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預估受關稅衝擊勞工 已從12萬降至4.2萬人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勞動部長洪申翰十二日表示,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隨著政府談判,關稅已從百分之三十二調降至二十,而受影響勞工人數也從四月評估的潛在十二萬人,下降為目前評估的潛在四點二萬人。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前一天在記者會表示,受對等關稅影響的就業衝擊分析包含減班休息、減薪等樣態,影響四點二萬人,但不等於都失業。 勞動部長洪申翰在臉書發文,就業衝擊包含各種受影響的樣態,包括減班休息或失業等等,所謂影響四點二萬人,並非全都會失業。勞動部會優先編列資源,支持在職的受影響產業勞工,盡力優先把勞工留在職場,不會落入失業狀況。 洪申翰指出,隨著貿易談判將原本四月「原稅率加百分之三十二」的對等關稅,下修到八月的「原稅率加百分之二十」,且也還未談完,依相關專業智庫評估,受影響的勞工人數,已從四月評估的潛在十二萬人,下降為目前評估的潛在四點二萬人。 洪申翰說,今年六月的失業率是從民國九十年以來的同月最低,就業人數也是歷年同月最高。勞動部仍會密集動態監測所有勞動指標,準備好所有支持勞工因應對等關稅衝擊的方案。 洪申翰表示,面對對等關稅勞動部會盡最大努力,協助和支持可能受影響的勞工,應對這波就業的不確定性挑戰。

Read More

增加台灣談判籌碼 連賢明建議用半導體助美國AI獲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十二日表示,台灣民眾都希望台美關稅談判能有好結果,但川普是前所未見的美國總統,他的認知很像好市多,要買(貿易)得先交入會費(關稅);建議台灣談判團隊不妨思考,如果透過半導體產業的能量協助美國在AI領域獲勝,或許是川普有興趣,也會是他想要的結果。 連賢明指出,傳統產業這幾年非常辛苦,匯率、稅率都對他們不利,又有中國大陸產品傾銷議題,產業界一直希望可以更低的關稅,這都可以理解,但是社會大眾也要明白,川普是前所未見的總統,不能用舊有的思維與他協商,先了解川普怎麼想,才知道如何相處。 連賢明比喻,台灣在貿易思維上,習慣大潤發模式,顧客進賣場消費,想拿的商品都可以拿,而且認為自己是給業者生意,但川普不是這樣玩;川普的想法偏向好市多,消費者進來消費,要先繳入會費。 雖然好市多品項不是最齊全,但價格便宜,連賢明指出,想要打入好市多這個賣場,不只廠商要付錢,消費者也要付錢。 連賢明並表示,川普沒有打算讓全世界商品都進入美國,他只需要與美國友好、有合作價值的夥伴,從川普這幾個月來的發言與策略可以發現,美國是從產業關聯、地緣政治、洗產地等角度切入,權衡產業與美國合作互補程度、國際關係是否與美友好,或是與中國大陸距離遠近等因素,要成為美國好朋友,就要有貢獻,不論是軍事合作,還是經濟合作。 台美談判仍在進行中,連賢明表示,川普談判期間,最在乎三件事,採購、投資與市場開放,川普希望在AI戰場上贏過中國,台灣談判團隊不妨思考,如果能在AI領域,透過半導體產業的能量,協助美國獲勝,或許是川普有興趣,也是他想要的結果。

Read More

防詐騙 監理機關全面停止以電子郵件通知交通違規未繳服務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鑑於一般民眾往往難以從寄件者名稱或主旨辨識信件真偽,因此,交通部公路局自即日起,全面停止使用電子郵件通知民眾交通違規未繳罰鍰等相關資訊,降低民眾誤觸釣魚郵件的風險及避免受騙上當。 公路局表示,近期詐騙集團頻繁冒用「監理服務網」、「監理機關」或「公路局」等名義,透過電子郵件傳送偽造違規通知,並引導民眾點擊假網址,雖然已通報下架逾五百個假冒網站,但詐騙集團仍持續變換手法,令人防不勝防。 公路局表示,由於使用電子郵件無須費用,還可大量發送,已成為詐騙集團最常利用的手段之一。一般民眾往往難以從寄件者名稱或主旨辨識信件真偽,因此,自即日起全面停止使用電子郵件通知民眾交通違規未繳罰鍰等相關資訊。 公路局亦提醒,雖然停用電子郵件通知交通違規未繳服務,民眾仍可透過下載監理服務APP、至監理服務網查詢,或洽公路局用路人服務中心免費電話,或各監理所站查詢相關違規資料;若為六都地方政府管轄之交通違規,則請洽六都裁決中心(處)等方式查詢,以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受騙。

