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3大適應症擴增給付 下月上路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血癌治療,台灣健保再次與國際接軌,將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擴增3大適應症給付,包含濾泡性淋巴瘤(F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以及被套細胞淋巴瘤(MCL)。新制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上路,為血癌病友帶來治療新曙光。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健保署持續致力於提升藥品可近性,給付方向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截至114年10月,已有10項血液癌藥品納入健保,包括7項新藥與3項擴增給付,預計將有超過1100名病友受惠,藥費投入近19億元。 她進一步指出,此次BTK抑制劑的3大擴增給付,包括濾泡性淋巴瘤第三線暫時性支付、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擴及非17p缺失病人的二線以上治療,及被套細胞淋巴瘤放寬至無療程限制。除了回應臨床需求,也展現健保對血癌治療的高度重視。 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表示,濾泡性淋巴瘤屬最常見的惰性淋巴瘤,臨床特徵為可治療但難以根治且易復發。過去高齡或合併多重共病的患者,往往難以耐受高強度化療,導致後線治療選擇有限,使病友與家屬長期承受身心與經濟的雙重負擔。 然而,隨著「BTK抑制劑聯合療法」納保,不僅填補了第三線治療空窗,更讓治療從傳統化療跨足精準醫療,提供病友更友善的「無化療」選擇。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指出,針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以往口服標靶BTK抑制劑過去僅限用於治療具 del-17p基因缺陷或復發∕難治的病友的一線治療。如今健保給付範圍擴大作為「IGHV未突變」高危險族群之二線藥物,為台灣近3成預後較差的IGHV未突變病友,提供關鍵治療機會。 此外,同為易復發但疾病進程較具侵襲性的被套性淋巴瘤(MCL),病友常在接受一線治療數年後復發。張明志表示,目前傳統治療難達到治癒效果,如今新一代口服BTK抑制劑突破健保限制,讓復發/難治型MCL病友不再受限於給付上限,更大程度減輕財務負擔。

Read More

高榮研究登國際期刊封面 Fingolimod延緩卵巢老化 不孕症生機

  高雄榮總生殖醫學中心團隊研究為生殖醫學帶來全新契機。(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團隊研究證實,臨床上原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芬戈莫德(Fingolimod),可促進老化生殖細胞形成「奈米通道」,透過細胞間直接傳輸粒線體,恢復細胞能量與粒線體功能,此突破顯示藥物再利用的潛力,為生殖醫學帶來全新契機,這不僅展現台灣在生殖醫學的研究實力,更突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為女性健康與生殖醫學永續發展寫下關鍵里程碑。 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崔冠濠教授表示,卵巢老化導致卵子品質下降與受孕率降低,是臨床不孕治療最棘手的挑戰之一,隨著台灣晚婚晚育,許多女性在高齡才規劃生育,卻常因卵巢功能快速衰退而錯失黃金受孕時機,加劇少子化危機,唯有持續研發並提出創新治療策略,延緩卵巢老化、改善女性生育力,才能為少子化問題提供科學化的解方。 研究主持人李佳榮副教授也指出,這項研究首次證實生殖細胞之間的粒線體可透過奈米通道傳輸,但此現象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實驗證明,芬戈莫德能促進更多奈米通道形成,加強粒線體傳輸並恢復細胞能量,在老化母鼠模型中,經治療後卵泡數量與卵子品質皆顯著提升,顯示其臨床應用潛力。 這項研究由崔冠濠教授領軍,結合李佳榮副教授、林立德副教授,以及新晉博士林佩萱與蘇琬屏博士,共同投入卵巢老化研究,從基礎機制到臨床應用皆有深度布局,展現跨領域的團隊能量;研究成果獲高雄榮總、國科會與退輔會支持,團隊已著手申請發明專利,並將持續推動臨床前驗證,期望發展出延緩卵巢老化、改善不孕治療的新策略。 高雄榮民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研究團隊這項最新成果也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診斷治療》(Theranostics)封面故事(Cover Story),在國際醫學舞台上展現台灣的研究實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素行引路:生活行者的智慧 作者:蘇進強 出版社:素行生命能量協會 出版日期:2025/09/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蘇進強以作家、政治家的視野,探訪素行生活行者的智慧。 開啟「靜定、簡單、觀心、順隨」的人生法門,引導現代人點燃智慧的明燈。 上善若水,少即是多,利己利世,為地球佈施的生命哲學。   從不知道何為「素行」,到認同並參與「素行」。 非關宗教,卻是生活的、心靈的、生命的覺知。 本書包括作者蘇進強與40位素行生活行者的對話、訪談,以及他對「素行引路」的辯證與思考,並深入淺出的探討小宇宙與大宇宙的共振,是一本現代人身心安頓的生命之書。 本書內容分為五篇,第一篇〈素行引路〉,第二篇〈生活行者〉,第三篇〈素行,如是我聞〉,第四篇〈素行經典注〉,第五篇〈附錄:總引路人法語〉。分別行文引介素行與素行生活方式的一般概念,全書反映作者希為社會大眾點燃參與素行光明燈的本意。

