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事管理新里程 高榮南院啟用智能藥櫃、調劑台

  高榮南院長鄭名芳(中右)與高雄榮總藥學部主任謝政智(中左)攜手啟用智能雙向藥櫃,象徵藥事管理數位新里程。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二十二日舉行「智能雙向藥櫃」啟用儀式,藥櫃設置在藥局內外連接處,勤務人員可透過智慧操作系統自行取藥,不需進入藥局。此設計大幅降低人員進出頻率,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同時維持藥局的純淨與安全。 藥師在藥局專注調劑,卻經常被藥局內外突如其來的詢問打斷,不僅降低效率,更潛藏用藥風險。為改善此現象,高榮南院推動智慧醫療,分別導入「智能雙向藥櫃」與「智慧調劑台(Pandora)」,雙軌並進,全面升級藥品管理,守護病人安全。 過去勤務人員必須進入藥局,由藥師逐一核對後才能領藥,流程耗時。如今透過智能雙向藥櫃,取藥流程自動化、透明化,縮短等待時間,讓藥師能專注在臨床藥學與審核工作,避免錯領與誤用,進一步確保病患用藥安全。 高榮南院長鄭名芳指出,此設備導入除減少藥品交付錯誤,讓病人與家屬更安心。藥師專業回歸臨床藥學與審核,病房取藥更即時, 也代表藥事管理正式跨入數位化新時代。 除雙向藥櫃,該院今年六月也啟用一台具語音提示功能的智慧調劑台(Pandora)。此系統從調劑、補藥到歸藥皆需刷卡登錄,並由系統詳實記錄操作人員、日期、時間、藥品品項與數量,達到全程可追蹤,並具安全提醒與警示功能。 高榮南院啟用智能雙向藥櫃,院長鄭名芳院長(左二)說明藥局內外雙向連結與自動化取藥流程,減少交叉感染,確保病人用藥安全。(記者汪惠松攝) 智慧調劑台採「全面上鎖」設計。藥師調劑時刷處方條碼,系統會依序自動開啟對應的藥櫃。每個藥品必須拿取完成並關閉後,下一個藥櫃才會開啟,確保流程嚴謹不出錯。此設計能防止藥品錯放、短少,並特別保障自費高價藥品與管制藥品的管理,同時省去人工謄寫記錄的時間,避免誤寫情況,更加確保病人用藥安全。

Read More

居家靜脈營養照護 台日交流

日本熊本市醫師會參訪高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蔡祥麟以「居家靜脈營養經驗分享」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和日本皆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醫「居家靜脈營養照護」推行多年,近年更成立亞太首座居家靜脈營養培訓中心,成為國際標竿,日本熊本市醫師會參訪團22日蒞臨高醫,由園田寬會長率領專家學者24位前來交流,高雄市醫師公會副理事長邱俊傑及多位理監事亦出席,共同見證這場台日醫界盛會。 高醫院長王照元表示,高醫在大腸直腸癌治療、微創達文西手術及醫療品質提升等方面成果斐然,期盼能藉由此次交流,攜手面對超高齡化社會帶來的醫療挑戰。 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蔡祥麟以「居家靜脈營養經驗分享」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如何讓病人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持續接受安全的治療;高醫推動居家靜脈營養多年,已建立完整在宅營養支持體系,近年更成立亞太首座居家靜脈營養培訓中心。蔡祥麟指出,透過專業經驗交流,期望協助更多國內外醫療團隊建構完善的在宅醫療模式,讓更多病人受益。 高醫「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金獎及保生醫療奉獻獎等殊榮,王照元領導亞太國家制定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共識,此次將這些成功經驗與熊本市醫師會分享,不僅能深化雙方專業合作,也開啟未來更多在宅醫療領域的合作契機。

