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傲視人生

台南市成大南工板金一甲 ◎陳主孟 自我行銷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在應徵工作時,可以派上用場把自己當做一個商品,推銷給面試官,有點類似毛遂自薦,但要實話實說,誇飾的內容點到就好,太高傲的態度也不行,接著就是門面,服裝可以輕鬆,但不行隨便,帶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在團體中經常扮演溝通的角色,協調到大家理念一致,也竭盡所能去完成他人派給我的任務,但執行前會三思跟沙盤推演。從小在班上是個高個子,所以很顯眼,常被提名,但我會去了解組織內部,再決定是否要接下重任。在國三的綜合活動課要辦同樂會,老師把活動負責人直接填上我的名字,最終票選的結果是要訂速食店的套餐,要點餐還要收錢,而且每個人的套餐都不一樣,點餐的時候更加困難,當時也有幾個熱心同學,協助我完成這個活動,小狀況是不能用線上點餐,只能到實體店面去一個一個慢慢點,最後順利完成這場同樂會。 經歷這次活動,深刻體悟身為團隊的領導者要懂得知人善任,而且要有危機處理的能力,雖然要承受壓力與責任,但完成任務的那一刻會很感動。 從小就對宗教文化比較有興趣,將來想去學木雕跟彩繪,想了解如何把神像妝點的栩栩如生。 未來希望能為傳統工藝出一份力,讓大家清楚明瞭工藝師的工作內容跟付出的勞力心血。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自我的期許,而且會做得非常完美,肯定我,就是你的收穫。

Read More

中山附醫醫點家 醫護小幫手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與台灣微軟公司30日於中山醫學大學舉辦「健康台灣×生成式AI醫點家臨床應用發表會」,正式推出由中山附醫人工智慧中心自主研發的生成式AI平台「醫點家」,該平台結合臨床需求與生成式AI技術,協助醫護人員降低文書與行政負擔,優化流程。 中山附醫指出,台灣醫療體系長期承受人力緊縮與結構性失衡,醫療人員與患者皆承受繁複臨床流程的高壓。「醫點家」正是在改善臨床困境的背景下誕生,建立安全、標準化且可整合的智慧應用架構,透過多模態生成式AI整合異質資料,依臨床需求自動分析,並以模組化設計,讓醫護人員從使用者躍升為智慧醫療推動者。 「醫點家」設計從臨床第一線出發,聚焦協助醫療人員因應行政壓力與人力不足。平台架構分為兩大核心:其一為整合院內資訊系統與多模態AI技術的主平台,支援任務分流與全院部署;其二為「小幫手」模組,讓使用者依情境自主指定資料來源與AI模型,並以自然語言建立自動化流程,完全免程式門檻,使醫護能主導工具建構與流程優化,實現臨床賦能與智慧自主。 總院長蔡明哲指出,「醫點家」的落地實踐也促成中山醫學大學衍生新創企業賦拓智能公司成立,品牌名稱源自日文「Futago」,象徵AI與人類協作共生,提供低門檻AI開發環境,讓臨床人員自主設計並導入智慧任務,並透過「小幫手」串接醫院資訊系統,建立臨床工作流的數位孿生模型,協助優化決策並提升流程效能。 發表會展示多項應用成果,包括AI臨床摘要工具與無程式化任務編輯平台,充分展現平台實用性與擴展性。中山醫大與中山附醫將持續深化臨床與資訊整合,攜手台灣微軟打造兼顧創新與合規的智慧醫療新典範。

