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中正區衛生所召募衛生保健志工

  中正區衛生所召募志工。(記者鄭鈞云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中正區衛生所召募衛生保健志工,一同活躍老化、用心服務。目前中正區衛生所收編四十九位,其中六十五歲以上高齡志工有三十五位,占志工隊逾七成一。衛生保健志工的工作相當多元,除了日常門診時間值勤,在衛生所舉辦的諸多活動場合,例如三大癌症篩檢、成人預防保健暨B、C肝檢查、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站、慢性病衛教團體、社區營養課程等,經常能看到他們在現場忙碌穿梭的身影,為醫療服務的推動提供潤滑的效果。 由於衛生保健業務涉及層面廣,且具有高度專業性,新進志工在正式進行衛生保健服務前,會由衛生所協助安排接受六小時志工基礎訓練,及四小時衛生類特殊教育訓練;此外,每年基隆市衛生局會舉辦數場進階教育訓練,讓志工們接受專業新知,提升服務品質;並於年底配合衛生局盛大舉行志工表揚大會,嘉獎勉勵志工平時辛勤付出。 正濱里的陳大姐,幾年前來到中正區衛生所參加成人健檢,當時她深刻感受到現場醫護人員專業的服務與志工熱情地協助。正是這段經歷,讓陳大姐退休後加入衛生所志工行列,她說:「我想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Read More

中市環保局寒天送暖 捐助熱血兼推廣市民資源回收兌換好康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今年與捐血中心共同辦理捐血公益活動,昨日由北屯區清潔、中西東南區清潔隊、豐原區清潔隊響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冷氣團接力南下,連續低溫導致捐血量少,台中市政府環保局今年與捐血中心共同辦理捐血公益活動,繼清水區清潔隊開跑後,十九日由北屯區清潔隊、中西東南區清潔隊、豐原區清潔隊響應,約三百五十名同仁挽袖捐熱血,寒天送暖獻愛心;同時也辦理資源回收宣導及好康兌換活動,號召市民共同響應及愛護環境。 環保局表示,市議員賴義鍠號召環保局固定辦理捐血做公益已持續第三年,同仁們在評估自身狀況盡己之力,踴躍報名做愛心。在北屯區清潔隊服務的隊員蘇怡屏、陳俊豪是夫妻檔,他們每逢舉辦捐血活動總是攜手做愛心,兩人均已達捐血二十次以上;隊員林于暖秉持小小力量能為需要的病患帶來及時雨的信念,固定捐血做公益,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溫暖與關懷,已獲得捐血十次證書的成就。 台中市環保局今年與捐血中心辦理捐血公益活動,約三百五十名清潔隊員挽袖捐熱血,寒天送暖獻愛心。(記者陳金龍攝) 環保局北屯區清潔隊長宋寶瑞表示,昨日除鼓勵里民參與捐血做公益外,也宣導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尤其是乾電池、鈕扣電池,平時應單獨交付資源回收車,若混入垃圾包,可能因擠壓摩擦導致起火釀成災害,特邀請民眾可攜帶廢電池至清淨園區兌換生活實用小物,避免造成垃圾車收運人員安全疑慮,也共同守護環境,截至中午已回收三十一公斤乾電池。 環保局長陳宏益除領頭挽袖捐熱血外,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環保公益活動,鼓勵市民發揮愛心「熱血助人」,也落實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綠色生活」,共同為社會付出一份心力!

Read More

江姓家族捐贈復康巴士讓愛延續 張善政感謝善舉造福桃園

江姓家族捐贈復康巴士讓愛延續,張善政市長感謝善舉造福桃園。(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九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頒發「江姓家族捐贈復康巴士獎座」。張善政市長表示,捐贈者江濟舟先生自小在大溪區成長,並服務於大溪的金融機構,深知大溪在交通上的限制,因此生前便希望能捐贈一部復康巴士予市府,以提供行動不便者更好的交通服務。張善政說,很遺憾江濟舟先生無法親自出席十九日的捐贈儀式,並感謝江姓家族完成江濟舟先生遺志,讓他溫暖的愛續留人間,造福桃園。 社會局表示,江濟舟先生的童年時光都在大溪度過,對大溪有著濃厚情感,他生前考量大溪地區大眾運輪交通工具較不普及,便盼能捐贈一輛復康巴士回饋鄉里。十九日市政會議上,江姓家族代表江濟舟先生捐贈一輛高頂福斯復康巴士,市值約二百三十萬元。此善舉不僅提升本市復康巴士的服務量能,也為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朋友提供更完善的交通服務,展現社會的溫暖與愛心。 江姓家族捐贈復康巴士讓愛延續,張善政市長感謝善舉造福桃園。(新聞處提供) 社會局指出,目前桃園市身心障礙者人數已逾九萬人。其中,中重度以上者亦有三萬餘人,而復康巴士的搭乘需求更是從一一二年度的三十六萬七千六百九十三趟次上升至一一三年度的三十九萬五千三百五十五趟次,成長率達百分之七點五二,顯見復康巴士的重要性。市府除了將持續妥善運用善心人士捐贈的復康巴士,提供身心障礙朋友一個安全、便利的交通接送服務外,也會積極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復康巴士,提升服務量能,持續建構桃園為一個溫馨有愛的友善城市。  

