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
外號「萊陽梨」的杜月笙,是中華民國時期上海灘叱吒風雲、顯赫一時的青幫頭目,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上海灘三大亨」。
杜月笙於1888年生人,現在是浦東,舊上海屬於上海縣高橋鎮。幼年時期的杜月笙,出身卑微,父母早亡,14歲到十六鋪碼頭靠賣萊陽梨為生。
杜月笙很有經營頭腦,巧言善變,頭腦靈活,說來難以置信,硬是能把一筐壞梨,賣出好梨兩三倍的價錢,靠精明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當年在十裡洋場上海灘,只要一提萊陽梨雅號,杜月笙傳奇故事無人不曉。杜月笙靠自己的「絕招」,不僅僅只換來了一個「萊陽梨」的綽號,也正是這一個絕招,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4月29日上午,我專程來到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寧海西路(舊稱華格臬路)杜公館採訪。
我來到目的地以後,打開手機導航,左三圈右三圈就是不見蹤影,後來一位保安告訴我,杜公館早在2000年,房子就被徵用了,已拆除,這不,正在修地鐵。這位保安告訴我,他是地道上海人。前些年,一位叫黃修志的華裔商人杜公館為珍寶,花3倍市場價買下它。磚瓦窗木、樓梯地板等所有構造一一拆卸後進行編號,給完整保留了下來,目前按照1:1還原了杜公館,把老物件按照原樣擺了進去,杜公館已在嘉定區西雲樓「落戶」。
我只好來到位於淮海路的上海圖書館,查閱了《杜月笙傳奇》、《杜月笙傳》等書籍,真正瞭解到杜月笙昔日在上海灘摸爬滾打,那段艱苦的奮鬥史和一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杜月笙其童年時期經歷異常悲慘,早年父母雙亡,自己只能被寄養在舅舅家。杜月笙與其他的孩子不同,由於疏於管教,他經常會與街上的小流氓混在一起,甚至還沾染了賭博的惡習。直至他在賭場中差點自家的祖宅輸掉,14歲那年,他舅舅才痛下決心將其送至上海十六鋪水果行,成為了一名沿街叫賣水果的小學徒。
杜月笙他挺機靈,也能幹活兒,老闆挺賞識的,但是杜月笙很有抱負,不甘心這麼過日子,想自個兒幹呢。老闆對他還不錯,說,你想怎麼自個兒幹,我可沒多少錢給你啊。杜月笙說,老闆不用,我不向你要錢,你要真幫我,店裡不是賣萊陽梨嗎?有的賣不出去的爛梨,我就要了,行不行?老闆說,那太好了,這樣正好減輕負擔,正愁些每天送垃圾桶倒,爛的我都給你。
可是,老闆萬萬沒想到,杜月笙就能把爛的賣出去,為什麼他能賣出去呢?
他有他獨特的方法,比方說爛梨到手裡了,他怎麼賣?他先把這爛的地方削下去,切成塊,用冰糖水浸泡一下,插上牙籤,比方說一只好梨賣一毛錢,他分割以後的梨一塊能賣二分錢,一只梨切上十來塊,能買二角錢,拿現在來說薄利多銷走量,其實,一點也不薄利。
如今,馬路旁邊賣鳳梨的小商小販,其實都是受杜月笙啟發,都得稱他為「祖師爺」。
每天,杜月笙帶著切好的萊陽梨塊,往返於上海灘的賭場、菸館和茶樓等地兜售。一邊吆喝著:「萊陽梨塊,皇上貢品,生津止渴,潤肺化痰……」
