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金姑的故鄉─小礁溪 網友盤點為全台五大賞螢人氣景點

  宜蘭第一個透過公私協力打造的賞螢區─火金姑的故鄉小礁溪,最近被網友盤點全台五大賞營地之一。(礁溪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第一個透過公私協力打造的賞螢區─小礁溪火金姑的故鄉,賞螢光人潮一年比一年多,最近被網友盤點全台五大賞營地之一,鄉公所表示,天氣好的假日一晚擁入二千人。 礁溪鄉公所指出,火金姑的故鄉─小礁溪,今年從四月十九日起至五月四日每星期六、日,安排為期六天每晚兩場次導覽活動,帶領民眾探尋螢火蟲蹤跡,公所為特別把螢火蟲出沒路段的路燈換成「紅光」,適合螢火蟲生長及繁殖環境,賞螢兼顧生態。 最近有網友盤點全台五大賞營地,包括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宜蘭小礁溪、新竹內灣、南投日月潭與奧萬大森林遊樂區、嘉義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鄉公所提醒大家開心賞螢趣,建議最佳時間約晚上六時三十分至七時二十分之間,視氣候、溫度等因素變化,不一定每天螢況都一樣,請遵守「賞螢三不曲」,拍照時不可使用閃光燈或手機紅光對焦;使用手電筒時,請包上紅色玻璃紙,照射路面為主;不捕抓螢火蟲,讓珍貴的生態可以永續。

Read More

「圓夢20─與學長姐有約」大學學長姐現身分享鼓勵勇敢追夢

新北市教育局邀請四位圓夢大學生與二十位高中學生傳承與分享。(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週末舉辦別開生面的「圓夢20─與學長姐有約」見面會,邀請十位曾獲「溫馨圓夢助學金」獎助、現在就讀大學一年級學長姐,與三十位正在申請或已獲助學金的高中職學弟妹面對面交流,將「過來人」的經驗與勇氣,傳遞逆境中溫馨助學的愛與夢想,鼓勵學弟妹把握學習機會轉化為未來勇敢追夢的動力。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設立「卓越清寒學生圓夢基金」已經邁入第二十年,累計募集二點六億元,獎助四千一百四十二人次家境清寒、遭遇家庭變故但不畏逆境勤奮向學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 在圓夢計畫實施滿二十週年之際,除了獎助對象向上延伸至大一新生,並鼓勵學長姐回到高中職「返鄉分享」,以真實故事回饋社會,成為學弟妹可借鏡及仿效學習的榜樣;同時呼應企業ESG趨勢與聯合國SDGs「優質教育」目標,展現政府與民間攜手落實教育平權、縮短城鄉與階層差距的決心。 活動現場笑聲與掌聲不斷,串起跨世代的暖心陪伴,學長姐們毫無保留大方分享「升大學攻略」與「大學必備技能」,更加入理財與社會情緒學習(SEL)等貼近學生需求的主題。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的吳秉樺分享「自主學習力」與「溝通與人際合作力」是大學生活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海洋大學李元廷同學則以自身備考與選課經驗強調「不怕選錯課,只怕沒嘗試」。光復高中黃潔敏感謝學長姊願意分享個人升學讀書經驗與大學生活;秀峰高中李芳綺聽完直呼,第一次覺得升學不再孤單,未來也想把這份溫暖傳下去!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溫馨助學圓夢基金秉持著對教育的熱忱與對學子的關懷,多年來透過實際行動,為新北市許多經濟弱勢及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了及時且溫暖的幫助,未來將持續串聯企業善款與社會資源,為清寒學子打造永續的學習道路。  

