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關出擊 嚴查洗產地違規轉運最高罰300萬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為防杜中國大陸產品規避美國加徵關稅,繞經我國偽冒臺灣製造貨品違規轉運之不法行為,已成立違規轉運查核小組,擴大查核自中國大陸進口經由我國輸往美國貨物,一旦查獲產地標示不法即加重處罰,積極防堵「洗產地」之違規行為。   高雄關特別指出,經查獲廠商違規者,將移送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依貿易法調查議處,最高可處新臺幣300萬元罰鍰或停止1年輸出入貨品,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出進口廠商登記;若屬自由貿易港區查獲違規廠商,則將依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裁罰,最高可處新臺幣30萬元罰鍰,並得停止廠商6個月以下進儲貨物或廢止其營運許可。   高雄關籲請業者配合政府「防堵洗產地政策」,勿利用偽標產地方式輸美,若其加工製程是否達實質轉型而得認屬我國產製,應先向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事先確認,以免影響通關時效,避免違規受罰,共同維護我國產製品之國際信譽。

Read More

教育部攜手海大舉辦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 產官學共築永續願景

教育部攜手海大舉辦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辦、教育部指導的「2025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吸引近200位產官學界的海洋教育實務推動者齊聚一堂。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張金淑副司長於開幕致詞指出,海洋是地球的珍貴資產,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資源,教育部將會持續深化海洋教育、向下扎根,培養學子親海、知海、愛海。期望論壇從教育面向拋磚引玉,激起更多人對海洋議題的重視與關懷,培育更多具備跨領域能力的海洋專業人才,共築海洋永續的願景。 本論壇邁入第11屆,已成為我國海洋教育領域最具指標性的交流平台,今年以「海洋永續與人海共好」為主題,呼應聯合國「海洋科學十年」行動與挑戰,特別是挑戰十「恢復社會與海洋的關係」,並展現臺灣在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上的長期深耕與持續創新。 論壇上午安排兩場專題演講,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李其霖教授從海洋文化深入剖析人海深層連結,讓與會者從文化觀點理解人與海的關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楊子奇副教授則分享智慧科技等工具如何成為推動海洋永續的新解方。透過文化與科技的雙視角,為與會者開啟了新的思考方向,不僅關心在地海洋文化如何在教學現場實務推廣,也期待能運用智慧科技偵測海洋現況,珍惜海洋的寶貴資源。 下午的兩場專題論壇則以跨界對話為核心,在「海洋在地永續的實踐策略」場次,邀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陸曉筠署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蕭堯仁副教授,以及長榮海運韓克勇部主管與談,探討從海洋保育到藍色經濟如何推動永續實踐。隨後的「海洋教育政策與社會參與」場次,則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張詠斌副教授、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江允智副教授、新北市新店高中陳正昌教師、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黃宗舜理事長,以及公共電視兒少中心林瓊芬主任,共同分享如何透過教育、社會參與及媒體力量,推廣海洋教育向下紮根,讓與會者關注讓下一代重視海洋議題的方式,以及身為人類能為海洋付諸的實際行動。 海大是全臺海洋相關系所最完整的大學,肩負著培育海洋專業人才的使命,自2013年在教育部補助下設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以來,亦不間斷地協助政府推動海洋教育紮根。李明安副校長於代表致詞時感謝教育部的支持,並強調海大在海洋教育責無旁貸,近期也與國科會爭取到培育平台計畫,期望構築海洋國際港口的相關產業專業人才培育基地。海大將持續結合政策資源與社會力量,培育海洋專業人才,實現人海共好的永續未來。

Read More

MOL計畫五至十年內擴大LNG運輸船隊規模至150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三大船社之一的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MOL)宣佈,該公司計畫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將其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隊規模擴大至150艘,進一步拓展液化天然氣海上運輸業務。 MOL執行長井元誠在米蘭舉行的Gastech會議上表示,MOL目前經營的LNG運輸船已達107艘,突破了之前設立的百艘級里程碑,預計今年還將接收兩艘新船。此外,MOL仍持有27艘LNG新船訂單,這些新船將陸續交付至2030年,部分船舶是為卡達大型LNG造船配套建造。 井元誠負責MOL能源部門的LNG及乙烷業務,他指出,儘管該公司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由於部分老舊船舶將在現有合約結束後退役,船隊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從長遠發展來看,為順應全球貿易需求,計畫在2030至2035年將LNG船隊規模逐步提升至150艘。儘管當前LNG新船造價已從2.6億美元的高點回落,但仍處於相對高位,因此MOL採取謹慎投資策略,僅在獲得長期租約保障時才會下單新船。井元誠認為,當前LNG市場短期行情雖有所回暖,但整體仍顯疲軟。預計2026至2027年運能過剩壓力較大,市場有望在2029年後逐步回暖。 他表示,市場復甦尚需時日,可能仍需一兩年觸底反彈,希望通過佈局環保型LNG船舶,形成與同業者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目前MOL正推廣一種配備四風帆裝置、生活區位於船首的新船設計,該型船預計將於2029年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MOL正積極拓展FSRU業務,去年已成功得標兩個新造FSRU項目,分別為波蘭和新加坡提供再氣化解決方案。井元誠強調,FSRU為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等迫切需要推進能源轉型的國家提供快速、經濟的能源進口途徑。目前MOL正積極參與多個FSRU項目的投標,包括新造船和改裝船專案,進一步推動其能源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

