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青年國際沙龍」引導青年勇敢探索世界

高雄「青年國際沙龍」引導青年勇敢探索世界。(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青年局呼應國際青年日,舉辦「青年國際沙龍」系列活動,串聯多元文化與跨國對話,邀集來自台灣、法國、墨西哥與俄羅斯等七組講者,帶來跨國創作、品牌經營、異地創業與跨文化溝通主題分享,透過國際觀點汲取靈感、拓展視野,引導青年勇敢探索世界、堅持興趣並尋找市場定位。 青年局「深根在地,連結國際」,三場青年國際沙龍全紀錄,吸引大批青年參與,而延續三場國際沙龍熱度,十月十九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將再舉辦「青年國際論壇」,並以「外國人眼中的職場與文化衝擊全解析,開啟跨文化適應力!」為題,邀請三位國際講者分享跨文化經驗,歡迎設籍、就學或在高雄就業的十六至卅五歲青年踴躍參與,報名詳情請至青年局官網。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國際交流不必等到踏出台灣才開始,而是能在每一次聚會中萌芽,「沙龍」一詞源自法語 salon,原指在輕鬆氛圍中圍繞特定主題進行思想與文化交流,強調互動與啟發,在感受不同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中,累積跨文化理解力與多媒體內容創作能量,為日後職涯發展拓展更多可能。 沙龍分別邀請台灣作家張人杰、法國藝術家 Christopher Boyd、YouTuber「烙野孩」、長板創作者「岱妤 DY」及墨西哥主廚 Manny,從文學、圖像、創作與創業角度,分享跨國觀察、文化融合與品牌打造的經驗,由節目主持人劉姿麟與「旅遊真台灣」Lena & Patrick主講,以「說出國際觀,拍出世界共鳴」為題,鼓勵青年以語言和影像與世界對話,創作出兼具溫度與觀點的跨國作品。  

Read More

高雄大學教授廖義銘團隊榮獲「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

高雄大學教授廖義(中)銘團隊榮獲「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華藝文化事業公司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國立 臺灣法學界再傳佳音!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同時兼任《當代法律》社長暨總編輯的廖義銘,不僅帶領雜誌團隊奪下「二0二四年度臺灣學術傳播獎」,更於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受邀發表演講,實現國內外雙重突破。 由華藝文化事業公司主辦的「臺灣學術傳播獎」頒獎典禮,日前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代法律》雜誌憑藉紙本與數位雙軌並進的表現,從眾多學術出版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大獎殊榮。 廖義銘教授指出,《當代法律》自創刊以來以「深度解析」與「跨界對話」為核心價值,致力讓法律知識跨越學術邊界,走入公共領域。他並指出,華藝資料庫數據顯示,《當代法律》近一年下載量成長超過二百%,不僅獲傳統專業群體肯定,更受到年輕學術族群青睞。 華藝文化事業公司表示,《當代法律》能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主要因三大亮點:紙本權威性——連續十年蟬聯全台法律系所訂閱率榜首;數位擴散力——涵蓋學者、司法官、法律系學生,跨世代讀者全面肯定;議題引導力——專題策劃觸動學界與實務界,帶動跨領域討論熱潮。 華藝公司指出,《當代法律》同時揭露未來規劃,將推動三大計畫:推出「紙本+數位」整合訂閱方案,提升讀者體驗;設立「青年學者研究獎助金」,培育新世代法學人才;與國際法律資料庫聯盟合作,推動台灣法學研究國際化。 廖義銘教授除了國內獲獎肯定,八月底亦受邀前往哈薩克國立歐亞大學,參加「憲政日三十週年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與來自各國學者共同探討台灣與哈薩克在憲政歷程及司法改革上的比較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廖義銘教授是唯一來自亞洲以外的外賓,並被安排於講台C位發表演說,顯示其學術地位受到高度重視。他在演講後表示而謙卑,因珍惜而敏銳」,這段學術外交之旅不僅拓展國際視野,也強化了台灣法學在全球的能見度。 《當代法律》在國內憑藉深厚的出版實力榮獲「臺灣學術傳播獎」,在國際則由廖義銘教授親自登台演講展現台灣學術能量。紙本與數位的並進,加上國內與國際的雙線突破,讓《當代法律》不僅是台灣法學界的權威指標,更成為推動學術交流與外交突破的重要典範。

