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鎮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首件裝置藝術「納」正式啟用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在潮州鎮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舉辦「山、村共生」國產竹材展覽,首件裝置藝術作品「納」也正式啟用。(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為振興我國竹產業發展,提升民眾對國產竹材認同度,於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辦理「山、村共生」展覽,並與禹禹藝術工作室合作運用國產桂竹、刺竹及鐵件為材料,完成首座作品「納」,並於四日舉行啟用儀式,希望藉此傳達國產竹材的價值,讓其成為綠色經濟的重要資源。 「山、村共生」的首件作品由藝術工作室陳禹廷操刀設計,以竹節為筆、鐵件為韻,運用竹編特性細膩地刻畫生命與歲月的軌跡。陳禹廷說明這座作品「納」,正是林後四林園區理念的具體呈現,結合在地竹材與藝術創作,讓自然詩意地將生態與文化凝聚於一體,象徵自然的共融與包容。 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表示,此次作品所用的竹材共計吸存了 一千八百六十公斤的二氧化碳,加上竹類快速生長的特性,竹材的運用除產業經濟價值外,絕對是推動淨零碳排及環境永續的重要角色,透過今天的啟用儀式,我們希望向更多人傳遞國產竹材的價值與可能性,讓他成爲綠色經濟的重要資源,進而推動多元而永續的生活方式。 此次展覽以國產竹材為載體,象徵對土地與生態的尊重之心,傳遞「山、村共生」的核心理念,進而鼓勵更多人認識臺灣竹材的價值與應用潛力。從「納」的包容精神到整體展覽描繪的共生畫面,這是一場感悟與啟發並存的藝術饗宴。歡迎遊客走進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感受竹材與光影交織出的詩意,一起書寫自然與文化共存的未來篇章,並擘劃竹材運用的無限可能性。

Read More

佛陀成道紀念日 佛光山臘八粥結緣

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佛光山普賢寺、國際佛光會普賢分會及新興區建華里服務處,四日在新興區同愛街共同辦理慶祝法寶節臘八粥結緣活動。(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佛光山普賢寺、國際佛光會普賢分會及新興區建華里服務處,四日在新興區同愛街共同辦理慶祝法寶節臘八粥結緣活動,精心烹製超過三千碗臘八粥,分送十方善信,把平安健康、幸福歡喜帶給群眾。 國際佛光會普賢分會分會長朱怡玫四日一早六點許,就率普賢寺義工廿餘人到同愛街建華里服服處,準備各種食材,開始烹煮臘八粥,值得一提的是,朱怡玫的廚藝曾經獲得金廚獎殊榮,她率領普賢寺義工烹煮的臘八粥,熱騰香噴,美味可口,很受喜歡。 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佛光山普賢寺、國際佛光會普賢分會及新興區建華里服務處,四日在新興區同愛街共同辦理慶祝法寶節臘八粥結緣活動。(記者吳文欽攝)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第五區督導吳韻玫到場關心與指導,吳韻玫表示,法寶節以臘八粥與大眾結緣,臘八粥是紀念佛陀食用牧羊女供養的米粥,恢復體力後得到證悟,因此臘八粥也稱佛粥,希望享用的大眾都可以同霑法喜。 普賢分會一個上午精心烹製超過三千碗臘八粥,分送給社區鄰里、十方善信、康橋商旅旅客、低收入戶、街友、及彌寺、信徹寺等友寺宮廟,藉由施粥傳遞佛門的祝福與溫暖到每個角落。 慶祝佛陀成道紀念日,佛光山普賢寺、國際佛光會普賢分會及新興區建華里服務處,四日在新興區同愛街共同辦理慶祝法寶節臘八粥結緣活動。(記者吳文欽攝) 普賢分會施粥傳遞祝福與溫暖之餘,也在烹煮臘八粥現場贈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墨寶「向前有路 光明在望」春聯,期望享用臘八粥的信眾,都能同霑佛陀成道的法喜,蒙得佛陀加持而褔慧增長。

