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河濱蝶戀季初夏奇境10日登場 花海與光影交織的秘境花園

新北市板橋河濱蝶戀季即將於十日起登場,夜空下閃耀繽紛光雕的蝴蝶公園將成為奇幻打卡地標。 (新北高灘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主辦的年度活動「二0二五新北河濱蝶戀季」將於十日起板橋蝴蝶公園登場,今年以「初夏奇境」為主題,融合自然花海、互動藝術、靜動態演出與夜間光影體驗,打造六大特色展區,活動至五月廿五日,邀大眾走入蝴蝶公園的綠意中,展開一場如夢似幻的奇境之旅。 高灘處長黃裕斌表示,「二0二五新北河濱蝶戀季」以象徵城市與自然共生的「雙棲蝴蝶」為靈感,運用數萬盆蜜源花卉與灌木妝點,讓展區搖身一變成總面積約三千一百平方公尺的大型雙蝶花海景觀,成為新店溪畔旁最奇幻的地景。 黃裕斌說,現場並首度將台灣原生植物「冇(ㄇㄡˇ)骨消」搬入展區,象徵蝴蝶公園對在地生態的守護精神,搭配蜀葵、醉蝶花、大波斯菊、鼠尾草、情人菊、孔雀草、春不老、一串紅、紅毛莧、黃金金露花、單幹蕾絲金露花、麝香木、球型木麻黃、球型杜鵑花共十五種蜜源花卉及常綠灌木,共同譜出一幅繽紛、立體又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美景。 高灘處指出,今年河濱蝶戀季有別以往,從裝置藝術到表演內容皆呼應蝴蝶公園「共融、共榮」的理念,更是緊扣「初夏奇境」主題,打造人、自然與藝術共好的沉浸式奇境體驗。園區內設置兩大互動藝術裝置〈如蝶翩翩〉、〈幻影泡泡〉,營造如童話般奇幻的打卡熱點。 新北河濱蝶戀季即將於十日(本周末)揭幕,將一連二天帶來蝶戀音樂會,由新北在地的翔絮芭蕾舞團領銜,舞者化身花蝶仙子,在花海中翩然起舞,融合芭蕾、現代與民俗舞蹈,展現初夏生命力;十日還邀請人氣歌手魏如昀、電豎琴演奏家蘇珮卿與長笛創作者曹力文(長笛姊姊)輪番演出,十一日則由「因為手碟」、阿卡貝拉團體「SONAR聲吶」接力登台,帶來精彩的視聽饗宴。

Read More

新上國小辦五色輕食趴 獻母親

新上國小推出母親節健康五色輕食趴,學童送給媽媽最棒的五星級料理。(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高雄新上國小師生善用走廊收成的五色蔬菜變身成頂級料理,七日舉辦「媽媽健康五色輕食趴」饗宴,並將教室變身高級餐廳,邀請辛苦的媽媽們蒞臨,好好享用一頓既健康又暖心的母親節五星大餐。 新上國小師生在走廊種植了玉米筍、番茄、洛神花、茄子、辣椒、韭菜等五顏六色的蔬菜,為了讓媽媽們有一個難忘的母親節,決定將這些營養蔬菜變身五星料理,有黃色的玉米筍、紅色的洛神花、紫色的茄子、橘色的番茄及綠色的韭菜等。 學務主任李慧美,將食農結合飲食教育課程,帶著學生將這些最天然的食材,變成一道道媽媽專屬的「健康五色輕食」,包含了讓媽媽親自動手的鮮剝玉米筍、師生一起醃製的洛神花蜜餞、香煎茄子、韭菜炒蛋等,讓平日辛苦的媽媽們,能放鬆一下並好好享用五星大餐。 李慧美主任說,鮮採鮮收的蔬菜,除了帶孩子品嘗各種蔬菜的味道外,也透過飲食教育將「健康飲食」觀念傳遞到各家庭,母親節讓媽媽一起來品嘗學生小農親自種植與料理的蔬菜就是最好的飲食教育。

