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單身聯誼 情牽興大康橋

台中主題單身聯誼最終回,參加者在興大康橋河域體驗雙人輕艇。(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主題單身聯誼場次最終回「瀲瀲康橋-誰帶走了那片雲彩」,帶領五十二位單身男女前往中興大學康橋河域兩人一組體驗雙人輕艇,促成二十四對互表心意,配對率突破九成二。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今年規劃二十五場次單身聯誼活動,吸引一千二百一十九人參加,配對四百三十九對,平均配對率超過七成二。 民政局表示,興大康橋水岸是連貫大里及南區居民的休閒動線,兩岸採自然工法施設綠堤、草地,中間河道為輕艇練習水域之一,吸引民眾駐足拍照、野餐,日夜展現不同風情。 參加者在康橋河域體驗雙人輕艇,度過浪漫的週末水上時光。(記者徐義雄攝) 聯誼活動帶領參加者至康橋河域體驗雙人輕艇。水上輕艇必須兩人合作,運用手臂力道和平衡感控制船身,參加者互相信任、培養默契。體驗過程中,參加者剛開始應配合不佳而頻頻打轉,畫面顯得緊張又逗趣;找到適切的節奏後,度過浪漫的週末水上時光。活動並安排DIY小船手作及漫步興大校園,參加者在趣味體驗中增進互動,留下難忘的美好回憶。

Read More

崑小新生注音闖關 寓教於樂

南大國文系師培生在崑小小一新生注音教學中,設計多樣化的「辨識聲調」等注音闖關卡,幫助學童提升學習興趣。(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崑山國小與台南大學國文系師培生攜手合作,透過教育部USR計劃共同推動小一新生注音教學,以寓教於樂方式,設計多樣化的「辨識聲調」等注音闖關卡,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提升學習興趣。 此次活動的核心理念為在地深耕、長期陪伴、資源共享、研究實踐及人才培育,旨在建立社區和學校之間的合作橋梁,同時也為未來教師的教學能力奠定基礎。 活動以一年級各班級注音闖關形式進行,崑小老師們根據小一十個班學生的學習特性精心設計多樣化闖關課程,內容涵蓋拼讀短文、朗誦字詞、閱讀字句等多個學習關卡,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在遊戲過程中進行語音與語義的辨識,加深對注音符號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讓孩子們在活潑的學習情境中逐步掌握基礎語文技巧。 南大師培生透過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帶來有效協助。在活動前針對學齡兒童的學習困難進行分析,設計出適合小一生的教學輔助方式,在現場觀察學生反應與學習表現。對學生在注音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師培生提供即時指導,並運用各種創意教具,提升教學效果。 崑小校長王文玲表示,小一生在教學現場輕鬆愉快學習注音,專注地完成各個闖關任務。除更加熟悉注音符號的使用,師培生們亦獲得寶貴教學經驗,達到教育傳承多重目標。

Read More

長興國小結合AI 鼓意新創藝

仁德區長興國小學生參與台灣教育科技展智能教室體驗。(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長興國小的六年級學生日前在師長帶領下,搭乘高鐵列車前往台北世貿一館參加「二0二四台灣教育科技展」智慧教室教學展演,課程以「結合鼓藝文化與現代科技」為主題,配合AI生成科技進行一場「鼓意新創藝」PBL課程教學,開創出別具創意的學習模式。 長興國小校長魏文南表示,該校以鼓藝為校本課程,在課程中學生們先由老師導學及自學都已深入了解傳統的鼓藝文化;接著再由教師引導,去發現生活中與「鼓」相關的問題,透過實際操作與討論,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這次教學針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利用AI影像產生器,根據討論結果設計出全新的鼓類產品設計圖,展現出結合藝術創意與科技的學習成果。 學生何品彥表示,AI真的很厲害,幫他把腦海中的想法變成了設計圖,讓他可以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想法是怎麼實現的。學生黃品禎指出,這樣的學習方式讓他知道,未來可以把科技和文化結合,創造出更多有趣的東西。 校長魏文南指出,這場跨領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科技不僅是未來趨勢,它也能夠與傳統文化相輝映,創造出更多可能性。並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Read More