Read More

中市首例本土麻疹及北部境外移入病例 衛生局公布足跡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三日通報台中出現首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獲報後立即啟動防疫措施,初步掌握台中市接觸者共二十人並公布確診個案市內足跡,另外,三日晚接獲北部縣市衛生局通知,一例北部境外移入麻疹確診個案,曾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可傳染期間在台中公共場域活動並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疑似麻疹症狀,請立即戴口罩並聯繫居住地衛生所安排就醫採檢。 台中首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活動史。(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疫調發現該案為台中市三十多歲男性,為外縣市醫院群聚事件匡列的接觸者,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現頭痛與畏寒等症狀,今年一月一日發現胸部出現紅疹,二日於南部就醫後由南部醫院通報疑似麻疹,三日經中央實驗室研判確定,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衛生局指出,麻疹傳染力強,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出疹前後四天均具傳染力。衛生局已初步掌握個案可傳染期間位於台中的接觸者共二十人,並針對個案活動場域接觸者持續匡列中,將依據疾病管制署規定,針對接觸者與個案最後一次接觸日去年十二月三十一的隔日今年一月一日起算,持續追蹤健康情形至麻疹最大潛伏期十八天,此案預定監測至一月十八日止。由於該案於出疹前於台中市有公共場域及大眾運輸工具活動史,呼籲市民如有足跡重疊,務必落實自主健康監測,如有出疹、發燒、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等疑似麻疹症狀,請主動聯繫居住地衛生所並告知活動史,以利安排就醫。 北部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台中活動史。(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另外,一例北部境外移入麻疹確診個案曾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可傳染期間在台中公共場域活動並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此民眾若有與該案足跡重疊並出現出疹、發燒、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等疑似麻疹症狀,請主動聯繫居住地衛生所並告知活動史,以利安排就醫診治。曾局長表示,近期東南亞及國內麻疹疫情有升溫趨勢,請市民避免帶未滿一歲或未接種MMR疫苗的幼兒到流行地區;另提醒台中各級醫療院所於民眾就醫時,應落實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史)機制,臨床醫師若發現病人疑似麻疹症狀,請儘速協助病人適當隔離,並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通報,以利衛生單位防治疫情。衛生局呼籲,接種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一歲的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MMR疫苗,市民如規劃前往東南亞國家等流行地區,建議經醫師評估接種疫苗後再出國,降低感染風險。

Read More

低溫冷雨催生 梅嶺老梅園梅花爆開

梅嶺梅花連日低溫爆開。(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連日的低溫冷雨催生楠西梅嶺部分梅花爆開,目前在中海拔的梅花已有四成花開,壯觀花海已進入賞梅季節,四日吸引遊客上山賞梅,又可品嘗梅子餐。福來梅子雞業者陳居峰指出,低溫持續,楠西區梅嶺梅花已逐漸盛開,又有風起雲湧的雲海,確實是冬季休閒好去處。 梅嶺梅花連日低溫爆開。(記者張淑娟攝) 低溫又冷雨,讓梅嶺福來老梅園的早花品種盛開四成左右,滿滿花苞也即將綻放,其中石塔種也開兩成,樹上全是花苞,所以在這波冬雨以及寒流助攻下,催花相當理想,花期比預期的時間早了一星期,可說是近年來花況最好的一年。 梅嶺梅花連日低溫爆開。(記者張淑娟攝) 此外,梅嶺風景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鴻文則指出,梅嶺從大湖桶、二層坪以上,都可見到如白雪般的梅花陸續綻放,較高海拔的伍龍步道,沿途的梅花開得更茂盛,讓山友們直呼美極了,尤其搭配著雲海更似一幅雪梅山水圖。梅農也指出,大湖桶的福來老梅園,園內的「萬傳」、「青心」等品種的梅樹已開四成,而「阿榜」和數量最多的「石塔」,也都含苞待放,預估今年梅花的花況相當不錯,賞梅季可延續到農曆年。