Read More

濁水溪社大推動社區庶民美學「社大倡藝」聯展鹿谷登場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深耕地方藝文教育十年的南投縣濁水溪社區大學,今年首檔「筆墨陶韻」二十七日在鹿谷鄉立圖書館開展;打破傳統單一媒材展陳模式,從茶席的設計,帶領參觀者穿越水墨描繪的茶園風光,在茶詩墨韻的引領下,再感受充滿手感溫度的陶藝,體驗水墨與陶藝交融的美學饗宴,舉辦單位歡迎民眾一同感受茶鄉的藝術生命力。 「社大倡藝」二0二五濁水溪社大藝文聯展二十七日在鹿谷鄉立圖書館登場,此次展覽以「筆墨陶韻」、「陶漆金和鳴」、「布藝書香」三大主題貫穿,集結十餘位藝術課程教師的精彩創作,展現濁水溪社大推動「庶民美學」的實踐成果。 南投縣政府表示,濁水溪社大自二0一五年創校以來,秉持「讓藝術走出畫框」的理念,開設包括水墨畫、漆藝、金屬工藝、竹木雕刻、陶藝、油畫、書法等多元課程,並結合在地特色產業如茶葉、竹材與觀光旅遊,打造貼近社區、多元開放的藝術學習環境。並透過將學習成果帶進社區,讓藝術融入生活。例如,將水墨藝術應用於茶巾、茶旗設計,或以陶藝創作實用生活器皿,將漆藝與竹山竹文化結合,讓庶民美學在日常中自然萌芽。 首檔「筆墨陶韻」由劉志欣、黃健評、林仙地三位老師聯手策劃,將展至五月二十日。第二檔「陶漆金和鳴」將於五月二十四日接續登場,由吳明媛、莊美蓮、王子維、裕峰及陳繡怡等五位藝術家聯展,強調「跨域共創」的精神,融合漆藝的流動性、陶藝的可塑性與金屬工藝的剛性,展現三種媒材在對話中綻放出的全新生命力。 壓軸的「布藝書香」將於六月二十一日展至七月十五日,由湯愛琴、莊一琳及黃沁杰老師共同策展,透過拼布藝術的立體堆疊、書法藝術的平面線條與水墨藝術的空間留白,展現細膩而富有層次的美感。

Read More

高美濕地不一樣音樂會 中市觀旅局邀您5/3共度週末盛宴

享譽國際高美濕地夕陽,不一樣音樂會將於五月三日下午在高美濕地盛大登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高美不一樣音樂會將於五月三日下午四時在高美濕地盛大登場!現場邀請專業團隊演奏管樂、爵士樂、民謠歌曲等,並由亞洲大學時尚學系師生參與時裝走秀,展開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台灣好行六七九台中活力海洋線也於活動現場亮相,走進彩繪公車帶你認識珍貴海洋生態,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歡迎闔家一起相約欣賞台中海線夕陽風情。 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表示,此次「高美不一樣音樂會」邀請了台中在地台灣青年管樂團、台中中西爵士大樂團、Theseus忒修斯、海鷗K等專業團隊,展現人聲阿卡貝拉、管樂、爵士樂、民謠歌曲等多樣音樂風格,讓現場民眾倘佯於樂海之中。活動中也由亞洲大學時尚系共同走秀演出,現場共展現逾30套手作服飾,以新穎的服飾設計,表現出大專學子不受框架侷限的創意感,在海鷗K阿卡貝拉的歌聲中,呈現視覺與聽覺融合的藝術。 陳美秀指出,台灣好行六七九台中活力海洋線也將在音樂會上亮麗登場,現場開放民眾拍照打卡及參加海洋生態教育活動。台灣好行六七九台中活力海洋線將於五月四日正式開行,為遊客打開台中海線最美風景,沿線景點匯萃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風情、在地美食。

