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地檢署偵辦國際詐欺集團成員4嫌偵查終結並提起公訴

台東地檢署偵辦國際詐欺集團成員黃姓被告等4人,偵查終結並提起公訴。(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地檢署偵辦跨國詐欺集團重大案件,偵查終結,一日將黃姓被告等四人依涉犯人口販運、組織犯罪及妨害自由等罪嫌,提起公訴,揭露國際詐騙集團以「高薪工作」為誘餌,誘騙台灣民眾赴海外從事非法電信詐騙惡行。 檢方指出,被告自去年八月起,加入設在緬甸苗瓦迪地區的詐騙園區,為招募人員從事網路詐騙,假藉介紹到泰國工作,謊稱待遇優渥、自由返國,誆騙多名台灣民眾前往海外工作。 受害人一旦抵達,即被沒收護照、限制人身自由,並遭武裝人員控制,強迫從事假投資、真詐財的網路詐騙行為。 若不服從或未達業績,受害人即遭電擊、體罰、關禁閉等非人待遇,甚至需支付鉅額「贖身費」才能返國,形同被販賣的「豬仔」,淪為國際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檢方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及「刑法」等相關法條提起公訴,認定被告以營利為目的,運用詐術、恐嚇及拘禁手段控制受害人,手段惡劣、犯罪重大,對人權與社會秩序造成嚴重侵害。 台東地檢署強調,將持續追查幕後主嫌及上下游共犯,配合行政院與法務部推動的「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掃蕩跨境詐騙及人口販運犯罪,維護國人安全與法治正義。  

Read More

台東鳳梨釋迦再獲新增出口註冊農戶名額及面積外銷量能持續升級

台東鳳梨釋迦再獲新增出口註冊農戶名額及面積,今年預估外銷量將突破6300公噸。(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鳳梨釋迦外銷再傳佳績,台東縣再增四十九戶果農與約八十五公頃栽種面積,成功通過出口註冊,讓高品質鳳梨釋迦持續擴大外銷能量,預估今年外銷量將突破六三00公噸,讓台東鳳梨釋迦在國際市場上更加亮眼。 縣長饒慶鈴強調,面對中央在國際談判上的限制,縣府選擇積極作為,持續精進品質、強化檢疫規範,成功重返大陸市場。 縣府近兩年已協助五九六戶果農、一0一五公頃果園完成註冊,此次再新增農戶與面積後,累計已達六四五戶、一一00公頃,預估今年出口量可再增加六八至八五0公噸。 農業處表示,去年因康芮颱風影響,鳳梨釋迦產量一度減至六九00公噸,外銷四七00公噸。今年產量有望回升至九000公噸,預估外銷量將突破六三00公噸。除穩固中國市場,縣府也積極拓展新加坡、日本等多元通路。 台東縣自二0二二年起與台東大學合作,建立「鳳梨釋迦外銷品質管理規範」,從採收、清洗到包裝全面標準化,強化出口品質。除外銷外,內銷也同步啟動,目前已進駐全聯與家樂福超過一四00家門市,去年產季銷售量突破十二萬公斤。 展望未來,饒慶鈴表示,台東鳳梨釋迦已成功進軍北京山姆會員店,並推動精品化銷售,轉型逐粒包裝。縣府更補助三家包裝廠導入自動化清潔設備,提升整體競爭力,持續讓世界看見「台東出品、品質保證」。  