Read More

颱風、多雨產量減3成 蜜棗價格看俏每斤300元

安心棗園蜜棗價格不變。(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今年蜜棗已陸續採收,但產量受到颱風及多雨影響,產量約減少三成,使得今年上價已喊到每公斤三百多元,且出現每公斤賣台斤的行情。楠西果農林一夫表示,今年安心棗園的蜜棗產量未減,價格也比照往年不調整,以嘉惠愛棗民眾。 楠西、南化、玉井為台南蜜棗產區,部分早花蜜棗已經上市,南化區農會總幹事溫進添表示,南化蜜棗品質好,主要是山區日夜溫差大,加上霧氣重,有助於蜜棗生長,且生產出來的蜜棗皮薄多汁,相當受消費者青睞,不過,去年早花蜜棗因颱風影響減產,已有農民反應減產,另晚花部分則出現尾部延遲性黃化,這使得今年蜜棗產量減少。 不過,安心棗園果農林一夫指出,全台蜜棗產量減少,與高雄產區相比,今年台南受到颱風的影響比較小,但開花期多雨,導致授粉率、著果率不太好,目前拍賣市場的價格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二成,且上價已喊到每公斤三百元以上,並以每台斤三百元再賣出。所幸今年安心棗透過微型氣象站調節植株的水分狀況及控制肥料,並加強授粉,產量影響不大,但近日台南天氣濕冷,沒有陽光,蜜棗成熟較慢,擔心持續冷雨又影響到蜜棗品質,目前已少量採收,預計農曆年前後可大量採收。

Read More

新市榮安宮遶境 在家戶前「煮油淨穢」祈安

新市榮安宮展開遶境祈安。(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以「打造未來古蹟廟宇」初衷的新市榮安宮修建工程,在主委林茂鐘號召下,信眾眾志成城,從資金籌募在入火安座只花了一年,四日起舉辦三天的謝土遶境普度祈安大典,特別的是梁王遶境不只巡安,還親自到宅感謝信眾出錢出力,因此在家戶香案前「煮油淨穢」,以表祈安。 新市榮安宮展開遶境祈安。(記者張淑娟攝) 供奉梁王的新市榮安宮四日起展開謝土遶境普度祈安大賽,主委林茂鐘表示,此次「梁王衍慶甲辰年謝土遶境普度祈福大典」,是梁府千歲特別指示代表神明的「手轎」一定要隨王轎遶境,千歲稱「此次遶境不只是要巡安,更重要的是千歲要親自向所有信徒感謝,感謝大家無私奉獻出錢出力協助短短時間,完成榮安宮重修工作,再次重現廟堂輝煌。 榮安宮遶境並於各家戶香案前煮油淨穢。(記者張淑娟攝) 林茂鐘也指出,榮安宮年久失修,這才於一百一十二年起組重建委員會,並與信眾一起展開重修工作,從資金募集、工程啟建到入火安座,只花了一年就完成,如今在甲辰年歲末,梁府千歲指示要進行謝土遶境普度祈安大典,且一連三天,所以四日特展開遶境祈福。 榮安宮遶境並於各家戶香案前煮油淨穢。(記者張淑娟攝) 四日的遶境最令各家戶信眾感動的是,由法師們組成「淨油團」,跟隨梁府千歲神轎後方,並在家家戶戶門前香案「煮油淨穢」,以表祈安,信眾信對此欣喜並感恩。一直推動優質宗教的前民政局專委鄭枝南指出,優質宗教信仰,不外乎尊重人性、體恤人性、仰善人性,從善如流,所以榮安宮也捨棄曇花一現勞民傷財的慶祝模式,並突破傳統採用「善心」、「感心」的方式慶祝圓滿,這也為優質宗教信仰文化,寫下成果豐碩的一頁。