Read More

詐騙危機四伏 白委籲全面打詐更需跨部會合作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聯合國四度點名台灣是國際詐騙重災區,民眾黨立委麥玉珍七日質詢呼籲政院應該要積極協調跨部會的合作,共同創造更有效、更全面的打詐方針。 今年四月有一百七十九名台灣人涉詐騙被柬埔寨逮捕後,不是遣返回台接受司法審理,而是直接送往中國。麥玉珍質詢法務部長鄭銘謙、警政署長張榮興,法務部有沒有啟動偵查程序、是否有掌握名單或是他們在國內涉及的詐騙案件? 鄭銘謙回應,人員名單與涉案情節都在了解中,法務部亦透過兩岸共打協議已聯絡陸方,要求陸方依協議通報,保障國人權益,也請陸方提供名單;麥玉珍表示,我們不能只有被動等待回應,要展現積極偵辦的態度。 另,她也提到,隨著移工人數增加,移工受騙情形也不能忽略,甚至有詐騙集團冒用直聘中心來詐騙移工,語言隔閡、資訊不對等,讓移工成為最容易被剝削的一群。 對此,張榮興說,會隨時與移民署有相關聯繫加強源頭查緝,並表示是有方法、有團隊一起來打詐,效果已有成效;但麥玉認為,有方法、有成效、有改變,為何還會被聯合國四度點名?所以打詐力度是不是不足、方法是不是有缺失,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不是只要說做了什麼而已,而是要看見不足的地方。 麥玉珍說,我們都希望國際看見台灣,但不希望留下詐騙重災區的負面形象,也希望民眾能有安全的生活品質。她認為,打詐不是一個組織或一個部會就能應對,行政院應該要積極協調跨部會的合作,共同創造更有效、更全面的打詐方針,才能守護人民對司法的信任、提高打詐的成效。  

Read More

搶搭數位浪潮 集保eNotice平台電子通知人數突破百萬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集保結算所股務事務電子通知平台(eNotice平台)自二0二三年六月上線以來,從初期的股利發放、到增加ETF收益分配電子通知,至二0二五年五月五日,同意接收電子通知的投資人正式突破百萬人。 除了eNotice服務,集保股東e服務提供股東會視訊會議(eMeeting)服務,二0二五年使用視訊輔助股東會的公司達到一百二十家新高;而股東會電子投票(eVoting)的投票比率,更是連續三年達到六十%,投資人及發行公司持續加入數位服務的潮流。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發行公司使用集保結算所eNotice服務,大幅降低在紙張、印刷及郵寄費用的成本,也讓投資人可隨時透過eNotice平台快速查詢發放日、配息金額等資訊,可避免投資人對於紙本郵件可能造成資料遺漏與外洩的憂慮。 目前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中,已有一千三百七十一家與集保結算所簽約,投資人使用人數也突破一百萬大關。 此外,集保結算所也鼓勵股東多加使用電子投票,實踐股東行動主義,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而發行公司使用股東會視訊會議,不僅可提供股東多一個參加股東會的管道,也可提升公司治理成績。

Read More

高雄洲仔濕地 水雉進入繁殖季

  高雄洲仔濕地裡的保育類水鳥「水雉」正進入繁殖季。(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每年春夏是高雄洲仔濕地最熱鬧的時節,保育類水鳥「水雉」正進入最精彩的繁殖季,不只外型吸睛,育雛方式更是由雄鳥負責孵蛋與照顧雛鳥,是自然界少見的「父代母職」,讓水雉成為母親節最感人的生態象徵。 工務局公園處表示,「水雉」已悄悄換上金黃繁殖羽,優雅長尾隨風搖曳,踏著水面輕盈舞步, 被譽為「凌波仙子」,而洲仔濕地位於左營蓮池潭旁,是都市中珍貴的濕地保育據點,也是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鳥類「水雉」穩定繁殖的重要棲地。 公園處指出,水雉繁殖期為每年四月至九月,此刻已換上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不僅姿態翩翩,更有少見的「雄鳥育雛」行為,展現出自然界不分性別的溫柔守護。 公園處說,洲仔濕地是高雄市重要濕地保育基地,市府與「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攜手守護生態,長年投入保育工作,成功讓水雉族群逐年穩定,也讓市民能近距離觀賞牠們的美麗身影。 公園處邀請市民走入自然,和家人一起欣賞水雉求偶的愛之舞步,學習關懷與尊重的多元樣貌,用一場自然約會向媽媽表達感謝。