Read More

女嬰總膽管囊腫 米粒→兵乓球

  台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周佳滿表示,今年6月盧小妹至醫院時,正常應僅有米粒大小的總膽管已腫脹如乒乓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歲8個月的盧小妹今年做檢查時意外發現罹患總膽管囊腫,米粒大小的總膽管已腫脹如乒乓球,如果不盡早手術切除,恐會黃疸、反覆膽道發炎、胰臟發炎,以及肝硬化,甚至惡化罹癌,6月接受用單孔達文西手臂手術切除總膽管囊腫與膽道重建,恢復健康。 台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兒童外科醫師周佳滿指出,總膽管囊腫為先天性膽管異常疾病,會造成膽汁排出受阻,引發腹痛、發燒、黃疸、灰白便等症狀,嚴重會併發膽道結石、肝功能異常、胰臟炎,在台灣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大多在兒童6、7歲前發病,若不手術切除,數十年後可能惡化為膽管癌,即便完全切除病灶,仍存在約4%的癌化風險,需要長期追蹤。 周佳滿表示,單孔達文西手術系統具有顯著優勢,手術視野可放大10至15倍,影像更加清晰,且多關節可彎曲的機械手臂特別適合在狹小空間內操作,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更加靈活。不僅能降低組織損傷,也可加速術後恢復。 周佳滿說,總膽管囊腫並不少見,盧小妹是在心臟追蹤檢查時,意外發現腹部異常確診,有些則是在產前或是新生兒超音波篩檢發現,或是發病出現症狀才知道。 醫護人員昨日與盧小妹一起切蛋糕,慶祝2歲生日。(記者陳金龍攝) 相較於標準治療的腹腔鏡手術,會有3個0.5公分的小洞、1個1至2公分的傷口,單孔達文西手術將腹部2公分切口隱藏在肚臍內,幾乎不留疤痕,醫師操作手在幼兒狹小腹腔看得更清楚,手術吻合度更佳,減少滲漏及復發風險,盧小妹術後6天即出院。 周佳滿指出,中榮14年來,已為60個總膽管囊腫兒童手術,有十幾個為達文西手術。   單孔達文西手術系統視野可放大10至15倍,影像更加清晰,且多關節可彎曲的機械手臂特別適合在狹小空間內操作,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更加靈活。(記者陳金龍翻攝) 不過,小兒單孔達文西手術需特別注意氣腹壓力(將二氧化碳灌入腹腔以撐開手術空間)對心肺功能的影響,同時考量幼兒童發育狀況,單孔達文西手術若要經肚臍進行腹腔手術的最低體重限制約8-10公斤。

Read More

熟女掉髮困擾 中藥+針灸重拾自信

  中醫師陳昕宜表示,針灸育髮可刺激頭皮,幫助改善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與氣血供應。(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45歲婦人因掉髮困擾多年,影響外觀及髮量,到中醫門診求助,經過3-4個月中藥調理搭配針灸治療,不但髮量增加,外觀也有明顯改善,讓她重拾自信心。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昕宜表示,近年來因掉髮及頭皮問題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熬夜過多,再加上飲食精緻化、環境汙染與荷爾蒙失衡,導致掉髮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 她說,中醫治療掉髮除了針對「頭皮」或「毛囊」,還強調從整體體質出發,辨證論治。常見的掉髮體質類型包括:1.肝腎不足型: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肝腎精血不足時,毛髮失養而容易乾枯脫落。2.氣血兩虛型:頭髮依賴氣血濡養,若氣血不足,頭皮循環不佳,就會出現髮量減少。3.脾胃失調型:飲食不節或脾胃運化不良,導致營養無法輸送至頭髮,造成毛髮脆弱。4.肝鬱氣滯型:長期壓力、情緒鬱結,氣機不暢,血行不暢,頭髮也容易掉落。 治療除了根據各證型使用中藥,也可搭配食療燉煮、茶飲等。除了中藥調理,針灸育髮也有效果,常用穴位如百會、四神聰、足三里、三陰交等,及局部刺激頭皮,可幫助改善頭皮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與氣血供應;搭配頭皮針或電針刺激,更能直接活化毛囊功能。 陳昕宜說,中醫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平日養護同樣重要,建議:1.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睡眠能幫助肝腎精血恢復。2.均衡飲食:可適量攝取黑芝麻、核桃、黑木耳、黑豆、山藥等有助於養腎生髮的食材。3.適度運動:促進氣血循環,改善頭皮供血。4.放鬆心情:壓力過大會影響氣血運行與內分泌,可透過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舒緩。