彰化農友薛雍霖獲十大神農獎

彰化青農薛雍霖獲十大神農獎及另三人獲模範農民獎,縣長王惠美分送紅榜祝賀。(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第三十四屆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彰化縣有四位優秀農民獲獎,分別為青農薛雍霖(觀賞魚養殖)獲十大神農獎,青農黃哲偉(水稻)、產銷班農民張勝哲(豬)及李美玲(洋菇)獲模範農民獎,縣長王惠美派人贈紅榜祝賀。 薛雍霖為盛天合生物科技總經理,亦是第四屆百大青農,致力投入養殖技術復育小丑魚,採用全室內循環水養殖技術,至今培育出超過二十種品系的人工小丑魚,並建立品牌以「台灣STB小丑魚」銷往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讓更多國外客戶看見台灣優質觀賞魚產品。 黃哲偉為田中建新碾米工廠執行長,亦是第六屆百大青農,去年獲選全國產銷履歷達人,利用新的LOGO與品牌名稱建立新的品牌形象,主打精緻米真空小包裝通路、禮盒及電商市場,今年與「台灣優米實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美國市場。 張勝哲為永隆畜牧場負責人,打造節能減碳的社區循環智慧豬場,和餐廳活動業者異業結盟,現有銷售合作餐廳達五十多家;李美玲為興家菇類栽培農場負責人,帶領菇類產銷班第八班獲一一0年度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以創新的「新式環控技術」與專業知識,生產高品質與豐富產量的洋菇,種出高比例的霸王洋菇(菌傘直徑五公分以上),成功進入好市多及家樂福等多家連鎖通路。 王惠美說,彰化農業人才濟濟,縣府會持續輔導協助農漁民,與農漁民一起努力打拚,擔任農漁民安心生產、放心行銷的最佳陪伴。

Read More

台中港科技園區 11/20聯合徵才

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聯合徵才活動,提供近二百三十個優質職缺,歡迎想求職或有轉職需求的民眾把握難得的機會,踴躍參加!。(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台中分局與沙鹿就業服務站合作,二十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三十分在梧棲區大觀路台中分局訓練教室舉辦聯合徵才活動,提供近二百三十個職缺,歡迎想求職或有轉職需求的民眾踴躍參加。 台中分局表示,這次參與聯合徵才廠商皆為台中港科技園區企業,包括三千金屬、今國光學、成偉食品、宏全國際、技迪科技、樂石晶建材及聯華氣體等,應徵項目包括研發機構、模具、光學設計、製程、模具加工-CNC銑床、設計繪圖、助理等工程師、物料人員、歐美業務人員、作業員、環保人員、生產技師、工程技師、廠務司機、電機人員、品保人員等。各家公司制度完善、福利優厚,提供求職者多樣選擇,現場前五十位求職者並將致贈精美紀念品。

Read More

全國百號油畫大展 創意無極限

「全國百號油畫大展」亞軍林坤茂與作品〈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第二十三屆「全國百號油畫大展」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十二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登場。自二00二年開辦以來,這個展覽已成為全國唯一專注於大尺寸油畫盛會,將藝術愛好者與創作者緊密相連。 本屆展覽不僅邀請國內知名油畫家參與,還提供總獎金達六十萬元的徵件競賽,首獎二十五萬元。本屆首獎得主李韋辰為年僅十九歲的大學生,作品〈脫俗於寫實之間〉運用超越寫實的手法,透過鹿首和防毒面具等象徵性意象,揭示現實與理想的對立與共存。 亞軍林坤茂作品〈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呈現壯麗的自然景觀,表達對和平與和諧的心靈渴望。季軍作品〈夢的場域-童話同化〉由古東玄創作,融合夢境與現實,呈現對童年渴望與焦慮的微妙交錯。 該展覽展出四十八件競賽作品及四十九件受邀作品,創作者年齡從十九歲到八十九歲,風格多樣。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全國百號油畫大展」融合了當代美術的多元創作理念,以「百號」大尺寸畫布為媒介,挑戰藝術家的技術與創意的極限。