Read More

「竹北超越竹北文化祭」邀屏東車城福安宮土地公祖 300年來首次神轎贊境

在竹北市長鄭朝方(中)誠心邀請下,福安宮依循福德正神旨意出轎贊境,此係三百多年來第一次以神轎方式出門贊境,並安排有「鑽轎」活動。(竹北市公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將於十月舉辦的「竹北超越竹北文化祭」活動,繼白沙屯媽祖將贊境竹北後,竹北市公所也邀請到全台三大土地公廟之一、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廟--屏東車城福安宮開基土地公祖,形成「三聖賜福」的超夢幻聯動,護佑市民平安。 福安宮指出,此次福德正神首度在官方邀請下來到竹北,並依循福德正神旨意出轎贊境,這是三百多年來第一次以神轎方式出門贊境,並安排有「鑽轎」活動,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祖送給竹北信眾的見面禮。 市長鄭朝方表示,竹北是一座年輕的新興城市,建設快速推展,再加上土地公被視為最貼近民眾的守護神,如同地方的里長守護家園,因此特別邀請香火鼎盛的車城福安宮土地公祖為竹北賜福。 竹北市民代表會主席林啟賢說,城市在高度開發的同時,也需要正向的文化與信仰帶來社會的穩定與安詳。相信車城土地公祖的到來,也能將南部最熱情的人情味帶入竹北,以宗教文化凝聚人心。 鄭朝方指出,此次三聖賜福、夢幻聯動,是神祇以高規格降福竹北的象徵,因此盼民眾「以香燈腳取代鞭炮、以香案代替煙火」,同時以「文化健走」的概念,體驗信仰帶來正向能量與城市溫度。 此次活動將於雙十國慶展開車城福安宮土地公祖贊境,九點開始先由在地土地公打頭陣,以「巡庄」及「報馬仔」的方式,前往竹北最西之崇義里及最東之東海里等地。大約至下午一點則匯聚於城區環北路五段與中正西路口與車城開基土地公祖一同步行至竹北市公所,接著徒步遶境竹北市區至主壇,土地公祖將陪伴市民至文化祭結束。 十月十一、十二日則由竹北天后宮媽祖攜手白沙屯媽祖接續展開遶境,形成連續三天的祈福盛事。市公所也貼心準備八處香燈腳休憩點,讓信眾在參與過程中能夠安心休憩。

Read More

SKM Park Outlets 高雄草衙 「鬼影之夜」萬聖遊行登場 打造最真實萬聖體驗

  SKM Park Outlets 高雄草衙 「鬼影之夜」萬聖遊行登場,打造最真實萬聖體驗。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南台灣最受矚目的萬聖節盛會再次回歸,SKM Park Outlets 高雄草衙今年以全新沉浸式夜間萬聖節演出《惡靈來襲 南瓜鎮封印戰》為核心,自10/4-10/26期間假日限定上演,帶領觀眾走入鬼魅南瓜鎮,看「南老大」如何率領南瓜軍團與光明議會的「使者保衛隊」對決的震撼場面。 此外,並將於10/26舉辦「鬼影之夜」萬聖節遊行,去年吸引超過千人報名參與、突破萬人來館共襄盛舉;今年為打造最真實的鬼域氛圍,特別邀請「嘉南藥理大學 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專業師生攜手合作,為每一位角色量身打造專屬造型與妝容,讓角色細節精緻逼真,更是搭配上南老大、南瓜軍團、屍王等多項恐怖萬聖造景,打造最真實、最多互動的萬聖節遊行活動。 當天也將安排兩場鬼影快閃見面會,分別在12點及14點,各舉辦半小時,只要一起合影即可領取糖果,現場拍照上傳IG並tag「skmpark_official」還可直接兌換討糖袋,誠摯邀請大小朋友穿上萬聖裝扮一同參與,為萬聖節掀起最高潮。