Read More

跨域交流 勾勒精神照護藍圖

  嘉南療養院承辦全國精神醫療網暨社區精神復健年度研討會。 (嘉療提供)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承辦的「一一四全國精神醫療網暨社區精神復健年度研討會」,二十二、二十三日在台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以「新法啟航,社區扎根,韌性共築:精神健康服務的繼往開來」為主題,呼應《新精神衛生法》正式上路,期待在跨領域合作下,強化社區精神照護,提升國人心理健康韌性。 大會由嘉南療養院承辦,迎接來自全國衛生局、核心醫院、精神醫療與復健機構、病人及家屬團體與跨領域專家齊聚台南,共同交流分享。 嘉療院長吳文正表示,這次研討會不僅是檢視過去精神醫療網計畫的重要時刻,更是邁向新法推動與社區連結的關鍵起點。他強調:「唯有社區共同參與,才能建構一個安全、溫暖的支持網絡,讓民眾都能在社區中獲得穩定與安心。」 兩天議程涵蓋多元議題,包括「精神醫療機構如何因應新法挑戰與社區資源連結」、「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網路成癮」、「精神復健機構公共安全改善」、「資安防護策略」及「AI數位科技於精神照護的應用與倫理」。 大會也邀集法院、消防、學術專家與各縣市衛生局、精神復健機構共同分享實務經驗,透過跨領域交流與座談,凝聚共識,規劃未來精神健康服務藍圖。 嘉療表示,希望政府與專業團隊共同推動「安心社區、韌性社會」的決心,為國人心理健康開創更堅韌的未來。

Read More

郭綜合中秋送暖五條港里獨老

郭綜合醫院院長鄭雅敏(左三)率社工及護理人員,中秋送暖訪視社區獨居長者。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中秋佳節將至!郭綜合醫院與五條港里長廿二日共同訪視獨居長者,送上溫暖與祝福。郭綜合向公益團體採購中秋禮盒,將送暖與行善結合,不僅讓長者感受到節慶溫情,也藉此支持弱勢團體,更具關懷意義。 郭綜合醫院院長鄭雅敏率社工及護理人員,與五條港里里長沈廉哲帶著中秋禮盒訪視里內長者,先到七十六歲的潘爺爺住處,他因腳痛接受針灸治療,但仍能自理生活,甚至常為鄰居準備餐食。接著到七十六歲陳奶奶家,她行動不便且罹患心肌梗塞與糖尿病,獨自面對生活挑戰。最後,探訪八十五歲的趙郭奶奶,她去年跌倒骨折,經郭綜合醫院社工協助返家,目前已能拄杖外出曬太陽並自行下廚。護理人員細心詢問爺爺、奶奶健康狀況,並為他們量測血壓,致贈中秋禮盒讓長者倍感溫暖。 鄭雅敏說,醫院實踐專業醫療及社區關懷的承諾,不僅守護病患健康,也走入社區陪伴每位需要關懷的居民;里長沈廉哲則感謝郭綜合長年不間斷的訪視長者行動,讓長輩中秋佳節感受到家的溫暖。

Read More

民宅大火 屋主母困2樓成焦屍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中西區西寧街住宅火警二樓住戶錢姓婦人逃生不及,命喪火窟。廿二日相驗後,檢察官擇期解剖查明死因,釐清全案是否有公共危險罪責。 消防局廿一日晚間九時十四分接獲報案,西寧街一棟五樓住宅公寓發生火警,消防人員進入火場搶救,將受困於三樓陽台的四男一女救出;另外,五樓還有一名男子也被救下來。晚間九時四十四分撲滅火勢,但在場一名男子著急表示,其母錢姓婦人(五十九歲)仍受困於二樓,未見下樓。火勢滅後,搜救人員再度入內搜索,並在二樓浴室前發現她已燒成焦屍。 檢察官已安排解剖釐清錢婦死因,並要求火調人員及警方查清楚是否有公共危險罪責任。惟初步了解,現場尚未發現有人為故意縱火跡象,至於是否電線走火或是抽菸導致火警,將進一步調查釐清。