一來二去,杜月笙不但熟悉上海灘的各處大街小巷,而且還結識了不少江湖上的朋友。杜月笙賣萊陽梨多年,幾乎做到了極致。他的手中總是拎著一把小水果刀,只要客人點中了水果,他便飛舞手中的小刀三下五除二的將果皮削掉,並且保證果皮不會從中而斷,果真是又快又乾淨,甚至還有不少人專門為欣賞他的刀法而買下水果。杜月笙非常善於動腦筋,一些賣不掉的爛梨,他拿回家削好皮,一鍋燉熬成梨膏,等冬天時候再拿到煙館裡賣。抽菸的人咳嗽、痰多的多,萊陽梨膏是止咳化痰的好東西。
杜月笙從一位老師傅那裡獲悉,萊陽梨是梨中珍品,馳名中外,其色皮呈綠黃色,粗糙而有黑斑,果形頭粗尾細,表面上並不美觀,但去皮後擎著粗硬的果梗,其肉質細嫩,甘甜如飴,清脆可口,有獨特的風味。慈禧太后青睞於萊陽梨,每年讓李蓮英在地下窖子給她儲存。
《萊陽縣誌》載:「縣河、漳水河兩岸,沙土廣漠,含腐植物。」這種沙土是一種獨特的棕色細沙土,含雲母多,土塊鬆散,通透性好,利於梨樹生長,而且對光的反射性強,能使樹葉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這種得生獨厚的自然環境,是造成萊陽梨獨特風味的主要原因。
清末民初之時,萊陽穴坊東蒲南有一金口港,屬於膠東半島的大港口,中國南北方的貨物大都在此交匯,萊陽梨正是從此港進入上海,廣州,香港及東南亞市場,並因其品質優良且銷量極大而聞名於各地。
據傳說,1904年中秋節前夕,16歲的杜月笙第一次從十六鋪碼頭坐船到膠東金口,然後再坐馬車來到照旺莊梨園,訂購一批萊陽梨。有個拉杜月笙的馬車夫,一聽大上海客商來調梨,趕忙把自己梨園裡的讓客商幫著賣掉。杜月笙來到他家梨園,也是一片沙窩地,他嘗了嘗梨說,嗯,這梨味道相當不錯,是恁五龍河的水好。
萊陽梨雖甜脆好吃,卻有一大缺點,便是外皮太脆,容易在運輸的過程中出現磕碰的疤痕。如此一來,留有疤痕的萊陽梨不僅賣相難看,而且味道也不佳,十六鋪水果行就在十六鋪碼頭旁,人來人往,每天銷量很大。在進貨時都會對萊陽梨的採購量進行限制,杜月笙在金口港口一帶看到一些稻草,強調萊陽梨運輸途中用稻草蒲包裹好,防止破皮、腐爛。
回到上海,杜月笙每天晚上都穿梭於賭場,賭鬼們賭錢時,他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賭臺,而手中的小刀卻飛快的切削著稍有破損的萊陽梨。每每一場賭局下來,杜月笙的梨便也徹底削好,他將雪白的梨子向天上一拋,再用小刀穩穩插住遞到賭鬼們的面前。賭鬼們剛才還心情緊張,見雪白的梨子就在眼前,一般不會拒絕,故此都會裝模作樣的買一些萊陽梨分給身邊的朋友。同樣的道理,當菸鬼們美美地吸完一袋菸後,必然感覺口乾舌燥,杜月笙高空拋梨接梨的手法一氣呵成,也會讓菸鬼們掏出錢來買上幾個嘗嘗。久而久之,杜月笙「萊陽梨」的綽號便在上海灘傳開了。
後來,杜月笙覺得賣萊陽梨永遠不會鹹魚翻身,他覺得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和高人、能人接觸,與高人為伍,與智者同行。《杜月笙傳奇》一書,杜月笙有句經典名言:追隨蜜蜂進花朵,跟著蒼蠅跑廁所。
後經人舉薦,杜月笙終於巴結上首富黃金榮,甘願到黃府低三下四當一個打雜的。
其實,杜月笙早就對黃金榮覬覦已久,深知他是上海灘的叱吒人物,也是位居上海灘三大亨之首。他曾任法租界總華探長,在青幫中,他更是自創了一個天字輩,幫眾多達兩萬餘人,弟子門生桃李滿天下,遍佈軍界、政界、商界、金融界等等。蔣介石在發跡之前,也曾拜黃金榮為師。
黃金榮二房老婆叫林桂生,蘇州青州村人,人稱「阿桂姐」,與黃金榮同為上海青幫的開山鼻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