Read More

〈彩繪人生〉周大觀全球熱愛生命獎 肌萎天使鄭鈴 突破100公分高度

坐在輪椅上的鄭鈴以畫筆完成她更美麗的人生。 鄭鈴1980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曾為聯合報青春名人堂圖文作家,從小與父親和弟弟相依為命,4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10歲時,病症開始逐漸惡化,需依賴輪椅生活。坐在輪椅上以100公分的高度觀察與感受世界,突破眼前的限制,透過繪畫展現對生命的熱愛。 依賴輪椅生活的鄭鈴,因緣際會進入罕見疾病基金會繪畫班,打開鄭鈴另一個生命的契機。她說由於疾病的折磨,行動受限,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自在悠遊,生理和心理都飽受壓力。畫畫正好讓她有了一個抒發情緒的空間,讓她找到寄託。 2010年,鄭鈴進入文化大學推廣部,遇見了深刻影響她人生的老師-陳璐茜。陳璐茜老師從未將鄭鈴的身體障礙視為限制,反而引導她將這些限制轉化為獨特的繪畫風格,讓創作與想像力為她的生命注入希望。 仔細欣賞鄭鈴的畫作,在小小的畫布上,她用針筆構圖,畫出可愛的圖騰,並敘述身體與某種頑強的異物抗衡,再用壓克力彩推疊生命的態度。 由於肌肉萎縮造成手的力量不足,鄭鈴的使用的媒材多以針筆、拼貼為主,創作的畫布尺寸也因此受到限制。對她來說「每一個作品,都是一個生命的過程」,鄭鈴的創作源頭,是她心中想表達的信念,也是她的生命經驗。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出版書籍和舉辦個展的她,至今完成了3本出版品,還有舉辦過4次的個人展覽。

Read More

〈中華學園〉趣味烏魚季

新竹縣新湖國小三年一班 ◎廖怡茵 爸爸帶我們參加熱鬧非凡的竹北烏魚季活動,當天有四個精彩的關卡,讓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第一關是醃製烏魚子,我們領到一片新鮮的烏魚子,先將它放在鹽巴上按壓三十分鐘,再拿到陽光下曬,覺得既新鮮又有趣。 第二關是拉捕魚網,我雙手抓住魚網,用力一拉,把漁網拉上岸時,我看到漁網裡裝滿了魚、蝦子和小螃蟹,覺得好驚喜。 第三個關卡是製作一夜干,我們先把魚殺菌,接著在魚身上撒鹽,最後將它掛起來曬乾,過程雖然麻煩,但是是好玩的體驗。 最後一道關卡是最簡單的串丸子,我們把串好的丸子拿去烤網上烤,沒多久香氣就撲鼻而來。熱騰騰的烤丸子,讓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品嘗,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參加這次的竹北烏魚季活動,讓我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也體驗了平時難得嘗試的烏魚活動,這一天充滿趣味和笑語,讓人難以忘懷!

Read More

28歲女糖尿病失控 腎病變

提醒林正浩醫師,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還更快,千萬不要仗著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糖尿病早已經不是中老年人專利,近年臨床發現,40歲前發病的糖尿病患者有明顯增多趨勢;高雄阮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正浩指出,國內外調查研究也證實,早發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導致腎臟、心臟及眼睛等病變及併發症的進程比中老年型糖尿病患者更加快速;提早8至10年就必須洗腎,對患者的家庭與工作等生涯規劃無不造成巨大衝擊。 林正浩醫師指出,28歲高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22歲就罹患糖尿病;她為了早些實現經濟自由而從事餐飲娛樂業大夜班,近期雖然體重稍增,但更常感覺倦怠、疲勞,除了雙腿水腫,還有泡泡尿,就診時臉色灰黑,經血液尿液檢查及腎臟切片報告顯示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顯然她在壓力與未按醫囑規律吃藥下,對腎臟造成損害的進程速度比一般快得多。 另一名年僅28歲從事金融業、同樣有糖尿家族史的蔡小姐,未成年就確診糖尿病,近期因為情緒困擾以致飲食無節制,體重肥胖級,不但血糖失控又忽視門診追蹤,在高血壓、嚴重水腫、啤酒尿情況下就醫檢查,報告也顯示必需洗腎的結果。 林正浩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是尿毒症主要原因,當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全身血管產生病變,腎臟微血管也受到傷害使腎臟功能受損惡化,一旦與微白蛋白尿症狀合併,就是糖尿病腎病變了,未及時積極治療、洗腎,將成危及生命的腎衰竭。 微白蛋白尿是腎臟病變徵兆,尿液中出現過多蛋白質,可能使尿液產生泡沫。當尿液泡沫過多且不易消散,俗稱啤酒尿或泡泡尿時,同時下肢或全身性水腫、高血壓、倦怠感、血尿等症狀則是腎臟損傷的信號,出現以上情況務必及早尋求腎臟科醫師協助,盡快就醫診斷。 林正浩醫師說,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常見原因包括,1.三餐不規律、攝食過多精緻糖和加工食品,運動量不足;2.對血糖偏高警覺性低,未及時治療;3.情緒低、忙碌或壓力大,影響飲食和用藥的規律性及遵從性;4.胰島素細胞功能退化速度比中高齡者快,血糖更難控制。