Read More

8/12國際青年日 高雄青年以具體成果回應發展願景

「國際青年日」高雄青年以具體成果回應發展願景。(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八月十二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青年日」,今年以「地方青年行動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未來」為主題,呼籲全球正視青年在社會、經濟與文化中的重要角色,高雄市青年局則以「深耕高雄 × 放眼國際」為核心策略呼應,推出一系列活動,展現青年友善城市的行動力,也以具體成果回應全球青年發展願景。 高雄市青年局指出,八一二「國際青年日」高雄與世界對話,以在地行動呼應全球願景,青年友善城市成果也亮眼,從七月底起推出一系列響應活動,從跨國創作沙龍、國際志工文化交流到國際街舞賽事,落實在青年日常生活中,規劃多元型態的系列活動,結合知識交流與文化體驗,呈現高雄青年友善城市的多面向風貌。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透過政策布局與資源整合,使青年在多元發展中穩健前行、拓展視野,以「擴大青年公共事務參與、促進青年就業、扶植青年創業」三大施政願景為核心,透過不同年層的各項公參計畫強化社會連結,推動實習媒合、職涯導航、多項計畫培力就業競爭力,並以創業補助、貸款利息補貼及參展支援等措施扶植青創發展,共同形塑完整且友善的青年發展環境。 「國際青年日」高雄青年以具體成果回應發展願景。(記者許正雄翻攝) 國際沙龍邀集台灣及國際講者分享創作、創業與跨文化經驗,在動態活動同樣精彩熱烈,台美志工文化交流,由青年志工全英文導覽鹽埕與高雄港,陪同美籍教師走讀城市,搭建跨國友誼橋梁,「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更吸引六百位國內外舞者角逐,十三位國際級評審到場,將系列活動推向最高潮。  

Read More

屏東縣府攜手慈善團體彙整物資 送暖弱勢並提前防颱準備

  屏東縣府攜手民間慈善團體彙整物資,送暖弱勢並提前防颱準備。(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楊柳颱風來襲,屏東縣府攜手民間慈善團體彙整近一千九百份物資,關懷全縣在七月底因豪雨受創的獨居長輩、弱勢與受災民眾,陪伴渡過災害,並提前進行颱風的防災準備。 屏東縣府社會處指出,0728豪雨,屏東縣累積直逼莫拉克風災的驚人雨量,造成山區及鄉鎮道路多處坍方甚至中斷,許多弱勢民眾與獨居長輩,因連日豪雨無法外出,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楊柳颱風即將侵襲臺灣本島,為避免甫結束的豪雨災害尚未復原,新的颱風又造成災害影響,屏東縣府連結屏東縣佛教會、屏東縣慧光圓通普賢文教基金會及屏東縣幸福物資銀行委辦單位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調度一千兩百五十四份生活物資,配送至十二個鄉鎮弱勢家戶。 另外,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屏東分會則配送六百四十四份生活物資,結合全縣各鄉鎮強化獨老執行單位,共同關懷獨居長輩。 屏東縣府社會處長劉美淑十一日起偕同物資捐助單位進行物資發放與實地關懷,除感謝捐助單位的善心義舉外,也再次檢視山地易成孤島地區的備災物資準備狀況,確保民眾都能平安渡過災害。  

Read More

彰化縣楊柳颱風第1次防颱整備應變會議 十項裁示加強防颱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因應楊柳颱風侵襲,彰化縣長王惠美十二日在主管週報召開彰化縣楊柳颱風第一次防颱會議。並強調各局處務必全面啟動防颱應變機制、嚴陣以待、超前部署,全力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確保鄉親生命財產安全,並迅速完成各項防颱整備與應變作業。 王惠美指示十項強化防救災措施一、請各局處全面盤點救災人力、車輛、裝備、器材及各項開口契約,保持機動、隨時動員且相互調度支援,各局處並應與公所對應單位保持聯繫。 二、請各局處落實輿情監看與澄清不實訊息,並通知下轄單位、機構、企業、農會、漁會、學校立即啟動防颱整備。三、請警察局加強公告警戒區域(潛勢溪流、海邊、海堤)巡邏及勸離,另請新聞處及消防局加強宣導民眾於颱風期間儘量避免外出。四、請水資處落實田中、二水、社頭九條土石流潛勢區保全戶清查及建檔作業,必要時立即執行勸告撤離及強制撤離。五、請水資處提醒沿海六個公所加強防災整備,預先完成沙包、消波塊與大型抽水機布建。六、針對土石流潛勢區保全戶、沿海地區及弱勢族群如有疏散撤離需要,請社會處預先盤整收容安置場所及收容能量。七、請建設處、工務處要求各建築與施工工地廠商事先完成鷹架、路樹,及廣告招牌強固工作。八、請經綠處及工務處確認公共事業救災人力、車輛、裝備、器材整備,務必於停電、停水等狀況發生時第一時間處理。九、因應颱風帶來降雨,請各單位加強相關應變工作。 十、請衛生局、環保局預先規劃,於颱風過後立即啟動登革熱防治及環境清理,徹底清除積水與病媒蚊孳生源,降低疫情風險。

