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查獲我「網攻平台」 資通電軍:老調重彈絕非事實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國國安機關近年已查獲資通電軍所屬數十個網攻平台,將依據規定,對台獨分裂勢力採取一切必要的懲治措施,依法「終身追責」。資通電軍指揮部於二十二日表示,此種老調重彈之無端指控,絕非事實;反而凸顯中共引用內國法規,系統性操作輿論,型塑長臂管轄、打擊我軍士氣的企圖。 中國央視總台國防軍事頻道「礪劍」宣稱,我國資通電軍,是由「台獨勢力豢養的臭名昭著的網軍」,近年來偽裝成駭客組織,通過漏洞掃描、密碼爆破、釣魚郵件攻擊等初級網攻手法,試圖竊取中國敏感資料和重要情報資訊,性質極其惡劣。 對此,我國資通電軍重申,資通電軍負有國防資訊及網路防護等核心任務,將持續戮力捍衛數位疆土,堅實資安韌性,無懼任何威脅,更不會動搖抗敵意志與士氣。

Read More

探索台灣蕨類王國歷史 典藏植物園蕨對好看!

台北典藏植物園志工為市民講解。(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公園處二十二日表示,台北典藏植物園匯集來自不同氣候帶的四百六十二種植物,其中蕨類、蘭花與附生植物區尤為豐富。蕨類不僅能淨化空氣,其千變萬化的葉形更令人賞心悅目,是調劑身心的絕佳綠色夥伴。 蕨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維管束植物之一,園區內收藏多種代表性蕨類植物,其中附生植物區懸掛的「鹿角蕨」最具特色。其孢子葉形如麋鹿角,營養葉則包覆樹幹或岩石,宛如盾牌般優雅奇特。鹿角蕨近年成為栽培新寵,您可在園中近距離觀察它如何以附生方式,在有限空間中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張力。 台北典藏植物園不只是植物展示空間,更是一座沉浸式自然教室。園區模擬台灣由低至高海拔的生態環境,透過志工專業導覽,無論是親子家庭、學校團體或植物愛好者,都能深入淺出地認識各類植物生態,展開一段生態探索之旅,感受植物在不同氣候環境中的萬千變化,彷彿從平原緩緩走進雲霧繚繞的高山。 公園處表示,保留綠地給予後代,是都市規劃的重要趨勢。台北典藏植物園作為城市綠網的一環,不僅提供市民優質的休憩場域,也肩負起推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教育的使命。園區對蕨類等台灣原生植物的分區收藏與主題展示,展現市府對在地生態價值的重視,期望藉由都市植物園的力量,喚起大眾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讓生態保育的種子,在每一位市民心中萌芽。

Read More

竹縣府新加坡交流文化、教育與永續治理經驗

竹縣府團隊赴新加坡交流文化、教育與永續治理經驗,借鏡國際經驗,深化新竹縣文化治理實力與城市品牌形塑。(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強化文化政策視野與城市發展策略,新竹縣長楊文科率領縣府教育與文化團隊赴新加坡考察,此次行程涵蓋STEAM教育、文化展館、美術館營運及永續治理等領域,期盼借鏡國際經驗,進一步深化新竹縣文化治理實力與城市品牌形塑。 新竹縣素以深厚的客家文化與多元族群融合聞名,新加坡同樣也是多元族群共構的社會,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逾七成,包含閩南、潮州、海南與客家等族群,其中客家人約佔8%。 縣長楊文科在座談交流期間聚焦美術館營運與自籌財源策略,包含企業贊助、品牌聯名、教育推廣商品化等方式;新加坡方面分享其以多元收入結構支持公共服務的成功模式。議員邱靖雅關心館藏來源與典藏策略,吳旭智議員聚焦教育整合與服務設計,甄克堅議員則關注組織運作模式與治理架構等問題。 楊文科說,近年縣府已推動的垃圾熱處理設施建設,提升焚化效率與能量回收,這些相關措施正逐步構築更宜居、永續的居住環境,與文化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的雙軌驅動。縣府將持續推動關鍵的教育創新培育下一代,並且建設美術館等重大文化設施,深化教育與文化融合、促進公共參與,並以永續為核心價值,讓文化成為驅動未來、連結世界的力量。 教育局表示,參訪團隊成員所提出的館舍管理、跨國合作、文化資產保存與美術館制度等專業問題,展現新竹縣在文化治理面向的縝密關注與厚度,也讓新加坡館方印象深刻,展現新竹縣在文化治理上的企圖心。