Read More

〈中華學園〉水藍色桃花源

台南女中一年四班 ◎蔣沐蓉 曾經有某段時期,我被步調匆促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每天都感到心煩意亂、無法集中精神,只覺得自己長期萎靡不振。某日,好不容易擠出了一個空閒的下午,我決定到海邊散散心。 到達海邊時正值中午,刺眼的陽光加熱了空氣,眼前是被熱浪模糊的視野。我待在沙灘上建築物下的陰涼處,遠眺無際的海洋。無人想領略日正當中的毒辣,沙灘上的人寥寥無幾,陽光使遠處的海反射出一片銀白,粼粼粼銀光閃耀,海面平靜得看不見一絲浪花,而靠近岸邊的海是剔透的淺藍,以一波波浪花鑲邊點綴。看著這片海洋,我感受不到炎熱,反而備感清爽。從家到這裡的車程不過二十分鐘,我卻覺得自己抵達了世外桃源,獲得了偌大的平靜,煩憂皆被美麗的浪花帶走。 時間悄悄地推進,沙灘上愈來愈熱鬧。看著嬉戲的人們,我突然地有了興致,脫去鞋襪,徑直走向大海,溫暖的細沙包覆著腳底,此刻的一切都令人心曠神怡。到了岸邊,我小心翼翼地踩入浪花,那瞬間感到腦中的灰塵都被沖淨,豁然開朗。我更大膽地向前,使海水淹至小腿,抬頭一看,此時的光線減弱了許多,午後的強光已被更柔和的橘黃色夕陽取代,海洋一片蔚藍,偶爾有一點點黃色陽光閃亮映入眼眸,當時的我腦中只有一句話:「所謂桃花源就是這般美麗。」 在這個下午,我原本萎靡的心彷彿也隨西落的夕陽緩緩沉入海中,周遭的聲音都變得模糊,如隔萬里。我靜靜地感受波浪水流,閃現的每一道光影都如詩如畫。 經過那個奇妙的下午,我彷彿進入了一個水藍色的桃花源,從此能夠重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得來不易的平靜。祝願每個人在這紛擾的世界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桃花源。

Read More

〈安全駕駛藥注意〉鬆弛劑散瞳劑 皆屬危駕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路局提醒民眾,服用部分感冒藥、肌肉鬆弛劑等特定藥品,可能引起嗜睡、頭暈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影響駕車,如醫師或藥師叮囑或藥品仿單或藥袋有註明不宜開車者,請避免駕駛車輛。 公路局指出,可能對駕駛造成影響的藥品包括安眠藥、麻醉藥、散瞳劑、部分止痛藥及感冒藥 、部分抗組織胺藥、部分降血糖及血壓藥、部分抗焦慮及憂鬱藥、部分抗精神失常藥品,民眾如正服用這些類別的藥品,一定要向醫師或藥師查詢是否會影響駕駛車輛。 公路局表示,像安眠藥、部分感冒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都可能引起嗜睡、頭暈或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增加交通事故風險。此次指引特別整理了常見可能影響駕駛的藥品類別,用藥後應自我檢視,幫助駕駛人判斷是否適合上路。 公路局公布之指引也提醒民眾,若在行駛途中感到身體不適,應立即將車輛安全停靠路邊,若出現低血糖情況,需及時補充快速升糖食物。此外,也建議駕駛人在用藥後,如身體不適,改搭乘大眾運輸、計程車或代駕服務,或請親友接送,以確保行車安全。 公路局表示,已將常見用藥安全駕駛指引置於168交通安全入口網之教材文宣項下。另外,為加強宣導,公路局除將該指引提供予食藥署,請其協助將指引透過醫師或藥師在開藥及用藥時,對相關影響駕駛之藥品,提醒民眾避免駕車,以維行車安全;也提供各縣市政府及各區監理所站,希望透過多元管道加以宣導。