Read More

許龍和師生油畫聯展絢麗登場

許龍和師生聯展吸引眾多油畫喜愛者到場觀賞。(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一直從事藝術教育的老師許龍和偕同七名學生,四日在新市區新港社地方文化館舉辦「善新藝揚」油畫聯展,展出四十件作品,市議員陳碧玉也以一幅維妙維肖的「西藏女孩」參展。許龍和表示,學生的創作栩栩如生,均有獨特視角詮釋靜物和山水,歡迎交流。 許龍和師生聯展吸引眾多油畫喜愛者到場觀賞。(記者張淑娟攝) 此次許龍和師生聯展,共展出四十件作品,並以油畫為媒材,四日開幕茶會吸引眾多喜愛藝術的來賓到場,新市國中的直笛隊更帶來精彩樂曲演出,搭配著四十幅精彩油畫創作,讓現場有著濃濃的藝術氛圍。區長譚乃澄表示,此次師生所展出創作確實絢麗,每幅不論靜物或山水都讓人眼睛一亮,心情愉悅,尤其一幅西藏女孩的作品,與作者陳碧玉真的很像,歡迎大家來新港社地方文化館觀展。 許龍和師生聯展作品,其中市議員陳碧玉所畫西藏女孩,神似作者本人。(記者張淑娟攝) 市政顧問鄭枝南則指出,許龍和酷愛戶外寫生,作品深深扎根於大自然山水風光,更喜歡走到哪裡畫到哪裡,將大自然的美景、光與影變化呈現在畫布上,獨特的創作風格,真的令人激賞,尤其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並以善化、新市和新化為主,且都是很有來頭的學生,相信有朝一日會青出於藍甚於藍,且許龍和從不藏私,從學生的作品上可以看出深受老師的影響,深得老師的繪畫技巧,敏銳的觀察,成就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 許龍和師生聯展作品。(記者張淑娟攝) 至於此次參加聯展的學生除了市議員陳碧玉外,還有謝金秀、陳幸宜、黃薇琳、王舜玲、蔡威力、許千珮等,件件作品色彩繽紛,也各有藝術的喜愛與風格。

Read More

新北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善行 20年累積捐助逾2億元獎助學金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與所有受獎學生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清水高中於今(4)日舉行「歲末愛心關懷暨優秀育才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社會局長李美珍及教育局副局長劉明超到場嘉勉學子,與清水高中校長賴來展、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彭榮宗及貴賓共同頒發獎助學金,傳遞正向力量為弱勢學子送上歲末祝福與鼓勵。 清水高中學校基金會歲末愛心獎助學金邁入第20周年,累計嘉惠近5千位清寒學子;今(114)年除歲末愛心獎助學金外,同時頒發「優秀育才獎學金」鼓勵校內國中部會考成績優秀並選擇升讀高中部學生,促進在地就學,共計315位學生受惠。 財團法人新北市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榮彭榮宗先生頒發愛心關懷暨優秀育才獎助學金。(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劉和然感謝基金會的善行,他表示,在凝聚了各界團體的愛心支持下,這不僅是一份獎助學金的發放,更是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傳遞愛與希望的重要時刻。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在地就學,推動高中職獎助學金制度,總金額達660萬元,每年約有850位學生受惠。為鼓勵優秀國中畢業生選擇在地就學,市府提供最高30萬元的獎學金,並增設完全中學國中部升讀高中部的2,000元獎學金。同時,為保障弱勢家庭學子的學習權益,市府也提供每學期5,000元的助學金,113學年度已獎助3,903位學子,以穩定的補助及豐富的教育資源,打造優良就學環境,協助新北學子專注向學。 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彭榮宗表示,活動創辦以來透過凝聚各界善心人士的力量,已累積捐助善款超過2億元!這筆資金創造的是愛的記憶與回憶,希望激勵更多學子努力向學,因為教育改變人生。感謝多年來支持基金會的所有董事、顧問及朋友們,並期盼這份善念持續傳遞。 清水高中畢業生吳同學感恩分享,他說,自己從國中部升讀高中部,一路受到學校師長的指導與基金會的支持,特別感謝基金會及學校老師的幫助,讓自己能專心學業、順利考上國立大學,未來希望自己也能回饋社會,把愛心傳遞下去;國中八年級謝同學回饋,父親因罹癌工作不穩定,母親需要照顧年幼的弟弟,還要負擔房租,家庭經濟壓力沉重,教育基金會的資助給了自己繼續努力的希望,很是感謝;高一的馮同學提到自己家境艱困,媽媽患有多種疾病、奶奶失智、爸爸失業,全家僅靠媽媽微薄收入維持生計,感謝基金會的支持照顧,讓自己得以減輕壓力、專心學業。 清水高中校長賴來展表示,感恩基金會及各公益團體的愛心相助,持續照顧學區內及土城、三峽等區域需關懷且有志向學的學子,更獎勵學校升學表現優異的同學,同時挹注經費協助學校提升學力計畫,讓逆境中勤勉向學的同學得到肯定與鼓勵。