Read More

竹北媽攜手白沙屯媽迺竹北 雙媽首度全程自由行

竹北媽攜手白沙屯媽迺竹北,「全程自由行」讓作客竹北的白沙屯媽祖想停想走自主安排、盡情遊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超越竹北邁入第二部曲「二0二五竹北文化祭」以「粉紅炫風幸福同行」為主題的祈福贊境活動,將於十月十一、十二日展開,活動結合宗教信仰、文化傳承與城市美學,兩天的路線廿二日正式公開。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此次的遶境活動共兩天,第一天自位於光明六路與九路間的縣政六路區段之紅壇起駕,行程為高速公路以西;第二天則從天后宮起駕,範圍在高速公路以東,兩日總長近三十公里。 鄭朝方說,此次最為特別的是白沙屯媽祖首度來到竹北贊境,為尊重祂的獨特性,因此特別以「全程自由行」的預計規劃路線,讓作客竹北的白沙屯媽祖想停想走自主安排、盡情遊歷。 代表會主席同時也是竹北天后宮主委林啟賢說,竹北是一座兼具信仰、文化與幸福感的城市,這一次竹北媽跟白沙屯媽共同為竹北成為最大縣轄市來祈求全民平安,是百年來難得的盛事,路線規劃與整體安排,他都跟白沙屯廟方以及市公所共同討論,並且尊重宮廟,希望讓大家可以感受到滿滿心意。 拱天宮主委洪文華表示,白沙屯媽祖贊境無數,首度到大新竹的竹北科技城自由行,保佑護國神山產業聚落的生活圈百姓,他與廟方都相當期待。 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超越竹北第一部曲的新月沙灣海洋音樂祭,展現了竹北的青春能量與音樂文化;而第二部曲祈福贊境,以「粉紅炫風 幸福同行」為意象,他也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及全國香燈腳一起「與神同行」,共同迎接竹北文化季的盛大時刻。

Read More

暑假打工羅警逮捕外籍學生車手

羅東警方鎖定詐欺車手進行交易。(警方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根據「打詐儀錶板」統計,一一四年至七月宜蘭縣詐欺案件多集中在宜蘭市、羅東鎮及冬山鄉等人口密集地區,前三大手法依序為「假投資」、「假網拍」及「假交友」。在警方、金融機構與超商共同防堵下,今年已成功攔阻二佰三十八件詐騙,保住金額逾一億三千二佰四十三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四十七件,阻詐成效顯著。其中,羅東分局與轄內金融機構合作,共攔阻七十三件,金額達二千六佰四十六萬元。 此外,羅東分局今年已查獲詐欺集團八件,扣得不法所得逾一千四佰四十萬元。近期更破獲一起外籍留學生擔任詐欺車手案,受害人因聽信「保證獲利」投資話術,投入逾一千萬元,最終血本無歸。警方指出,詐騙集團經常鎖定暑期學生,以「高薪無經驗可」、「輕鬆賺獎金」為誘餌,實則讓年輕人誤入陷阱,背負刑責與賠償風險。 羅東分局提醒,詐騙訊息常透過網路散播,標榜「穩賺不賠」的投資多為陷阱。民眾若遇可疑訊息,務必查證來源,切勿輕信。若有疑慮,請立即撥打「一六五」反詐諮詢專線、「110」或至派出所尋求警方協助,以守護辛苦財產安全。