Read More

基隆港公司衣心衣意港愛馨傳捐贈響應永續經營循環經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響應永續經營與循環經濟理念,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舉辦「衣心衣意,港愛馨傳」捐贈儀式。 基隆港務分公司昨(22)日前往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舉行愛心衣物捐贈儀式,由基隆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代表致贈衣物,並由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洪雅莉主任、勵馨新北愛馨物資分享中心黃麗香經理代表受贈,同時回贈感謝狀,場面溫馨。 基隆港務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表示,港務公司秉持「樂善好施、關懷社會」的精神,號召同仁共同響應公益行動,本次共募集13箱、約500件衣物,全數捐贈予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未來除持續深耕本業發展外,積極鼓勵企業投入社會公益。希望藉由此次活動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人投入善循環的行列,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價值,持續傳遞溫暖與希望,讓愛延續不止息。 勵馨基金會除感謝基隆分公司全體同仁的愛心,以行動來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外,更實際與勵馨基金會一起協助有需要的婦女兒少,為受暴婦幼帶來更多溫暖與支持,共創友善社會。 基隆港務分公司強調,此次活動不僅展現港務同仁的愛心與凝聚力,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及「SDG1 終結貧窮」。透過衣物回收再利用,不僅減少廢棄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更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支持更多社會弱勢族群。 附圖為基隆港務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代表致贈愛心衣物,由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洪雅莉主任、黃麗香經理受贈,及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洪雅莉主任回贈感謝狀。(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機場公司實踐ESG 打造職人探險團關懷行動

機場公司同仁自發性擔任職場參訪夥伴,一對一帶領孩子們深入機場體驗。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機場公司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推動ESG,於9月20日及21日舉辦「航站職人探險團」關懷活動,邀請台灣綠色方舟全人關懷協會陪讀班,及桃園市私立睦祥家園共計55位孩童參與,並由機場公司同仁自發性擔任職場參訪夥伴,一對一帶領孩子們深入機場,體驗四大職業,打造啟發未來的探索之旅。 本次活動安排多項寓教於樂的體驗,讓學員們親身感受機場運作的奧秘。活動中特別設計「行李導航員」、「航務指揮家」、「選擇引導師」及「飛安守護者」等職業體驗,引導孩子了解機場多元專業,培養探索精神與自我學習動能,活動結束後機場同仁仍將以書信方式關心參與的學員至少3個月,希望延續這份正向互動。 機場公司表示,機場是國家的重要門戶,但對偏鄉及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卻較少有機會親臨其境,之前也曾走出機場,與劇團合作,帶上溫馨互動的演出,與周邊即將廢校的國小師生們互動,或帶上時令果菜與周邊弱勢團體分享。這次透過「航站職人探險團」,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機場各項作業,帶來成長與啟發,也讓公司同仁能將專業價值轉化為社會關懷的力量,體驗回饋社會的溫暖與成就感。 機場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公益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將ESG精神深植於公司文化,期盼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Read More

深圳海事啟動防颱大型貨櫃班輪採只離港不進港管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深圳海事提級啟動防颱風III級應急回應,大型貨櫃班輪採取只離港不進港管理措施。 深圳海事部門昨(9月22日)0200時起,對大型貨櫃班輪採取只離港不進港管理措施;0800時,往返孖洲島、大鏟島的交通船航線全部停航;1200時前轄區1272艘遊艇、休閒旅遊船全部完成回港防颱準備和人員撤離上岸。 深圳海事局依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第18號超強颱風“樺加沙”目前位於菲律賓以東洋面,中心風力17級,中心氣壓920百帕,距離深圳1355公里,以每小時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預計22日夜間進入南海,後續將於24日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級正面襲擊深圳,將對深圳造成狂風暴雨嚴重影響。 深圳海事局提前提級啟動防颱風III級應急回應,分類施策實施船舶避風管控措施:組織轄區休閒船、遊艇回港避風、加固綁紮、人員撤離,高速客船、內河船、100米以下海船前往安全水域避風,調整在港LNG船舶、大型散貨船作業計畫儘早做好防颱準備,截至21日1400時,深圳海事局共叫應點驗船舶1480艘,33艘高速客船航線、觀光船航線、交通船航線全部停航。

