏碩衛表示,夫妻相互扶持超過一甲子,是人生一大福氣,相伴相依逾半世紀,也凸顯表揚鑽石婚壽星的可貴,值得慶賀,期許社會大眾能以這些楷模伉儷為鏡,從中學習經營婚姻之道、養身之術,更推崇夫妻互敬互愛的精神。 另表揚從各村遴選出的長青楷模及敬老楷模,魏碩衛肯定他們對家庭、鄉里的付出與貢獻,體現「健康樂活,活耀老化」的精神,他說,每位楷模寶貴的經驗和智慧都值得大家學習,因為有長輩的奮鬥打拼,才有現在的進步與繁榮,藉由表揚活動,肯定他們在鄉里的付出,也期盼能達到見賢思齊的功效,並一起建設永靖成為健康又快樂的「幸福城鄉」。 公所特別準備迎賓禮送給所有楷模及來賓,並設置拍照背板,鼓勵與會者留存美好回憶,且完成打卡任務,還能獲得小禮物。表揚結束,也有豐盛的美味佳餚及精彩表演,讓大家度過一個美好日子。

Read More

移民署結合NGO團體推廣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

移民署在羅東國中舉辦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了增進新住民對「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之了解,移民署五日宜蘭縣羅東國中與宜蘭縣新住民關懷協會共同舉辦計畫說明會,現場提供課程報名及設備借用申請,並有網路反詐騙宣導,及有獎徵答等,吸引近百位新住民親子到場共襄盛舉。 「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宗旨為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增進資訊應用的能力,主辦的許美鈴科長表示,移民署從一0二年開始提供「免費平板及筆電借用服務」,搭配「線上課程」免費網路吃到飽,讓新住民朋友隨時隨地參與數位學習,在疫情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新住民家庭學習更方便,能幫助更多新住民提升資訊能力,讓生活更便利。宜蘭服務站主任簡玉屏也表示,藉由平板和電腦讓小朋友陪養畫畫、音樂及AI等才能,最重要是達到親子共學。 移民署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現場有獎徵答搶答踴躍。(記者張正量攝) 協辦單位宜蘭縣新住民關懷協會理事長謝雨桐表示,新住民從異地來臺定居,面臨很多困難,感謝移民署對於新住民的照顧,尤其是電腦借用與寬頻上網服務,對於一些家中沒有電腦的清寒新住民,能夠從網路上,得到更多學習機會。現場也有總統教育獎得主新住民第二代鄭伶巧分享自己在準備大學備審資料時,因家中電腦設備老舊,時常當機,急需電腦協助完成,透過計畫免費借用筆記型電腦及行動上網服務,順利完成大學備審資料及報告,非常感謝這個計畫。 致力於新住民教育的宜萱婦幼基金會藍靜宜理事長進一步表示,感謝政府的德政,未來會和新住民關懷協會一起來開AI或麥塊等課程,從遊戲中讓新住民學習電腦程式等,培養更多才能。

Read More

山陀兒颱風遠離 林業署花蓮分署轄內育樂場域檢修後開園

山陀兒颱風遠離,林業署花蓮分署轄內育樂場域檢修後開園。(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山陀兒颱風過境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所轄各森林育樂場域已立即進行園區災害勘查及環境整備工作,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瑞穗生態教育館以及撒固兒步道、鯉魚山步道群(健身步道除外)、月眉山步道、虎頭山步道於五日上午八時開園。富源步道群、安通越嶺道西段及八通關越嶺道-鹿鳴吊橋段將俟巡檢完成後再行公告開放時間。

