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岡農民沒水灌田「半夜搶水」

神岡區三角里農民飽受缺水灌溉之苦,影響農作物栽種與收成,立委楊瓊瓔前往西汴幹線社皮分線下游會勘。(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神岡區三角里農民飽受缺水灌溉之苦,影響農作物栽種與收成。立委楊瓊瓔一日前往西汴幹線社皮分線下游會勘。楊瓊瓔要求三天內完成整個明溝、暗溝疏浚,建立定期巡查與清淤制度。 立委楊瓊瓔、台中市議員羅永珍辦理「神岡區三角里西汴幹線社皮分線因淤積嚴重,影響下游農民無灌溉用水可用」現勘。 神岡區三角里農民飽受缺水灌溉之苦,影響農作物栽種與收成,立委楊瓊瓔前往西汴幹線社皮分線下游會勘。(記者徐義雄攝) 神岡區三角里長江炳煌表示,部分渠道為暗渠,清淤工程難以進行,導致溝渠阻塞更為嚴重。多位農民憂心忡忡,表示眼看稻作進入生長關鍵期,卻無水可灌,恐將面臨歉收。 楊瓊瓔肯定農水署台中管理處在接獲反映後,六月二十八日於五汴頭福德祠前渠段緊急清淤,初步改善進水量;六月三十日再採取緊急抽水措施,暫時紓解農民缺水壓力。 不過,救急只能一時,治本仍需長遠規劃,要求農田水利署台中管理處儘速於三天內針對明溝、暗溝以人工或水刀緊急疏浚,以通暢水道,每三個月進行定期清淤,巡查與維護機制制度化。 農水署台中管理處允諾盡速辦理社皮分線剩餘淤積段落之清淤工程,責成工作站人員加強巡查頻率,遇有堵塞立即處理,納入定期維護,確保灌溉系統穩定供水。

Read More

新北表揚23模範公務員30績優人員

  新北市新聞局新聞聯繫科長馮俊中獲模範公務人員。(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一日舉辦模範公務人員暨績優人員頒獎典禮,市長侯友宜頒發精美獎牌、模範公務人員獎金五萬元、績優人員禮券五千元,表揚二十三位模範公務人員及三十位績優人員。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政業務繁重,公務員一個人當三人用,願留在新北服務又得獎的公務員不簡單。 侯友宜說,新北市幅員遼闊,人口超過四百萬,第一線人員的工作量相對繁重,此次獲獎的人員在自身工作上的優異表現可謂楷模,值得表彰。侯友宜也感謝市府同仁以公務體系為志業,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價值,讓自己在崗位上發光發熱成就更好的自己。市府也積極透過簡化工作流程、關懷包容等,打造友善職場,讓同仁堅守崗位的同時,兼顧家人與生活。 人事處說明,為肯定同仁辛勞,建立工作正向標竿,齊心翻轉新北,此次從眾多優秀同仁中遴選出模範公務人員及績優人員,如捷運局科長洪國智積極趕辦「新北環狀線0四0三地震復原工程」,原評估十四個月工期的復原工作,在確保安全無虞之下,力拚八個月完成全線復駛營運。文化局專門委員陳春美擔任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主任,負責督導及統籌等事項,讓美術館順利開館營運。獲得模範公務人員的新聞局新聞聯繫科長馮俊中表示,新聞局的工作講求團隊合作,同仁必須隨時待命,很感謝團隊的配合,努力讓市政亮點被看見。 績優人員部分,涵蓋地政、交通、社會醫療、工程建設、文化及觀光旅遊等多項領域。其中衛生局科長侯嘉玲主責督導辦理「新北動健康」專案及新北失智友善,並在一一三年達成設立一0八家日照中心的施政目標。地政局科長王彬權督辦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市地重劃約一0八公頃,成功吸引國際半導體科技大廠艾司摩爾(ASML)投資進駐,打通新北AI國際重要動脈。