Read More

居家服務免煩惱 竹市擴充長照服務再增4家提升服務量能

新竹市擴充長照服務,今年度新增4家居服特約單位。(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強化居家服務量能並完善長照資源,新竹市政府積極擴展服務範圍,期望讓更多長者受惠,竹市原有二十二家居家服務特約單位,一百一十三年底透過遴選機制,今年再增特約四家,預計服務量可提升百分之十七。其中新增兩家設於香山區,可進一步擴展當地照護服務,確保居民就近獲得適切照顧,落實在地化長照服務,打造更完善的照護體系。市民朋友只需撥打一九六六,即可輕鬆申請,實現「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便利長照服務。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市府不僅推動多元、友善的長照服務,更致力於普及照顧知識與擴展照護資源,此次新增四家居家服務單位,除提升服務量能,更透過資源均衡分配,確保竹市各區域居民都能獲得無縫接軌的照護與服務,期望藉此減輕家庭照顧負擔,讓需要照顧的家庭與使用者無後顧之憂,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新竹市擴充長照服務,今年度新增4家居服特約單位。(記者曾芳蘭攝)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表示,長照服務涵蓋多項資源,包括照顧及專業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各種服務項目,藉由醫療院所及各部門間橫向連結,提供失能民眾及其家庭照顧者個別化的照顧計畫。而在居家服務中,主要為個案提供「基本身體清潔」、「基本日常照顧」、「餐食照顧」、「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可近性的照顧服務,使需要照顧協助的家庭及使用者都免煩惱,家屬也可獲得適當的喘息時間,個案亦獲得較優質的照顧服務。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說明,凡實際居住於竹市且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的失能長者、五十五歲以上的失能原住民、五十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及失能身心障礙者,如有長照服務需求,均可至竹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網站查詢及申請( https://ltc.hccg.gov.tw/ )或撥打長照專線一九六六,將有專人提供相關服務。

Read More

永寧轉運站啟用、市府員工子女托嬰中心開幕 張善政市長: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永寧轉運站啟用、市府員工子女托嬰中心開幕,張善政市長: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九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市府近日完成兩項重要的交通及托育建設,包含永寧轉運站啟用以及市府首座員工子女托嬰中心開幕,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張善政表示,基北北桃為共同生活圈,許多桃園市民於新北永寧捷運站轉乘往返雙北地區工作就學,根據統計,桃園往返永寧的公車路線每月使用人次高達十六萬,平均每天約有五千五百人次搭乘。過去永寧捷運站外缺乏寬闊的遮蔽設施,市民於等候公車時相當不便。為改善通勤環境,桃園與雙北市府合作,在永寧捷運站二號出口約一百公尺處設置簡易轉運站,並於十七日正式啟用。 張市長善政指出,此轉運站採取創新三方合作模式,由臺北市提供土地、新北市出資興建、桃園市負責維護管理。轉運站設有候車亭、座椅、無障礙設施及公車動態資訊螢幕,並設有人流監控系統,可即時調派公車紓解人潮,減少等候時間。 另外,桃園市政府首座「市府員工子女托嬰中心」於昨(十八)日正式開幕。張市長感謝副市長王明鉅督導跨局處合作籌備,托嬰中心設置於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一樓,可招收四十八名二個月至未滿二歲的嬰幼兒,開放報名後迅速額滿。張市長表示,作為六都生育率最高的城市,市府將全力提供友善職場育兒設施,「桃園市政府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預計於一一四學年度正式招生,打造幸福職場,讓市府同仁無後顧之憂地為市民服務。