Read More

強颱樺加沙逼近南迴公路多處預警性封閉

台九線南興沿海路段,因風浪襲擊,北上外車道先行管制,僅開放內車道通行。(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強烈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估台東、屏東山區累積雨量將上看八百毫米,恐引發土石流、落石與坍方。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二十二日宣布,台九線南迴公路及多處山區道路已進入最高戒備,部分路段將視天候狀況於夜間實施預警性封閉。 南迴公路因前期歷次風災豪雨,致部分路段已有落石、土石泥流、路基下陷等災害發生,南分局正積極辦理復建工程修復中,惟颱風期間考量夜間視線不佳,且雨勢將持續增強,為顧及用路人安全,不排除於入夜進行預警性封閉,請用路人在颱風期間避免進入山區道路,並提早規劃行程預做準備。 公路局指出,台九戊線南迴公路0K至16K(台東安朔至屏東草埔段),因地質脆弱且累積雨量恐突破安全值,不排除二十二日晚起封閉,俟風雨趨緩並完成巡查後再恢復通行。 台九線南興及多良沿海路段,因風浪襲擊,北上外車道已於二十二日上午十時起先行管制,僅開放內車道通行。金崙大橋路段亦因平均風力達十級以上,公路局不排除視情況封閉。大武工務段長邱民豐提醒,南興路段海浪拍打水氣已嚴重影響駕駛視線,用路人務必小心。 公路局呼籲,颱風期間山區及沿海道路風雨不定,若非必要請勿進入,民眾應事先規劃行程並隨時掌握最新路況。用路人可透過「幸福公路APP」、公路防救災資訊系統或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查詢。

Read More

AI 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十月二十八日登場

AI 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十月二十八日登場,經發局邀請各界參加。(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行政院正式拍板「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落腳柳營,南市經發局十月二十八日下午一時將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AI 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邀產官學專家深度解析AI機器人全球發展趨勢,並探討台灣如何運用AI機器人產業鏈中的獨特優勢,鏈結生態系與布局全球。 經發局說,行政院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落腳柳營,柳科三期是智慧機器人產業的量產基地,並規劃工研院六甲院區成立「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建構機器人製造研發與試驗場域;在沙崙綠能科學城設置「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引進機器人人才培育與示範場域,透過研發鏈結、產業群聚與場域實證,推動台灣在世界各國的競爭中,儘快找到關鍵定位。 經發局副局長蕭富仁表示,「AI 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將聚焦如何「打造台灣AI ROBOT 創新應用基地,鏈結全球產業生態系」,邀請學術界與產業界專家,展開台灣AI機器人產業未來藍圖的關鍵對話。 「AI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將安排兩場深度綜合與談,邀請新代集團、所羅門等機器人產業生態系專家,分別以「AI機器人產業鏈的台灣模式:從技術創新到全球布局」、「台灣AI ROBOT 創新鏈結全球產業生態系」為主軸,希望激盪出多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策略觀點。 論壇將就「AI全球趨勢發展」、「智慧技術多領域應用」、「推動智慧產業升級」、「串聯台南優勢產業鏈」等面向,透過不同領域經驗分享,強化台南「機器人產業聚落」產業共識,有意參加者可洽詢經發局投資商務科。