Read More

侯友宜表揚地方守望相助隊 感謝鄰里攜手維護社區安全

(新北市警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8)日晚間出席新北市政府「113年績優里守望相助隊」表揚大會,會中頒發81位受獎績優里守望相助隊(里)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共有583隊里守望相助隊,感謝本市所屬守望相助隊隊員投入公益,舉凡遭家暴案、兒童走失、自殺協尋、詐騙車手通報,出入複雜場所反映,猶如移動式之監視辨識系統,協助警方掌握社區犯罪徵候,讓市民得以安居樂業! 新北市政府為表彰各轄守望相助隊對維護里內治安、急難救助、關懷弱勢團體(獨居老人、家庭暴力、自殺案件、兒虐及精神患者通報)、識詐宣導、環保綠化、關懷新住民等市政工作,特別由警察局辦理績優里守望相助隊評選工作,從新北市583隊(里)守望相助隊評選績優81隊,特優蘆洲區水湳里等23隊、優等瑞芳區新基里等26隊、甲等林口區東林里等32隊,同獲殊榮。 本次兄弟檔里長,三重區光輝里里長吳松春(哥)與蘆洲區水湳里里長吳松標(弟)雙雙得獎。水湳里里長吳松標表示,本次很榮幸和二哥再度獲得績優守望相助隊的獎項,當年受到二哥吳松春影響、毅然投入里長選舉,有幸當選並投入為民服務的工作行列,二哥已當第七屆里長,自己當第五屆里長,兄弟倆秉持「身在公門好修行」的理念,全心投入,把里長工作當成職業、也是志業,時時砥礪自我、服務里民。水湳里的「守望相助隊」、「環保志工隊」,共同認養仁愛公園種植柚子樹,每年中秋節前夕舉辦愛心柚子義賣,並將義賣所得轉贈學區仁愛國小,作為貧困學童專用基金及社區清寒獎勵學金用途。從99年至113年共計捐贈金額共346萬6,735元捐助弱勢團體,發揚大愛並凝聚社區居民情感,增進居民互助互動,建構安全溫馨優質治安社區。 (新北市警局提供)   板橋區大豐里守望相助隊隊長張錦堂表示,犯罪型態日新月異,警局定期講習,讓隊員們瞭解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及分享識詐、防詐技巧,教導隊員學習執勤及逮捕技能,以確實保障自身及民眾安全,亦鼓勵隊員走入街頭巷尾,發現可疑及時通報。 新北市警局指出,樹林區圳生里守望相助隊鑒於巡守隊工作,不只定位在防範犯罪等,也因近年極端氣候、火災、地震、戰爭風險等複合式災難發生機率增加,為落實防災意識地方化,反映快速化,資訊管道多元化,除將防災觀念、資源結合里內各平台宣導外,還利用網路,建置防災地圖、滅火器分布圖,e化資源能讓里民能夠隨時隨地透過手機獲取住家附近防空避難設施及滅火器位置,提升災害時的應變效率、速度,強化里民全民國防及防災能量,與政府當前強化「社會防衛韌性」政策,不謀而合。 侯友宜肯定守望相助隊隊員將休息時間投入社區公益、守望相助工作,協助警方維護治安,特表感謝及敬佩。他表示,市民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新北市400多萬人口,8千名警察同仁站在第一線守護治安,亦需要民間力量支援,今日藉著績優里守望相助隊表揚機會,代表全體市民感謝所屬隊員長年守護鄰里,默默與警察站在一起,提升捍衛治安之能量,共同為打造新北市成為「幸福新北、安居樂業」的城市努力。 本次兄弟檔里長,三重區光輝里里長吳松春(左二)與蘆洲區水湳里里長吳松標(右一)均獲評為特優守望相助隊,與蘆洲分局長詹志文(右二)、民防組長蔡棋龍(左一)開心合影。(新北市警局提供)   此外,市警局於頒獎會場特別針對「全民識詐、阻詐」、「新設科技執法地點期前宣導(免裁罰)」、「家暴及性騷擾婦幼安全」等當前警政工作重點,設攤宣導;讓與會巡守隊人員共度尊榮、熱鬧且知性的時刻。