Read More

社區營養課程 營養師教你吃出好肌力

基隆市衛生局社區營養中心於社區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養課程,要讓社區長者都知道如何吃得更健康。(基隆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了幫助長者們能更深入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基隆市衛生局社區營養中心於社區推出了一系列的營養課程,包括「營養篩檢之健康知多少」、「均衡飲食之高齡營養怎麼吃」、「高齡友善飲食質地改善」之系列課程,要讓社區長者都知道如何吃得更健康。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已經累積辦理超過二百場,參與人數達五千五百五十一人次。 衛生局四日在中華詠愛全人關懷協會,透過握力器及小腿圍的量測,教長者們學習如何自我評估肌力及肌肉狀況。許多阿公阿嬤表示,此次的課程除了讓他們了解到肌力對健康的重要性,也讓他們了解到除了要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還要規律運動,都做到才能保持健康並延年益壽。 課程中營養師強調,營養不良是指飲食不均衡所造成的營養素缺乏、過剩或比例失調,並非只表現在外觀的消瘦或飲食攝取不足,當營養失衡時,會增加長者營養不良的風險,進而引發肌少及衰弱等問題,會對日常生活會帶來長期不良影響。 課堂上長者們接受到與以往不同的營養觀念,紛紛表示課程內容非常實用,踴躍的提出了許多實際生活中的飲食問題,並於現場獲得專業的指導與建議。衛生局表示,若民眾想要了解更多營養資訊,可加入「基隆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臉書或Line@(ID:@hxi2244c),隨時掌握最新課程動態與營養知識。

Read More

竹科工安環保月開幕知識競賽竹東生態公園登場

竹科管理局副局長胡世民(中)與竹科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金恭(右4)等共同以揮出全壘打之姿,為竹科工安環保月啟動開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科學園區二0二四年「工安環保月開幕知識競賽」五日在新竹縣竹東生態公園登場,由竹科管理局胡世民副局長、新竹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金恭、秘書長王永壯、台揚科技董事長謝其嘉、豐譽營造公司董事長謝佶燁及竹科約五百名從業人員,共同為工安環保月揭開序幕。 竹科管理局表示,今年活動特別採用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參與者更深入了解健康職場及永續發展的知識與重要性,期望透過此次活動提升大家對職業安全與環境保護的認識及參與,攜手創建安全、永續的園區環境。 竹科工安月特別表揚優良營造廠商,以表彰在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及高科技廠房建設方面作出卓越貢獻。(記者彭新茹攝) 胡世民表示,今年係竹科成立四十四周年,回顧上半年全球經濟持續擴張,竹科產業也逐漸走出景氣低谷,受益於AI等新興科技的需求,並結合先進半導體製程與新興電子產品的出色表現,竹科今年上半年營業額達到七千三百八十三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都要歸功於所有企業夥伴及從業人員的努力,並強調竹科將繼續推動創新轉型,加強多元產業的佈局,鞏固其在全球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 胡世民指出,為營造優質且健康的工作環境,科管局與園區企業及地方政府長期密切合作,共同推動相關措施,友達、力積電等企業以及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心理衛生中心也設立展攤,展示職場安全衛生與環保資訊,並呼籲企業應確保充足的個人安全防護設備,以保障勞工安全。 活動也頒發優良職業安全衛生單位及人員、優良環境保護專責人員、高科技廠房優良營造公司等多項獎項,表彰在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及高科技廠房建設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單位與個人。

Read More

兩扶輪社共助蘭智建立歡喜家園

羅東西區扶輪與北投扶輪捐助投影機和善款給蘭智。(蘭智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協助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田心歡喜家園的推動,羅東西區扶輪社及台北市北投扶輪社,四日聯合捐贈互動式白板投影機給蘭智,經過吳樹彬社長現場再發起磚瓦之愛,募款八萬四千及愛心義賣總計捐款十一萬五千五佰元為田心歡喜家園建造經費,蘭智基金會董事長李懋芳特別感謝扶輪社捐助善款及肯定社會服務義舉。 蘭智基金會指出,蘭智服務心智障礙者三十多年,有感於憨兒老化,家長也年紀漸長,憨兒家庭成為「雙老家庭」甚至是「多老家庭」,於是帶在三星鄉大坑段購地蓋房,以更接近老憨兒的需要及更好的照顧方法及環境,打造全台灣第一座專屬老憨兒安身立命的家園。 蘭智歡喜家園為邁向雙老身心障家庭成立。(蘭智中心提供) 羅東西區扶輪社社長吳樹彬表示,透過這次社會服務活動當中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笑容更了解蘭智基金會提供的專業服務,不僅是單純照護,同時提供相關專業、完整的服務,也讓我們了解蘭智基金會面臨的難題急需社會各界伸出援手幫忙蓋「田心歡喜老化家園」讓愛延續。 台北市北投扶輪社社長林煥斌也表示,希望這次捐贈能夠為蘭智基金會提供實質性的支持,並鼓勵更多人參與,讓「田心歡喜老化家園」工程早日落成完工,能夠照顧來自全台各地的老憨兒,讓老憨兒有一個更舒適、整潔及安全的住宿空間與環境。 蘭智基金會正積極籌畫打造台灣第一座以身心障礙者老化照顧為主的「田心歡喜老化家園」,建設費用還差約二千萬元的資金,藉由扶輪的善款拋磚引玉,希望各界也能夠伸出援手與蘭智「逗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建歡喜家園。