Read More

六福村4隻動物夥伴借展高雄壽山動物園

六福村四隻動物夥伴「南遷」高雄壽山動物園,包含孟加拉虎成員「阿生」。 (六福村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六福村與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攜手推動動物保育合作,六福村日前特借展壽山動物園四位新夥伴,包括一隻美洲野牛「阿梅」、兩隻孟加拉虎「阿生」與「二妞」、以及一隻非洲獅「布蕾」。 六福村表示,此次動物交流計畫歷經約一年的籌備工作,五號清晨由六福村獸醫師與保育員全程陪同,從六福村出發護送動物南下高雄,全程以最高規格進行照護。考量南部氣候較為炎熱,此次特地安排在氣溫適中的凌晨時段進行運輸,以確保動物們在過程中有較舒適的體感溫度。動物們會在壽山隔離檢疫一個月,預計六月就可以跟大小朋友見面。 六福村表示,今年四月和壽山動物園締結為姊妹園,這次交流不只是簡單的個體遷移,更是攜手展現推動台灣動物園族群管理計畫的目標,透過動物的交流,讓動物物種的血緣更佳豐富化,也可讓動物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動物園間的資源共享與經驗交流,亦能強化動物園專業照養能力,也為更多物種的保育合作奠定基礎。長遠而言,有助於建立跨園區的族群資料庫,提升動物健康與族群永續,讓動物園成為兼具保育、教育與研究的平台。   六福村動物園本次借展壽山動物園四位新夥伴,包含一隻美洲野牛「阿梅」。 (六福村提供) 六福村說,此次動物南遷不僅是台灣兩家動物園間的交流,更是推動全台灣動物福祉、教育及物種保育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雙方也將與台灣其他動物園,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動物園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攜手為動物打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並帶給大小朋友更多親近動物、理解動物保育的珍貴教育機會。

Read More

picul泰山森林書屋傳統學堂文化體驗 讓生活成為教室

一一四年三月三十日說故事人員分享性平繪本《大力士女孩》,小書友們認真地聆聽。 (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的picul泰山森林書屋今年首度與書屋所在地區-泰山區的原住民族發展協進會攜手合作,推出六場次「傳統學堂」親子文化體驗課程。課程內容涵蓋傳統農作、建築工藝、飲食技藝與文化手作,期待透過長者的智慧讓原鄉部落的記憶在都市中繼續發芽,也使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能在生活場域中自然展開,打造一座都市的部落學堂,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報名參加泰山森林書屋免費假日活動。 首場「傳統學堂」四月登場,主題為探索部落的綠色秘密,由耆老帶著親子一起走訪書屋周遭的田園,認識部落常見的野菜植物,並親手種下稻米苗,有家長感動地分享,以前只在書上看過稻米,這次能讓都市長大的孩子親手種下,真的很有意義。 接下來,六月及八月將展開與建築工藝相關的活動,主題分別為-建造家的故事和涼亭築夢,參加的大小書友們將從搭建原住民族傳統家屋與涼亭模型的過程中,不只學會分工合作與空間架構,更能認識傳統建築背後蘊含的智慧與文化意涵。九月活動主題-甜糯的回憶,將邀請親子家庭一同體驗糯米釀製,從搗米、拌米到等待發酵的完整一系列流程。 壓軸登場的《工匠學堂》系列課程則將於十月及十二月分別帶來木刀雕刻與藤編器皿製作,透過親手操作,孩子們將認識自然資源如何被轉化為生活中實用又美觀的器具。這不只是工藝體驗,更是一種文化與自然互動的學習旅程,讓大小朋友在動手中感受族人對環境的尊重與原民工藝背後的智慧與心意。 除了文化體驗,picul泰山森林書屋今年也加入「故事大賞」活動,邀請繪本作家現身分享原創繪本故事,還有性別平等主題繪本導讀,陪孩子從故事中學會尊重差異、練習同理,用一本書打開無限心靈對話。  