Read More

末梢循環藥適脈旺將停供 協調增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年用量超過165萬顆、末梢血管循環障礙處方用藥「適脈旺糖衣錠5毫克」將停供,食藥署25日指出,近期公告國內有成分、劑量、劑型相同的國產藥,已協調業者增加生產。 食藥署9日公告,由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的「適脈旺糖衣錠5毫克(SERMION TABLETS 5MG)」,衛署藥輸字第014029號,因廠商停止供應,預計供應至今年第4季。據健保署藥品申報量,該款藥品在113年用量超過165萬顆。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25日說明,其實在112年就已經接獲相關訊息,原廠表示因為生產成本調整將不繼續生產。此款藥品核准的適應症為「末梢血管循環障礙」,並非屬於藥事法第27-2條公告的必要藥品。 今年9月9日食藥署已對外公告,國內尚有其他同成分、同劑型且同含量的國產藥品許可證。王德原強調,國內還有其他同劑量、同劑型、同成分、同學名的藥品可以使用,因此不會有問題。食藥署已協調業者增加生產,以增進國產學名藥市場涵蓋率,落實推動國藥國用政策。

Read More

林口長庚研發 肝移植後自我管理 AI聊天App好幫手

  提升患者自我管理品質,長庚醫療團隊開發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長期致力於肝臟移植及術後照護管理,迄今已累積1640位肝臟移植個案的豐富實績。院方除提供術後精準個案管理外,在副院長李威震領軍下,與長庚大學謝萬雲、翁麗雀兩位教授及護理師鄭思敏合作,共同研發不受時間與場域限制的「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讓病人擁有 「24小時隨身小幫手」。 李威震25日表示,手術的成功只是起點,真正的挑戰在於術後長期照護,術後患者需終身面對免疫抑制劑服用、併發症監測、感染預防及規律回診等複雜的自我管理要求;若未能有效執行,後續將大幅增加移植器官排斥、嚴重感染、再住院等風險,同時也使醫療成本上升。考量照護不應止於病房而應延伸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這個即時通訊平台上,能提供個人化的服藥提醒、症狀監測指導,亦能解答飲食、運動、情緒管理等常見疑問,並在必要時引導患者及時聯繫醫護專業人員,提升醫病即時雙向溝通效率。 「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預期能顯著提升肝臟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效能,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減少再住院風險,進而全面提升其生活品質。翁麗雀及謝萬雲表示,相信這項暖心智慧聊天APP將成為肝臟移植患者居家照護未來重要的關鍵支持,將專業護理照護與智慧科技結合以提升照護品質,是團隊努力的目標。 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表示,這項工具不只是科技上的創新,更是以患者為中心照護理念的具體展現。本項合作充分展現學研跨領域整合的巨大潛力,未來將持續透過將先進的AI技術應用於複雜的醫療健康管理,使持續性的醫療照護以最便捷、高效的方式服務病患。