Read More

廖仁彬水墨展「大地的山韻水色」民治市政中心登場

水墨畫家廖仁彬「大地的山韻水色」創作個展,在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登場。(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水墨畫家廖仁彬「大地的山韻水色」創作個展,即日起至二十九日在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登場,廖仁彬秉持「行萬里路」的創作精神,親自體驗山川之美,再將大自然的壯麗與細膩融合為筆墨丹青,此次展出二十六幅作品,不管是秋山紅葉的絢爛色彩、雲霧繚繞的高山意境,都呈現藝術家對自然景物的深度觀察與詩意詮釋。 秘書處指出,廖仁彬畢業於台藝大書畫系,目前擔任台灣大學國畫班指導老師;平時專注創作,並投入藝術教學與文化傳承,培育無數學子。 廖仁彬以深厚的水墨功底與獨特的藝術視角,呈現台灣山川的雄偉壯麗與細膩詩意,此次展覽是他多年來深入山林,用心觀察大自然,感受大地無窮魅力的精彩作品。 廖仁彬的作品,呈現藝術家對自然景物的深度觀察與詩意詮釋。(記者陳佳伶攝) 廖仁彬秉持「行萬里路」精神,親身感受與自然對話的歷程,將傳統國畫以水墨為基底,在其上敷色、點彩,豐富畫面色彩。 展出作品中,「秋瀑詩韻」是氣勢磅礡的山水畫,並營造出雲霧繚繞的深遠意境;另一件作品「清節凌秋」為典型的花鳥畫作品,構圖簡潔富有韻味,筆法簡練生動,三隻麻雀點綴其間,為靜謐的竹林增添了生機,這次展出的作品每幅都充滿詩意與哲思,筆墨丹青展現自然壯美,水墨寫意傳達大地情韻。

Read More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 攜手半導體專家曲建仲博士.張勤煜教授 共育未來人才

台灣學聯攜手半導體專家 暑期科技營收穫豐碩。(照片台灣學聯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高度競爭與人才需求持續升溫,「台灣學聯」攜手半導體領域權威曲建仲博士與張勤煜教授,共同推動「半導體未來人才培育計畫」。暑期期間,各校積極響應,包括復旦高中、新北高中、金山高中、永平中學等,學生透過實作導向的課程與業界參訪,深入探索半導體產業的多元面貌,激發對未來科技職涯的想像與熱情。 產學攜手打造課程,從設計到實驗全方位導入。其中,曲建仲博士專精於半導體前瞻技術與製程分析,張勤煜教授則長期投入半導體材料與教學轉譯。台灣學聯與兩位專家攜手設計課程,融合理論與實作,內容涵蓋晶片設計流程、關鍵製程應用、電晶體模擬與光罩設計等,並結合專題討論與產線參訪,讓學生從動手做中建立紮實知識結構。 「台灣學聯」攜手半導體領域專家推動「半導體未來人才培育計畫」,包括復旦高中、新北高中、金山高中、永平中學等學校投入。(照片台灣學聯提供) 課程中更安排學生穿著無塵衣走入黃光實驗室、實地參訪封裝測試中心,讓學員親身體驗半導體工程師的工作情境。透過積木模擬製程與導電封裝練習,學生將抽象原理具象化,強化學習效果。 對此活動,參與學生的校方給予高度肯定,學生職涯視野大開,復旦高中校長陳建佑表示,「學生在營隊中不僅掌握半導體知識,更透過實地操作感受到產業的專業要求與職涯樣貌,這對高中階段的職業探索非常有價值。」 金山高中校長陳玉桂指出,該校數理實驗班利用暑假規劃五天科學營,包括半導體、AI機器人、生醫科技等主題。其中半導體課程最受學生歡迎,「從積木電路製作到導電測試,讓學生用雙手理解四大關鍵製程,學生反應不僅學到技能,更對未來投入科技領域產生強烈興趣。」 「台灣學聯」攜手半導體領域專家推動「半導體未來人才培育計畫」,學生透過實作導向的課程與業界參訪,深入探索半導體產業的多元面貌。(照片台灣學聯提供) 參與學生表示,這是一堂「打開眼界的課」,讓他們第一次從設計、模擬到實際體驗,理解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也激發起對相關科系與職涯的探索動力。 台灣學聯展望:「深化實作教育,鏈結未來產業」。「台灣學聯」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產學共育平台,結合專家師資與實作課程,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的次世代半導體人才。透過類產線體驗與問題導向學習,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與真實產業接軌,為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注入持續動能。