Read More

洛杉磯港八月份櫃量小滑下滑預估九月及十月份均將下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洛杉磯港務局統計指出,該港上(八)月份貨櫃量比去(2024)年同月小滑下滑,預估本(九)月及十月份均將呈貨運量下滑。 洛杉磯港上月份貨櫃量由前(七)月超過一百萬TEU(101.98萬TEU)年度高峰回落為95.83萬TEU,比 (2024)年同月的96.05萬TEU略降0.23%,累計一至八月櫃量為693.4萬TEU比去年同期仍增近百分之五(+4.56%)。 統計分析,截至目前川普2.0關稅政策影響導致美西港口的貨運量呈現出劇烈波動,搶運潮、暫停或取消訂單使得洛杉磯港貨運量在七月份達到今年峰值,預計九月、十月將進一步下降,因為零售商和製造商已經提前採購耶誕節銷售的商品。 洛杉磯港八月份櫃量當中,進口重櫃佔50.45萬TEU較去年同月的50.93萬TEU小幅滑落0.95%,出口重櫃12.73萬TEU年增4.63%,空櫃量32.64萬TEU略降0.9%。 洛杉磯港簡報指出,洛杉磯港在七月和八月共處理了近200萬TEU,零售商和製造商繼續提前發貨,既要滿足假期需求也要對沖貿易政策的任何變化。展望未來,預計櫃量將在2025年餘下時間有所下滑,原因是大部分假期貨物已經到貨,就業增長放緩和通膨持續等導致進口商和消費者都更加謹慎。 另據市場研究,美國關稅政策對貨運量的影響已清楚顯現,自今年四月份以來,運往北美的貨運量比去年同期下滑2.3%,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的貨櫃貨運量則增長6.7%。可以預見未來對美國貨運量的負面影響將會加劇,需求疲軟也影響了運價,近幾個月來,跨太平洋航線的現貨運價大幅下降。 除此之外,川普威脅要對投票支援聯合國海事組織(IMO)航運綠色轉型計畫的國家進行報復,也為航運脫碳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特別關注的是,對需求端而言,川普2.0關稅政策是決定性因,然而川普的關稅政策連收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兩張司法紅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日前宣佈,將快速審議政府所徵多數關稅的合法性,定於十一月聽取口頭辯論,這將是聯邦最高法院首次對本屆政府核心政策的合法性作出判決,其結果或可左右美國關稅政策的未來。

Read More

美USTR新規10月14日施行 東方海外確保費率與市場水平一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表示,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發布的通知,針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及船東的服務費用政策將於2025年10月14日起正式實施。作為總部設於香港的企業,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OOCL)亦被納入該政策適用範圍。 東方海外指出,該公司始終嚴格遵守美國相關法律法規。儘管該項政策將對公司運營成本造成一定影響,但對美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始終堅定不移。數十年來,東方海外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持續支持美國進出口貿易,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物流解決方案,該公司的承諾從未改變。 OOCL將繼續秉持誠信經營的核心理念,專注提升航線準班率,強化安全保障,全面履行服務承諾。同時,正積極優化產品與服務,以更好地滿足美國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在維持卓越服務品質的基礎上,確保費率及附加費用與市場水平保持一致,體現公平、透明的市場原則。 東方海外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基礎穩固,將堅定維護客戶利益,持續鞏固市場份額,捍衛公司在可靠性與卓越服務方面的良好聲譽。通過加強信息溝通與主動交流,將確保客戶及時掌握相關動態,並對該公司的服務能力充滿信心。 東方海外將繼續深耕美國市場,將以卓越為目標、以客戶為中心,堅定應對挑戰,穩步推進業務發展。對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深感珍視,並將以實際行動回饋每一份信賴,東方海外表示,衷心感謝客戶的信賴與支持!