Read More

男記錯停車位置 警1小時助尋回

警方沿火車站周邊中山路及北門路一段查找,約一小時順利發現黃男的電動車停放於北門陸某電腦用品店前。(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警二分局博愛所廿一日晚接獲民眾通報,稱停放在火車站前微型電動車不見,警方獲報立即到場,初步釐清無失竊情事、未遭拖吊,研判車主黃男疑似忘記停放車輛位置,後調閱監視器,根據黃男行跡展開地毯式調查,終在北門路一段騎樓尋獲黃男電動車。 廿多歲黃姓男子十九日晚間騎乘電動車至火車站搭乘火車北上彰化訪友,廿一日晚間回到台南,在火車站周邊尋找許久,均未發現自己的電動車,依稀只記得停在火車站前的騎樓,幾經尋找未果只好通報警方求助。 博愛所巡佐王淳潔及警員林暉原獲報立即動員協尋,初步利用警政系統查詢黃男電動車車牌,排除黃男電動車失竊及遭拖吊的可能,而黃男停車時間時隔一日,加之當天趕火車,不排除有記錯停車位置的可能,警方依據黃男十九日騎車行蹤,大致掌握可能停車範圍及時間,進一步展開地毯式搜索。 警方調閱監視器沿火車站周邊中山路及北門路一段查找,進一步根據「停在騎樓」的線索,逐一排查停放在周邊商圈騎樓車輛,約一小時順利發現黃男的電動車停放於北門陸某電腦用品店前,見到代步工具尋獲,黃男也十分感謝警方協助。 警二分局提醒,火車站前時有民眾趕車、趕著前往附近補習班等,心急匆促下可能記錯停放位置,提醒民眾發現找不到停放車輛,應保持冷靜回想正確停放位置並立即報警,以利警方能第一時間啟動協尋機制,提升尋回機率。

Read More

台中科博館旁驚傳墜樓悲劇 沙鹿女子爬15樓墜樓身亡母悲痛認屍

台中市北區博館東街昨日清晨發生墜樓悲劇,一名女子倒臥路面,頭顱破裂身亡。(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區二十二日清晨驚傳墜樓悲劇。一名年僅二十六歲、家住沙鹿區的李姓女子,不明原因跑到北區博館東街一處住宅大樓,從一樓走樓梯至頂樓十五樓,半小時後墜樓身亡。李女母親到場悲痛說,女兒最近身心狀況不佳,不知道為何跑到北區發生憾事;全案已由警方報請檢察官相驗。 台中市消防局昨日清晨五時許獲報,指北區科博館旁的博館東街一棟社區大樓發生墜樓案,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發現一名女子從高處墜落至馬路邊,已明顯死亡,未送醫。 警方初步調查指出,死者為李姓女子,家住台中市沙鹿區;員警調閱相關監視器影像釐清案情,發現死者獨自一人於昨日清晨四時二十五分許從一樓走樓梯至頂樓十五樓,五時五分許墜地死亡,目前仍無法釐清。經現場初步勘查,暫時排除外力介入的可能,現場也未發現明顯打鬥痕跡。 李母接獲通知到場指認,悲痛表示女兒近期有精神狀況及心情不佳情形,沒想到竟會跑到北區尋短;警方已報請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請打一九九五。)

Read More

展現智慧醫療實力 中醫大附醫DIAM  Stage  7最高級認證通過

中醫大附醫通過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數位影像採用模型(DIAM)第7級認證,這是醫學影像領域的國際最高標準。(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9月正式通過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數位影像採用模型(DIAM)第7級認證,這是醫學影像領域的國際最高標準。周德陽院長表示,中醫大附醫已完成HIMSS全系列認證,取得完整「滿貫證書」,象徵邁向國際級智慧醫療的持續進步。將AI人工智慧與數位影像技術,深度整合於臨床流程與醫療決策,讓影像診斷更精準、治療更快速,並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 中國附醫表示,在全院完善的資訊安全與數據架構下,資訊室、數位轉型辦公室、人工智慧暨機器人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攜手臨床團隊,展現跨專科協作的智慧醫療成果,成功推動AI與醫療照護場域的深度整合,重症戰情室數位轉型科技辦公室運用AIoT即時串聯ICU資料,即時監控病患狀態,強化胸腔重症跨團隊決策。 心血管急救處置,透過AI把握黃金1分鐘,分析心律不整與心肌梗塞影像,提高救治效率。腦中風快速診斷在AI智慧影像輔助,快速辨識急性中風病灶,縮短診斷時間。放射腫瘤治療AI 自動勾勒器官邊界,精準提升治療效益,同時降低副作用風險。 病理判讀加速,結合AI技術,提升病理判讀速度與準確度,同時優化醫療營運效率。消化道早期偵測病灶,利用AI智慧內視鏡早期偵測消化道息肉,及時干預、守護病人健康。智慧化病房管理,建立即時影像應用與完整資料安全機制,保障病人隱私與權益。 中醫大附醫自105年起便積極推動數位醫療轉型,規劃並實踐智慧醫院的藍圖。從108年起至114年,全面完成HIMSS全方位最高等級認證,達到世界級標竿水準。 院長周德陽指出,DIAM  Stage  7認證不僅象徵國際級的肯定,更是全體醫護人員多年努力的成果,中醫大附醫將持續深化人工智慧與數位醫療應用,守護病人安全與健康。