Read More

借助科技護脆家 解佩芳膺模範公務員 推動輔具Easy Go 徐麒晏獲選績優人員

新北市府社會局原社工科股長解佩芳借助科技守護脆家榮獲模範公務員,獲市長表揚。(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日表揚一一四年模範公務人員暨年度績優人員,社會局原社會工作科股長解佩芳,任內推動高風險家庭整合型安全網,借助科技資訊力量,有效降低脆家危機再發生率達八十九%,榮獲模範公務人員。另名八里愛心教養院物理治療師徐麒晏,在輔具服務上推動APP智慧管理系統,獲選為績優人員。 解佩芳自民國九十八年起從第一線社會工作師做起,並擔任高風險家庭服務中心主任及社工科股長,她在任內協助推動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整合型安全網,整合六大局處,建構逾一千二百個窗口,創建跨機關資訊系統,有效降低脆家危機再發生率達八十九%以上。 社會局為因應重大兒虐案件,首創「用心網助,平安守護」兒少查找機制,跨局處比對資料,精準查找二三八八名行方不明兒少,並協助破獲多起重大刑案;解佩芳在任內並多所貢獻,於月前榮陞新竹縣政府社會處婦女及新住民科長,返鄉繼續奉獻長才。 新北市八里愛心教養院物理治療師徐麒晏在輔具服務上推動APP智慧管理系統,獲選為績優人員。(新北社會局提供) 另名榮獲績優人員的八里愛心教養院物理治療師徐麒晏,在新北市輔具中心主任楊忠一的帶領下,協助推動輔具超音速一站式服務,協助規劃「輔具Easy Go」APP,簡化申請流程,提升行政效率,該系統曾榮獲國發會第二屆政府服務獎及多項國內外獎項的肯定。 徐麒晏並協助推動二手輔具回收再利用,於一一二年媒合逾一萬四千件輔具,節省公帑超過八千萬元;他經常在記者會扮演超人,介紹輔具超音速服務,令市長侯友宜印象深刻。他甚至經營「瞭輔具」YouTube頻道,介紹輔具的正確應用,觀看次數破四百萬,更與《健康二點0》合作推廣。

Read More

中油7月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整 今年政策吸收64億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油一日宣布,二日凌晨零時起,七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 中油指出,經核算,一一四年截至五月底,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金額約六十四億元。

Read More

淡古20歲 滬尾之光慶生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廿週年館慶,於滬尾砲台推出「滬尾之光」展演,圖為模擬畫面。(淡古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一日適逢二十週年館慶,館方七月五日起每週末夜在滬尾砲台推出光影展演「滬尾之光」,是百年首次在古蹟辦理光雕秀,絢麗燦爛的燈光將照亮砲台,變成最夢幻的古蹟,歡迎前往欣賞一場精采的視聽饗宴。 淡水古蹟博物館指出,淡古二十週年慶配合淡江大橋即將通車,特別擴大舉辦館慶活動,選定臨橋最近的國定古蹟滬尾砲台作為活動主場地,為通車前進行暖身,百年古蹟滬尾砲台與全新地標淡江大橋相呼應,將一起邁向國際級的文化地標。 館慶主活動將於五日起至七月二十日每週末下午五點至晚上九點登場,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滬尾砲台光影展演「滬尾之光」、聲音特展「留聲蹟」、音樂表演「滬你唱」、特色市集「滬事集」及手作體驗「滬尾築蹟」。另七月廿六日晚上七時至九時在淡水紅毛城舉辦「微醺之夜」,邀請曾參與巴黎文化奧運DJ汝妮前來演出。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二十周年館慶,將於五日起每周末在百年古蹟滬尾砲台推出光影展演「滬尾之光」,圖為模擬畫面。 (淡古博物館提供) 淡古表示,首次在滬尾砲台推出的光影展演「滬尾之光」,五分鐘的展演前半段以氣勢磅礡的開場述說當年古戰場時的激昂氛圍,後半段以輕快節奏帶出博物館二十年來的文化歷程,每道光都蘊含著不同的故事,也照亮整座古蹟,將帶著最美好的時光迎接下一個二十年的挑戰。 館慶系列活動於七月廿七日前還有THM合影發限動送禮、全系列浴衣體驗買一送一、開箱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專場導覽、名人講座等。