Read More

榮光不滅.英雄永存 花蓮榮家向823砲戰英雄致敬

八二三砲戰勝利六十七週年前夕,花蓮榮家二十二日舉辦「榮光不滅.英雄永存」活動,向曾經於戰火中守護家園的榮民英雄致上最深敬意。(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紀念八二三砲戰勝利六十七週年,花蓮榮家二十二日舉辦「榮光不滅.英雄永存」活動,向曾經於戰火中守護家園的榮民英雄致上最深敬意。 花蓮榮家表示,此次活動首先播放八二三砲戰回顧影片,讓曾親歷砲戰的英雄與榮家住民們一同回顧那段軍民齊心,浴血奮戰的歷史時光,向所有參戰的榮民英雄致敬。 花蓮榮家強調,目前花蓮榮家共有十二位曾參與八二三砲戰的榮民,他們皆是珍貴的歷史見證者。為表彰他們的英勇事蹟,榮家特別準備「八二三砲戰英雄」紅色掛帶,由家主任游文勇親自為榮民伯伯配戴,並向每位參戰英雄致意,表達榮家對他們當年參與八二三砲戰英勇事蹟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 花蓮榮家指出,其中一位九十七歲參戰榮民熊興保感動的分享他當年參戰的日子,他說,當時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從未退縮,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堅守家園。情真意切的言詞,深深打動在場住民的心。 花蓮榮家表示,活動現場除了六位參戰英雄外,養護堂還有幾位因為身體臥床無法前來出席活動的榮民英雄,游主任也特別前往養護堂,將八二三砲戰英雄掛帶為他們配戴。 榮家主任游文永表示,正因為有這些榮民長輩保家衛國的精神,才有今日台海安全與安定的生活,花蓮榮家將持續秉持這份服務初心,結合更多社會資源,打造安全、溫馨、有尊嚴的生活環境,讓長輩們都能在愛與關懷中安享幸福晚年。

Read More

農曆七月鬼門開 六福村惡靈餐廳開放惡鬼們搶先預約

六福村萬聖節限定的「惡靈餐廳」,不只是一場用餐,更是一場驚悚的沉浸式體驗,邀您和好兄弟一起用餐。(六福村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農曆七月「鬼門開」,好兄弟們紛紛重返人間,六福村也將在廿二日午夜子時開啟通往靈界的大門,全台最大萬聖慶典「墓碑鎮」即將盛大登場,期間限定的「惡靈餐廳」廿二日廿三時線上訂位開放預約,九月六日正式營業午晚餐。 六福村表示,邀請民眾與好兄弟們共進大餐,在詭譎光影的氛圍中品嚐今年全新推出的「亡靈屍骨雙人特餐」,重達四十盎司的戰斧牛排,邊啃邊沉浸在媲美百老匯規格的驚悚舞台劇。其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表演「折骨舞」,將由來自美國達人秀的冠軍團隊重磅回歸演出,以超越人體工學的柔軟身姿大秀詭異舞技,挑戰觀眾的極限視覺感官。 今年六福村萬聖節限定的「惡靈餐廳」,不只是一場用餐,更是一場驚悚的沉浸式體驗,「亡靈屍骨雙人特餐」豪邁四十盎司戰斧牛排等,分量可供四人享用,由鮮蔬沙拉、英式炸魚排與豬肋排組成,化身「骷髏的五臟六腑」,讓用餐氣氛更加毛骨悚然,另外也有各式膽戰魂飛待人特餐,精心設計的萬聖造型搭上美食,讓消費者一起和好兄弟飽餐一頓。 餐廳內將上演今年全新推出的限定舞台劇,鬼娃芮妮將在薩滿的詛咒下甦醒,舉辦一場神秘舞會,來賓開心沉醉其中,然而這背後竟是一場陰謀,隨著亡靈與吸血鬼齊聚舞池,整場宴會化為一場永無止境的詛咒之夜,六福村邀請你參與盛宴,一起享受今年的萬聖節。