Read More

汐止福德祠捐贈資源回收車 助力清潔隊守護環境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祠(保興宮)昨日捐贈汐止區清潔隊一輛資源回收車,支持清潔隊執行日益繁重資源回收及清運業務。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汐止區福德祠(保興宮)廿二日捐贈汐止區清潔隊一輛總價值約二一五萬元的六點五噸資源回收車,以實際行動支持清潔隊執行日益繁重資源回收及清運業務,由市府秘書長邱敬斌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環保局也準備麻糬六十六盒作為供品,祈求庇佑平安並感謝福德祠善舉。 環保局表示,這次是汐止區民間單位捐贈首部清潔車輛,為地方清潔隊注入新動能,進一步提升環境維護效能。 邱敬斌表示,汐止福德祠為當地百年大廟,創立於大正年間(民國九年),長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積極推動各項公益活動,從老人共餐、清寒獎學金、急難救助及二次捐贈消防車輛與器材,默默守護地方安全與福祉。 汐止福德祠主委蘇文進表示,清潔隊同仁每日早出晚歸,頂風冒雨守護市容環境,因汐止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回收車短缺,工作極為繁重且辛苦;福德祠感念清潔隊辛勞付出,拋磚引玉為汐止地區捐贈首部資源回收車,期盼在地各大宮廟也能共襄盛舉、回饋地方、造福鄉里、守護環境。   新北市汐止福德祠昨捐贈汐止區清潔隊一輛資源回收車,由市秘書長邱敬斌(右)代表受贈。 (記者吳瀛洲攝) 環保局指出,今年市府合計中央補助共編列約三點一億元,已購置一一三輛清潔車輛與機具供各區清潔隊使用,但仍有近十二點七四%的垃圾車及資源回收車車齡已達十五年汰換年限,急需汰舊換新,未來將持續購置清潔車輛及機具外,歡迎民間團體善心響應清潔車輛汰舊換新,為公部門注入新動力。

Read More

台中鬼月受驚 公寓頂樓男抽搐翻白眼、七旬紅衣婦躲廟宇供桌下

台中市西區一棟大樓陽台深夜發生一名男子躺在地上出現抽搐翻白眼,女子見狀嚇壞急報案,所幸僅是虛驚一場。(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鬼月期間,警方碰到民眾反映一些怪事,五日凌晨有一名女子通報,公寓頂樓有赤腳男倒臥該處,還翻白眼不斷抽搐,嚇壞女住戶,還稱「是不是撞邪」,警方調查才知,男子是服藥後精神不濟昏倒該處;另外還有七旬婦人在八日時,穿著一身紅衣,躲在廟宇的供桌下方,嚇壞信眾,警方查處發現婦人已被家人通報協尋,趕緊送返家。 台中市第一警分局公益所五日凌晨一時許接獲女住戶報案,公寓頂樓有男子倒臥該處,「不停抽搐、雙眼翻白」、「好像撞邪」,因當時正值農曆七月,女住戶才有此聯想。 警員謝孜侑、黃尚緯到場發現,倒臥該處的男子年約二十八歲,是因疾病服藥不適,才倒臥該處,經聯絡救護車送醫後,已無大礙。   七旬婦人穿著一身紅衣,躲在廟宇的供桌下方,嚇壞信眾。(記者陳金龍翻攝) 另外,八日晚間,第六警分局西屯所也處理一件轄區土地公廟有一名七旬婦人,身穿紅衣躲在廟內供桌下方的案件。西屯所警員黃妙靜、黃建皓接獲民眾報案,其七旬母親失聯,出門時身穿紅衣紅褲,因正值農曆鬼月,擔心母親發生意外,希望警方協尋。 警方根據監視器畫面做線索,在周邊搜尋約一小時後,才在距離婦人住家一公里處的土地公廟找到婦人,當時婦人躲在供桌底下,神情恍惚,也趕緊聯絡家屬帶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