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聽取新光三越爆炸案簡報 鄭照新感謝中央關心協助

卓榮泰感謝台中的警消醫護人員與中市府團隊快速掌握意外的傷害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事發原因,作為警惕、防範於未然。(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楊文琳、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新光三越爆炸造成重大傷亡,行政院長卓榮泰十四日抵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聽取簡報。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此次事件不幸造成三十八人傷亡,包括四人罹難、三十四人輕重傷,市府投入逾四百名人力救災,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市長盧秀燕及市府團隊感謝中央政府對台中的關心與協助。 卓榮泰說,政府提供最好的關懷與醫療照護,請勞動部協同注意百貨員工的生活,不要讓他們陷入困難。大家給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多鼓勵,一起團結把事情做好。感謝台中的警消醫護人員與中市府團隊快速掌握意外的傷害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事發原因,作為警惕、防範於未然。 卓榮泰感謝台中的警消醫護人員與中市府團隊快速掌握意外的傷害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事發原因,作為警惕、防範於未然。(記者徐義雄攝) 鄭照新指出,市府啟動三大專案行動,第一,針對全市大型百貨商場及量販店全面展開公安稽查;第二,衛生局開設心理諮詢關懷服務窗口,提供受害者心理諮詢關懷;第三,法制局成立法律服務專案,協助受害者向新光三越求償。 視察行程,行政院長卓榮泰、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立委蔡其昌、何欣純、內政部長劉世芳、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長孫福佑、警察局長李文章、社會局長廖靜芝、衛生局副局長邱惠慈等與會。

Read More

農糧署推動專案稽查落實溯源制度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為落實國產茶溯源政策,農糧署自一一二年起聯合臺灣高等檢察署、衛生福利部及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等機關,與縣市政府合作,同步辦理「國產茶稽查專案計畫」,以公開販售之完整包裝茶品,生產製造日期為當年度以後且產地標示為臺灣者為查核對象,辦理標示檢查一千件以上,產地鑑別二百件;另針對主要茶產區之地方特色茶評鑑活動辦理產地鑑別三百件,並配合實施參賽者實名制、參賽茶品留樣備查及違規者淘汰及公布其姓名,或參賽茶品全數銷毀,落實連座處置等措施,以賽前精準抽驗、賽後留樣追查方式,杜絕不肖者以進口茶假冒國產茶參賽,確保各特色茶評鑑公信力及參賽茶農、消費者權益。 農糧署說明,一一三年持續辦理「國產茶稽查專案計畫」,全年度查驗結果,市售茶品標示檢查一千一百五十七件,不合格九十件,合格率九十二.二%,不合格案件皆通知行為人依「指定國產茶葉為應登錄溯源資訊之農產品及其應遵行事項」及「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等相關規定限期改善;市售茶品產地鑑別二百件及競賽茶產地鑑別三O一件,合計五O一件,除四件無法判定外,僅市售茶品不合格一件,合格率九十九.七%,境外茶除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裁處外,並移送臺灣高等檢察署統籌偵辦,以有效嚇阻及防範進口茶混充或偽標國產茶情形。 農糧署強調,為強化國產茶之品質及競爭力,將由中央機關跨部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持續辦理國產茶稽查措施,以維護茶產業永續發展。    

Read More

萬和宮志工搓湯圓 祈求媽祖保佑平安

萬和宮志工搓湯圓,精心擺設呈現「金蛇報喜」。(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萬和宮十五將舉辦乙巳年植斗祈安法會,並將致贈信眾平安福圓(湯圓)及壽麵。前一天下午近百位志工齊聚一堂搓多達六十斗(約近七公斤)的湯圓,現場熱鬧無比。 萬和宮每年植斗法會均供應「平安福圓」的甜湯圓。十四日下午,近百位誦經團、導覽、膳食組及服務組志工以及信眾,齊聚一堂,從午後一時至四時三十分,合計搓了六十斗湯圓,裝滿一籮筐又一籮筐。膳食組長黃秀粉說,植斗法會供奉媽祖的福圓要講究些,她搓了一些比較大的,表示敬意。換算度量衡,一斗米約十一點五台斤、約六點九公斤。 蕭清杰董事長到場致意,並與志工們合照,看到精心擺設呈現「金蛇報喜」四個大字,相當吸睛,稱讚說「很有意義」!他說,供應湯圓,具有祈求媽祖保佑善信大德,在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圓滿的意義。