Read More

2025桃園孔廟祈福 蘇俊賓副市長勉學子們快樂學習開創未來

二0二五桃園孔廟祈福,副市長蘇俊賓勉學子們快樂學習開創未來。(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二十七日上午前往桃園市孔廟,出席「二0二五桃園孔廟祈福系列活動-六藝之門 夢想啟航活動」,擔任主祭官依古禮祭孔並為考生祈福。蘇副市長表示,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五月十七日及十八日舉行,他除了勉勵同學認真求學外,也引用《論語》中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期勉學生在努力讀書之餘,能從學習中找到樂趣及快樂,並在未來適才適所的發展,並祝所有考生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蘇俊賓指出,桃園市孔廟是全台唯一榮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的孔廟,學子們平日認真學習,二十七日到此除了祭拜孔子安定身心及祈福求取考運順利外,市府民政局也特別安排了「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闖關活動」,希望學生在考前緊湊的學習壓力下,也能夠適度放鬆心情。蘇副市長並勉勵學子讀書要找到節奏感,適當休息並轉移注意力,才能保持最佳學習狀態,發揮最好的讀書效果。  民政局表示,為因應學子重要考試,包含國小小一入學、國中會考及高中學科測驗,桃園孔廟自一0四年起每年舉辦三場特色祈福活動,持續傳承傳統祈福文化,陪伴學子迎向人生重要挑戰。本次活動除了舉行祈福儀式,還以儒家六藝為核心設計闖關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即將應試的考生加油打氣,盼莘莘學子在聖賢庇佑下,能夠智慧啟航、金榜題名,順利考取理想學校。 包括市府民政局副局長賴嘉美、教育局專門委員林光偉、桃園區長許敏松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減污有成 宜縣表揚減污績優檢驗站

宜蘭縣環保局副局長林金龍頒獎表揚三家績效優良之業者。(宜蘭縣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提升宜蘭縣機車排氣檢驗品質與服務效能,縣府環保局二十七日辦理「機車排氣檢驗站檢驗人員在職教育訓練」,邀集全縣各檢驗站人員參與,強化專業知能,並於會中頒獎表揚執行保檢合一績效優良之檢驗站,肯定其積極落實檢驗服務之貢獻。 為確保縣內檢驗工作品質,此次在職訓練課程除強化檢驗人員的專業知能外,也期盼透過持續教育與實務交流,提升縣內檢驗人員協助推動環保政策與服務民眾的整體能力。 今年榮獲表揚的優良站分別是冬山鄉福星機車行、宜蘭市和昇機車行及蘇澳鎮新益機車行。這三家業者積極推動機車保養與排氣檢驗合一的工作,除為車主提供基本保養服務,也主動協助改善不合格車輛,或協助無法改善的車輛完成報廢,同時也配合全縣推行機車定檢簡訊通知服務,主動協助蒐集車主聯絡資訊,讓檢驗服務更貼近民眾日常需求,提升整體檢驗服務效能。 環保局指出,為進一步提升機車定檢的即時性與便利性,今年度特別推出「機車排氣定檢簡訊登錄抽獎活動」,鼓勵設籍宜縣的燃油機車車主主動登錄「車牌號碼與行動電話」,即可參加抽獎,獎項包含禮券及iPad等多項好禮,藉此提升車主參與度並落實定檢制度。

Read More

移民署與兒少處攜手共推新住民兒童發展計畫

  基隆市政府兒少處與移民署攜手共推「新住民兒童發展計畫」。(巿府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更深入將兒少業務推展至各大族群,基隆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事務處與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基隆市服務站,合作推動「新住民兒童發展計畫」,期許基隆超過一萬一千戶新住民家庭,能夠得到最堅實的支持,在育兒之路上不感到孤單。 兒少處處長林麗蟬在移民署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課程中,分享育兒政策,以及自身的教養經驗。以「給孩子的見面禮-育兒寶貝袋」為開頭,介紹了給基隆孩子的首份禮物,表達市府對兒少的重視。再以「定點臨托」與「育兒指導」兩項服務穿針引線,讓現場的新住民父母們感受到來自基隆市政府的支持,協助接受正確育兒知識,面對生養不再慌張。尤其「育兒指導」免費提供0至六歲嬰幼兒之到府服務,內容包含親職示範、餐點預備、家務指導、親職諮詢等,完整的內容都確實能讓新手父母減輕壓力。 此外,透過近年研究數據,兒少處也發現在現代社會的婚姻結構下,「早療」越發被重視,林麗蟬佐以兒童發展歷程圖,來介紹早療服務的重要性,呼籲新手父母們務必提高警覺,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早通報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並介紹兒少處的「早療補助方案」,讓父母能夠安心將孩子送到相關機構,得到最專業的協助與治療。而「最好的教養就是陪伴」,家長們也可以使用親子館、祖孫館、室內兒童樂園等場設資源,帶著孩子多元體驗與社交。 從初嫁到台灣聽不懂台語,到現今能夠追求學業、在講台上侃侃而談自己的人生履歷,林麗蟬處長也是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她分享到自己在育兒過程中,也曾經遇到不同的親子溝通問題,並期待能與孩子一同成長,因此決定踏出家門、勇敢嘗試。從進入校園學習一技之長到攻讀博士學位。她的經驗鼓舞了現場許多新住民新手爸媽們。    