Read More

新竹縣青少年親善照護再進階 8家醫療院所 建構全方位網絡

新竹縣青少年親善照護再進階 8家醫療院所,建構全方位網絡,讓青少年得到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整合式的醫療保健服務。(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提升醫療院所青少年親善照護服務品質,五日在衛生局辦理青少年親善照護服務社區資源整合推動計畫公開說明會,說明新竹縣青少年親善照護網絡架構及該網絡的服務內涵。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為增進青少年就醫之可近性、公平性及可用性,今年新竹縣青少年親善照護認證機構由原先一家大幅擴大為八家,組成跨科別的青少年親善照護醫療網。 衛生局長殷東成表示,依據今年八月的人口統計資料,新竹縣十二至十九歲青少年人口比例達百分之八點四,僅次於新竹市的百分之八點六,是全國第二高,更凸顯新竹縣青少年全面性健康關懷的重要性。竹縣與台灣婦幼衛生協會、臺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合作推動本計畫,期望提供青少年全方位的健康照護服務並建立青少年親善照護服務模式。此次說明會由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張雲傑,分享青少年親善照護服務網絡實務經驗,讓參與者更加了解運作方式。 新竹縣青少年親善照護網絡可以為認證的醫療院所媒合社區資源,提供如心理諮商服務、戒菸班、體位管理計畫、營養諮詢、生殖健康相關衛教或專業服務、社福機構對脆弱家庭提供之資源等,以周全醫療機構對青少年全方位的照護服務,也會引介專業醫師進入校園,除了校內健康講座的推廣,也會提供校內諮詢服務,提供青年學子個別化的健康照護;此外,所有通過認證的醫院診所均會開辦青少年親善照護特別門診,青少年可以比照一般就醫流程完成掛號,即可得到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整合式的醫療保健服務。

Read More

竹市小小智多星成長營登場 帶領「小小職人」探索多元職涯

新竹市「小小智多星多元面向成長營」登場,帶領「小小職人」探索多元職涯。(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讓國小學童體驗各行各業不同面向,新竹市七師公會與新竹振道有線電視合作舉辦為期兩天的「小小智多星多元面向成長營」活動,五日在竹光國中登場,代理市長邱臣遠受邀出席始業式,並與學童互動,同時感謝各公會藉由營隊生動活潑的探索體驗方式,提供竹市孩子學習與實作的機會,祝福學童在為期兩天的成長營活動收穫滿滿,並朝著自己的興趣勇敢逐夢。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此次參與對象以國小中高年級孩童為主,課程由西醫師、牙醫師、中醫師、建築師、律師及記者共同擔綱培訓教師,搭配救國團專業團康營隊活動導入,讓學童藉由接觸職業第一線,了解各行各業的工作內容,進而探索發掘自己的興趣與開闊視野,培養每一位孩童正向的能量,讓新竹的孩子做世界的孩子。 主辦單位七大公會代表新竹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李如英表示,小小智多星成長營最早由醫師公會發起,具社會公益,先前適逢百年大疫,成長營因疫情因素中斷三年之久,去年疫情趨緩率先由新竹市建築師公會主辦,今年則由中醫師公會主辦,這次小小智多星成長營共九十五個名額,主要對象為國小中高年級孩童,秉持「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精神,期望透過參與正當的休閒活動,體驗與學習多元社會,培養正向能量的思考態度,擁有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