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跌倒中站起奪牌 楠梓高中周柯怡君勇奪亞洲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銅牌

楠梓高中學生周柯怡君獲亞洲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銅牌。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楠梓高中學生周柯怡君參加今年亞洲青少年跆拳錦標賽,在女子競技對打六十三公斤級一路過關斬奪得銅牌;難得的是,前年曾經在比賽中落敗受挫,周柯怡君不懼失敗,此次捲土重來,終為臺灣添得獎牌。 周柯怡君曾於一一二年曾代表臺灣參加二0二三亞洲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十二─十四歲組,但是在八強賽以些微差距輸給韓國選手,無緣獎牌;此次她捲土重來,苦練技巧,在今年亞洲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女子競技對打六十三公斤級八強戰,以壓倒性分數連下兩局力剋地主馬來西亞選手;進入四搶戰時,雖在準決賽中不敵選手,但最後仍奪得銅牌,也是自己個人的第一面國際賽獎牌。 周柯怡君剛上高中階段,跆拳之路並非相當順利,除了自己的傷勢,對手的實力跟經驗也跟著年紀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一年比賽不斷碰壁,也曾懷疑自己的能力。拿到這面銅牌,她說要感謝教練團與亞青的隊友們,也特別感謝子婕及威文教練,一直以來都相信她,也用心地指導她。 此外,也感謝家人、楠梓高中的隊友們跟支持她的朋友們,因為大家的鼓勵,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最後要感謝自己,克服恐懼,堅持到底,戰勝了自己。 楠梓高中對打教練張子婕說,周柯怡君是一位平常訓練就會要求自我的孩子,也非常認真、有目標,這一年陪她征戰許多比賽,都不是理想的結果,但與啟蒙教練陳威文一直不斷的鼓勵著她,不怕失敗,就怕放棄希望;最後這股正能量,成為她奪牌的勇氣。 校長郝靜宜表示,學校體育班跆拳道項目頗負盛名,近年有張子婕教練加入競技對打項目,近兩年成績突飛猛進,肯定教練與選手們的表現,希望跆拳道教練、選手能再接再勵,為學校也為高雄市爭光。

Read More

技職永續齊聚誓師活動 科工館「職探任意門」展廳全新開幕

「技職永續破風者誓師」活動中,二日集結技專校院師生、技職推廣者及產業代表共同宣示推動技職教育的使命與願景。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辦「技職永續破風者誓師」活動,二日集結技專校院師生、技職推廣者及產業代表共同宣示推動技職教育的使命與願景,現場氣氛熱烈,為後續技職推廣活動揭開序幕;另,備受矚目的全新展示廳「職探任意門」同時揭幕,為科工館繼「技職新樂園」以及「技職新視界」以來、同一場地展示技職第三期更新計畫的核心亮點,展期至一一六年十二月,憑常設展示廳門票即可入場參觀。 相較於過往以學群分類為基礎的展示方式,新展廳「職探任意門」創新導入「從生活情境出發」的策展理念,展示內容涵蓋技專校院15大學群、50個科別、六十四種職業,強調跨域連結與未來職場趨勢,觀眾將穿越家裡、商場、教室、港口、演唱會等十三個生活情境展區,進行一場猶如打開任意門般的職涯冒險。 「職探任意門」是一座專為探索職涯而打造的微型城市,整體展區約二百五十坪,從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出發,甚至延伸到演唱會現場與未來世界,藉由這些沉浸式的場景設計,引導大家認識多元職業。展廳整合了六大職群再加上一個未來想像領域,共串聯出超過五十個科別、六十四種職業的內容,讓觀眾在場景間穿梭,就像打開任意門一樣,跨進各行各業的真實世界。 教育部林伯樵主任秘書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技職教育不只是就業的途徑,更是開啟無限創意與實踐夢想的重要平臺。職探任意門的設計打破傳統分類架構,透過生活場景導入,有效讓學生感知職業與生活的連結,極具創新示範意義。 科工館李秀鳳館長亦指出,本展不僅是展示廳更新,更是博物館結合教育、產業與地方資源,共同推動適性發展與生涯探索的具體實踐。我們希望透過這扇『任意門』,啟發每一位觀眾在生活中看見職業的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Read More