Read More

雙溪河濱左岸單車道升級

雙溪河濱公園更新階梯。(北市水利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北市雙溪河濱左岸自行車道,串聯士林到北投的水岸風光,沿途鳥叫蟲鳴大樹成蔭。為提升騎乘與休憩品質,台北市水利處推動的自行車道改善工程已於近日完工,不僅是自行車道而已,周邊環境也因此而煥然一新。來這裡無論騎單車或休憩, 都更佳舒適和安全。 北市水利處一日表示,「雙溪河濱公園左岸進行自行車道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以「安全、防洪、舒適」為三大核心目標,不但拓寬了人行道,散步更自在,自行車道也往也往岸邊平移零點五公尺,改善高低差,讓騎單車更平穩。其中雙溪橋至文昌橋間,全長約一點二公里自行道已完成銑鋪更新工程,揮別破損的舊路面,全新的自行車道鋪面平整度大增,讓騎行單車更安全。 水利處拆除舊有的矮欄杆和地坪之外,也更新了越堤階梯,並增設綠地和更新體健設施等,以兼顧長者、孩童與運動族群的使用需求。另外,水利處同步強化這裡的排水與防洪設施,提升整體防洪韌性,因應氣候變遷挑戰。 雙溪河濱公園沿著外雙溪開展水岸綠地,左岸開闊,右岸濃蔭密佈。 這裡有林蔭深幽之美,小溪潺潺之音,有蟲鳴的喧囂,也有野鳥飛掠的驚奇。對於長年住在都市叢林的人而言,就像一座世外桃源。

Read More

公路節六十年 解決阿里山公路崩塌段長獲獎

交通部一日擴大慶祝公路節六十週年,交通部長陳世凱與歷任中華民國道路協會理事長共同慶生,還表揚十六位公路基層人員及七十八個機關團體,其中包括二十八家無障礙設施優等客運業者,以及解決阿里山公路特定路段滑坡的前公路局阿里山段段長蔡衛勇等。(圖文/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交通部一日擴大慶祝公路節六十週年,本屆共表揚十六位公路基層人員及七十八個機關團體,其中包括二十八家無障礙設施優等客運業者,以及解決阿里山公路特定路段滑坡的前公路局阿里山段段長蔡衛勇等。 公路局長陳文瑞同時擔任本屆中華民國道路協會理事長指出,今年的公路節主題為承先啟後六十年,公路永續再向前,不僅是對過去一甲子公路建設成就的回顧,也象徵著擘劃未來的決心。藉由活動的表揚與成果展示,希望激勵更多公部門與民間夥伴,一起投入交通建設,共創更有韌性、具創新力的交通運輸。 本次獲獎的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科長蔡衛勇,原擔任阿里山段長,他表示,台十八線阿里山公路五彎仔約三公里路段為地質脆弱區,當地有斷層經過經常出現山壁滑落及土石崩塌,當地人也稱該路段為麻糬山,只要遇到颱風或強烈降雨,就會有地層滑動問題,最嚴重時每年地滑二十餘公分。 但因五彎仔路段是阿里山公路上下山必經之處,且無替代道路,每遇天然災害使交通中斷, 民眾苦不堪言,公路局為解決滑坡問題,在這三公里區段內打下八口直徑四點五公尺,深四十到五十二公尺的深井,以收集並排出土層中的地下水,目前地滑量被控制只剩下零點二公分,五彎仔路段也順利經過去年颱風凱米為阿里山帶來一千八百毫米降雨量的考驗。 另外,公路局本次也首度委託神秘客評比各客運業者的無障礙設施,經評分全台獲優等的客運業者有嘉義縣公共汽車管理處等二十八家,但台南地區的府城、興南、新營、四方等業者都未入選。

Read More

長庚長期捐助花東學生參加技職比賽

長庚醫院與花東地區之光復商工、玉里高中、成功商水、關山高工等四所學校簽約,贊助學生參加技職競賽相關費用,鼓勵偏鄉之技職人才有更好的發展。(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一日與花東地區四所高中、職校簽約,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贊助校園技職人才參加大型競賽經費,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 觀光科畢業的陳進宏是花東技職新星,在長庚醫院長期資助下,從玉里高中到台北的大飯店實習。現在就讀景文科大餐飲管理系的他,不僅擁有多張證照,還贏得多項榮譽,包括全國遊程設計第三名、口布折法教學影片佳作,及全國技藝競賽餐飲服務組優勝,也是一一0學年度花蓮縣優秀青年代表。 玉里高中餐飲管理科另一位同學彭歆棠,獲得一一三年全國技藝競賽中榮獲烘焙職種金手獎肯定,並已考取烘焙食品麵包丙級、中餐烹調葷食丙級證照。彭歆棠表示,在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的支持下,完全不用擔心經費問題,只要全心努力、專注學習,才能順利獲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指出,學生參加職業類科大型競賽,可提升技藝及開拓視野,取得相關技職證照更有助升學與提升求職競爭力,為協助花東地區學生技職發展,一0七年起與玉里高級中學共同推動偏鄉技藝展能計畫公益專案,贊助該校學生參加與該類科相關賽事、展覽、證照考試所需之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保險費及膳雜費等,至去年已有八三六人次學生獲得贊助。 長庚醫院指出,今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將由玉里高中拓展至花東地區的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及關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等共四所學校,鼓勵更多技職人才出頭天,四校總共約有五五0位學生受惠。