Read More

花海松竹站 週末疏運破萬人

台中新社花海暨國際花毯節,市府提供五條免費接駁路線,以豐原線與松竹線搭乘狀況最為踴躍。(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新社花海暨國際花毯節登場,市府提供五條免費接駁路線及九處外圍花海停車場,週末各路線還備有無障礙接駁車。交通局長葉昭甫十八日表示,第二個週末發出上千班次,松竹線及豐原線為民眾最喜愛的接駁路線。捷運站數據統計,松竹站週末期間疏運破萬人次。 依照往年疏運經驗,第二、第三個週末賞花最踴躍,交通局預先規劃增加班次,備妥一百四十五輛接駁車疏運民眾上山;假日加派人力,維持現場排隊人潮及停車秩序。其中,以松竹線及豐原線搭乘狀況最為踴躍,松竹線運量超乎預期,接駁車共出動上千班次。 豐原線與松竹線搭乘狀況最為踴躍。(記者徐義雄攝) 交通局新推出「鏡頭君」持續坐鎮,統計至十八日,花海花毯交通專頁已突破二萬四千瀏覽人次。 交通局說明,平、假日規劃豐原線、太原線及松竹線三條免費接駁車,假日再提供東勢線及會場環線(展區巡迴路線)共計五條免費接駁路線,發車間距為平日每三十分鐘一班、假日十五到二十分鐘一班,坐滿即發車。

Read More

彰市百年扇庫 獲政府服務獎

彰化市公所以「扇庫協力活化展觀光」獲全國鄉鎮市公所唯一的最高榮譽服務獎。(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國發會第七屆「政府服務獎」,彰化市公所以「扇庫百年孤寂.眾城協力活化展觀光」專案從全國一百四十二個參賽機關中脫穎而出,獲「政府服務獎-社會創新共融獎」,為本屆唯一獲獎的鄉鎮市公所。 市長林世賢表示,扇形車庫是彰化市的獨特文化地標,承載百年鐵道歷史,卻因管理權責分散長期遭到荒廢,導致環境髒亂、交通混亂、治安死角等問題。公所以「沒有人、沒有角落該被遺棄」核心理念,整合公私資源,經歷五百零一次公文往返,匯聚三十七個公私單位合作,完成多項重大改造計畫。 林世賢強調,將持續推動台鐵舊宿舍群的修復工程、爭取將扇庫納入國家級鐵道博物館規劃,讓彰化成為國內外關注的亮點城市。

Read More

新竹臺大分院X微軟推出「iSee」生成式AI智能衛教平台

新竹臺大分院推出「iSee」生成式AI智能衛教平台,提供個人化的線上衛教資源,使用者可依自身需求提出問題,以促進對健康知識的深入瞭解。(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台大分院跨專業醫療照護團隊與台灣微軟合作,歷經近1年的研發,推出「iSee」生成式AI智能衛教平台,以「無形無礙」的概念引領智慧醫院教育新風潮。「iSee」平台即時提供正確資訊,消除傳統硬體設施的限制,打造「無牆醫院」的創新醫療環境,讓病人和照護者能隨時隨地接收醫療衛教資源。 院長余忠仁表示,「AI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正在快速改變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與微軟合作推出的「iSee」生成式AI智能衛教平台,是一款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的創新智慧解決方案,在醫護人員與病人的互動中提供即時回饋,讓醫護人員能快速針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調整,確保衛教內容更符合學習者的需求。平台針對不同語言及障礙需求進行優化,並提供多語言支持、放大字體等設計,以達到無障礙的個性化衛教體驗。這樣的設計不僅有效提高衛教效率,還能減輕醫護人員的行政負擔,進一步提升整體醫療照護服務的品質。 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表示,此次與新竹台大分院的合作,不僅有效提升院內人員的行政效率,更結合衛教與教學等場域端應用,為在地智慧醫療領域帶來新契機。期待未來在智慧醫療、個人化醫療以及精準醫學領域持續打造創新價值,並透過生成式AI技術應用於次世代醫療平台,推動台灣整體醫療產業邁向智慧轉型。 新竹台大分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鄧夢蘭執行副主任表示,「iSee」支援多語言和個性化互動設計,讓外籍病人和照護者也能透過自己母語進行溝通,不再受語言障礙限制。平台能即時提供病人問題的解答,平均醫護人員可減少每個病人的衛教時間五至十分鐘。 透過「iSee」,能協助使用者從「看見」、到「看對」,再到「看懂」,讓使用者真正理解衛教內容並作出正確的健康決策,目前「iSee」生成式AI智能衛教平台已推廣至其他醫院,為全台智慧醫療教育樹立典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