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關鍵棲地柯林第二湧泉池,林業署宜蘭分署攜手農業部等單位,並結合專業力量與在地參與,執行外來種魚類移除。(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清澈湧泉再現生機,讓原生魚群回到熟悉的家園!位於蘭陽平原濕地暨溪流保育軸帶關鍵棲地柯林第二湧泉池,成為跨域合作與「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示範場域。此次「柯林第二湧泉池─外來種魚類移除環境教育活動」由林業署宜蘭分署號召,攜手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及志工團、在地組織河川教育聯盟共同合作,共計五十人次參與,結合專業力量與在地參與,期望將棲地營造成可長期維持原生物種繁衍與生存的棲地,兼顧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福祉。
柯林第二湧泉池是該軸帶關鍵湧泉之一,過去為私有土地,後由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購買並營造成生態湧泉池,大部分水岸保留自然土坡,不僅為原生水生生物提供穩定水質與多樣棲息空間,也為周邊濕地與溪流生態提供生態支持。
湧泉的清澈水源同時具有灌溉與維持地下水循環的價值,然而,依據宜蘭分署一一二年生態調查成果顯示池內存在外來種魚類入侵問題,包括雜交吳郭魚、雜交小鯽及橘尾窄口鯽,對原生魚類構成壓力。
為回應這項挑戰,此次行動導入外來種移除示範教學,藉由網捕法、垂釣法及籠具誘捕法等現場操作,移除的外來魚將由委託單位統一集中處理,銷毀或做成魚肥,不讓牠們再重返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