Read More

第六河川分署與南區水資源分署完成防災整備

  第六河川分署與南區水資源分署完成防災整備。(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與南區水資源分署因應楊柳颱風即將侵台,屆時南部地區,特別是台南、高雄以及屏東地區,將面臨短延時強降雨與持續性豪大雨威脅,需高度戒備。第六河川分署分署長謝明昌指出,目前轄區內共有六處破堤點,該分署已於十一日再次執行防汛巡查,重點檢視破堤工程施工進度、防汛準備狀況及潛在風險。另外,南區水資源分署所轄各水庫(攔河堰)已進行閘門運轉測試、發電機運轉測試及油料檢查等各項防汛整備作業均已完成,同時將密切注意最新氣象情資,與下游各單位維持縱橫向聯繫。 為全面檢視防汛準備情況,水利署十一日召開防汛整備會議。署長林元鵬於會中強調,自丹娜斯颱風以來,加上「0七二八」西南氣流影響,南台灣已累積驚人雨量。這次楊柳颱風對南部威脅同樣嚴峻,請各單位務必嚴加戒備,並與地方政府保持緊密聯繫,水利署也將全力支援防汛資源,如防汛塊、太空包、移動式抽水機等,確保防災應變效能。 第六河川分署分署長謝明,該分署已於十一日再次執行防汛巡查,重點檢視破堤工程施工進度、防汛準備狀況及潛在風險。所有破堤處均已依規定施設圍堰及影像監控設備,並備妥太空包等防汛備料。六河分署備有十四部抽水機,水利署也會協助調配全台各地之大型移動式抽水機,優先針對溪北地區、台南市區、地下道及高雄典寶溪、後勁溪排水系統等易淹水地點,加強調度與預佈。 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目前曾文水庫蓄水率約為百分之百,牡丹水庫蓄水率近百分之九十,該分署依最新氣象情資預先於十一日下午五時,加大調節性放水為每秒一百立方公尺以預留滯洪空間,並視降雨情形滾動調整水庫防洪操作策略,且於調節性放水前二小時,實施放水警報作業,提醒下游民眾注意,遠離河床,以策安全。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與南區水資源分署共同呼籲民眾,提前因應防範,備妥各項防汛整備措施,如加強住家洩(排)水孔、固定室外盆栽或招牌等物品與儲備數日防災物資等措施,可透過行動水情App與防災資訊服務網,隨時掌握最新水情資訊,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並建議善用「水情App」與「防災資訊服務網」即時掌握颱風動態,攜手降低災害風險。

Read More

衛福部資料更2300論文 選其中最佳9篇發表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12日指出,近14年來學術及醫療研究機構利用衛生福利部資科中心資料,產製超過2300篇研究成果,衛福部自其中選出葉克膜(ECMO)臨床應用療效等9篇辦理論文發表,吸引非常多學界與醫藥界人士參與。 探討慢性疾病與癌症之臨床研究論文方面,包括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林昭維醫師利用過去葉克膜(ECMO)適用症與病人年齡的就醫資料,透過AI模型輔助,分享葉克膜臨床應用之實務經驗;台北榮總醫師趙子凡就健保給付納入直接型口服抗凝劑(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DOACs),針對心房顫動患者使用效益與預後情形,提出精闢的研究成果。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醫師鍾國屏探討糖尿病患者使用各類降血糖藥物產生新生心房纖維顫動風險的結果評估。在研究方法上,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也提出在不同藥物治療效果評估時,如何控制已知或未知干擾因素的經驗。 台北醫大學教授邵于宣提出長效針劑與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對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治療成效與風險實證研究;林口長庚醫師姚宗杰針對部分因病情需要,需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兒童,綜整其相關副作用的風險,以保障兒童用藥安全。在傳染疾病方面,高雄醫學大學校長余明隆研究發現,治療糖尿病與高血脂之Metformin與Statin兩種藥物,有助於降低C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風險。 在環境空汙方面,台灣大學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詹長權研究指出,空氣中的粗懸浮微粒(PM10、PMCoarse)與腎功能惡化顯著相關。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黃彬芳研究也現,孕期與嬰兒期暴露於細懸浮微粒(PM2.5)及其重金屬成分鉛(Pb),會顯著增加孩童罹患氣喘與過敏等疾病風險。    