Read More

〈中華學園〉從動畫中看見的夢

台南市九份子國小六年三班 ◎柯雨瑄 在一次電腦課中,老師要讓我們用程式製作出小動畫。聽完解說後我們毫無頭緒,愁眉苦臉,不知該如何是好。 接著老師說,要先抓關於動畫的圖片後,才能開始使用程式。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難題讓我舉雙手投降。不過「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環繞在心頭,我決定再試一次。幸好,在老師指導下,終於完成了非常複雜的程式小動畫。這次的經驗,讓我更相信失敗是走向成功的基底這概念了。 看著自己用心製作的動畫時,我領悟到,每一個小小成就,都是一點一滴拼湊、累積的成果,就像我做的動畫,要具備創意、縝密邏輯,還有無比的耐心,才能將一張圖片、一個人,加入繁複的程式中,讓他們注入新生命動起來。因此,不要小看人生中,一些小小的舉動的堆疊,這些細碎的踏步,將成就最美麗的夢。

Read More

涼感/清熱藥布 依急慢性症狀選用

中醫師李宜津說,急性紅腫痛建議使用涼感或清熱藥材貼布;慢性舊傷或勞損可選擇溫熱活血貼布,均避免長時間或大面積連續使用。(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因肌肉痠痛、關節不適,甚至運動扭傷,選擇貼藥布緩解症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宜津說,市面上藥布種類多,從西藥貼布到中藥膏藥,各有不同的作用機制與適用時機,使用時應依症狀選擇,急性紅腫疼痛建議使用涼感或清熱藥材貼布;慢性舊傷或勞損則可選擇溫熱活血貼布。 李宜津指出,常見的西藥藥布均含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成分,如雙氯芬酸、布洛芬等;多為乾性貼布黏貼方便,藥效穩定,透過局部皮膚吸收後,可以快速緩解局部疼痛與腫脹,並具有抑制炎症反應的效果,特別適合急性扭傷或關節發炎等問題。 中醫藥貼布依製程和用途可分為乾性與濕性,乾性貼布通常適用於慢性勞損或舊傷疼痛,常含有草烏、玄參、乳香、沒藥等成分,具有袪風濕、溫裏、清熱及活血化瘀的功效。乾性貼布依照劑型,又可再分為油性與水性兩種,前者如通透活血膏藥布,藥布黏性高、厚度較薄,適合貼於活動頻繁的關節或肌肉,具有較高的穩固性,常用於慢性勞損或舊傷疼痛,但也因製程及黏性強,對於皮膚敏感患者,部分會有過敏的情形發生;後者如金絲膏藥布,主要為高分子聚合物製成,厚度較厚、黏性低,對敏感肌膚較友善,也有局部保濕效果。 李宜津說,中醫濕性貼布則以中藥粉末製成膏狀,需要再以外層貼膠固定。急性期可選擇含清熱解毒與祛風止痛藥材的貼布,例如含黃柏、冰片、天南星等成分,如如意金黃散藥布,幫助清熱消腫止痛,抑制發炎反應;慢性期可選擇溫經活血的貼布,如好骨膏內含附子、桂皮、當歸、紅花等成分,改善循環、舒緩舊傷痠痛。 李宜津提醒,使用藥布每次貼敷約4-6小時,避免長時間或大面積,連續使用若出現紅腫、刺癢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取下並清潔皮膚。孕婦、哺乳期婦女、幼兒或體質特殊者,建議諮詢醫師再做使用。

Read More

〈中華學園〉女孩與貓咪

台北市和平實小四年欒樹  ◎陳楚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