強化城市韌性 東華大學與印度專家分享防災管理與調適策略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及國家災害響應部隊等印度防災專家來訪東華大學。(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東華大學二日表示,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及國家災害響應部隊等印度防災專家來訪,交換該國災防及社區救災經驗,五位專家也於行程中拜訪花蓮縣消防局、花蓮防災教育館。 東華大學由永續發展中心李俊鴻永續長接待,郭俊麟系主任、黃盈豪副教授、藍姆路‧卡造助理教授與會,就兩國的防災經驗與調適模式、學術與課程及在地實踐等經驗進行交流。 東華大學指出,印度專家先後拜訪內政部消防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等單位,並遠赴花蓮拜訪擁有深厚地震與救災經驗的花蓮縣相關單位,包括花蓮縣消防局、花蓮防災教育館及國立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表示,此次率團的C. V. R. Murty教授是印度地震研究的專家,任職於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是世界頂尖大學,二0二五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全球第一百八十名。隨團專家分別來自印度國家災害響應部隊、印度國家地震研究中心、印度中央建築研究所及印度國家災害管理局等。 由於東華大學執行「強韌臺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協作計畫」,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建立「災防韌性城市」,強化政府、社區、民間企業的災防能力與協力應變。 東華大學強調,此次安排專家團與計畫團隊深談,東華永續長李俊鴻指出:東華大學扮演智庫角色,提供政府單位即時災害資訊,希望降低社區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

Read More

「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登場

「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將在高流登場。(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國際青年日系列」最大場活動─「二0二五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盛大登場,今年賽事預計吸引逾五百位國內外街舞好手齊聚港都,競逐「排舞賽」、「Freestyle Battle」與「K-POP即播即跳」,為盛夏注入最熱血的青春能量。 主辦單位高雄市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為響應國際青年日,今年「雄爭舞鬥」特別提前至暑假辦理,今年邁入第五屆,致力打造給青年朋友一個融合競技性、潮流性與文化性的國際級街舞舞台;賽事在舞台設計與評審陣容上擴大專業與國際視野,今年更首度設置「街頭文化體驗區」,融合街頭塗鴉、潮流選物等元素,讓民眾在觀賽之餘也能沉浸於街頭藝術的多元風貌。 「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登場。(記者許正雄翻攝) 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八月九日星期六登場,評審與邀請嘉賓都非常國際級,邀請來自日本等十三位國內外的重量級舞者擔任評審,涵蓋多元風格,從技巧表現、創意編排、風格一致性到舞台魅力等面向進行全方位評分,力求提升賽事專業層次。 連續三年參賽的高雄街舞團體「大港女子」今年再次闖進排舞賽決賽,她們感受到高雄對街舞文化的支持,期盼更多青年舞者勇敢站上舞台;今年賽事獲高雄銀行與兆豐銀行鼎力支持,兩大企業長期投入青年文創發展,成為推動城市文化力的重要夥伴,協助青年建立自信、勇敢逐夢,打造街舞競技的專業舞台,串聯街頭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國際平台。

Read More

全台最大AI展 AI WAVE SHOW圓滿落幕 全方位探討AI發展

AI人才認定指引發布暨產業座談。(TCA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由數位發展部指導,數位產業署與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共同主辦的亞太區指標 AI 科技應用展會 AI WAVE SHOW,於 8 月 2 日圓滿落幕,主辦單位之一 TCA(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受惠於政府規劃「AI 新十大建設」政策,以及美國川普總統發布的 AI 行動計劃(AI Action Plan),使得廠商展出的 AI 伺服器、AI 算力中心、AI 機器人、保全機器狗、AI虛擬人、生成式 AI、AI Agent(AI 代理)、Physical AI(物理 AI,又稱實體 AI)等解決方案,獲得產業相關專業人士關注,四成展商提供AI場域應用現場體驗服務,真正達到一站式提供百工百業 AI 方案體驗暨採購服務之目標。 全台最大AI展 AI WAVE SHOW,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參觀。(TCA提供) AI WAVE SHOW 為全方位探討 AI 發展趨勢,協助產業與社會迎接 AI 浪潮,共創 AI 商機,三天展期同步邀請 AI大聯盟會長吳漢章、和碩聯合技術長王炳欽、聯發創新基地郭嘉真博士、意藍資訊創辦人暨總經理楊立偉等60 位專家辦理…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在地小廚我最行