Read More

東亞首例「增強岩石風化」玄武岩促進土壤增加碳匯試驗有成

以日本玄武岩粉末及有機資材進行碳匯與作物生長試驗,圖片為玉米收成。 (慈心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東亞首例「增強岩石風化」(Enhanced Rock Weathering, ERW)玄武岩促進土壤增加碳匯試驗有成。該研究是由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及京都府立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合作,於新北市三芝農田歷時15個月完成試驗。此次試驗以日本玄武岩粉末與有機資材為主要土壤改良劑,針對酸性土壤進行碳匯與作物生長效益評估。研究結果顯示,玄武岩粉末與有機資材合併施用後,可使土壤碳儲量提升20.5%,作物產量為完全不施肥的兩倍以上,同時能提升土壤pH值與增進作物營養品質。凸顯在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各國積極推動減碳的背景下,土壤改良對環境與農業生產效益具高度潛力。此研究不僅為臺灣農業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全球負碳技術提供實證的基礎。 此次研究中,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特聘教授許正一表示,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際目標,必須系統性地減少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來源,尤其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排放行為。因此,策略性地推動與實施負碳技術,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作法。在眾多負碳技術中,透過加速岩石風化作用,將玄武岩施用於土壤被視為最具潛力的方式之一。因此,此次三方合作從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透過種植玉米與狼尾草,並分別比較玄武岩粉末、有機資材,以及合併施用的方式,於酸性土壤田中進行自然碳匯試驗。 慈心基金會攜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京都府立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於東亞首例「增強岩石風化」玄武岩促進土壤增加碳匯試驗有成。 (慈心基金會提供) 京都府立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副教授中尾淳(Atsushi Nakao)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玄武岩粉末與有機資材合併施用的效益最佳,不僅可使土壤碳儲量提升20.5%,作物產量更提升為完全不施肥的兩倍以上。而玄武岩粉末施用也使土壤pH值由5.1提升至5.7,並維持15個月,有助於改善臺灣65%酸性耕地的作物生長條件。整體而言,雖然單獨施用玄武岩短期內對穩定型碳庫貢獻有限,但與有機資材合併施用後,不僅有效捕捉並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可對土壤微生物、生態系統及作物生長提供具潛力的正面影響,兼具環境永續與農業生產策略效益。 此外,根據英國洛桑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自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作物中鋅、鐵、銅等微量元素濃度持續下降,導致作物營養密度降低,進而引發「隱性飢餓」問題。這反映出農業過度依賴氮、磷、鉀等主要肥料元素,而忽略了其他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的微量元素。因此,在推動負碳技術的同時,亦須兼顧土壤健康與食物營養品質。玄武岩施用不僅有助於碳封存,亦可能補充土壤所需的微量元素,為農業永續與人類營養安全提供雙重效益。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基金會以農業支持生態系統永續的概念,近30年來,持續於有機與友善農業中不斷試驗與實踐,以「生產、生態、生活、生命」四生精神開展出的綠色保育、保種行動、本土雜糧復耕與里山地景生態營造等行動。未來基金會將持續與學術、技術團隊合作,導入先進負碳技術與管理方法,為全球農業促進生物多樣性、降低溫室氣體而努力。