Read More

醫美執刀限資格 醫界:可再嚴一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擬修法推動改革,除加嚴醫美分級管理,更限定不同醫美項目的施術醫師資格,讓醫界樂見其成,甚至認為還可以再嚴格一點。 面對近來發生多起醫美死亡事故,衛福部研擬修法,全面加嚴對醫美的分級管理,除擬禁止一畢業就從事醫美,且執刀醫師強制要求具備「大外科」資格,並將公開不良紀錄,防杜規避查詢,新制最快今年底上路。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王修含22日接受聯訪時表示,在過去,醫美都被認為是很簡單,沒有做一些嚴格的把關。因此,衛福部全面要求醫美的分級管理,包括危險性較低的光電、注射治療也要求畢業後PGY2年才能執行,這個作法非常好,對於提高醫美安全性確實具有很大的幫助。 王修含說,光電與注射治療看似危險性相對較低,事實上仍然需要執行醫師掌握重要專業技能,包含如何判斷病灶、選擇適當的波長;在進行注射時,應避免傷及重要血管,從而降低失明或中風等風險。 至於美容醫學中的手術治療,王修含認為可以更嚴格一點,因為像是手術治療時,手術房很多無菌操作,如果沒有經過大外科的訓練,有些基本步驟可能不熟悉,造成病人安全上的損失。

Read More

〈中華副刊〉噍吧哖地區的古早傳說(上)