Read More

台大團隊分享兒童視覺復能臨床經驗 台東馬偕早療團隊及家長受益良多

台大團隊為視覺障礙兒童作視覺評估及衛教,讓台東馬偕早療團隊及家長受益良多。(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小英3歲多被診斷為視網膜失養症,目前4歲多接受發展評估結果,較同年齡兒童慢,惟台東地區針對特殊需求兒童視覺復健資源缺乏;台大醫院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專業團隊14日實地幫2名早療兒童作結構、屈光檢查與功能性視覺評估,並衛教日常注意事項,讓台東馬偕早療團隊及家長受益良多。 小英2歲時即被家長發現,看電視時頭會側一個方向,在視覺動作技巧方面,會畫出一條橫線、未能依序完成穿線板活動、可在紙上剪一刀、未能剪對半沿線剪紙,在台東像小英這樣有視覺障礙的兒童不少,必須接受具備特需兒少視覺復能經驗的專業團隊進行治療,但因台東視覺復健資源缺乏,讓家長束手無策。 台大醫院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專業團隊與台灣視覺復健專業服務協會合作,首次前來台東舉辦「特殊兒童視覺復能研討會」,進行教學並分享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 視覺復能團隊由眼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組成,提供個別化的視覺復能。此次特別安排2位早療小朋友,一名4歲是視網膜失養症個案,一名5歲的腦腫瘤壓迫視神經個案,實地作視覺評估。 台東馬偕指出,此次交流活動主要提升東部地區職能治療師、眼科及兒科醫療人員,對特需兒少視覺問題的認識,並增進臨床評估與處置能力,為未來可能發展的視覺復能服務奠定基礎。

Read More

瑞穗鄉公所辦理畜牧場污染及異味防治對策講習會

瑞穗鄉公所期待藉由講習、經驗交流,協助業者強化環保及生活品質、降低污染風險,達到畜牧業永續發展的目標。(瑞穗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瑞穗鄉公所為了讓畜牧養殖業者,能夠有效改善畜牧場異味及防治污染等相關問題,並增進觀光產業及生活品質提升,十四日召集畜牧養殖業者辦理畜牧場污染及異味防治講習。 瑞穗鄉公所表示,這次講習活動邀請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張耿崚教授,張教授在異味控制技術與污染防治方面擁有多年的研究經驗,並為西部多個畜牧場提供技術指導,此次公所特別邀請他來到瑞穗鄉與當地畜牧場業者分享他在畜牧場處理污染及異味防治的豐富經驗。 瑞穗鄉長吳萬德表示,此次辦理畜牧場污染及異味防治講習,特別邀請張耿崚教授來為我們業者經驗分享,並就技術面、實務面及法規面等交換意見與心得,期待藉由講習、經驗交流,協助業者強化環保及生活品質、降低污染風險,達到畜牧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瑞穗鄉公所表示,由於瑞穗鄉畜牧業與觀光業並重,此次講習旨在讓本鄉畜牧場業者瞭解異味產生的原因及原理,並探討如何有效減少畜牧場運營中產生的污染物及異味。張教授詳細介紹了先進的污染防治技術,並與業者們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與會業者表示,此次講習讓業者實地瞭解環保新知和應用新技術,對改善畜牧場的汙染及異味問題助益甚鉅。

Read More

東洋捐贈中市1,000劑公益佐劑流感疫苗

中台灣元宵燈會提供新冠肺炎疫苗、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流感疫情風險仍存,民眾接種流感疫苗需求持續,台灣東洋藥品工業公司捐贈一千劑公益佐劑流感疫。十四日起於中央公園中台灣元宵燈會疫苗接種站,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流感疫苗接種服務。 衛生局說明,專業醫療團隊進駐燈會,設置新冠JN.一疫苗、長者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及長者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三種公費疫苗接種服務。即日起新增提供東洋捐贈佐劑流感疫苗,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燈會疫苗接種站完成疫苗接種,完成一劑獲得燈會熱門小提燈一盞。 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國內新冠及流感疫情仍持續,持續冷氣團來襲,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儘速完成疫苗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