Read More

121公里極限賽程!中原大學首闖戈壁挑戰賽 誓師授旗展現教育新格局

誓師授旗大會吸引近200位師生校友與貴賓出席。(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宣示挑戰決心、凝聚團隊士氣,中原大學EMBA戈20挑戰隊於9月20日在校內寅葉電學講堂舉行誓師授旗大會,將正式啟程踏上10月舉行之「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賽道。這是中原大學首度參與此項國際極限賽事,也是台灣少數私立大學勇闖戈壁的代表,象徵全人教育在極端環境中的實踐力,更為校史寫下重要新頁。 誓師授旗大會吸引近200位師生校友與貴賓出席,包括董事長張光正、副校長吳宗遠、EMBA執行長顧志遠、企管系主任李明彥,以及桃園市議員黃崇真、彭俊豪與立委魯明哲等皆到場勉勵。儀式中,象徵榮耀與責任的隊旗由校方隆重授予隊員,全場掌聲雷動,氣氛溫馨感人。 張光正致詞時提醒,「不要逞強,安全第一。戈賽是一場對體能、毅力與團隊精神的極限挑戰。」他高度肯定隊員們的勇氣與投入,期盼大家攜手完成這趟非凡旅程,讓中原精神在戈壁中綻放光芒。 此屆戈賽為第20屆,賽程全長121公里,參賽者需於四天內橫越沙丘、鹽鹼地與戈壁險境,重現玄奘取經的艱辛之路。賽事強調「團隊一起出發、一起到達」,為全球華人EMBA學子與校友的重要體能與精神交流平台。過去台灣參賽者多來自國立大學,如台大、政大、中山、成大等,今年中原首度成軍,展現私校教育的新格局與國際行動力。 這是中原大學首度參與此項國際極限賽事,也是台灣少數私立大學勇闖戈壁的代表。(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戈20挑戰隊共12位成員,涵蓋企管系教師、系友及在學生,年齡橫跨30至60歲,來自企業經營、教育界及中高階管理等多元背景。成員包括發起人廖壽業、領隊鍾素霞、校院代表老師邱雅萍、隊長簡文哲,以及隊員張世勇、莊美凰、徐美惠、李季剛、邱益桂、蔡致峻、李麗秋與鍾惠君。 簡文哲表示,能在年齡門檻前參與挑戰,是夢想的實現,更是一種責任。他說,「戈壁之路充滿艱難與未知,但也因此更突顯團隊合作的可貴。我相信我們會攜手完成這段心靈與體能的鍛鍊,讓中原旗幟在戈壁高高飄揚。」 中原大學強調,這支隊伍的成軍,絕非一蹴可幾。早在十多年前,企研所教授呂鴻德即提出參與戈賽的構想,歷經多次倡議與校友接力推動,終於在今年實現。從籌組、物資整備、訓練規劃到募資行動,挑戰隊僅用半年完成所有準備。儘管多數成員無沙漠經驗,仍憑藉堅定意志與團隊支持,踏出中原挑戰國際極限舞台的關鍵一步。 挑戰過程中,隊員展現驚人毅力與成長。有人成為跑者從改善健康起步,一圈操場都困難,如今可完成數十公里長跑;也有人將此行視為走出人生舒適圈的契機,在團隊鼓舞下堅定前行。更有隊員笑說,「每個水泡與肌肉痠痛,都是戈賽送來的勳章。」 中原大學長期推動「全人教育」,強調專業知識、品格養成與生命智慧的整合培育,重視挑戰精神與團隊合作。戈賽所體現的「理想、行動、堅持、超越」正與中原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此次首度踏上戈壁,不僅體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精神,更讓中原旗幟迎風飄揚於世界最艱困的土地上。

Read More

中捷藍線114年經費遭大砍 藍營赴交通部「尋找陳世凱」

中捷藍線經費遭大砍96%補助款,藍營赴交通部抗議。(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中捷運藍線推動進度延宕多年,行政院2024年1月終於核定綜合規劃,近日卻傳出,台中市原本向中央提報115年度藍線補助經費42億多元,行政院卻僅核定1.68億元,等於大砍96%補助款,為捍衛市民權益,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22日北上交通部抗議,要求身為台中隊一員的部長陳世凱應積極為台中發聲。 台中捷運藍線總工程經費1479.73億元,其中中央應負擔45.66%(約675.59億元),地方自籌54.34%(804.14億元)。但截至114年底,中央僅補助11億元,遠低於應編列的24.03億元,短少達13.03億元。根據台中市捷運工程局的資料,台中市政府今年提報115年度中捷藍線所需中央補助款42億元,乃是依照既有比例計算,並符合工程進度需求,但中央近日公布數字,僅核定1.68億元,與工程推動進度所需經費相比顯然嚴重失衡。 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李中表示,捷運藍線不僅是台中市民期盼多年的重大建設,更是改善交通瓶頸、提升都市競爭力的關鍵。中央補助大幅刪減,恐導致原有的施工與完工期程受阻,工程款項調度陷入困難,也給民眾「中央又在卡盧」、「卡台中」之感;陳世凱出身台中,卻未積極為台中爭取權益,呼籲陳不要「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強調,依照藍線推動進度,明年實際經費需求達107.42億元,絕非中央僅補助1.68億元即可因應。台中市民繳納的稅款沒有比較少,卻長期遭遇重大建設資源分配不公,這次補助款遭砍更是踐踏地方發展需求的作為,要求中央恢復合理補助,確保工程如期推進,陳世凱更應傾聽民意、扛起責任。 藍營立委楊瓊瓔、顏寬恒、廖偉翔及羅智強、林沛祥也到現場力挺,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陳成添、吳振嘉、羅永珍、黃馨慧、劉士州、陳政顯、沈佑蓮、楊大鋐、張廖乃綸、賴朝國、林霈涵、朱暖英、陳文政、林孟令、邱愛珊等人更一起要求陳世凱別再躲起來,應出來向市民說清楚。