Read More

桃園智慧交通再獲國際肯定 動態AI號誌控制獲「2025智慧二十大獎」

桃園智慧交通再獲國際肯定,動態AI號誌控制獲「二0二五智慧二十大獎」。(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七日接受交通局呈獻本府「整合式動態AI號誌控制革命」榮獲「美國智慧城市連結組織二0二五智慧二十大獎」。張善政表示,本次「桃園整合式動態AI號誌控制革命」自全球逾百件參賽提案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二十項傑出智慧城市案例之一,桃園智慧交通發展已獲國際高度肯定。 張善政指出,桃園市AI智慧號誌控制技術已應用於中壢、內壢與大竹交流道周邊共九十一處路口,透過動態調控,有效紓解車流,市府將持續擴大應用至桃園其他區域路口,進一步提升交通效率,實現智慧城市發展願景。 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市府近年積極投入智慧交通領域,一一三年以AI促進交通平權及行人安全計畫榮獲「Gartner政府數位創新服務獎」及「首爾智慧城市獎」,今(一一四)年度智慧交通計畫不但榮獲「智慧二十大獎」,AI應用技術論文更已入選「二零二五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 World Congress)」,顯示桃園導入AI進行交通管理已獲國際高度認可,市府將持續運用智慧科技,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讓市民有感,更讓世界看見桃園。 交通局指出,市府團隊克服諸多挑戰,將AI技術自最初的實驗階段逐步推展至實地應用,並透過滾動式修正持續優化,成功將AI技術導入交通管理實務。這不僅展現桃園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創新成果,也凸顯市府團隊在數位轉型、永續治理與交通安全方面的努力與貢獻,市府將持續推動便捷、安全、友善的智慧交通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Read More

賴清德:全面提升托育品質 確保孩子快樂安全成長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無辜遭保母凌虐致死的「剴剴案」,近來法院審判過程備受關注。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七日在中常會表示,未來應全面提升托育服務品質,明確規範托育相關人員資格與義務,更要強化托育機構的設立與管理。 本週日適逢母親節,賴清德祝福全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全天下的母親用無盡的愛和陪伴,讓孩子平安長大,希望大家對母親的感恩與感念,不要只侷限在這個日子。 賴清德認為,傳統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已經徹底過時,無論是家務工作,或是育兒和教養,都已經不再僅限於女性,也不能再僅限於女性。 賴清德指出,孩子滿三歲前,雙親都可以申請最長兩年的育嬰假,並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在這段期間,可以持續參與勞工保險,雇主應負擔的保險費也免予繳納。 他說,面對雙親都可能需要工作以及現代家庭規模日益縮減的環境,政府除了要強化各項托育補助、育兒津貼,更要持續協助打造良好的育兒環境,應該全面提升托育服務的品質,並明確規範托育相關人員的資格與義務,更要強化托育機構的設立與管理,回應多元的需求。 賴清德說,每位孩子都是家長最重要的寶貝,保障兒童接受適當照護、強化家長的參與及權益保障,讓孩子在快樂且安全的環境中成長,是家庭、政府與整個社會共同的目標與責任。

Read More

竹市近4公頃農地通過有機驗證 16餘公頃登錄為友善環境耕作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有機及友善耕作政策,截至一一三年底,竹市已有近四公頃農地通過有機驗證,超過十六公頃登錄為友善環境耕作。(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有機及友善耕作政策,截至一一三年底,竹市已有近四公頃農地通過有機驗證,另有超過十六公頃登錄為友善環境耕作,總面積接近二十公頃,展現卓著推動成果。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友善環境耕作是一種尊重自然、順應生態的農業方式,著重於保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在耕作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如化肥與農藥,也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相關產品,藉此實現農業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強調,這樣的耕作模式不僅能提升農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也大幅減少農業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朝向永續農業邁進。 產發處說明,為推廣有機與友善農業,市府除了積極輔導農民申請有機驗證,也攜手新竹市農會辦理有機及友善農民市集,並共同推動有機食農教育與多元活動,透過寓教於樂,讓學童與市民深入了解有機農業理念與正確的飲食觀念,從小培養健康意識,進一步培育未來有機消費的新生力量。  產發處強調,竹市幅員雖僅一百零四平方公里,屬於典型都會型城市,但市府仍積極推動農業發展,目前從事友善耕作及有機農業農戶約二十五戶,涵蓋水稻與蔬菜、水果等作物,皆通過友善耕作認證團體審認,或獲得有機標章認證。這些農民以人力細心管理田間作業、防治病蟲害,每株蔬菜都是他們用心培育的成果,展現農業「小而美」的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