Read More

花蓮市「大地食堂」夏令營 學童樂在文化體驗

小朋友親自動手用竹子製作竹杯,成為難忘的暑期回憶。(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舉辦「大地食堂,跟著部落採集去原民自然智慧體驗夏令營」,活動。透過兩天的課程,參與的學童們在自然環境中實地體驗原住民族生活智慧,學習野菜文化、族語吟唱以及傳統工藝,紛紛表示活動既有趣又充實,讓他們對自身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花蓮市公所表示,夏令營課程結合原住民族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傳承,帶領小朋友走入大自然,認識在地野菜,並親手以刺蔥野菜製作小餅乾,動手用竹子製作竹杯。孩子們說,做餅乾真的很好玩,自己做的味道特別好吃!、第一次學會做竹杯,好有成就感!課程中更融入族語教學與吟唱,孩子們能用族語自我介紹,進一步貼近並體驗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 花蓮市公所舉辦「大地食堂,跟著部落採集去原民自然智慧體驗夏令營」,活動,吸引許多青少年參加。(花蓮市公所提供) 花蓮市長魏嘉彥出席夏令營結業式,與孩子們一同分享學習成果。他表示,很開心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參加市公所用心籌辦的活動,更令人感動的是孩子們能在短短兩天內學習到竹工藝、野菜料理以及族語表達。他期盼孩子們能持續學習,將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讓花蓮原住民族的文化能夠在下一代深耕與延續。 參與的小朋友們表示,這次夏令營不僅交到了新朋友,也讓他們認識族語與傳統文化,尤其在美崙山上實地尋找野菜,並親手製作料理,成為難忘的暑期回憶。

Read More

公務保密研習 張善政:持續強化市府資安防護

114年公務保密研習,張善政市長:持續強化市府資安防護。(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二日上午前往市府大禮堂,出席「桃園市政府一一四年度公務保密全面守護—守密為本.防範洩密研習」。張善政表示,資安防護是市府團隊的重要工作,近期已責成智發會將府外單位網路連線拉回府內,統一經由政府網路閘口,並委由資安廠商把關,以防範潛在資安事件。同時也提醒市府同仁,應妥善管理桌電、筆電、手機等設備及個人密碼資訊,共同維護市府資訊安全。 張善政提到,目前部分科技公司已提供「遠端清除」功能,若手機遺失,可立即透過App抹除資料,避免機敏資訊外流,政府體系亦可借鏡此作法,進一步建立完善的資安管理機制。 公務保密全面守護、守密為本,防範洩密研習內容。(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分享,過去任職行政院時,曾處理駐外單位網路安全連線問題,並成功爭取外派資訊人員,以此強化駐外單位的資訊安全,有效保障國家機密。 政風處表示,為提升市府同仁的公務保密素養與風險意識,本次研習以「公務保密十大要領與迷思」為主題,邀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榮德進行專題演講,內容涵蓋文書保密、資訊保密及採購秘密等面向,透過深入解析,增進同仁對公務機密的警覺性與責任感,降低洩密風險,維護市府公信力及行政品質。 包括市府政風處長吳滄俯、秘書處長于建國、法務局長賴彌鼎及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榮德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Read More

中央大學合作美德州名校 引領台灣能源轉型與太空發展

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副校長 Joe Elabd 博士交換禮物,積極推動雙方的交流合作。(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積極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八月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深化合作。蕭述三校長率團親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主持簽署合作意向書,攜手推進碳封存與地熱研究。同時,也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交流合作,強化太空科學發展,拓展跨領域學術交流與人才培育。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合作,由蕭述三校長親自主持簽約,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調查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BEG)締約合作,象徵兩校合作進入新階段。(中央大學提供) 目前已規劃具體合作計畫,包含德州大學碳封存中心研究人員參與國科會碳封存計畫,共同進行桃園碳封存試驗場的三維地質模型建置與封存量研究;此外,Wisian 教授也將擔任中央大學地熱探勘計畫的顧問。蕭述三校長強調,台灣自二0二一年宣示二0五0淨零碳排以來,再生能源與碳封存都是重要路徑,兩校的合作將加速台灣在關鍵淨零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蕭述三校長指出,中央大學作為台灣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的領航者,今年六月完成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首次參與國際登月計畫並刷新最遠飛行紀錄,顯示台灣在太空領域的實力。此次與德州農工大學的會談,除加強專業研究外,也將建立實質互訪機制,透過人員交流與學生培育,培養具全球視野的專業人才,推升台灣太空科技的發展。 中央大學同時與美國德州兩所名校合作,展現在能源永續與太空探索領域的雙軌布局。未來,這些合作不僅將深化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也將提升台灣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太空科學發展的能見度,為環境永續與科技創新注入新的動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