Read More

花蓮辦理圖解數化地籍圖整合 改善圖地不符情形

地籍紙圖經數化整合後,有助於運用電腦技術提高服務效率及提供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土地面積為各縣市之冠,花蓮縣政府地政處十四日表示,有鑒於圖解地籍圖因長期使用,造成圖紙破損及伸縮,雖經辦理圖解數化,大多仍以分幅方式管理,對於跨圖幅土地之複丈作業,則多以人工拼接方式處理,未有一套標準作業機制,亦未能解決累積誤差及圖地不符等問題。 地政處表示,考量土地問題影響人民權益甚大,且地籍紙圖經數化整合後,有助於運用電腦技術提高服務效率及提供地理資訊系統應用,因此近年來積極配合中央辦理「圖解數化地籍圖整合建置及都市計畫地形圖套疊工作」,透過精密測量技術整合建置地籍圖,解決圖幅接合問題,改善圖地不符情形,提升測量成果精度一致性,並將地籍圖、都市計畫樁位圖及千分之一地形圖套疊整合為同一坐標系統,有利都市計畫之推動與管制及其他多目標使用。 地政處表示,花蓮縣自九十四年起辦理本工作,至一一三年止已完成九萬四千四百餘筆土地之地籍圖整合建置套疊,成效良好,除有效提升土地複丈作業效率外,亦減少不同測量人員施測成果不一致的情形,避免土地糾紛爭議,並獲得民眾的信任。 地政處測量科長劉松原表示,花蓮縣一四年度「圖解數化地籍圖整合建置及都市計畫地形圖套疊工作」辦理區域為花蓮市美港段、民享段,其範圍部分隸屬於花蓮市民孝里、民運里、民樂里、民德里及民立里等五個里行政轄內,目前皆按預定工作進度執行,預計於今年年底完成。 劉松原強調,因本工作無涉及界址調查,無需通知民眾到場配合辦理,惟測量人員認為有必要施測較不易施測之地點如屋後防火巷、屋內牆壁等時,請民眾在測量人員出示識別證及說明後,惠予配合測量作業。

Read More

利嘉林道黑熊出現創海拔最低紀錄 林業保育署籲民眾留意人熊安全

  黑熊逐漸接近淺山聚落,近年發現黑熊次數明顯增加,林業保育署籲民眾留意人熊安全。(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卑南鄉利嘉林道發現台灣黑熊創海拔最低紀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指出,黑熊出現地點位於利嘉林道三點五公里附近,海拔已低於五百公尺,周邊有聚落及農場,台灣黑熊與人類的生活圈將越來越靠近,籲村民及遊客留意人熊安全。 台東分署表示,近日接獲李姓民眾通報,其開車在利嘉林道目擊一隻台灣黑熊在林道上奔跑,經檢視所提供的行車記錄器影像,確認是一隻亞成熊,創下利嘉林道發現台灣黑熊最接近人類活動區域的紀錄。 經派員現勘並訪談周邊居民及農場業者,及宣導人熊遭遇因應方式,配合落實食物管理及主動通報等,避免人熊衝突的各項措施。 台東分署近年接獲通報發現黑熊次數明顯增加,也可以發現黑熊逐漸接近淺山聚落的趨勢,台灣黑熊與人類的生活圈將越來越靠近。 林業保育署自一一一年推出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以來,台東已有十個部落社區參與,共拍攝到三十九次黑熊影像,居民通報案件達八次,創下歷年新高。 台東分署提醒民眾,若遇有台灣黑熊入侵自家農舍、禽舍、果園、蜂場等私人場域,不傷害並盡快通報,即可獲核發三千元獎勵金;通報後配合分署架設監測相機,還可再加發五千元獎勵金;如有自用狩獵或防範獸害需求,可洽分署免費換領不會誤捕黑熊的改良式獵具。