Read More

6月新車掛牌略佳估7月逾4.5萬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六月台灣新車掛牌數出爐,根據汽車業者一日統計,六月掛牌數約三萬四千三百二十輛,較原先預估三點三萬輛略佳,主要是政府關稅及貨物稅政策方向明確,整體買氣回溫。展望七月,車界人士評估新車掛牌數可超過四點五萬輛,主要是關稅議題可望定案,加上各廠牌加碼促銷活動帶動。 觀察進口車,根據統計,六月進口車登錄數一萬六千六百四十六輛,微幅月增二點六%,年減二十二點六%,市占率降至五成以下為四十八點五%,其中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六月掛牌數一千六百九十三輛,單月躍居進口車排名第四、躋身高級進口車款排名第三。 根據統計資料,六月台灣新車掛牌較五月三萬一千九百一十輛成長七點六%,但仍較二0二四年同期四萬一千五百八十七輛減少十七點五%。 業者說明,六月因關稅及貨物稅相關議題熱度消退,市場需求回穩,加上六月下旬政府關稅及貨物稅政策方向明確,整體買氣較五月回溫。 二0二五年前六月台灣新車總市場領牌數十九萬八千九百六十七輛,較二0二四年同期二十三萬二千五百零三輛下滑十四點四%。 展望七月,車界人士分析,關稅議題可望定案、各廠牌加碼促銷活動集客雙重因素帶動下,整體市場買氣預估大舉回溫,預估七月新車掛牌數可超過四點五萬輛,力拚重返二0二四年七月四點五六萬輛水準。

Read More

環境部:未全面拆除蹲式馬桶 盼提升如廁文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網路上傳出「所有蹲式馬桶將被全面拆除」環境部一日澄清為錯誤說法,未來會逐步增加公廁數量,並將坐、蹲式馬桶比例達三比二,呼籲民眾提升如廁文化,如衛生紙丟馬桶、自己弄髒自己清。 環境部舉辦「如廁體驗你分享 票選標示加碼抽」記者會,邀請民眾參與公廁品質意見回饋與性別友善廁所標示票選,總獎價值達新台幣二十萬元。 針對網路上傳出「所有蹲式馬桶將被全面拆除」一說,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一日澄清,目前政府沒有計畫要廢棄所有蹲式廁所,蹲式廁所的數量在現階段不會減少。 顏旭明進一步說明,過去內政部營建署(現改為國土署)十六年前所定的建築技術規則,當時的公廁馬桶蹲坐比是二比三,現在目標是將坐式與蹲式馬桶的比例提升至三比二,經統計目前坐式馬桶約占五十三點六%,蹲式馬桶占比約四十六點四%。 他強調,目前全國列管約四萬五千座公廁,未來會朝向增加公共廁所的數量,蹲式、坐式馬桶都會增加,並以增加更多坐式馬桶的數量為優先。 顏旭明說,台灣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超過六十五歲人口數量大於二十%總人口數項),坐式馬桶對於膝關節退化者及行動不便者而言,可降低跌倒風險,更為安全、友善;推動坐式馬桶也是符合國際趨勢,且方便清潔打掃。 環境部盼提升台灣「如廁文化」,在硬體上考量到所有使用者,增加如身體不便者、性別友善的廁所等;也請民眾蹲式廁所方向正確,坐式廁所不蹲在上面,自己弄髒自己清,並尊重、感謝清潔人員等。 此外,顏旭明也再次呼籲「衛生紙丟馬桶」,指老舊建築並非管徑小,而是因長期未清洗而累積排泄物結垢造成阻塞;檢視過去公廁的阻塞原因,從未發生過衛生紙造成阻塞,真正的阻塞物通常是衛生棉、尿布或其他塑膠類異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