Read More

桃園YouBike周轉率不高 黃瓊慧籲優先改善道路品質

黃瓊慧指出,桃園雖然在六都中提供最優惠的YouBike租借方案,但站點數卻敬陪末座,滿意度更是唯一呈現負成長。(圖/黃瓊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議會今(22)日進行臨時會專案報告,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指出,桃園雖然在六都中提供最優惠的YouBike租借方案,但站點數卻敬陪末座,滿意度更是唯一呈現負成長。除了站點不足、車輛周轉率不高,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道路品質不佳,修補坑洞處處,讓市民「不敢騎」。 黃瓊慧表示,市民上下班與通學多依賴YouBike,但市區道路因捷運工程、汙水下水道施工而頻繁挖補,造成騎乘風險。今年5月市府報告雖強調要打造通勤型自行車路網,但若連基本道路養護都無法完善,恐難以落實。她舉例,蘆竹區南竹路17日就發生機車雙載因路面坑洞摔車送醫事件,呼籲市府應優先改善道路品質,才能真正提升市民使用意願。 此外,針對桃園捷運綠線將於明年通車至桃園區G11藝文特區站,黃瓊慧強調,市府各局處應提前跨局整合,妥善規劃捷運站出口周邊道路、人行道、無障礙坡道、公共自行車轉乘及汽機車停車空間,確保通車後市民轉乘順暢,尤其桃園區中正路沿線更應完善規劃,避免影響交通動線。

Read More

鵬管處攜手在地夥伴 推動南臺灣綠色低碳旅遊

  鵬管處由處長王玟傑(左五)與在地環境教育合作夥伴舉辦交流會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加速推動南臺灣綠色低碳旅遊。(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加速推動南臺灣綠色低碳旅遊,實現將大鵬灣打造成「全臺灣綠色國家風景區」的願景,鵬管處特於二十二日舉辦「環境教育合作夥伴交流會暨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這不僅是鵬管處深耕十二年環境教育的最新里程碑,更旨在透過公私協力,廣泛擴大環境教育影響力,將大鵬灣逐步打造為「全臺灣綠色國家風景區」。 鵬管處在環境教育領域擁有堅實基礎與豐碩成果。自民國一0二年起,鵬管處便已將轄內的六座人工濕地成功轉型為兼具教育、保育、文化、遊憩與研究功能的全方位學習場域。這項前瞻性努力使其榮獲環境部認證,成為交通部觀光署轄下第二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並在過去十二年間成功引導超過三萬人次完成環境教育課程,為此次擴大合作奠定了深厚的經驗基礎與典範。 鵬管處長王玟傑強調,「低碳永續旅遊已成為世界潮流,該處以綠色旅遊寓教於樂為核心願景,透過教育、保育、文化、遊憩與研究的五大發展策略,推動大鵬灣永續旅遊的新篇章」。 此次與地方夥伴的公私協力,即是希望透過共享教學資源、教材教案、場域設施及相關支援服務,共同帶起南臺灣綠色低碳旅遊的風潮;參與此次合作的十多個單位,涵蓋學術界、教育單位及民間團體等多個面向,如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港養殖研究中心、嘉南藥理大學、多所屏東縣國小及琉球在地協會等,齊心展現對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的承諾與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