Read More

114年度照服員專班訓練自3月開跑 歡迎有志者報名參訓

花蓮縣今年預計開設七個照顧服務員專班,預計培訓二百一十名學員。(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社會處十四日表示,照顧服務員專班訓練自一一四年度三月起陸續開班,今年預計開設七個班次照顧服務員專班,預計培訓二百一十名學員,辦訓單位分別為有限責任臺灣第二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社團法人花蓮縣私立富興居家長照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家庭照顧多元支持服務協會、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菩馨長照發展關懷協會等六個單位,有意參訓者,請電洽以上辦訓單位,相關辦訓單位電話請至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網站查詢。 社會處表示,衛福部推二0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照服員需求也隨之漸增,家庭中長輩的日常生活照顧及醫療看護照顧需求,與日俱增;而且投入照顧服務員行業有五大優勢:年齡經驗不受限、工時安排有彈性、工作場域選擇多、專業認證有保障、就業創業兩相宜,是長照場域最重要的第一線人力。照顧服務員在完成九十七小時訓練後,考取證照並取得照服員資格,即可投入居家服務、日照中心、老人機構、社區家托站等相關長照服務單位。 社會處表示,自一0七年起運用就業安定基金補助民間單位辦理照顧服務員訓練,以長期失業者、原住民、中高齡者、具低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等為主要招生對象,凡符合特定資格者,學雜費由政府全額補助,並於結訓後輔導就業,截至一一三年底縣府辦理照服員專班訓練總計五十八班,共有一千五百二十八名學員取得照顧服務員資格,平均高達百分之七十就業率。

Read More

台中市少年隊透過垃圾車搞創意 大街小巷播放反毒主題曲

台中市警局少年隊發揮創意,率全國之先,結合環保清潔車懸掛反毒布條、播放反毒主題曲。(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警局少年隊為宣傳反毒觀念,近期發揮創意,除從本月初開始,率全國之先,在上百輛的環保清潔車懸掛反毒布條,透過每天穿梭大街小巷的垃圾車懸掛反毒布條,還播放反毒主題曲,在台中市各地巡迴宣傳,希望能擴大民眾反毒的觀念,該首反毒主題曲另在市府LED螢幕、台中捷運全線、各級國、高中職校播放,至少觸及一萬九千人。 台中市少年隊近期展開一項創新宣傳活動,透過環保清潔車懸掛反毒布條,向市民傳遞「我與毒品遠距離,健康與我零距離」的強烈訊息,更將反毒主題曲「Don’t do it」在環保車巡迴宣傳播放。 少年隊指出,反毒主題曲「Don’t do it」是由標案委外的團隊寫歌,再辦理徵選,選出台中市來自台中二中、明道、惠文、忠明、清水高中的5名學生演唱,MV影片去年底在台中市警局的網路平台發表,也在台中市各級國、高中播放,獲得年輕學子好評。 少年隊表示,為擴大反毒宣導效益,反毒主題曲除在市府LED螢幕、台中捷運全線十八站、一百輛環保清潔車播放外,另請市府各級單位、台中市所轄國、高中職學校協助宣傳,從二月一日迄今,至少觸及一萬九千三百四十九人次。 市警局少年隊統計指出,一一三年查獲施用毒品少年人數已較一一二年減少百分之七,為了更有效地將反毒意識深入大眾,這次反毒主題曲便以輕快且富有震撼力的旋律傳遞抵制毒品的正能量,歌曲的歌詞更強調了毒品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期待透過歌曲呼籲民眾遠離毒品「Don't do it」。 台中市警局少年隊發揮創意,率全國之先,結合環保清潔車懸掛反毒布條、播放反毒主題曲。(記者陳金龍攝) 少年隊指出,此次反毒主題曲結合環保清潔車,更成全國首創。希望通過這樣的創新形式,讓反毒意識走進市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拒毒」訊息深入人心。同時,也呼籲民眾積極參與反毒行動,共同抵制毒品,尤其是要對毒品及新興毒品保持警覺,避免其進一步侵蝕社會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