Read More

大小學伴相見歡 靜宜大學「數位學伴計畫」嘉惠偏鄉國小學童

靜宜大學推動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七年來共服務十所偏鄉小學、七百七十四名學童,並有多達一千二百一十一名大學生參與。(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靜宜大學推動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七年來共服務十所偏鄉小學、七百七十四名學童,並有多達一千二百一十一名大學生參與!資訊學院院長劉國有指出,「數位學伴計畫」是以「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透過大學伴的課業輔導及生活經驗分享,讓偏鄉小朋友也能想像未來的大學生活!每學期課輔前,大學伴會根據各校學童的需求設計課程,並經帶班老師審核;靜宜七年來所累積的教材成果,令人驚艷! 靜宜今年共有上百位大學生投入,以服務台中市大甲區東明國小、和平區梨山國中小學,嘉義縣中埔鄉和興國小、布袋鄉好美國小、六角鄉更寮國小、東石鄉東石國小等,六校共六十三名學童,並於靜宜校園舉辦「相見歡活動」,藉此拉近大小學伴的距離,彼此互動氣氛歡樂。 劉國有指出,大學生願意投入計畫,對其在製作教材或簡報上幫助很大,還能自我成長。靜宜大學伴所設計的教材以國文、數學等學科及國際教育為主,並在課程中融入SDGs等相關議題。因採多元教學,不僅有效提升學童興趣,教育部每年評選優良帶班老師及傑出大學伴,靜宜都榜上有名,成效卓著。 靜宜數位學伴團隊根據各校學童的需求設計課程,七年來所累積的教材成果,令人驚艷!(記者陳金龍攝) 「數位學伴」因採遠距上課,因此,每學期都會舉辦一次相見歡,今年選在靜宜校園舉辦,並結合該校體育室所推廣的「匹克球運動」,共同體驗這項有趣、容易上手的新潮運動。靜宜團隊也特別規劃「校園實境解謎尋寶活動」,讓校園導覽不再只是靜態參觀,而是充滿挑戰與學習的冒險之旅!大小學伴同時藉由三人四腳接力賽及氣球Follow me等闖關挑戰,提升互動與團隊精神。 靜宜國際企業學系學生伍冠晴說,參與數位學伴計畫,讓她深刻體會到陪伴與學習的雙重意義;透過線上互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看著小學伴從生澀到成長,心中充滿成就感。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生活,也更瞭解教育的多元面貌與數位學習的潛力。雖然過程中有挑戰,但付出的時間與心力都轉化為珍貴的回憶與成長的養分。 靜宜大學舉辦「數位學伴相見歡」,藉此拉近大小學伴的距離,彼此互動氣氛歡樂。(記者陳金龍攝) 靜宜大傳系學生吳尚恩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數位學伴相見歡,不僅體驗到團隊合作的歡樂,並在照顧小學伴過程中,獲得美好的友誼與成就感。   靜宜大學規劃「校園實境解謎尋寶活動」,讓校園導覽成為充滿挑戰與學習的冒險之旅!(記者陳金龍攝) 梨山國中小學教師洪楣雅說,因該校位居深山,無法擁有豐厚的教育資源,透過數位學伴計畫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小學伴在相見歡活動中,也能充分感受到大學的校園氛圍,打開多元眼界。 透過大學伴的課業輔導及生活經驗分享,讓偏鄉小朋友也能想像未來的大學生活。(記者陳金龍攝) 大甲區東明國小張同學指出,大學伴姐姐將數學遊戲融入教學中,令她印象最深刻!嘉義縣東石鄉東石國小黃同學說,能見到大學伴很開心;最喜歡課堂的多元教材,尤其將韓國流行文化及SDGs等議程融入課程中,讓她很期待每次視訊的課後輔導。