Read More

證交所數位轉型再升級 即日起可用行動電話認證查詢證券開戶及交易紀錄

證交所新版投資人個人資料查詢系統。(證交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提升投資人使用網路查詢的便利性,投資人個人資料查詢系統(https://investor.twse.com.tw/)9月1日再升級,導入「行動電話認證」便民服務,投資人只需憑本人名下手機門號及身分證領補換資訊,即可免費查詢開戶或交易紀錄,不須額外安裝程式,便可透過電腦及行動裝置輕鬆使用。 投資人可透過臨櫃及網路查詢證券開戶及交易紀錄,經統計近3年數據,網路查詢占總查詢筆數由約百分之78上升至逾百分之80,顯示投資人使用網路查詢比率逐年上升,為因應此潮流並提升服務品質,證交所除現行自然人憑證及證券下單憑證外,新增行動電話認證憑證,讓投資人網路查詢更便利,期能減少臨櫃紙本查詢及投資人舟車勞頓,達成減紙減碳的ESG環境永續願景。 本次系統升級以「一機在手,查詢就有」為設計宗旨,特色包括: 1.便捷認證:導入行動電話認證機制,快速驗證投資人身分。 2.全面支援:同時支援電腦版與手機網頁版,大幅提升操作便利性。 3.全新流程:查詢結果將以加密PDF檔案寄送,保障資訊安全、快速又便利。 4.友善介面:全新畫面與操作流程,簡單直覺,強化使用者體驗。 證交所表示,此次優化服務不僅提供投資人即時、安全且便利的查詢方式,亦可減少紙本申請作業,落實數位轉型,並響應環保愛地球的永續目標。

Read More

內農潘春元校友公開獻獎回饋母校 造福學弟學妹

甫於今年畢業的屏縣內埔農工校友潘春元(中)公開將自己先前在全國技能競賽中榮獲銀牌的獎金回饋母校,嘉惠學弟妹,精神可嘉。(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曾獲得屏東縣「聯合助學脫貧自立方案」補助的內埔農工職校汽車科優秀校友潘春元,懷著感恩之心於公開場合中,將之前在全國技能競賽中榮獲銀牌的獎金回饋母校,作為支持學弟妹學習與成長的重要資源,展現「飲水思源」的精神。 潘春元同學在校期間,克服家庭經濟困頓及艱辛挑戰,於全國技能競賽中嶄露頭角,榮獲銀牌佳績。如今,他在外勇敢追夢,雖然家境困難,但仍不忘母校的栽培,選擇以實際行動回饋,期盼幫助更多學弟妹勇敢逐夢、突破困境。 在捐贈儀式上,內農校友潘春元表示,他能有今天的成果,感謝母校師長的指導與鼓勵。希望這份小小的心意,能讓學弟妹們更加堅定信心,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內農校長周敦懿及師長代表也對潘春元校友表達高度肯定,認為他不僅是內埔農工的驕傲,更是學弟妹最佳的學習典範。學校將妥善規劃這筆資源,用於支持學生專業技能培訓及相關競賽,讓更多孩子受益。 此次潘春元校友的義舉,不僅彰顯了內埔農工學子的優秀品格與感恩情懷,更將激勵在校學生努力向學,持續以技能立足,創造屬於自己的光榮時刻。    

Read More

柯志恩公布問政報告 聚焦民生法案與基層服務

立委柯志恩推出立院第三次會期問政報告,她表示,在這最漫長、辛苦的會期中,她始終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全力以赴,認真問政。(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一日推出立院第三次會期問政報告,她表示,在這最漫長、辛苦的會期中,她始終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全力以赴,認真問政。問政成績是服務團隊一起打拼的成果。她會繼續加油,絕不辜負大家的支持與厚愛。 柯志恩提到,一年多來只要忙完立院工作,她即趕回高雄、傾聽民意、深耕基層,不僅為高雄多所學校爭取更多經費補助,也揭發大樹和山光電濫墾案、美濃農地盜採與非法回填廢棄物,不法牟利超過三億元,最後都被檢調移送法辦。 柯志恩強調,這個會期為了力抗大罷免,是一段艱辛又漫長的歷程,但她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更加堅定,全力催生民生法案、守護人民權益。 柯志恩指出,例如,積極推動包括勞工「四加一」假日、現役軍人加薪、加重虐兒致死刑責(最重可判死刑)、提高退休警消所得替代率、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以及風災重建條例等多項法案,展現了她對民意的回應與行動力。 她說,她也成功促成多項重要法案三讀通過,包括:修正刑法第二八六條,加重兒童虐待刑責,保障兒少身心健康;修正貨物稅條例,爭取節能補助,助攻國家減碳目標;修正運動彩券發行條例與運動產業發展條例,打擊運動賽事賭博、鼓勵民間投資,為運動產業打造更健全的發展環境。 柯志恩進一步說,在總質詢與各委員會質詢中,她針對政院和各部會施政提出:質疑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否削弱我國「矽盾」戰略價值;聚焦詐騙氾濫問題,要求政府徹底改革打詐體系;嚴正指出醫療人力與資源崩潰,要求政府補強醫療體系。 柯志恩表示,同時,她也密切關注以下議題:教育政策失焦,批評雙語政策執行混亂、EMI推動倉促、偏鄉師資、營養午餐專法延宕;文化資源分配不公,公廣集團亂象、文化部預算執行不力與不公稅制,為藝文工作者爭取應有的尊嚴;科技創新與AI應用、核能政策的未來規劃、以及故宮整建等議題,要求政府提出更妥善的規劃與對策。