嘉義縣瑞里國小三年甲班 ◎林沐蓁 今天上「在地小廚」的課程,我們要做布丁。老師拿出一包淡黃色的布丁粉,布丁粉看起來像沙灘上的金色細沙,還有一瓶乳白的鮮奶。 開始上課前,老師提醒我們要先把手洗乾淨,因為做點心要保持乾淨,才可以吃得安心。 終於開始製作囉!我們聽老師的指令,一步一步做。老師說要先倒牛奶,再慢慢加入布丁粉,一邊加布丁粉一邊充分攪拌,這樣才不會結塊。攪拌完,準備加熱,她叮嚀我們,火不能太大,要用小火慢慢煮,布丁才會滑嫩又好吃。我們把布丁粉和著牛奶的鍋子放在卡式爐上,我小心翼翼地攪拌,並專注的看著鍋子裡液體的變化,它由水狀慢慢變得有點濃稠,接著冒出大大小小的泡泡,老師火速的叮嚀我們要關火。 煮好後,老師說鍋子離火,要趁布丁液體溫溫的時候,分裝到容器裡面。靜置一段時間,布丁漸漸凝固了,我們把它放入冰箱內冷藏,老師說:美味的食物,總是要等待的。 最後,我們在布丁上撒了五顏六色的巧克力米,我小心地挖了一口布丁放進嘴裡,冰冰涼涼的,滑進舌頭裡,好像吃棉花糖一樣融化在嘴巴裡。味道甜甜的,讓我整個人都開心起來。今天做布丁真的很好玩,還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甜點,這個美味的布丁,果真是值得等待的!

Read More

〈中華學園〉台南吃透透

台南市東興國小五年丙班 ◎許雅芬 下營燻茶鵝 汁多肉嫩 一口咬下 茶香在口中 慢慢散開 安平豆花 軟嫩滑順 一口吞下 豆香在喉間 緩緩滑過 學甲虱目魚 鮮美香甜 一口吃下 鮮味在齒間 悄悄逗留 台南美食吃透透 絕對讓你 回味再三

Read More

〈彩繪人生〉黃華安:手機 人人可用的創作器

媒體出身的黃華安號召成立「台灣手機攝影學會」並獲選擔任首屆理事長。(黃華安提供) 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影像創作日益普及的當下,人手一機、離不開手機,已是現代人的生活。在成大教授手機攝影課程的文學院兼任助理教授黃華安號召攝影同好、學生及影像創作、科技和教育界人士成立「台灣手機攝影學會」並獲選擔任首屆理事長,期待開創全民影像時代的新里程碑。 來自馬來西亞、媒體出身的黃華安,不僅是知名攝影藝術家與策展人,還曾獲台南文學獎首獎及全國書法中學生及揮春比賽冠軍,在國內外舉辦攝影、詩詞、書畫和手機攝影個展等30多次,作品涵蓋東方美學意象、文化紀實與當代詩意影像,並獲國內外藝文機構收藏。 除了藝術創作,黃華安長年在大學及社區推動手機攝影與美學教育,擔任國際攝影評審、顧問與講座講師,為當代攝影與文化實踐的重要推手。自2020年起,即提出「手機為人人可用之創作器」理念,並在《時空光影》手機攝影個展中實踐將手機攝影轉化為公共文化與視覺教育的平台。 黃華安的手機攝影影像創作橫跨新聞、人像、影視與文學敘事,希望讓攝影不再專屬於專業領域,而是文化記錄與社會參與的日常工具。而近年來,黃華安透過成功大學課程設計,推動影像美學下鄉與地方扎根,讓更多年輕學生也能在南部展開影像實驗與文化實踐。 之所以成立「台灣手機攝影學會」,黃華安表示,用光影記錄時代,用手機發聲已是時勢所趨,手機的價值不僅在於攝影功能進化,更在於成為一種文化載體,能夠融合AI、文字、圖像,構成屬於這個時代的新型表達方式。他期許學會推動影像普及與文化教育工作,讓手機攝影真正成為一種公共語言,記錄時代的多元樣貌。 目前學會有百餘名會員,有他的學生、記者、警察、工商界、攝影,由於黃華安是兩岸戲劇劇照專屬攝影,演藝圈的朋友鄧志鴻、王瞳等人也共襄盛舉。 就像黃華安在學會成立大會上發表的學會會歌,「光影之間,夢悄悄成形、我們用手機,畫出風景的詩經」,象徵將手機從工具提升為藝術載體,也傳遞著學會推動全民影像教育的文化信念。 (記者姚正玉)