Read More

楊柳颱風影響14條離島及兩岸航線明13日全部停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楊柳颱風海陸警發布,交通部航港局天然災害應變小組通報明預估明(13)日共有14離島及兩岸航線計129航次全部停航: 1.基隆-馬祖:全部停航(一航次)。 2.南竿福澳-福州琅岐:全部停航(四航次)。 3.北竿白沙-福州黃岐:全部停航(四航次)。 4.金門-石井:全部停航(四航次)。 5.金門-五通:全部停航(24航次)。 6.高雄-馬公:全部停航(兩航次)。 7.布袋-馬公:全部停航(16航次)。 8.馬公-望安-七美:全部停航(兩航次)。 9.將軍-東吉:全部停航(兩航次)。 10.東港-小琉球:全部停航(50航次)。 11.鹽埔-小琉球:全部停航(六航次)。 12.富岡-綠島:全部停航(八航次)。 13.富岡-蘭嶼:全部停航(兩航次)。 14.後壁湖-蘭嶼:全部停航(四航次)。:】   航港局表示,受楊柳颱風影響,今日(8/12)已有四航線,計十航次停航: 1.南竿福澳-福州琅岐:部分停航(開航兩航次、停航兩航次)。 2.北竿白沙-福州黃岐:部分停航(開航兩航次、停航兩航次)。 3.金門-石井:部分停航(開航兩航次、停航兩航次)。 4.富岡-綠島:部分停航(開航11航次、停航四航次)。   航港局呼籲民眾颱風期間不要前往離島旅遊,以免因船班停航而滯留離島。

Read More

新北全國首創身障機構設立安寧病房 愛維養護中心用愛陪伴

全國首創身障機構設立安寧病房愛維養護中心「曉明軒」十二日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神父等人揭牌啟用。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委託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永和耕莘醫院辦理新北市愛維養護中心,為讓院民在熟悉的環境中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特別在中心三樓設立一間安寧病房「曉明軒」和一間隔離室十二日啟用;曉明軒有大片的落地窗面對台北商港遼闊的海景,及觀音山麓清脆翠山林和蟲鳴鳥叫,室內並散發精油的香味和心靈音樂,希望院民在家的陪伴和愛的關懷下,如破曉黎明之星,迎向新生。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愛維養護中心為市府在民國八十七年委託永和耕莘醫院辦理,專門收容心智及肢體功能障礙致生活無法自理,或不具行動能力的重度身障者,目前有一百六十多名院民,平均年齡近五十歲,看到家屬有陪伴臨終的需求,為避免到醫院來回奔波,在市府支持下全國首創在身障機構設立安寧病房,並結合淡水馬偕安寧團隊提供完善的服務。 「曉明軒」啟用儀式由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神父進行灑聖水及引領眾人祝福;他表示,主耶穌行奇蹟,讓各地送來的病患脫離身心靈的束縛;在現代則用專業的服務來回應病患和家屬的需求。「曉明軒」取自拉丁文Stella Matutina曉明之星的意涵,象徵光明、信仰與永恆,希望「陪伴走過黑夜、迎向永生」,回到主的懷抱。 永和耕莘醫院院長趙嘉倫表示,這是身心障礙機構設立安寧照護的第一個模組,希望和馬偕團隊協力,讓病患和家屬在愛的環繞下,走最後一哩路。 財團法人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表示,今年亦是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卅 五周年,在卅 五年前推動安寧照顧是非常辛苦的,從癌症、漸凍人到老人,身障者較少。她認為身障者的照顧比長照更加困難,安寧訴求身心寧的安頓,因此在安寧病房的每名照顧者就像是天使般聖潔。   全國首創身障機構設立安寧病房愛維養護中心「曉明軒」揭牌啟用,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趙永吉神父(右)為安寧病房灑聖水祈福。 (記者吳瀛洲攝) 愛維養護中心主任簡美婷表示,在與家屬溝通服務時,家屬主動提出希望能在愛維終老,因此逐步從安寧教育宣導做起,再到安寧文化的建立,目前全中心有廿八名簽署拒絕急救插管等,有八人預立醫囑,在院內也曾為一名無親屬的阿河伯辦理告別式,由社工同仁幫忙捧斗、骨灰甕到完成樹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