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總統魯托訪問中國大陸會見習近平,並簽署多項投資合作協議。(路透)
杜聖觀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祭出關稅戰,逼迫對手讓步的大戰略,目前聚焦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僵持中的關稅貿易大戰,與其說是一場「懦夫賽局」(The Game of Chicken),中國大陸對美國「以牙還牙」更符合實際發展狀況。
美中(中國大陸)貿易戰已經打了七年,在川普一‧0版時,中方沒有還手餘地;經歷了拜登政府的四年任期,中方以拖待變,直至今日面對川普二‧0版的關稅戰,堅定的喊出「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中國大陸這七年來,不變的是國家主義體制,但不同於以往的有四點:一是累積了貿易戰豐富經驗,二是自立自強發展科技並有具體成果,三是進出口貿易擴大分散市場,四是國際關係處理拉攏了更多國家。
大打關稅戰 美國陷四大困境
川普打關稅戰已導致美國陷入四大困境:首先,川普誤判中國大陸會在關稅極限施壓下屈服,結果卻遭到以牙還牙的反制;其次,美國國內已有數百場的抗議活動,亦是川普始料未及。
第三,川普的關稅大刀強調單邊主義,破壞全球自由貿易規則;中國大陸卻成了世貿組織、國際秩序的捍衛者。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國際角色,頓時豬羊變色。
第四,川普拿關稅當政策工具,想縮小貿易逆差、恢復美國工業繁景,卻引發國內通膨、國家財富縮水、世界地位受到重創;而最失敗之處,是讓美國已淪為「不可預測」的危險境地。
美中高關稅僵持,貿易形同實質脫鉤,兩國都受害。大陸研判短期內或可有能力抗拒,但也知曉不能撐太久,畢竟,每年輸美約四千億美金訂單如果全部退出,大陸眾多工廠會倒閉、大批工人會失業。
面對中國大陸「打,奉陪到底」以牙還牙的反制之後,政策反覆的川普,近日又語露有意主動調降對中關稅稅率。川普操作關稅極限施壓的抗中政策,似乎出現了「髮夾彎」。
川普的全球關稅戰政策反覆,已經造成幾項不可逆的發展。(路透)
多邊主義貿易 功能被迫縮減
一般預料,中美兩大經濟體終究還是要談判。但是,川普身邊的謀士,特別是國防、安全系統,都是抗中鷹派,強調「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國家主義心態不會改變。
川普的全球關稅戰政策反覆,已經造成幾項不可逆的發展:其一,美國以關稅向全球各國極限施壓、然後要求進行一對一談判,這對世界貿易組織受影響最大,行之有年的國際多邊主義貿易功能被迫縮減。
其二,美國傳統盟友包括歐盟、日本、韓國、甚至越南,受到關稅戰壓力,被迫需要結合新的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成了主要對象;歐中投資協定自二0二一凍結迄今,如今又有解凍、敗部復活的跡象。
其三,關稅障礙讓自由貿易市場變得脆弱,區域經濟合作體系尋求新的出路,包括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強化與RCEP合作、申請加入CPTPP等,都給中國大陸開了機會之窗;同時,歐盟繼英國之後,也開始望向亞太的CPTPP。
近年來,中國大陸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一帶一路的成果與影響力與日俱增,川普卻以關稅強迫他人屈服,是「雙輸」策略,只會兩敗俱傷,以印太戰略抗中也不會成功。但目前看來,整體形勢還不致動搖川普的執政基礎,原因有四:
東協貿易轉向大陸 大勢所趨
首先,美國兩百多年歷史,還不曾有總統被罷免、彈劾下台。其次,川普囊括超過半數的選舉人票重返白宮,就反映川普抗中、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訴求,在當下的美國社會受到相當程度認同。
其三,即使有五百萬人上街頭抗議川普,相較於川普拿到逾七千七百萬普選票,比例仍低。其四,明年秋天,美國有期中選舉,目前觀察,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實力仍強。
至於川普關稅戰,亞洲國家、歐盟會因此靠向中國大陸嗎?其實,長期以來,東南亞國家要親中或親美,一直存在爭議。政治上,東協國家礙於南海主權爭議,與中國大陸並非完全契合。經濟上,中國大陸已是東協最大貿易夥伴。
近二十年來,東協國家在經濟上轉向中國大陸,是大勢所趨。美國現在對東協國家施加高關稅,雖然會打擊到中國大陸的轉口貿易,卻同時打亂了東協國家的發展腳步。
面對川普關稅戰,東協在政治上仍會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但在經貿上必然會加速靠向中國大陸。事實上,習近平才完成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的國是訪問,並與三國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協議。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年將有訪問中國大陸計畫。(路透)
地緣平衡 歐盟加速對外合作
至於歐盟,中國大陸目前是歐盟最大貿易夥伴,但一帶一路與軍事實力的崛起,歐盟對中國大陸從「戰略夥伴關係」已轉為「體制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在政治持續對中保持警覺、不會鬆手,但在經貿上會減輕對中的壓力。
歐盟在川普加徵汽車、鋼鋁百分之二十五日的關稅逼迫下,避險步驟,除了透過談判緩解美歐之間的貿易緊繃情勢,基於地緣平衡,會加速與印度、亞洲、澳州、南美洲的經貿合作機會。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年將有訪問中國大陸計畫。同時,繼英國之後,歐盟也可能申請加入CPTPP,並且更主動的與東協國家接觸;此外,五月三日澳洲大選後,歐盟與澳洲也會有新一輪的自由貿易協定協商。
美國近日針對國務院提出的改組瘦身計畫,擬關閉許多駐外單位,是否自非洲戰略退縮亦成熱議話題,以及肯亞總統魯托訪問中國大陸並簽署多項投資合作協議,美、中在非洲的角力也受到關注。
其實,美國在非洲的投資一直在逐年減少,相對的,中國大陸在非洲卻是經略已久,一帶一路在非洲深耕,中非合作論壇、元首會議,每年在兩地輪流舉辦,政治上,非洲早已靠向中國大陸;如今,川普的關稅戰,也會進一步把非洲經濟推向中國大陸。
綜合而言,川普一‧0的貿易戰已經影響全球經濟,當時就把許多國家推向中國大陸,並轉向東南亞尋求替代供應鏈;如今,川普二‧0,又給了中國大陸結合被壓迫國家的機會,且合作範圍更加廣泛。
(前中華民國駐愛爾蘭大使杜聖觀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