Read More

竹縣長楊文科率一級主管看桃園燈會

竹縣長楊文科率一級主管看桃園燈會,期待將這些創新元素帶回新竹縣,融入當地節慶與觀光推廣。(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和桃園市長張善政十八日傍晚齊聚桃園市台灣燈會,三名首長手持可愛的寶可夢小提燈與巨型卡比獸合影,共同祝福大家「蛇馬攏順」,期許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楊文科也率領縣府一級主管參觀燈區欣賞璀璨盛宴,實地了解這次燈會如何成功將科技結合藝術與文化等元素吸引人潮,促進桃竹苗未來重大活動新創意,攜手共創觀光多贏局面。 楊文科說,台灣燈會是台灣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事,十二年前蛇年也剛好是新竹縣主辦,當時也造成轟動,今年由桃園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署共同主辦,燈區非常大,不僅展現地方特色,也讓國際友人感受台灣文化的獨特魅力,尤其桃園市展現從農業、工業、科技時代的演變,非常棒,特別感謝張市長的接待,讓桃竹苗的夥伴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視覺與文化饗宴。誠摯邀請大家欣賞燈會後,也歡迎到新竹走走,欣賞美麗山林、品嚐客家美食,體驗不同文化風情。 楊文科指出,台灣燈會除展現地方創意與燈藝師的匠心獨具,也象徵著各縣市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今年新竹縣也特別關注燈會如何運用科技與文化共融,期待也能將這些創新元素帶回新竹縣,融入當地節慶與觀光推廣之中,創造更多觀光行銷新亮點。

Read More

竹市老屋活化經營補助3月開放申請 最高補助30萬為老屋注入新生命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114年度計畫將於3月3日至3月17日開放申請。(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府為鼓勵老屋活化,持續推動「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一百一十四年度計畫將於三月三日至三月十七日開放申請。文化局表示,此次補助分為「文化經營」與「再生推廣」兩類,凡興建於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以前,且具有在地生活特色、文化藝術、傳統技藝或公共事務價值的老屋,皆可申請,每案最高可申請補助三十萬元。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期望透過補助計畫,鼓勵屋主活化經營老建築而非拆除,讓舊時代的特色與建築風貌得以保留,避免歷史文化資產流失。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114年度計畫將於3月3日至3月17日開放申請。(記者曾芳蘭翻攝) 文化局指出,該計畫除靜態性地就個別老屋進行活化外,更希望促進歷史街區的活絡。例如,竹塹社區大學曾規劃「歷史街區老屋走讀」活動,吸引數百人次參與;出好筍有限公司在鄰近新州屋與金玉山銀樓的東前街路段,推出老屋主題市集,獲得民眾熱烈迴響;「原來如此工作室」則在老屋內開設陶藝教室,提供陶藝課程並結合老物件修復,讓居民深入體驗歷史的溫度。透過這些動態推廣活動,不僅讓大眾更認識老屋的特色與價值,也拉近人們與舊時光的距離,促進社區對歷史街區的情感與理解。 文化局說明,一百一十四年度「新竹市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補助分為兩類,包含「文化經營」最高每月可補助一萬元租金;「再生推廣」則針對歷史街區、老屋保存活化及再生媒合平台等相關教育推廣活動,補助額度上限為三十萬元。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114年度計畫將於3月3日至3月17日開放申請。(記者曾芳蘭翻攝) 文化局補充,為提升老屋經營者的榮譽感,文化局將為獲補助者頒發「老屋識別標章」,以爭取社會認同。申請受理時間為三月三日至三月十七日,有意申請者可洽新竹市文化局,更多訊息請上新竹市文化局官網( culture.hccg.gov.tw )或「老竹塹、老屋味」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com/hcoldhouse )查詢。

Read More

「新竹走走」全新路線3月開跑

內灣支線曾是一九五0年代台灣重要的天然資源運輸動脈,承載煤礦、矽砂、石灰石與林木等產業發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嗅覺是旅行記憶的鑰匙,為推廣新竹縣深度旅遊,新竹縣政府持續打造「新竹走走」旅遊品牌,延續過去三年廣受好評的「循味」概念,今年精心規劃四條「新竹走走」全新旅程,預計三月開跑。 交旅處表示,全新路線包含森林馬告辛香的「五峰走走」、酸甜果香的「竹北走走」、茶陶雅韻的「北埔走走」,以及野草清香的「橫山走走」,每條路線皆以獨特香氣為線索,引領旅人踏上深度探訪之旅,感受竹縣的獨特韻味。這次搶先體驗的旅程以「野草氣息」為主題,串聯內灣支線沿線景點,搭乘台鐵內灣支線深入探索橫山秘境。 竹縣府表示,內灣支線曾是一九五0年代台灣重要的天然資源運輸動脈,承載煤礦、矽砂、石灰石與林木等產業發展,如今雖礦業沒落,老街仍保留歲月痕跡,訴說著過往風華。跟隨在地嚮導尋訪隱藏在巷弄間的時光遺跡,聆聽歷史與風土交織而成的故事,讓過去礦業與木業風華,在鼻息間重現。 內灣線的合興車站,這座一九五0年啟用的車站,是全國少見的折返式站場,曾為竹東水泥工業運輸的重要節點。步出車站,踏入東側的「台泥卸礦場園區」,這片歷史悠久的綠地經縣府整建後,蛻變為全長三百多公尺的「合興野草生態花園森林步道」,沿著步道前行,穿梭於原生植栽間,不僅能沉浸於大自然氣息,還能透過生態導覽深入認識台灣野草文化,體驗不同場景與植栽教育的樂趣。