Read More

賴瑞隆推長照3.0 強調社區整合打造在地安老

立委賴瑞隆表示,人口結構變化,讓長照不只是政府的政策,更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區都會面對的共同課題。(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一日表示,人口結構變化,讓長照不只是政府的政策,更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區都會面對的共同課題。 賴瑞隆說,長期照顧,每個家庭都可能在的不同時刻出現需要。如何整合社區資源、延伸家庭支持,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照顧,讓每一位需求者都能在熟悉、安全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也讓家庭獲得必要的喘息與協助,這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也是長照不斷進化到三點○的初衷。 賴瑞隆指出,長照三點○上路,透過四大服務的升級,放寬聘僱外籍看護工之輩照顧家庭適用社區式照顧服務、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範圍及給付額度、調高營養照護服務次數及給付額度、延伸居家喘息服務內容,要達成健康生活、在地安老的願景。 賴瑞隆提到,高雄市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廿點三%,前鎮區更高達廿二點三%,幾乎每五名居民就有一位是長者。這樣的人口結構變化,讓長照不只是政府的政策,更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區都會面對的共同課題。 賴瑞隆說,來到前鎮亞望沙龍日間照顧中心,和長輩一起聊天分享近況,真切感受到大家走出家門交朋友的快樂,也更開心健康的彼此照顧。他希望每一個需要的朋友,都能好好的被接住,每一個家庭也能獲得喘息,他也答應長輩們要多來陪大家,鬥陣開心呷百二。

Read More

大樹水樂園熱鬧登場 兩日吸引逾2.5萬親子同樂

大樹水樂園活動31日落幕,兩天活動人潮滿滿,吸引逾2.5萬名親子遊客熱情參與。(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市府觀光局一日表示,於大樹地區首度辦理大樹水樂園活動,卅一日落幕,兩天活動人潮滿滿,吸引逾二點五萬名親子遊客熱情參與,成功為大樹地區注入夏日觀光活力。 觀光局說,今年大樹水樂園活動特別規劃六座清涼戲水設施、二座機械遊樂設施,搭配百年鐵橋與濕地公園美景,免費供親子暢玩;活動兩天更結合警察局觀光騎警隊互動展示與大樹區公所在地美食市集。 大樹水樂園活動31日落幕,兩天活動人潮滿滿,吸引逾2.5萬名親子遊客熱情參與。(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指出,本次活動設置CACA 象主題巨無霸戲水池、廿公尺獨角獸主題戲水池、黃色球池等設施,並搭配充滿趣味的手搖船、水上步行球及旋轉戰鬥機,更結在地美食市集與帥氣的觀光騎警隊互動展示,廣受遊客好評,更讓小朋友玩到開心地直呼不想回家。 觀光局說,為帶動周邊觀光,活動更同步推出四場主題小旅行,單車樂遊大樹及職人暢玩大樹雙主軸,帶領遊客深入體驗大樹水脈文化與農村魅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