Read More

雲警結合宗教善的力量抗惡詐 攜手慈濟關懷潛在詐騙被害人

雲警結合宗教善的力量抗惡詐,攜手慈濟關懷潛在詐騙被害人。(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縣警局為強化民眾防詐意識,減少詐騙案件與財損,四日結合慈濟雲林聯絡處歲末祝福感恩會,舉辦「打詐儀錶板記者會」,局長李建民說,期結合宗教「善」的力量來抗惡詐,建構雲林零受騙、零財損打詐終極目標。 警察局長李建民說,「打詐儀錶板」、「分析本縣詐欺現況」及「打詐新四法」等資料顯示,雲林縣八至十二月詐欺案,從四七九件降至三五二件,減少一二七件,顯示打詐成效初顯;財損金額從二億三九八二萬降至一億七0二一萬,減少六九六一萬元,占全國一點一七趴。然而,假投資詐騙仍是案件數量與財損金額最高的類型,警方透過打詐專案期間,共查獲七十一件詐騙案,拘捕一八七人,溯源追查至詐騙集團核心,並查扣涉案資產價值一億八一六三萬元。 雲警結合宗教善的力量抗惡詐,攜手慈濟關懷潛在詐騙被害人。(記者陳正芬攝) 李建民說,近期警方在斗六某廟宇執行偵查,成功逮捕以假投資手法詐騙民眾的嫌犯,當場查扣一一0萬元。潛在受騙被害人堅稱自己沒受騙,說平台正常出金。警方耐心說明詐騙手法並提供自我檢測表,終讓被害人醒悟,提醒假投資詐騙通常以「養、套、殺」模式進行,群組內假理財專家誘導受害人匯款至假平台,最後再拖延提款,將受害人大筆資金吞沒。 慈濟發言人余天助指出,雲林警方的防詐騙宣導,對提升民眾防詐意識大有助益,志工們在活動中學習到相關知識,可將資訊傳遞並以實際行動推廣防詐資訊,幫助更多人遠離詐騙。另提起詐騙集團近期冒充慈濟醫院藥劑師及警察,以受害人健保卡遭盜用為由,誘導受害人交出金融卡及密碼,一名許姓男子因此損失超過二十萬元。 李建民提醒民眾,遇到類似詐騙應一、要查證身分。二、要保護個人資料。三、要與家人朋友分享;不輕信緊急情況、不提供金融資料、不會在電話或視訊中接受製作筆錄。內政部警政署金融調閱小組清查發現,雲林縣今年有九九二名潛在被害人,其中有三八四人未報案或拒絕警方協助;打詐不分您我他,打詐視同作戰,零受騙、零財損為警方打詐終極目標。

Read More

屏縣崁頂驚傳凶殺案1死 警方追緝凶嫌

屏縣崁頂鄉復興路段三日晚間發生一死兇殺案,東港警分局正循線追緝在逃的翁姓兇嫌中。(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崁頂鄉元月三日晚間發生一起凶殺案,造成一人死亡憾事;該起兇殺案係因雙方原本就認識但鮮少往來的翁姓男子與蘇姓男子,在路上偶遇後發生口角衝突進而扭打,翁男因此持利器刺傷蘇男,蘇男送醫不治,東港警分局立即成立專案小組並報請屏東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目前正全力追緝在逃的翁男中。 東港警分局偵查隊長葉憲威表示,三日晚上七時許,久未謀面的翁姓男子男與蘇姓男子在崁頂鄉復興路偶遇,雙方發生嚴重口角而扭打,其中四十四歲的翁男持利器刺傷四十八歲的蘇男後逃逸,導致蘇男重傷,經崁頂消防分隊救護車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救後仍不治死亡,東港警分局隨即成立專案小組並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目前警方正持檢方所核發的拘票追緝在逃的翁嫌中。 東港警方呼籲民眾,如有糾紛,應尋求正當管道調解,不容許民眾私刑鬥毆挑戰警方執法決心,警方絕對會依法究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