Read More

〈中華副刊〉睡蓮雅韻

■徐成龍 晨曦微露,攜著柔和的暖意,輕輕拂過沉睡的大地,繪就一幅溫馨的畫卷。友人的盛邀,宛若初夏晨風中最為清新脫俗的序曲,引領我步入一場尋覓靜謐與至美的夢幻之旅,共賞湖中睡蓮的曼妙舞姿。 蜿蜒的鄉間小徑,兩旁是鬱鬱蔥蔥的田野織錦,遠處山巒連綿不斷,含情脈脈。晨光透過密集的樹梢,灑下斑駁光影,如同時間的碎片,在地面上輕輕跳躍。白鷺,這天空的精靈,時而低飛掠過水面,激起層層細膩的漣漪;時而優雅地駐足田埂,以獨有的風姿,為田園風光添上一抹不可多得的靈動與活力。 漸行漸近,一股清新脫俗、淡雅至極的氣息悄然襲來,那是睡蓮獨有的芬芳,在晨光中更顯清冽。轉瞬間,一湖絢爛的睡蓮映入眼簾,美得令人心旌搖曳。蓮花在水面上輕盈起舞,色彩斑斕,紅得熾熱如火,白得純淨如雪,粉得溫柔如霞,每一朵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鑲嵌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繪就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尤其是潔白的蓮花,花瓣層層疊疊,宛如初雪般潔白無瑕,輕輕伸展於水面,又似仙子遺落人間的輕紗,純潔而莊嚴,令人心生敬畏,不敢輕易驚擾。朵朵白色蓮花,宛若一位位超凡脫俗的神女,肌膚晶瑩剔透,姿態綽約,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迷人魅力與深邃內涵。 睡蓮之葉,碧綠而飽滿,彷彿一片片精心雕琢的翡翠,穩穩托起花朵,為水面鋪設了一層柔軟的綠毯。微風拂過,葉子隨風搖曳,與水波共舞,奏響了一曲自然界的和諧樂章。而那葉柄,則是睡蓮的神奇魔杖,無論水位如何變化,總能巧妙地調整葉子的姿態,使之始終優雅地浮於水面之上,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從容與淡定。此景此情,實為植物界中難得一見的奇觀。 在這片睡蓮的王國裡,每一朵花都是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每一片葉子都是一首低吟淺唱的詩篇。它們或羞澀地含苞待放,或傲然地綻放芳華,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美麗與堅韌。粉紫、淺黃、粉紅……色彩斑斕的花朵交織在一起,如同夢幻般的調色盤,將這片水域裝扮得如夢如幻,簡直是人間仙境再現。 睡蓮之美,不僅在於其外在的驚豔絕倫,更在於其內在的深邃與高雅。它們靜靜地生長於水中,默默地綻放著生命的華彩,不求世人的矚目與讚美,只願以最本真的姿態展現生命的本質與美好。文化的長河中,睡蓮更是被賦予了豐富的情感與寓意,成為了純潔、高雅與美好生活的象徵。 凝視水面上那輕輕搖曳的睡蓮,我沉醉其中,任思緒隨風輕舞,與那些跨越千年的古詩句交織在一起,共赴一場關於睡蓮的詩意盛宴。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的筆下,睡蓮不僅僅是季節的信使,更是生命更迭的見證者。春日裡,綠竹挺拔,嫩葉間蘊含著初生的希望與活力,而睡蓮,則悄然褪去冬日的沉寂,以一抹新粉,宣告著生命的復甦。及至夏日,紅蓮盛放,那「落故衣」的瞬間,不僅是花瓣的輕舞,更是歲月流轉中,對過往的一種溫柔告別與深情緬懷。 楊萬里以一句「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勾勒出一幅和諧共生的畫面,紅白兩色的睡蓮,如同兩位優雅的舞者,在同一舞臺上旋轉、跳躍,它們的色彩雖異,卻共同編織著夏日的芬芳之夢。 劉商以更加細膩溫婉的筆觸,在〈詠雙開蓮花〉中賦予了睡蓮以生命與情感。「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他巧妙地將睡蓮擬人化,那初綻的菡萏,是清晨中剛剛梳妝完畢的女子,帶著濃妝與美笑,羞澀而又自信地面向世界。這樣的描繪,不僅展現了睡蓮的嬌豔與嫵媚,更賦予了它一種靈動與生機。 睡蓮,這水中的精靈,不僅以其外在的柔美觸動了我們的心弦,更以其內在的力量,啟迪著我們的智慧與靈魂。每一次凝視睡蓮,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們在那輕盈的花瓣間,讀出了歲月的深邃,在那一抹淡香裡,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諦。 睡蓮以其優雅的姿態與易養的特性,贏得了世人的廣泛喜愛。無論是置於池塘之中,與群芳共舞,編織成一片絢爛的花海,還是精心盆栽於家中一隅,為生活空間增添一抹清新與活力,讓家宅更顯生機盎然。在江南那些聞名遐邇的園林中,睡蓮更是不可或缺的景致之一。它們或依偎於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之旁,與歷史的沉澱相得益彰,展現出一種跨越時空的和諧之美;或點綴於現代感十足的建築設計之間,以自然之靈韻,為鋼鐵森林增添一抹溫柔的綠意。睡蓮與建築的相互映襯,共同繪製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面,讓遊客們流連忘返,紛紛駐足,讚歎於大自然與人文藝術的完美融合,以及那份難以言喻的和諧之美。 站在睡蓮之畔,我沉醉不已。夏日的炎熱,在這一刻被溫柔化解,只留下心靈的清涼與寧靜。我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這份清新與高雅滲透進每一個細胞,彷彿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睡蓮隨風輕擺,與世無爭。 此刻的我,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淨化與昇華,不再為世俗的喧囂所累,不再為生活的瑣碎所困,心中只有對自然之美的無限敬畏與感激,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去追尋那份屬於自己的寧靜與美好。

