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綜合報導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致力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宣揚「天生我材必有用」,提倡「和自己好-熱愛自己的生命、和別人好-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地球好-維護地球的生命」。在「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台灣中心)協助下,由創辦人周進華帶領台灣生命鬥士一行12人,於台灣時間6日上午首次跨國送愛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由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接待,在其團隊一手打造的台灣中心與土耳其居民、敘利亞難民交流,見證用台灣建築的愛照亮世界·公益建築讓生命更平等。
台灣中心八年來以建築為經線,以人道做緯線,不僅榮獲了「國際人道援助貢獻獎」、「2023年世界建築節最佳公民建築」、「Dezeen Awards 2024年度最佳案例」等十三項國內、外大獎的肯定,更讓數千難民在茫茫的流亡路上看見光亮、找到方向、築起希望。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兩岸及國際交流中心執行長周上觀表示,28年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已表揚了橫跨七大洲、81個國家,以及土耳其無障礙國會議員塞爾坎.拜拉姆(Serkan Bayram)等481位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表彰其在世界各個角落撒播愛心、實踐共好。基金會同時不斷尋找、並已表揚全球233個國家的生命鬥士-永續推動「活好生命·熱愛地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指出,本案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於1979年生於台灣,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碩士、澳洲墨爾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於芬蘭阿爾托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曾任土耳其比爾肯大學助理教授、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副教授,同時也是建築歷史研究者、策展人、目前為台灣中心總建築師、全職志工、執行長。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到,基金會一行人浩浩蕩蕩、長途跋涉,在攝氏7度的過年期間到達土耳其、敘利亞邊界的雷伊漢勒市。周進華先生等人的足跡遍及全球,閱歷無數,然而到了台灣中心仍不禁眼睛為之一亮、嘆為觀止。明明是在默默無聞的城市,卻聳立著氣勢勃勃的建築;明明身處在一個語言、文化、全然不同的環境,卻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台灣氣息;明明是沒有身份、流落他鄉的小朋友,臉上卻洋溢著笑容與快樂;明明是飽受天災人禍的人們,身上卻散發出朝氣與活力。
球場上傳來的奔跑與歡呼聲、孩童穿梭於各個空間的輕快自在、不同教室傳來的英語及其他語言(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的朗讀聲、手藝工作坊裡埋首編織的穆斯林婦女、擦肩而過微笑招呼的男女老少……,眼前所見已經說明了何謂博愛、何謂平等。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
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向來訪的基金會朋友說明近況及未來展望,他提及,地方的角力派系所帶來的困擾時,他不時輕嘆、不時激動;說到經營上的種種挑戰時,他時而皺眉、時而苦笑。但是在他的眉宇之間、在他的話語當中,你可以清楚感受到那無可救藥的樂觀、那無懈可擊的毅力。就是這樣的精神,再加上無數知音的力挺與台灣人無盡的愛,讓他與他的團隊可以走到今天,可以讓台灣中心從邊界出發,在國際社會展現榮耀,成就永續的影響力。裘執行長與台灣中心獲此榮耀,實至名歸。
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強調,隨時歡迎全球各界推薦努力、愛心、勇敢、成就等生命勇士。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推薦專線:886-2-29178770、傳真:886-2-29178768、網址:https://www.ta.org.tw/、 e-mail:ta88ms17@gmail.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