Read More

〈彩繪人生〉一中董怡君獲全國師鐸獎

台南一中董怡君老師榮獲全國師鐸獎。(南一中提供) 台南一中董怡君老師以其創新音樂課程與教材設計,創辦深具文化內涵的「博物館學」課程,她也積極推動國際教育交流,讓學生在本土文化中扎根、在全球視野中成長,展現出深厚的教育熱忱與多元創新力,榮獲114年全國師鐸獎。 董怡君擁有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國後便致力於推動普及化與社會音樂教育。她在南一中開設多門創新課程,首創「博物館學」跨領域選修課程,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以實作策展方式培養文化理解力與公共參與精神,並多次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策展,此一課程設計還榮獲107年教學卓越金質獎。 在音樂課程方面,董怡君更是推陳出新。她長期開設「歌曲創作」、「影音製作」、「錄音工程」課程,引導學生從創意構思、實作展演到跨媒體整合,完整實踐素養導向教學,讓學生能以科技與藝術結合創造個人風格作品。去年更因應生成式AI浪潮,開設「AI魔法音場」課程,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喜愛。 董怡君亦重視教育公平與潛能開發,曾指導多位學生突破身心或家庭限制,從音樂中重建自信與目標。其中包括視障生考取音樂系、非音樂班學生獲得金曲獎等,皆是其因材施教、啟發生命的最佳見證。她也長年無償指導學生與社區樂團,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音樂活動,落實藝術為社會服務的精神。 除課堂教學外,董怡君也是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幕後推手。她策劃接待多國訪問團入班交流,量身設計融合東西方音樂、戲劇與AI科技的跨文化課程。她亦協助南美館策展講座,連結台南地區學校與藝文資源,落實教育在地化與文化生活化。 董怡君老師用音樂點亮孩子的眼睛,用創意打開學習的門窗,讓無數學生重拾自信。她的教室不只是上課的地方,更是夢想萌芽、思維飛翔的溫暖基地。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屏市暑期國際走讀日推小小職人秀 周佳琪嘉勉百位導覽青年志工

屏東國際走讀日暑期登場,市長周佳琪(中)為百位培訓的青年志工加油打氣。(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市公所將於八月九日舉辦暑期國際走讀日系列活動,今年推出小小職人秀,市長周佳琪於二日到中央商圈,為進行導覽培訓的青年志工加油打氣,也邀請更多友人感受屏東濃厚的人情味。 屏市公所為促進認識中華舊城區商圈文化,與屏東青年志工中心舉辦屏東國際走讀日系列活動,今年第四屆以「職人文化和親子互動」為設計主軸,邀請二十組親子家庭參與,以趣味角色扮演及導覽形式,帶領孩 子化身為中華舊城區商圈職人,沉浸體驗每份職業的精神與態 市公所表示,小小職人走秀活動將分為總裁風尚職人~布莊裁縫師、香茗雅藝職人~茶師、光影時代職人~照相師、百草良方職人~中藥抓藥師等四大主題,選出最受歡迎角色,也讓更多人認識中央商圈的魅力與 特 屏東青年志工中心執行長趙文俊指出,今年有將近百位的外語青年志工參加,要以外語口說介紹中央商圈等十七個景點,該活動已成為青年在暑假活動品牌,青年們誓言要讓商圈走出國際。 周佳琪表示,希望藉由活動讓孩子認識商圈內各行各業特色,展現職人魂,對中華商圈的生態樣貌,也有更深層的體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