■謝建平  ……鄉俚俗諺,只取順口傳神。尤其在識字 不普及的年代,能朗朗上口優於雅正文辭。 天地山川的神鬼崇拜或生命繁衍的信仰,更 不需過多的修飾或矯情。所以,流傳的諺語 大都以通俗好記為主。   舊台南縣東南側山區,因為惡地綿延橫陳,少有大片平原,所以耕作不易,人丁相對單薄。對這片幾乎寸草不生的「白堊紀」土地,祖先不知基於何種理由,反而以「白善土」來稱呼。是隱惡揚善?還是畏懼天地之浩大無情,大雨泥流一如森森魔爪,可能在一夜之間毀村滅庄。竹筒茨(厝)的方便搬遷,是這個區域西拉雅人和大武壠人共同的居住建築哲學。 宵里,台語叫宵離,現在改名叫豐里,現今隸屬台南市玉井區,靠近曾文溪中游的走馬瀨。這是平埔族語轉音台語,再經華語加工之後的文字。跟台灣諸多翻譯地名一樣,早先由大清國或更早之前明鄭時期移民來的漢人先用閩南語音譯,後來又由日本人和國民政府所謂的「雅化」,最後卻成了不倫不類又不精準的地名。 古早附近有座口宵里山,取其意在宵里聚落(部落)之口的最高點,現今位於大內區境內走馬瀨農場大門口旁左側山巔。清代為防大武壠族出草,曾有營盤兵駐守壓制監視。如今遺跡殘破難辨,用來阻隔漢人、大武壠人和西拉雅人衝突的隘勇線,已經模糊不見了。反倒附近出土了幾根比水泥電線桿還粗的石柱,這就是「宵里蘭」說法的源由,也是大武壠人男性生殖器官崇拜的原始信仰,雖然她們是母系社會。 鹿陶洋:洋者,平坦開闊的地方,類似平原稱之平洋。漢人武裝屯墾到此,不只西拉雅人和大武壠人無法抵擋,連南鄒族的住民在被前述兩個平埔族系的原住民壓迫後,也只得乖乖的向北撤回更北更遠的山區。事關身家姓命,真的軋起來「拼堵」或「械鬥」,可能又是一件又一件滅庄屠村的慘案。 漢人在這裡建了一座很有名的江家古厝,門口有一潭天然風水池,宛若女性的生殖器,終年泉水不斷,為楠西鹿陶洋聚落最早生活用水的來源,是為「鹿陶洋」。相傳千百年來,大武壠人和西拉雅人每年陰曆十月十四日夜晚到十五日凌晨的「平埔夜祭」,最大的禁忌就是別去偷摸「宵里蘭」,摸了之後男子就會群體發情。當然,更不能去攪動「鹿陶姬」的那窟池水,否則女子也會瘋狂放浪,野合交媾、無視旁人。遙想數百年前平埔夜祭的熱情奔放,母系女子學有漢人道學表象的衿持,想愛就愛;男子勇士敢於表達,在夜祭米酒群舞的催化下,成就了女愛男歡,族群也得以綿延永續。 另有一種說法,根據出生於楠西的小說家楊寶山調查,玉井、楠西一帶的「經典傳奇情色神話故事」,要登上玉井虎頭山(1915年噍吧哖事件最後決戰地區),登高臨下俯視所稱的現場、逐一介紹,才能真正全覽這些傳說的精髓。因為,位在斗六仔的lān-tsiáu山和位在鹿陶洋的tsi-bai山,因為山型特殊、位置巧合, 而衍生出來的 「經典傳奇情色神話」故事。而目前玉井分局後面收藏的一柱擎天石,就是這個傳說的後續故事。以下引用楊寶山先生的描述:斗六山上的突起,是天筆山的「殘根」,人們說他形似男性陽具。前方偏右,在鹿陶洋和埔頭仔之間,一個形狀像畚箕的山,被人拿來象徵女陰。話說從前,天筆山很高、很高。某個季節(依相關位置推斷,應是秋冬之際或冬春之交。)黃昏時候,天筆山的影子投射在女陰山上,附近的婦女就會神魂顛倒,意亂情迷,找男人做些浪漫情事。後來天筆山被玉帝派雷神打掉了,無法再做怪,留下這個殘根。但,故事尚未結束。傳說天筆山的頂端被人撿拾,幾經輾轉,現在安座玉井分局後方,繼續「為民服務」助人生男孩、男孫延續香火。 楊寶山前輩這個說法雖然與境內耆老所言略有小異,但是主體上還是本區原住民的男女交往合婚模式。宵里和鹿陶都是平埔語,也是老聚落。不知何時開始?也不擔心什麼時候會結束。一代又一代的在這個丘陵區過活,雖然偶有「出草」之類的血腥攻伐和衝突,但在生存的前提下,消滅入侵者本就天公地道,沒什麼好指控野蠻的。雍正年以前,漢人還沒入侵開墾時,住民和土地、動物都過得很快樂。當然大武壠人和西拉雅人也吵架、也打仗,大武壠人也驅趕南鄒族人。群體競爭一如台灣各地拼庄頭的分類械鬥,閩客當然先上場;再來又分漳泉,最後連泉州人之間也內鬨互打。因為水源、土地(耕地)就是生存的命脈;「第一田園,第二某囝」,為了活下來,只能訴諸武力解決。後來日本人來了,西拉雅人、大武壠人、南鄒族人、很多平埔族人和所謂的高砂人、漢人,大家都一起統統不快樂。 日本人來了不只讓人不快樂,有時還讓人沒性命。舊台南縣丘陵和淺山區有許多地名,如今空有地名而無住民,除了耕作條件和水文改變,缺水飲用和灌溉,可能不再適合居住外。有些原因是這些小村落,在日治初始日軍南下征討時,可能被日本人以「土匪」之名靖鄉清洗了。再加上後來更改老地名,只有耆老和熱衷田野調查的文史記錄者才知道部份原由。 除了課本上提到的1915年噍吧哖事件,這片窮山惡水丘陵地,道途險阻、交通不便。更早之前,在台灣民主國敗亡後,不願接受日本帝國統治的漢人,也曾盤據在今日楠西的山區「放廣坪」一帶,結合不願投降的清軍及鄉勇,佔山立寨打游擊。其規模雖然比不上台北近郊的簡大獅、雲林鐵國山的柯鐵虎、鳳山的林少貓所謂「抗日三猛」。不過前後抵抗多年,其頑強堅韌也是令人動容。 據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這個故事的主角方大戇、劉德杓、陳荷等人,在日本治台後第五年,於龜丹溪上游溫泉區的放廣坪,組織抗日義勇軍千餘人,與日本人長期週旋達三年以上。一直到1902年,日本人調集大批軍警入山「剿匪」,雙方戰況激烈達數月之久,死傷相當慘重。後來在日本軍警精良裝備,配合重武器山砲轟擊之下,放廣坪抗日義軍幾乎全員壯烈犧牲。據說,當年玉井地區的壯丁團,在事件後協助日警清運,陣亡遺體超過千具以上。並將其集體安葬在今日龜丹的董紫腳,死亡人數可能不在十多年後的噍吧哖事件之下。當地居民俗稱此地為千人墳,靈異傳聞不斷,迄今仍有老歲人告誡子弟沒事不要到此,以免沖煞卡陰。 而當年抗日義軍聚集的鐵谷山「抗日旗地」(非基地,不知是故意還是當年誤寫),如今後人立廟祭祀,以鐵谷山宮主祀三位義軍領袖。據耆老表示,後來策動噍吧哖事件的主要人物江定,原本也是放廣坪鐵谷山的抗日義軍首領之一。後來方大戇等人兵敗戰死,江定收拾殘部向東南方的南化撤離。保存實力後繼續發展,十三年後更返回玉井地區,最終結合余清芳、蘇有志等各方反日勢力,發動西來庵事件。如果沒有誤信日本總督府勸降謊言,以其部眾長期在山區活動的能力,不出山接受招安,必可以游擊戰與日本人再周旋幾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