Read More

魏嘉彥市長出席桐花小旅行 與民共賞五月雪

花蓮市公所辦理「二0二五桐花祭-定定仔行~來撩桐花」小旅行活動,吸引民眾前來一睹「五月雪」的浪漫風采,並親身體驗都市型客庄的樸實魅力。(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二十七日表示,一年一期的油桐花季悄然綻放,為讓更多民眾深入認識花蓮市的客庄文化與自然生態,花蓮市公所辦理「二0二五桐花祭-定定仔行~來撩桐花」小旅行活動,市長魏嘉彥特別出席,與參與民眾一同品嘗客家風味午餐,展現對在地文化與觀光推廣的高度重視。 魏嘉彥表示,桐花如夢似幻,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每一朵花瓣都蘊含著時光的記憶與族群精神的傳承。花蓮市作為都市型客庄聚落,擁有豐富的客家文化脈絡與自然資源,市公所特別規劃本次小旅行活動,希望透過慢步調的旅程,引導民眾認識桐花盛開的季節風景,進一步走進客家農園、品味傳統料理、體驗山林生態與客家手作技藝,感受花蓮市獨有的文化魅力。 花蓮市公所表示,此次活動吸引眾多遊客熱情參與,不僅在地市民踴躍響應,更有來自宜蘭、彰化、台北等地的民眾專程報名參加,帶著對油桐花與客家文化的嚮往遠道而來,只為一睹「五月雪」的浪漫風采,並親身體驗都市型客庄的樸實魅力。 花蓮市公所表示,此次小旅行活動於花蓮火車站集合出發,行程涵蓋客家農園作物採摘、美崙山生態知識導覽、林芥公園桐花賞景、手作剝皮辣椒體驗及客家風味餐,豐富又充實。市長魏嘉彥在活動中與遊客親切互動,午餐時間更特別前來關心,分享花蓮市推動客家文化旅遊的理念,鼓勵大家在繁忙生活中放慢腳步,「定定仔行」走入客庄、認識地方、享受生活。    

Read More

113學年度彈性學習領航課程頒獎暨發表研討會

研討會吸引近二百位專家學者、校長、主任及教師們共襄盛舉。(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提升台北市彈性學習課程與教師專業能力,台北市舉辦了「彈性學習領航課程徵件與發表會」,藉由交流協助學校優化素養導向課程,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七日表示,今年已進入第二屆,充分展現一0八課綱「彈性學習課程」的精神。共評選出特優課程五件、優選課程八件、佳作課程十二件。 獲得特優的景興國中《數位閱讀與表達》課程,鼓勵學生思考社會問題,並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透過專題探究,深入理解數位閱讀,並提升簡報技能。萬華國中的《想享DNA-4N探索學園》課程強化學生的媒體素養,幫助學生辨別社交媒體上的信息真假,並體驗思考與探究的樂趣。 北政國中的《國際議題探究》透過探討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時事,學生的道德判斷、批判性思維及對國際事務的理解獲得提升。此課程也增進學生的「人文關懷」、「創意思考」與「公民行動」素養。西湖實中的《青春築夢設計師》課程幫助學生發展同理心、關懷與合作能力,並學習解決問題,透過記者培訓的形式,從自我探索到國際理解,強調合作與同理心。 南門國中的《走讀南門》學生走出課堂,進行社區踏查、多感官體驗,並透過地方創生學習,了解並尊重在地文化。這些課程展現學生對多元議題的認知與理解,並透過典範學習,具體連結職涯探索與行動方案,為彈性學習課程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