Read More

宜蘭地檢署檢察長赴深溝給水廠 關懷社勞人執行情形

為落實易服社會勞動制度並提高執行效能,宜蘭地檢署檢察長王以文前往社會勞動執行機構「深溝給水廠」關懷社勞人執行情形。(宜蘭地檢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落實易服社會勞動制度並提高執行效能,宜蘭地檢署檢察長王以文於十八日前往社會勞動執行機構「深溝給水廠」視察,除了感謝長期與地檢署合作執行社會勞動,肯定其對社會勞動人的教化及啟發外,也關懷社勞人執行情形並鼓勵珍惜現有,迎向新人生。 王以文與在場社勞人面對面表示關懷與鼓勵,肯定認真執行的態度,其中社勞人有因腳部不方便的身障人士,在社勞履行期間按時認真履行並順利找到加油站的工作,以及因涉犯酒駕案件而易服社會勞動,得以繼續照顧生病的母親及小孩,還有甚至觸犯偽造文書的公職人員因聲請社會勞動而能保住原本的工作。 去年深溝給水廠社會勞動案件履行完成率達百分之八十一,履行時數達三萬四千六百六十四小時,王以文對於深溝給水廠的管理方式及執行成效深感欽佩,感謝機構願意包容這些曾經犯錯的人,讓他們在自然環境中陶冶心性,並用自己的雙手回饋社會,堪稱本署易服社會勞動制度模範機構。 目前宜蘭地檢署有五十名社勞人指派該機構執行社會勞動,由機構督導人員李俊鋒進行勞務的分配並實施酒測,勞務內容包含水域清理、環境維護、園藝造景,並指導完成勞務內容,甚而有社勞人於履行完畢後考取園藝執照,開拓美好的新人生。

Read More

嘉義中埔神壇大火釀1死3傷 5歲男童不幸罹難

  嘉義縣中埔鄉一間私人神壇發生大火,造成1死3傷。(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中埔鄉一間私人神壇十八日傍晚突發火警,火勢迅速蔓延造成一死三傷,年僅五歲的男童不幸罹難,曾祖父母與三歲堂弟傷勢嚴重,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副縣長劉培東十九日上午由中埔鄉長李碧雲等人陪同前往關懷慰問,並發放五歲蕭童死亡救助金二十萬元,也指示社會局全力協助,詳細起火原因由火調人員調查中。 嘉義縣消防局十八日晚間六時十六分接獲報案,指稱中埔鄉一處宮廟起火,隨即派遣二十二車三十八人趕往現場救援,由於火勢猛烈一樓幾乎全面燃燒,受困的四人包括八十六歲曾祖父、七十九歲曾祖母、三歲堂弟與五歲男童。外籍看護當時外出倒垃圾,返家時發現大火已起,立即衝入屋內成功救出三歲男童,但欲再進入救人時,濃煙與火舌已迅速吞噬整個空間,使其無法進入。 消防人員控制火勢後,陸續將曾祖父母從一樓客房救出,兩人皆嚴重嗆傷、意識模糊,送醫後仍在加護病房治療,而家屬苦等五歲男童的消息,直到晚間七時許,消防員在神明桌旁發現男童,男童已經全身碳化失去生命跡象,救護人員仍緊急將男童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 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中埔鄉長李碧雲等人前往關懷慰問,並發放蕭童死亡救助金20萬元。(記者張翔翻攝) 這起火警發生時,附近居民也試圖協助,但火勢迅速擴散,幾乎無法從前門進入。據了解,火場為私人神壇,屋內與門口堆放大量金紙與易燃物,使得火勢加劇,導致受困者難以逃生。消防單位初步研判起火點可能位於前方客廳,但詳細起火原因仍待火調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 目前三名傷者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三歲堂弟全身百分之有十燒燙傷,由於年紀尚幼,病情仍未脫險,曾祖父母則因嗆傷嚴重持續觀察。 十九日上午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中埔鄉長李碧雲等人前往關懷慰問,並發放蕭童死亡救助金二十萬元。劉培東請家屬節哀,也指示社會局全力協助。劉培東表示,五歲小朋友來不及逃生,他深表遺憾,社會局將持續關心住院傷者狀況,如住院十五天內自費醫療費用超過十萬元以上,可申請重傷補助十萬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