Read More

健保總額近兆 明年保費凍漲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15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日前協商獲共識,金額逼近1兆元。衛福部長石崇良25日說,重新預估財務,以高推估5.5%成長率計算,仍可維持近2個月安全準備金,確定明年保費凍漲。 健保會每年9月例行舉行下個年度總額協商會議,討論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及門診透析總額,115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採高推估5.5%通過,金額逼近1兆元。此為有總額協商制度23年以來,健保會付費者與醫界代表首次達成共識、完成協商。 對於明年保費是否可能凍漲,石崇良25日表示,衛福部已重新預估財務狀況,預計到今年年底,健保總額的安全準備金將達到約2.8個月。若明年健保總額預算以高推估5.5%成長率計算,預估屆時仍可維持近2個月安全準備金。因此可確定,明年將不會調漲健保保費。 石崇良說,健保會24日舉行115年總額協商,從上午9時至晚間近10時的長時間討論,最終在付費者代表與醫療服務提供者代表間,達成了過去23年來從來沒有達成的完全共識,這是一項相當不容易的成果,確定115年健保總額將採用5.5%高推估成長率。 他指出,115年健保總額預估比今年增加近600億元預算,代表明年將有更多資源可用於提供全民醫療服務,除了用於罕見疾病用藥及癌症新藥的補助外,特別針對2大重點方向加強投入,包含「強化護理人力留任與改善條件」、「保障兒科醫療、應對少子化」。 針對護理費用與薪資調整加碼,石崇良表示,今年已投入25億元,明年將再增加55億元,朝向4年內投入100億元目標邁進,希望改善護理人員的薪資與工作條件,鼓勵更多護理人員回流醫療現場,以提升急重症與住院照護的服務量能。 另,因應少子化趨勢、兒科醫師人力不足,及台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表現,不如日本、韓國等問題,石崇良說,明年特別編列249億元投入兒科發展,具體措施有優先保障照顧0至6歲幼兒的兒科醫師點值達「1點1元」,並加強對兒童急重症照護的健保支付。

Read More

難治型思覺失調 他一度住院5個月

  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患者陷入絕望,醫師黃立中治療幫助患者發現曙光。(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45歲張先生因長期受到幻聽及妄想症狀,近十年來飽受難治型思覺失調症困擾。儘管規律服用各類抗精神病藥物,患者症狀仍無法有效控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僅在過去三年內就因病情惡化五度住院,最長一次長達五個月,讓他與家人一度陷入絕望。 經嘉榮身心醫學科醫師黃立中診斷評估後,為患者制定了綜合性治療方案,包括:多重作用機轉混和藥物治療、多重神經傳導物質作用機轉治療藥物治療,並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與家庭支持。 歷經六至八週治療,張先生的幻聽與妄想減少近五成,情感平淡與社交退縮等負性症狀也明顯改善,出院後持續配合門診追蹤與心理治療,截至目前病況穩定,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黃立中指出,思覺失調症意指經過至少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症狀仍無法達到明顯改善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男性患者略多於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4:1,男性通常發病較早,女性則多在25-35歲發病。難治型思覺失調症常見更早發病年齡、更頻繁的住院治療史及更高的共病率。 黃立中說,此類患者常見症狀包括持續性幻覺(多為幻聽)、妄想(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思考障礙、情感平淡及社會功能顯著退化等,同時伴隨較高的輕生風險。 黃立中表示,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是身心醫學科治療的重大挑戰,除了單一藥物治療外,複合型多重神經傳導物質機轉結合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如TMS,及心理社會介入,形成多模式治療方案,已成為處理難治型案例的新趨勢。 黃立中指出,約35%難治型患者能從這種綜合治療中獲益,症狀緩解率顯著提高,住院率降低,生活品質明顯改善。難治型思覺失調症雖然棘手,但隨著醫學進步,多元化治療方案正帶來新希望,張先生的案例展示了個別化、綜合性治療方案的重要性。

Read More